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倩女幽魂]当雍正穿成金光+番外 >

第26部分

[倩女幽魂]当雍正穿成金光+番外-第26部分

小说: [倩女幽魂]当雍正穿成金光+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一一把事务处理完毕,便该是重头戏登场了。
  昨天把奏折递了上去,今天递奏折的御史们自然就要出面了。这群亲近王家的御史们是以贺清为首的。可是昨天上奏弹劾太子的御史里面却没有他。而且今天也有贺家的家人来为他告病,所以并未上朝。
  李隆基心里有数,在一接到贺清告病的折子时,便已经令人偷偷去打听他的病情了。
  而没了贺清,说话的自然就是一直屈居于贺清之下的孙礼江了。
  孙礼江一上来,就严词指责了一番皇太子李瑛御下不严,让东宫听奴才们与一些下三烂的无赖们效,这才使得东宫的几名小太监得了天花,不得不封宫,也让后宫陷入天花的恐怖之中,这实乃李瑛失德之表现。为了大唐的未来,如何能有失德之太子。因此,孙礼江以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跪地请求李隆基废除太子李瑛。
  一时间,又有数名依附于王家的御史依次出列,请求皇帝废了李瑛的太子之位。
  其他臣子们倒是没什么反应,只以为是王皇后瞧着赵丽妃及其子李瑛不顺眼,便想趁着皇帝宠爱武惠妃而冷落赵丽妃之际,除掉她罢了。
  毕竟李瑛有自己的生母,若日后李瑛果真登上那九五至尊的位子,那也只会孝敬赵丽妃,并奉其为皇太后,到那时候,王皇后可该怎么办呢?
  并且王皇后其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乃名门之后,其父王仁皎为太仆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邠国公,威名显赫。而赵丽妃不过潞州的一个倡妓,出身十分卑微。赵丽妃若要坐稳这太后之位,必然会想方设法的除掉王家的。
  所以,王皇后此时先下手为强也并不出奇。
  只是,众臣子们心中叹息着王皇后出手也太早了些。王皇后现在没有儿子,就算除掉了李瑛,也不过是便宜了皇甫德仪和刘才人的儿子李瑶和李琚罢了。如此一来,那未来的结果与赵丽妃又有何不同呢。
  而且,以御下不严,致使宫中陷入天花疫病之害为失德的表现来请求废太子,实在太过于牵强了。而且前脚皇太子的东宫才传出了天花的消息,后脚你弹劾的折子便上来了,显见是早有准备。
  东宫的天花疫病来得太过突然,来源也甚是蹊跷,你们王家的举动可不就是惹得众人疑窦众生吗?
  若与你没关系,那为何你会知道太子宫中有疫病的?这般快就把折子递了上来,你是怎么事先知道的?这不是明摆着有阴谋吗?
  不过,让众朝臣们惊讶的是,一向不过问朝政的国师却在此时站了出来。
  雍正躬了躬身,神色淡漠站在前方,“陛下,臣有话要说。”
  原先还沉着一张脸的李隆基,看到雍正站了出来,立时嘴角含笑道:“国师请说。”
  “臣看东宫天花疫病实为人祸所致,因有心之人的指使而废掉皇太子,实乃动摇国之根本之举,望陛下三思。”这句话说完,别人尚可,但孔礼江的反应却是耐人寻味的大了。
  只见孔礼江立时站了起身,指责雍正道:“国师,臣虽敬你一声国师,但你也该知道身为一个国师的本分才是!”
  “哦?”雍正挑着眉头,似怒非怒的看着对方,“看来孔御史比本座更熟知一位国师的本分了?愿闻其祥。”
  孔礼江冷哼一声,道:“身为一位国师,你的职责就是为大唐占卜凶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而不是意图用你的法力来干扰陛下,促使陛下做下不该做的决定!”
  “本座倒不知,法力竟还能这般用。本座还以为只有妖魔才能使用魅惑术来迷惑别人呢,没想到孔大人竟然还能想出法力能这般用,真是让人佩服。”雍正冷笑一声,问道:“不知孔大人在哪座寺庙学的魅惑之术,这才如此知之甚详呢?”
  “你、你血口喷人!臣怎么可能去学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孔礼江气得浑身发颤,但总算还刻要自称臣。
  “原来孔大人也知道魅惑术是旁门左道啊?那不知本座哪一点让孔大人认为本座学过这些旁门左道呢?而且……”雍正眼中寒光一闪,“孔大人便是好本事,竟然知道,什么是陛下该做的决定,什么是陛下不该做的决定!”
  御史最是以嘴皮子为擅长的,可是这一回孔礼江却被雍正给驳得哑口无言了,只能跪下磕头与李隆基请罪。
  雍正再不耐烦看他,只向李隆基荐言道:“陛下,依臣之浅见,此事实乃有人想扰乱大唐朝纲之举。昨日臣曾以紫微斗数占卜过,此卦像为大凶之兆,如若处理不当,只怕当年武曌之祸又将重演。”
  此话一出,不但李隆基吃了一惊,连底下的臣子们也是受了极大的震动,纷纷议论起来。虽然他们都自觉得用极低的声音说话,但人极多,你一言我一语的,还是让整个金殿内嗡嗡作响。
  雍正的回答超出了李隆基的预计,需知道昨天他与雍正商量时,可没有这一段的。李隆基的眼中精光一闪,立时明白了过来。
  昨天他离开玄心正宗之后,雍正定是心中难安而特意占卜过,而且朝堂上说的这句话,就是雍正占卜过后的结果。“国师的意思是……”
  雍正低下头,语气清晰:“武代李兴。”
  “又是武氏?”李隆基心中惊疑不定,因为后宫之中,不就有一位武氏妃子嘛!
  王守一是王皇后的哥哥,对于孔礼江他们上奏一事,他事前也是不知道的。在朝堂上听到之后,虽觉得有些蹊跷,但也想着也许是妹妹让他们上奏的,虽心中暗恼妹妹糊涂,但身为兄长也没有在这个时候拆妹妹的台的道理。又因事关己身,便只缩在一旁默默无语。
  后来雍正与孔礼江的对话又让王守一察觉到了什么。
  王皇后的性子王守一是知道的,虽偶尔会吃些醋,蛤为人很是贤惠。况且她最是个识大体的女子,怎么可能会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做下这般鲁莽的决定?
  王皇后并非是个不懂谋略的女子啊,而且她若真有动作,又怎么可能不与家里支会一声呢?
  王守一心里对孔礼江起了疑心。如今,王守一听到雍正说起武曌之祸,便不由得想到,当年武媚娘的心计。
  武家的女子……在宫中,不正是有个武惠妃吗?若是此情此景实乃他布下的局面……
  王守一这回可没心思再做隐形了,他可不愿让自家妹妹落得如同当年那位李治的身边的王皇后一般的下场。要知道,当年那位王皇后的娘家可是太原王家,而且太宗皇帝的姑母同安公主更是下嫁给王家的儿子王裕,王皇后便是王裕的侄孙女。
  连这般显赫的家族为靠山,王皇后也落得这般的下场,自己的妹妹岂不是……
  因此,王守一果断的站了出来,上禀道:“陛下,微臣身为皇后的兄长,却也不知太子东宫出了天花一事,这孔礼江又是如何知道的?微臣觉得这孔礼江必有可疑之处,请陛下彻查。”
  李隆基眉尖一动,道:“这孔礼江朕可记得他与你王家甚近……”
  “陛下,正是因此,此事臣心中才疑窦丛生。微臣也知此事在旁人看来与王家脱不了干系,可微臣确实不知道孔礼江意图废太子一事。况且,就算太子果真被废,又与王家有何益处呢。所以……”王守一跪倒在地,头伏在了地上:“请陛下还王家一个清白。”
  “力士,快去扶王爱卿起来。”李隆基站起来喊道:“爱卿放心,朕必不会冤枉了王家的。孔礼江,你有何话可说?”


☆、第三十五章

  作者有话要说:
  既然来了,就收藏一下吾的专栏吧~
  感激不尽~~~
  本文虽然背景是唐朝的;但却是架空。因为要一个个的弄清楚那些皇子的出处和生辰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我就索性架空了。
  比如说;太子李瑛之前还有一位兄长叫李琮;就被我给和谐掉了。。。。。。
  再比如;武惠妃是在王皇后被废后才封为妃的;却依然被我提前了。
  再再比如;武惠妃生了三个皇子;但都先后夭折了;然后才生的寿王李瑁;也就是杨贵妃的丈夫。但我决定;现在武惠妃生的;就是那个李瑁。
  所以;考据党请退散~~~
  孔礼江本想着依着王守一的性子;是不可能想透其中的关节的;待他想透了,事情也已经栽在他的头上了。更何况贺清如今可是重病在床;由自己出面弹劾太子李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谁知道今儿个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先是被雍正以占卜之说给打乱,还被他扣了一个妄自尊大的大帽子在头上,而且这顶帽子还严丝合缝;让人为之气结。随后,王守一也不按理出牌;使得自己的计划功亏一溃。
  索性事情没有个真凭实据;便连陛下也定不了自己的罪……
  孔礼江咬咬牙;现编了个理由出来:“启禀陛下,这确实不是皇后的意思,也不是颁国公的意思,实乃微臣自作主张。”
  “哦?”李隆基哪里不知道对方现在不过是满口胡话,乱编的脱罪之词罢了。但这孔礼江还有用处,用他吊出幕后之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便随他去了。“你且说说看,你是怎么知道东宫有人得了天花疫病的?而且朕观你之奏折,竟然连几个人得的都知道?”
  “禀皇上,昨日微臣在家中饮酒,却有仆从送来一封信,信中便是写了此事。微臣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晕了头似的便递了奏折上来,请陛下饶恕微臣一时糊涂吧。”说完,孔礼江就一跪到底了。
  “那你就没问问你那仆从送信之人是何模样?不知道是谁送来的,不知道真假,你就敢上奏弹劾太子?”李隆基只觉得这个谎话说的太没水准了。
  “微臣、微臣……”孔礼江的眼咕碌一转,道:“微臣为人性子急,不庄重,再加上那时心中难安,便忘了问了。”
  “嗯。”李隆基环视了低下的臣子们一眼,然后把视线放到了姚崇的身上。“姚爱卿。”
  “臣在。”姚崇出列。
  “你为朕大唐之宰相,为高权重,最是合适做此事之处置。朕便把此事交由你去详查,连着朕之太子的东宫里,天花疫病从何而来,也由人一并查清。朕今日赐你一道金牌,爱卿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既然需要进宫调查,也只需与守门的侍卫说一声便罢。”
  “臣遵旨!”姚崇口中说道,心中已是有了主意。
  雍正口中说着武代李兴,武曌之祸,李隆基的心中必然已经对武惠妃起了疑心了。自己此次只找武惠妃做了此事的证据便罢了,实在不必再找旁人的麻烦。
  由刚才所见,姚崇已经相信了王家与此事无关。即使真的有关系,凭着李隆基刚才那句‘绝不会冤枉了王家’的话,就可以看出李隆基是向着王家的。
  既然皇上已经认定了王家是冤枉的,不管真假,也不能在明面上让王家与此事扯上了关系。
  此时,高力士又喊了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因着众人都有心事,早朝就这般早早的散了。
  其实雍正会直指武惠妃并非是没有原因的,即使李隆基现在对自己颇有兴趣,可历史上武惠之于李隆基,竟与那武媚娘之于李治也差不了多少。即使李隆基除却女色上有些糊涂外,到底算得上是个明君,可雍正却不敢疏忽大意的。
  而且,若不是之后武惠妃去世,那杨玉环能否入李隆基的眼可还未可知呢。
  雍正一想到武惠妃在端午节那天的作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