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暴君的伟大 >

第62部分

暴君的伟大-第62部分

小说: 暴君的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图之!”就是说李渊你是应验“李氏当有天下”的人,赶紧起兵吧。

    不管儿子与下属怎么劝他,李渊都是坚持自己的等待,直到陇西的薛举造反了,李渊才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该反了。

    薛举,河东汾阴人,“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起初,为金城府校尉。当时,陇西群盗蜂起,饥民遍地,金城令郝瑗,招募饥民数千人,派薛举前往讨捕盗贼。薛举与其子薛仁杲及同谋十三人,劫持郝瑗,假称收捕反叛者,将郝瑗等郡县官收监,开仓赈济贫民。随后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建元为秦兴。薛举大肆招兵买马,气势很盛,所到之处,无不被攻下的。隋将皇甫绾屯兵一万在枹罕,薛举选精兵二千人偷袭,与皇甫绾军遇于赤岸,还未交战,突然来了暴风雨。开始之时,薛举军处于逆风之势,但皇甫绾却没出击;忽然风向改变,两边一对调,皇甫绾军处于逆风之势,天色昏暗,军中混乱。趁此机会,薛举策马冲前,大队人马紧随而上,隋军大败,于是攻陷枹罕。当时羌人首领钟利俗在岷山界拥兵二万,全部投降薛举,由此兵力大增。不断率军攻占地盘,又攻克鄯、廓二州,数日之间,尽有陇西之地,兵力多达十三万。

    兵强马壮的薛举父子准备大举进攻关内长安,这时的李渊知道自己再不反的话,薛举父子就可能拿下长安及关中,到时自己再造反的话就难以立足天下了,终于李渊下定决心正式起兵了。

    李渊想反,但并不代表他管辖的老百姓会跟着他造反。当时李渊治下的山西,虽偶有盗贼,但老百姓的日子还能过下去。李渊想造反了,还可以活下去的老百姓却没有这种不要命的想法。这对于李渊来说,可不是好事儿。所以李渊的下属刘文静就想出了一歪招:“诈为敕书,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年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悉为兵期岁暮集涿郡,击高丽。”

    李渊假传杨广的旨意,说杨广要再伐高丽。讨伐高丽,对于当时许多人来说是一场恶梦,现在杨广居然又要讨伐高丽。所以这道假的圣旨让太原“人情忷忷,思乱者众”。同时李渊就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开始私自大规模招兵。因为这时的李渊还是以隋朝太原留守的名义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近万人。

    太原李渊要造反,却并不代表太原的所有隋朝官员都想和他一样。其中太原副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就对朝廷对杨广忠心耿耿,不肯追随李渊谋反。这两人的不合作,让李渊为造反做准备时总是畏手畏脚的,于是李渊决定除掉他们。

    大业十三年(617)五月14日的夜里,李渊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即太原)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议事。刘文静领开阳府的司马刘政会到庭中,说有密状给李渊。李渊便让他交上来,但刘政会却不交,说要告的是王威、高君雅二人,只有李渊才能看。李渊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李渊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以叛国罪逮捕了他们二人。巧的是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几万人围攻太原,这更使人相信了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李渊趁机将二人杀掉,解除了身边隐患。这个事件史称“晋阳事变”。还有更巧的是接下来李渊没费一兵一卒就智退突厥之兵。

    其实早就决定起兵的李渊就知道对自己要以太原之兵反杨广,夺取天下是没什么把握的。所以他就像刘武周一样想借突厥的力量来帮助自己,他曾派出刘文静代表自己出使突厥。刘文静带着李渊亲自写的信给突厥始毕可汗,封题署具“某启”,有人建议:“突厥不识文字,只贪财宝。请多赠财物而改启为书,以显尊贵。”李渊答道:“古人云‘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何乐不为!‘启’之一字,不值千金。千金尚且不惜,一字何所惜也。”。信中李渊对突厥始毕可汗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李渊的这种情况与刘武周称臣于突厥没有两样,故始毕可汗像接受刘武周一样快速的答应了与李渊的“结盟”。他当着刘文静的面,对左右说:“杨广之为人,我知之也,不若奉唐公为天子,我当不避艰难,以兵马助之!”(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进军关中
    随后,经过准备多时的李渊传檄各州、县,宣布正式起兵。李渊管辖内的西河郡隋将得知李渊起兵的消息,依城拒守。李渊只好派儿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并派太原令温大有参谋军事。西河郡兵微将寡,郡丞高德儒闭门守城。但是李建成仅仅用了9天时间便攻下西河君,杀死了不肯叛乱的高德儒。至此,李渊作为太原留守管辖的五个郡的地盘除了三个郡被刘武周占领外,剩下的太原与西河两军皆归李渊所有。

    拿下西河郡后,李渊命令开仓赈饥,招募士兵。并开大将军府,置三军,李渊亲任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军;次子李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军;小儿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领中军。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率隋军三万在太原誓师,进军关内并正式发布檄文。发布的檄文里,李渊斥责皇帝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豺狼充于道路”,在檄文里李渊声明自己起兵是要废掉昏君杨广,然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而他自己则建大将军府亲任大将军,世子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任大将军府司马。其实,这仅仅是李渊的一种号召天下的策略而已,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大隋王朝,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自己一开始就打出反对大隋的旗子,那就不明智了。

    这时,正在攻打洛阳的李密兵锋正盛,有席卷天下的气势,所以李渊就写信给李密希望结盟共同对付隋军。李密见信后。回复李渊说结盟可以但是要他亲自到河内(今河南沁阳)和他商量结盟的事,李渊见信后说:“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虎牢关)之道,缀东都(洛阳)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于是李渊给李密的信中很卑恭地说:“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李密在接到李渊信后,见李渊如此推崇自己。就放松了对李渊的警惕并和他简单结盟。李渊的大意不仅疏忽了对李渊图天下野心的戒备,而且还实际为李渊造反牵掣了隋军主力,使隋军不能西救关中长安。

    七月,誓师过后的李渊命李元吉留守太原。自己亲率3万大军西突厥兵协助下,向关中进发。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长安留守的代王杨侑派宋老生率兵三万屯在霍邑(山西霍县),屈突通率大军扼守河东(山西永济)。以防备其西进。

    李渊率大军循汾水进军,到了贾胡堡,距霍邑五十余里。这时。连日阴雨,军队受阻不能前进,而且军队缺粮,特别是有传言说刘武周联合突厥将进犯太原。这时,裴寂等认为: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不易解决;李密表面上答应联合了,但靠不住,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图,联合刘武周进犯是可能的,将士家属都在太原,太原地位很重要,“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渊同意后下令退兵回太原。

    李世民不同意退兵的策略,便苦谏父亲李渊说:“现在正是收获季节,田野到处都是菽谷,何必担心粮食不够?”同时他认为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刘武周不会舍掉马邑去袭太原。还有李世民认为对面的“宋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最后他建议父亲只有抓紧时机;照原来方针“先入咸阳,号令天下”,才是正确的决策,并且说如果一点小的挫折便行退兵,必然会造成“众散于前,敌乘于后”的局面,使自己陷于复灭的命运。

    李建成也支持李世民的主张,也反对退回太原。考虑再三的李渊随后改变退军决心,追回部队重新围攻霍邑。

    李渊的这个重要战略决策,对李渊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李渊刚刚起兵,军心士气还不巩固,如果遇挫折而退兵,必然会陷于瓦解不可复振。再者关中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当时空虚,图之者还大有人在,关西的薛举也意图关中长安,还有差不多就在李渊起兵同时,柴孝和就曾劝李密舍掉洛阳入关中,以图天下,李密没有采纳,但时间一久,变化就不可知了,所以必须趁机,捷足先登。如果李渊没有改变他自己退兵的决定,李洲可能会像李密一样最后对关中无能无力,从而丢失争霸天下的根本。

    八月,大雨停止了,回军的李渊率骑兵沿小路奔霍邑,宋老生守城不出。李渊无奈就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骑到城下辱骂宋老生,同时自己率领骑兵在城东埋伏。宋老生乃率众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李渊这时即同李建成左军结阵于东门,令李世民右军结阵于南门,以断宋老生的逃路。成阵之后,又怕宋军背城不肯远战,乃命令军队向后收缩,伪作退避宋军模样。宋老生果然认为李渊畏缩,在距离城一里余地方布阵。不久李渊的后续部队来到,李渊想命部队就食后再战,李世民认为,“时不可失”,遂发动了的进攻。一交锋,李渊、李建成在城东的阵势不利,便向后引退,李世民发现宋老生大军侧背暴露,即引兵自城南直冲宋老生军阵后,并扬言已俘虏宋老生,隋军大溃败,李渊得以迅速占领了霍邑。

    李渊在攻占霍邑之后,乘胜连下临汾、绛郡(山西新绛),进逼龙门。关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农民义军孙华和冯翊(陕西大荔)太守萧造投降李渊。李渊于是一方面率主力围攻河东,另一方面派王长谐等率一部分兵力在孙华的协助下渡过黄河,在河西设营,造成了对河东围攻的有利形势。

    由于屈突通在河东凭坚城固守,李渊大军主力没有进展,李渊便想绕过河东直趋长安。这时,裴寂认为:屈突通兵力不小,凭坚以守,若舍之而去,如果攻长安不下,退为河东所乘,“腹背受敌”很危险,应该先打下河东再前进。而次子李世民和裴寂的意见再次不同,他认为:“兵贵神速”,应该乘势迅速入关,则长安震惊。“智不及谋,勇不及断”,攻取很容易。否则,顿兵坚城,空耗日月,长安就能从容以备我,成功就难了。于是李渊就以一部兵力继续围攻河东,自己率主力渡河入关。

    过河后,李渊命李建成、刘文静等率军数万人向南迂回,占领永丰,扼守潼关,以戒备东方;命李世民、刘弘基等率军数万人,向渭水北岸进军,控制长安外围各要点,然后攻占长安。而李渊自己则控制一部兵力在朝邑,指挥各方向作战。

    李渊大军渡过黄河后,声威所至,隋朝官吏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