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

第73部分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第73部分

小说: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顺家的忙又答应了,转而拐弯往另一个方向走,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小院子前,转身看着杨若嫣道:“三姑娘,这个院子比较偏,靠西,平常见不到太阳,因此二太太带五姑娘来的时候,从没有住过这个院子。”
  王氏还带杨橙雪来过?这是叫杨橙雪看看她的嫁妆?杨若嫣心里想着,点了点头道:“那就住这里。”说着进了院子。
  院里也没人,外面的庄子连同别院里伺候的人似乎都没反应过来呢,因此没人往她跟前凑,就是刚在别院门口迎她的那几个婆子,也依然是远远的站在门口,交头接耳的不知道说着什么。
  杨洲文小脸严肃之极,跟在杨若嫣身后紧张的进了屋子。
  堂屋正位一个八仙桌,几把椅子,杨若嫣过去坐在了椅子上,之杏和之桃并齐顺家的、易婆子正要把马车上带的衣物被褥的去搬下来收拾住的屋子,杨若嫣已经道:“那些都不着急,之桃,你只叫马车在门口等着不要走,等有时间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再走。”
  之桃忙答应着去了。
  杨若嫣便问齐顺家的:“这个庄子应该只有你来过,你跟我说说庄子的一些事情吧。”
  齐顺家的忙答应了,想了想这才道:“这个庄子给府里供应的东西很杂乱,大到过年过年的吃喝用,小到平常府里摆的盆景或者园子中的花花草草。奴婢来这个庄子几次,都是跟着管事来搬花草种子。”
  杨若嫣问道:“吃的用的。都有什么?”
  “什么都有,府里吃的鸡鸭鱼全都是庄子上养着,还有寻常吃的苹果、葡萄这一类多用的果子,也是庄子上的果园里种出来的,还有庄子上有十来户的猎户,每个月要给府里教不少的野味、皮料。还有……”
  齐顺家的想了想道:“还有府里烧的柴火,木材都是庄子上出,还有喝的山泉水、寻常的酒……”
  杨若嫣皱眉道:“这些东西,全都是庄子上出?府上这样的庄子也不少吧?都是这样混着什么都种什么都养?”
  齐顺家的忙道:“这个奴婢知道点,就咱们这个庄子乱!背地里也有庄子的人抱怨,府里其他的庄子,只管着三两样,比方说,种果园的就只管种果园,养鸡鸭鱼的只管养鸡鸭鱼,咱们府在京城北边也有个庄子,听说那庄子什么都不种什么都不养,庄子里的全是猎户,每年只给府里供毛皮和野味。”
  杨若嫣听到这里沉吟了起来,别的庄子都是理顺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独独这个庄子乱七八糟什么都做,乱,才能伸手,才有大油水可捞!
  又想起刚刚围着庄子的那些佃户,田地被马踏了,不去府里找管事的,却一群人跑来找庄子的管事,还有人直接嚷嚷,就是庄子上的人联合着田地管事做的!
  可见,这庄子上的管事应该和王氏有很大的关系,这庄子的出产,说不得每年大部分的东西都进了王氏自己的腰包。就连那三千亩田,说不定都没有什么实权的人管着,都是被这个庄子的人把持着。
  杨若嫣想了想转头看杨洲文:“洲文,之前的帐还记着没有?”
  杨洲文一直睁大眼睛关注的听着,听见三姐问这个话,急忙的点头道:“记着呢……不过之后也没有提账上的东西,账没动。”
  杨若嫣点点头:“你要来事了,这庄子需要慢慢的理顺,账目你愿意记吗?”
  杨洲文忙点头:“愿意!”
  杨若嫣又问之杏:“外面来人了没有?”自己都来了这么半天了,这别院的管事,乃至于那位手眼通天的庄子的管事,难道就不来?
  之杏去外面看了看,进来摇头轻声道:“没来人,只还是进门的那几个婆子在院门口,也没打算进来候命的样子。”
  杨若嫣点点头,叫齐顺家的:“你去外门上齐顺叫进来,叫他带着稻田那边的管事。”
  齐顺家的赶紧答应了一声去了,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外面有人跪在了屋檐下,齐顺家的进来道:“姑娘,来了。”
  杨若嫣点头,便问外面:“你们谁是田地的管事?叫什么名字?”
  谁知道外面静了一会儿,齐顺的声音回答:“回三姑娘的话,小的刚刚问过了,田地那边并没有管事,统管庄子和田地的,只有一个管事姓刘的,田地那边需要做什么,都是刘管事叫人去吩咐。小的带了几个这次打头的,他们愿意和姑娘说说这件事。”
  杨若嫣心想果然啊,三千亩田地,居然连个管事的都没有设,直接一个人管了,她道:“这件事怎么出的?稻田被马踏了,你们是不知道,还是不敢管?”
  外面两个人着急的同时说了一句:“不是……”
  传来了齐顺的轻喝,叫他们一个个的说,低声商量了一下,一个人的声音说道:“三姑娘明鉴啊!我们都是种地的,吃饭活命就靠这地,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人糟践地不管?半个来月前,刘管事就派人去我们那边问,今年的稻子什么时候能收,还问那时候就收行不行?那时候稻米还没熟呢!小的们都说不行,那人也没多说什么就走了。”
  “刘管事派去和你们说的人叫什么名字?刘管事又叫什么名字?”杨若嫣问道。
  那人道:“刘管事叫刘亮,他平常就派个叫王喜财的去我们那边传话,都说王喜财是刘管事的亲戚。”
  “哦,继续说下去吧。”
  “是,王喜财走了十来天,也就是七八天前吧,刘管事突然就着急了,连着几天跑到我们那边催着把稻米收割了,问题是那时候还没熟啊!不能收割!这眼看着再有个十天半个月就行了,这会儿收成了,不但减量,而且品质也不好!我们都不同意,刘管事当时就很生气,说我不和你们废话,给你们三天时间,不收就给我等着!撂下这话就气冲冲的走了。”
  杨若嫣已经想到了,大约那时候王氏那边已经给了这边确切的准信,庄子和田地的地契到了自己的手上了,因此这才催着这些人不等粮食熟了便要收割。
  “虽然刘管事撂下话,但是小的们想,前后也就差个十天的时间,难道刘管事就真的连十天都等不了?这是三千亩田地,不是三十亩!我们一群人商量了一下,还是没有收割,等着熟了在收,那时候刘管事就是怪罪,可也比收成不熟的粮食强啊!因此就等着了。可谁知道,前天晚上一夜之间,我们这些人种的地里全都被马踏了!马上就要成熟的稻子全都被踩死了!”
  杨若嫣皱起了眉头:“是晚上踩得?你们住的很远吗?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见?”
  外面的人道:“启禀姑娘,我们住在山脚下,说远也不远,不过有什么动静确实听不见,因此每年稻子快熟了的时候,就会有人专门的在地边的茅草房守夜,就是怕出什么意外。”
  “那这次守夜的人呢?”
  “这次守夜的是一个叫大牛的,出了事之后我们就没见到他人!不过庄子上有人看见说是跟在刘管事后面。我们想找刘管事,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还想让他把大牛交出来!可昨天来这里围了一天,都说刘管事压根就不在了!”
  “报官了没有?”杨若嫣问道。
  外面人答道:“这个小的们不知道,刘管事应该是报官了吧。”
  杨若嫣基本上都已经清楚了,这事太明显了!她道:“你们在说说往常田地间的事,庄子的刘管事怎么处理?比方说每年收成了粮食,是交给刘管事吗?府里还有没有别的人和刘管事一起来收粮?你们佃户的每年薪俸银子,年底的花红……”
  话没说完,就被外面另一个人高声打断了:“能留些粮食给我们糊口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薪俸和花红!从没听说过!”
  接着就被齐顺厉声喝止:“大胆!姑娘问话还没说完就敢擅自打断,还这样高呼小叫的,动不动规矩!”
  那刚刚着急抢话的人一顿,又吓得赶紧磕头:“小的该死!小的不懂规矩!”

  ☆、93。第93章 :教训

  杨若嫣在屋里都能听见‘砰砰’的磕头声,忙道:“罢了,继续回话。”
  外面的佃户才停住了,讪讪的说道:“多谢姑娘……”只是该怎么回话又不知道如何说才好了。
  倒是另一个还算机灵点,接过去话头道:“我们佃户从来都是得粮食,从没有得过银钱。”
  “多少粮食?每年固定不固定?这些是谁和你们定的?”
  “全都是刘管事定,每年也是不一定的,有时候丰年,就能多得十几二十斤,有时候灾年,那少的就没数了。”
  杨若嫣便道:“没数了?那少的吃不饱饭养活不了全家,你们都不闹吗?找过谁?还是只找刘管事,去府里那边说没有说过?”
  门口刚刚磕头的那个大约也回过神来了,这时候接过话头道:“怎么不闹,饿死人的话当然也闹,不过从没有去过府里,在我们这边,刘管事就代表着主子,他也说过,就算我们去府里闹也没用,因为主子最后还是会把事情交到他手里处理,我们要那样闹,反而他还给我们记仇,所以从没去过那边。”
  另一个便接口道:“是啊,小的还记得,七八年前,刘管事才来没两年就出过一次事,灾年没打下粮食,刘管事给的粮食也不够我们吃喝的,几个人合起伙来闹过一场,还说要到府里去,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那领头闹得最凶的人,后来家里的闺女出了事,结果这事就那么不了了之了,后来有人偷着说是刘管事懂得手脚……反正,那件事之后,再没人敢往府里那边去了,时间一长,我们也想不起出了事要去府里说道,都是找刘管事。”
  杨若嫣点头,心里冷笑。
  外面的人也说完了,静静的等着。
  杨若嫣想了一会儿道:“你们先回去,这件事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只是你们回去了要和大家说,不要叫他们在闹了,给我一点时间。”
  外面两个人也是从没见过府里的主子的,这会儿少爷小姐说了这话,自然是比以前在这里就是天的刘管事更管用,两人连声答应了,就下去了。
  杨若嫣叫之杏再去外面看,有没有人来。
  之杏去了一会儿转回来:“还是没人来。”
  “门口那几个婆子呢?都走了?”杨若嫣问。
  之杏道:“还有两个在那儿晃悠呢!其他的都走了。”
  杨若嫣笑起来:“叫她们进来。”
  之杏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的,但是还是答应着去了,只脸上还有点气呼呼的。
  杨若嫣自然是知道,她气这些人眼里没自己这个三小姐,这样的人以之杏的脾气,就是立马撸了差事叫她们滚蛋才最解气!自己却偏还要见这些人,她自然是替自己生气。
  不过杨若嫣想的很清楚,这些人不可能全都撵走。自己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了。她和朱铿寒说过,回府了之后找找母亲郑氏当初留下来的人,郑氏嫁过来的时候正经的大家闺秀,陪嫁、陪房应该是不少。
  可杨若嫣回府之后一找,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些人基本上在府里的已经没几个了。很明显,王氏嫁过来之后,前头夫人留下来的人就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最初的几年,就已经把这些人撵走的撵走,卖了的卖了,杨若嫣现在找人,还真一个都找不到。
  而庄子和庄子里的别院,管事的无论媳妇还是婆子,肯定都是刘管事提拔起来的人,这是绝对的了,不过,这些人全撸走了,那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