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娘子:夫君,别动-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先前说话的老者道:“这位夫人!您怎么能说是没死,明明是……我们村里的大夫,还有城里的大夫都看过,都说是死了的!”说着用手指头指着送亲队伍身后的城池:“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能把他们活埋吗?!”
杨若嫣看着他道:“你虽然不承认,可事实就是,这些孩子只是得了病,却要被你们活埋!”说着叫之李拿来了一个簪子,对着几个孩子的脚心一个穴位刺了下去,无一例外的,几个孩子全都脚趾头动了动,最边上的是个女孩,反应的比较强烈,整条腿都抽搐了一下。
“这只是……只是……”那老者居然还有话说。
杨若嫣摇了摇头道:“我没时间跟你们解释,这几个孩子现在我带回去要治疗,他们的亲生母亲在的话,跟着来好了。”说着转头看朱铿寒。
朱铿寒自然是点头,不用吩咐侍卫,后面跟着的侍卫统领已经上前来,将听见了杨若嫣说的话之后开始哗然喧闹的人群给控制住。
朱铿寒和杨若嫣转身往回走,蒙克达在后面看着,迎面的便问道:“世子妃,这些孩子真的没死……我们……”
“怎么?”杨若嫣看他说了一半不说了,便问道。
蒙克达想了一下,好像说这个也没有什么关系的,于是便道:“我们鞑靼部落也有过这样的孩子……好像都是孩子才这样,我们也没什么救治的办法,只能看着他们……死去。”
杨若嫣听得摇摇头,道:“我得试试。”跟着朱铿寒走出了人群,走回到自己这边。
送亲的队伍全都看着,走过青青郡主的车子,还听见她再说着:“是不是要停下?那就进城吧!”大约的她也走的很烦躁了。
一直上了自己的车,朱铿寒才问道:“你有没有把握?是什么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
杨若嫣摇头:“我知道,但是这种病现如今有什么药我不知道……”
其实这个病症叫癔症,属于神经症状的一种,就是因为某些原因,人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然后开始产生一些症状,如时常困倦,四肢无力,头重脚轻,经常的做梦,梦见的都是死了的人,自己和这些已经死了的人说话,玩耍一类的。
而这种症状不及时的治疗,时间长了之后,就会产生幻觉,直到体力不支,最后就是这种假死的状态,也有脉搏也有心跳,但是都很微弱,静脉血管突出,使人感觉不到跳动,因而很容易怀疑他们死了。
为什么能得这种病,一直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很多这方面的大夫怀疑是一种吃的物质引起的。而这一点就有点矛盾,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一般说来应该是外界的一些环境啊,或者是压力之类的引起的,而这个反而认为是吃得或者吸收的什么物质引起的,因此矛盾。
不过华夏医术博大精深,远的扁鹊华佗,近的李时珍张景岳等等的,全都是名医,而且很多都有医书问世,现在这个时候,医书都还没有失传。早在三国的华佗时期,他就已经做出来了麻沸散,还知道人的身体里任何部位的病情,都可以医治,内部器官的病症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就能看出来,华夏医术这时候远远发达超出别的地方医术很多。
只不过手术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还有一些硬技术达不到,这才没有做到。杨若嫣相信这癔症难不倒自己,也有可能,之前的医术前辈们其实已经有了治疗的办法了,也写在了他们的书里。
她想到了这里转头对朱铿寒道:“二爷,我可要麻烦你了!我是没时间一一翻书了,但是这个病我到现在也不能很肯定,怎么治疗我也不知道呢,你现在就是帮我在书上找找,看看有没有说癔症、失魂或者相似情况的案例。”说着指了指放在车上的,那一摞医书。
朱铿寒只好点点头:“好……”
杨若嫣笑了,推他过去坐下,将书放在了他的膝盖上,然后自己道:“我要先试试针灸……点穴?”边说边自己琢磨着,这种情况,自然是针灸最管用,试探穴道,看看情况。
想着便叫丫鬟赶紧的准备东西,之李和之苹马上就忙了起来,急忙的把药箱子先端了出来。杨若嫣看到了又摇头:“不要那个,那药箱子现在还用不上呢。”
而那平板车已经被侍卫推过来了,后面跟着几个面色紧张莫名其妙的妇人。远远地那些送殡的人还呆傻傻的站着,不知道现在是该怎么办好。
☆、506。第506章 :艾灸
杨若嫣看了看,这里不是治疗的地方,便问朱铿寒道:“咱们进城吧?在这里没有办法治疗,要找地方。”
朱铿寒一听正和心意,点头道:“好啊!”便叫人去把秦世军叫来,吩咐今天不走了,转回头进城。
秦世军听了有点犹豫,但是当然不敢啰嗦,忙点头转身去吩咐人,叫前后的队伍转身往回走,进这个城。他自己就往前走,经过蒙克达的时候,看了他一眼。
不过蒙克达反倒是不那么坚定的一定想要继续走,因为这些孩子的病症,他们鞑靼部落也有,鞑靼人生活在草原上,本来就环境恶劣,加上各种病患,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医治的条件也没有能力,因此很多鞑靼的孩子也会那么死了。
他也想看看,世子妃有没有本事治了这个病。因此秦世军看他竟没有皱眉,反倒是有点愿意的样子,秦世军随奇怪,但是好歹松了口气。
于是大队伍转身,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进城了。原本路过这个城的时候,城里的知县带着一些衙差的就来十里亭这边迎候并送行,谁知道这些人一转身往自己县城里走去了,知县只能叫衙差赶紧的跑回去准备。
那几个孩子和那几个孩子的母亲跟着,一行人进了城。
先给世子和世子妃找到了地方,下了车之李和之苹带着几个丫鬟快速的准备了一番,杨若嫣叫人将几个孩子找了个厢房抬了进去,因为刚刚那个女孩儿的反应比较大,她就先治疗这个女孩儿。
针灸穴位,也是为了活血。人的生命活动是因为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而因为后天的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针灸就是为了能够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的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病的效果。
像这几个孩子的病症,并不是一般的吃药就能治疗的,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气血凝滞,或影响了反应所致。
杨若嫣还是先依照一些寻常的穴位针灸了一下,果然,没有什么反应。又叫来了这几个孩子的母亲,听闻起初大夫治疗的时候,也是给针灸了的,但是一样没有效果。
杨若嫣又详细的问了问发病的经过,问清楚了叫这几个人出去,自己在屋里琢磨。
朱铿寒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本书,看到她坐在椅子上发呆,面前的榻上就躺着那几个孩子,不由得好笑道:“你胆子可真够大的!守着三个死人也不害怕。”
“他们没死。”杨若嫣说道,满怀希望的问他:“是不是找到了什么?”
朱铿寒点点头,将两本书拿过来,道:“关于癔症还没有找到,不过你说的针灸,倒是找到了几个觉着有关联的。”
杨若嫣便赶紧的看他拿来的是,一本上面写着《针灸资生经》,杨若嫣恍然记得这个应该是个宋朝的大夫写的,朱铿寒给她指的一条写着‘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朱铿寒道:“这个针灸这么管用,溺死一晚上都可以救活?”
杨若嫣沉吟了一下,倒是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一身而过。点了点头道:“是啊……”接着看下面的一本,这一本就是比较有名的《伤寒论》了,朱铿寒给她指的一段写着‘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另外一段写着‘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朱铿寒看她看到这两段话的时候神情思索,便问道:“有用吗?你想到了什么?”
杨若嫣沉吟了一下道:“这几个并不是针灸,而是艾灸。”
朱铿寒点头:“哦,艾灸。”他知道,艾灸和针灸不同,是用艾柱点燃头灸穴位,《刺灸心法要诀》里写过‘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
艾灸主要是治疗阳气不足,气虚下旋的症状,而这种症状引起的疾病也非常的多,刚刚杨若嫣觉着灵光一闪,就是因为想到了,可能还真的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夫妻两个守着几个孩子的‘尸体’正在研究着,门口几个人转来转去的,蒙克达是比较关心的,连自己今晚上住在哪里都没有去查问,反而过来在这边看着,到底有没有办法医治。
那位太医原本是要过来帮忙的,结果青青郡主那边又有些发烧,香末过来请杨若嫣过去看看,杨若嫣就把太医指使去了,自己在这边全力的给这几个孩子看病。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若嫣,你看着一段,要不你事事关元、神阙这两个穴位?”朱铿寒说道:“反正我看你现在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杨若嫣听了也是,不如就试试,因为这种症状,到后世也没有一个定论,是怎么引起的,什么药可以有效的救治,也是试,因此杨若嫣也只能多试试。
艾灸的艾柱并没有准备,杨若嫣叫人去街上的药铺子去问问,好在这边药铺子里有,不过是最简单的一种艾柱,里面只有艾叶,粗盐压实了,杨若嫣就点燃了艾柱的一端,等里面的艾叶燃了,便在囊额女孩儿的关元、神阙两个穴位艾灸。
既然知道了一些原理,杨若嫣便顺着几个重要的又用的穴位一一的艾灸过去。暂时按照阳气虚弱不固、上虚下实等原因治疗。这种病症小孩子和身子虚弱的妇人容易得。
艾灸了一会儿,缭绕的烟雾中,朱铿寒就伸手轻轻的拍她的肩膀:“你瞧瞧……这小女孩儿的脸色是不是好了些?”
杨若嫣看那躺着的女孩儿的脸色,似乎是比之前的好了一点。她点点头:“似乎是有效……我接着试试。”说着,又试了几个穴位,半个时辰的疗程,就差不多了。
女孩儿还是没有什么生息,不过脸倒是没有那么青了。
于是换了另一个男孩开始艾灸,依然是按照刚刚的穴位顺序,说实话,现在杨若嫣完全只是照着一些医术的道理,摸索的治疗,到底有没有用,她也不知道。
第三个也艾灸过后,看了看几个孩子,还是没有生息。
“或者在试试针灸?”朱铿寒倒是挺感兴趣的,问道:“针灸也许管用。”
杨若嫣道:“现在已经不能在针灸了,艾灸一个疗程是有讲究的,倒是可以弄些偏房。”说着叫之李,迅速的说了几样草药,叫她去捣碎了拿过来。
朱铿寒问道:“这就是偏房?”
“是啊,也是土方子,我也想不起来了,什么时候听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