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轻尘-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说出来,忙唤了个机灵的小厮,要他去把负责书房打扫的丫鬟给喊来受训。
老总管听了他一席的奉承话,这才稍稍消了气,喝了口茶又问:“这打扫丫鬟叫什么名字?待会儿训一顿就打发回家吧!这么个心里没主子的丫鬟,留着也是无用。”
“是啊!您老说得对,”管事忙点头哈腰,随声附和着,“这丫头的名字好象是叫……哦!是叫思君,名儿倒起得好,可惜不上心。”管事语气里满是惋惜之意。
“噗!”还未听完,老总管刚喝在嘴里的一口茶就全部喷了出来,呛得他大咳出声,也淋了管事满头满脸,管事尴尬地擦也不是,说话也不是,正哽着,就见先前那小厮领了个瘦小的丫鬟进来了,管事忙禀报,“老总管,负责的丫鬟带来了,您看,这……”
好不容易从不住的咳嗽中恢复过来的老总管,一见着地上跪着的思君,便又气得直打哆嗦,手指着她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又是,你,你,你,马上把她给我赶,赶出……”老爷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门外的一片喧哗声打断了。
只见一个小厮急冲冲地跑进了房门,连礼也顾不得行,便气喘吁吁地汇报道:“老,老总管,您快,快去看看吧!大,大少爷提前回来了,现在人都已经到了大门口了!”
“什么?”
一语惊起千层浪,没一会儿的工夫,屋里就空得只剩下思君一人。
“糟了,大少爷回来了,那我的书怎么办?”思君埋头苦思。
(嘿!敢情她把那书房当成是自己的了。|~|…|~|黑线,作者按)
半个月后,苏府竹园书房内。
“距上次大少爷回来的日子都过了大半个月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思君座在大大的太师椅上,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抱着《重法地法》疑惑地想。“难道是不追究打扫书房的事了?”她一个激灵,喜得翻身而起,旋即,又垂头丧气地重新仰坐在躺椅上。
唉!怎么能指望老总管会这么快忘记这件事呢?虽然他老人家年事已高,但他的记忆力可是好得连年轻男子也比不上哪!记得上次她不小心打破了一只普通花瓶,被老总管扣去了三个月工钱不说,还被老爷子足足念叨了整一个月,不但每次全府下人集合时都要当典型讲一遍,偶尔想起时还要专门召她去训一遍。有一次,因为她听训时不小心睡着了,竟让老爷子创下了一日数落她十遍的历史记录。导致不爱张扬的她立刻成为全府上下人人皆知的“风云人物”,(当然,是负面的),这还间接导致从此她做任何事,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又要过一回那种恐怖的日子。
正当思君还在这书房里惴惴不安地等待“死亡判决”时,却不知她心里头那个记忆力奇好的老总管,这段日子里因为忙于应付那些得知苏言回府,便络绎不绝上门拜谒的人群,早忘了书房的那档子事,此刻,他正揉着酸痛的腰背感慨着“唉!人老啦!做不了重活,记忆力也不比从前了。”
浥轻尘 正文 少爷的书房(下)
章节字数:2788 更新时间:08…05…20 21:18
苏府,扬州首府,其名下成名商号共有五个,分别是代表了布庄龙头的“苏绣”,在木器行独占鳌头的“品漆木”,江南各大钱庄惟其马首是瞻的“富贵”钱庄,以及在印刷出版行也颇有名气的“师出名门”,和最近刚刚崛起的极品茗馆“天然居”。
这五个商号虽然都是苏府的出名商号,但前四个商号是苏府老爷在世时创立的,根基稳扎,而最后一个商号——“天然居”则是苏府大少爷接手后一手创立的,规模尚小,比起前四个商号的台柱地位,“天然居”就显得象个刚刚起步的孩子。因此,苏府大少爷苏言一直以来多把心思花在了经营这个新商号上。
这一日,苏言外出谈买卖,在归家途中偶遇名震全国的茶道高手——魏兴,二人略一交谈,发现各自的学识、见解竟颇为一致,再加上魏兴也欲往扬州发展,二人遂结伴而行,一路上,游山水,侃茶道,相谈甚欢,直至后来互引为知己。魏兴欣然答应加入苏府商号,从此,苏府的茗茶馆“天然居”便因他而走上了快速的发展之道,但也正因为这一段缘由,导致了后来苏府惨遭灭族之遇。此是后话。
魏兴,字子严,其父魏茗曾是皇宫内的御用茶师,魏兴三岁时,便受到其父的悉心教导,十五岁时,其父因不小心牵扯进了宫廷争斗之中,成了宫斗的牺牲品,导致魏兴就此对皇室心灰意冷,拒绝接受其父之官爵,仁宗念其父忠诚,准了魏兴的请辞。从此,魏兴浪迹天涯,游历探访各方茶道,终于在二十三岁这一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茶道的新一代宗师。
这么一位能人,在行家们的眼里,自然是倍受推崇,在商家的眼里,更是能点石成金的大财神。
于是,全国各大茶业巨贾都不约而同地向其发出了邀请函,而经过再三权衡,考虑到扬州是各种名茶漕运的必经之地,魏兴最终接受了素有茶业龙头之称的扬州皇室远亲——何府的邀请,踏上了赴扬州的路途,后来才有了苏魏二人的相遇、相知。
也因此,苏言和魏兴皆对何府深感抱歉,尚未回到苏府,便绕道首先登门拜访何府当家何桓,但身为皇室远亲的何府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当场给二人吃了闭门羹,从此,苏何二府便结下了仇隙。
话说这苏言回府已半月有余,每日,他都在魏兴暂住的桃园内与魏兴讨论增加“天然居”所售茶叶品种事宜。一天傍晚,二人相携至竹林舞剑谈心,苏言突然想起了这片竹林尽头的书房,便一时兴起,邀请魏兴同往。
魏兴倒是一点也不客气,非但欣然答应,而且还怪苏言直到如今才提出这一建议,他开玩笑地拍着苏言的肩膀道:“言老弟你这座藏书万册的书房,我可是垂涎已久啦!倒是你,扭扭捏捏,藏着掖着,现在才让为兄我参观,是不是也太小气了!难不成还怕我偷了你的书不成?”
苏言闻言一愣,忙回头,看见的却是魏兴一脸捉狭的笑,这才知道他又是逗自己,不由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魏兴,虽名扬天下,却经常像个还未长大的孩子,让他有时都不免要怀疑,自己真的比魏兴小吗?他是不是虚报了年龄,存心让自己吃亏的。
他只能好笑地回言道:“是,是,我怎敢欺骗子严兄呢!若是今天没让你看到那书房,怕是半夜做贼,你也要到那儿探个究竟吧!”
魏兴佯怒,“这可真冤枉我了,好奇心,谁又没有呢?我们可要事先说好了,你苏家真要丢了什么书,到时可不能赖我,否则,今日的书房一游,我可没胆去了。”
苏言摇摇头,大笑,“算我怕了你了,成不成?倒是你,游历了这许久,学识见解皆出于旁人之上,真要看到我那书房,怕是不要失望才好。”
“恩!这倒是值得考虑考虑。”魏兴厚脸皮地假装认真思考起来,一边偷眼瞧着气得瞪大了眼睛的苏言,心里早笑开了花。
就这样,二人说说笑笑地到达了书房门前,却意外地看见书房内影影绰绰,烛光摇曳,有人影或站,或蹲,甚而趴在桌上翻阅书籍,形态极为可疑。
这下轮到魏兴目瞪口呆起来,原以为敢在苏家偷书的贼还没出生呢!哪知,第一次来参观,就被自己遇见了,看来,“呵呵!”魏兴脸上现出了狡猾的神情,握紧的双拳蠢蠢欲动,看得一旁的苏言不禁警惕性大增。
记得上次魏兴也是这种神情,结果……齐家大少的别院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大浩劫,损失比被黑虎寨抢劫还要大。
想到自家书房将要遭受的灭顶之灾,苏言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正要说点什么,却听到魏兴兴奋的声音,“说曹操,曹操还真到了,你家的书房果真是名不虚传呀!连吸引来的盗贼也如此胆大,竟敢燃烛盗窃。咋!咋!咋!厉害,厉害。”魏兴连声咋舌。
苏言经他一提醒,再也顾不得与他斗嘴了,想我们苏家的书房本就严令禁止外人随便入内,即便是打扫的丫鬟,晚傍也应已离开,难道真的是大胆盗贼?苏言微蹙起了眉,若果真是小偷,那事情就复杂了,这书房内可是有不少被禁止外传的律法典籍,那是先帝赐予苏家可私家收藏的特别殊荣,要是书籍外流了,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啊!
思及此,苏言转头严肃地对魏兴道,“子严,你在这儿等我,我进去抓人。”言毕欲走,却被魏兴一把抓住,“别忘了我武功比你还好,且来人如此大胆,想必是有恃无恐,有些本事,不如我陪你一起进去吧!我们是好兄弟,有难同担嘛!”魏兴拍了拍苏言的肩,裂开了大嘴,神情却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唉!”苏言不仅摇头苦笑,到底拗不过魏兴,最终,还是二人一起提着剑,各自施展轻功,自打开的书房窗户跃入屋内,接着,“啊……啊……啊……”一阵女子尖利地惊叫声从屋内传出,响彻天宇,惊飞了栖息在竹林里的一群黄莺。
从那以后,竹园里的仆人们便经常可以看见,大少爷和魏公子的身后,时常跟着一条小的尾巴,那就是府里人人皆知的丫鬟——莫思君,府里的仆人们就实在想不透了,经过了那个书房事件后,为什么少爷还要把她留下?甚至还特意把她从厨房调到了自己身边作书房专用丫鬟?难道,大少爷纳侧室的喜事要临近啦?可是,人们盼了又盼,却始终没看到大少爷有其他什么特殊的举动和决定,倒是大少爷、魏公子和小丫鬟思君三人的感情,似乎越来越好,亲密得有如亲兄妹般,每当人们路过花园里,便时常可以看见三人引经据典地讨论经史典籍、律法专著的身影,有时谈到酣处,三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这样的情景,别说那些竹园仆从了,连一向最疼少爷的老总管也看不下去了,在经过其多次苦劝,仍不见任何成效的情况下,老总管也不得不无奈放弃,只是在心中十分痛惜,他实在是不懂,他从小看着长的少爷,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那样的日子,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啊!让人轻易便忘却了烦恼和忧愁,以致于多年以后,思君在历经艰难时仍然能从这段回忆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但这人世间总是如此,快乐的日子往往倏忽便逝,苏府终究不是世外桃源,可以不问凡尘,不理世事。接下来发生的一件大事,差点就断送了苏府上下二百多人的身家性命,那,就是后来的“苏府造妖书”一案。
浥轻尘 正文 祸起
章节字数:3413 更新时间:08…05…20 21:18
自从魏兴被苏府奉为上宾之后,在这场争人运动中惨败的何府便成了扬州街头巷尾的笑柄,再加上何府素以皇室远亲自居,从未把旁人放在眼中,平日里总是纵容下人横行霸道、强抢豪夺,以至终于被人告上审堂,惹了一身官司,何家商号受到重创,而何府当家何桓却不反省自家的言行,把这些帐都记在了苏府的头上,对苏言愈加地恨之入骨了。
这一日,何桓早起打点了行装、礼品便赶赴开封成王府,欲找何府大靠山——成王爷赵永寻求帮助。
“王爷,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