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暴君的伟大 >

第50部分

暴君的伟大-第50部分

小说: 暴君的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惨败令一直顺风顺水的杨广有点难以置信,七月回师时写下《纪辽东》:

    辽东北海剪长鲸,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牛马,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恨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诗中描写了旋师宴饮,歌舞振军威等情景,表达了他要继续征战高丽的迫切心情,同时表达了杨广征服了高句丽后希望天下从此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八月,班师回到涿郡时,杨广下令把黎阳、洛阳、太原等地粮仓的粮食运往辽西望海顿(今辽西县),同时下令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准备继续举兵攻打,誓要灭掉高句丽。

    九月13日,杨广回到洛阳,开始对这次的征辽做出总结。失败总是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而作为皇帝的杨广肯定不能亲自来承担这失败的责任的,所以尚书右丞刘世龙被杨广杀了以谢天下,同时征辽的败将于仲文、于文述被“除名为民”,对于这场战争失败的总结杨广就做了这些,并没有大肆杀大臣以及武将来推卸这场战争的责任。相对于论错行罚来说杨广的论功行赏就做的更为大手笔,有功将领卫文昇升任金紫光禄大夫,王仁恭进授左光禄大夫、赐绢6000段、马四十匹,李景赉物三千段,进爵滑国公。还有战前劝谏杨广不要亲自出征的耿询也升任太史丞。出兵参与作战的少数民族部落靺鞨度地稽所部亦“赏赐优厚”。
第七十三章 星星之火
    这一次的出征以失败告终,而且是惨败。如果说这次的出征还有一点战果的话那就是占领了辽河以西的武厉逻,并在这里设置了辽东郡通定镇。其余那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惨不忍睹,一无所获。同时这次出征因为劳累以及天气等原因病死的大臣除了直接参与指挥作战的兵部尚书段文振以外,还有天才的建筑家工部尚书宇文恺、内史令元寿、观德王杨雄也在随驾途中病故。士兵的死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据说到了唐贞观十九年(645)的时候在当时的战场旧地上依然是“骸骨相望,遍于原野”。

    然而这场征辽的最严重后果并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征辽一事引发了天下反隋的序幕,这才是征辽一事对于隋王朝最严重、也是最直接的政治后果。

    自从杨广登基之后,营建洛阳新都、开凿运河、修建长城、开驰道以及大规模的巡视天下可以已经让隋朝的每一个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受到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作为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皇帝杨广的这些伟大工程,有好多好多的普通老百姓没日没夜的服役在工地上,有的累死在工地上,有的被劳役弄得家破人亡。。。。。。。。在完成这些工程之后原以为皇帝杨广可以让他们休息了,没有想到皇帝杨广在大业七年的时候表示要大规模征辽,这年天公也不作美,秋季,山东、河南发生大水,大业七年(611)十月初三,黄河大水冲垮了砥柱,出堤逆流数十里,人或为鱼鳖。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发生天灾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着,站在人民的角度去看的话,他们的皇帝杨广这个时候应该停止为了征辽大业而大规模的征徭役,然而高高在上的皇帝杨广并没有停止他征辽的脚步。于是胆子小一点的民众只好卖身为奴以求生存,胆子大一点的也只好铤而走险冒死抵抗徭役,就这样历史上波澜壮阔的隋末农民大起义在最底层的农民中拉开了序幕。

    大业七年(611)十月,齐郡邹平人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首先起兵反抗徭役,自称“知世郎”,即自称是通晓当今世事之人。作《莫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群众反对出征高句丽。《莫向辽东浪死歌》曰: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绵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

    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

    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又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

    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

    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

    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又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

    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

    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

    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歌谣鼓动煽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奋起反抗,不要去辽东送死,要拿起刀枪造反,不抗役只有死,反暴政虽斩头也荣光。歌谣唱出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民众的心声,农民拥护王薄,于是王薄和孟让拥众据长白山(山东章丘),“避征役者多往归之”,一时众至数万,首先揭起反抗杨广重徭役的大旗,横行于齐郡(山东济南)和济北郡(山东东阿)之郊,揭开了武装反徭役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开端。

    齐郡以北的平原郡(山东陵县)有豆子航,为一个盐泽,“负海带河,地形深阻”。自北朝高齐以来、这里就是逃避徭役的人的藏身之地。逃役者既有穷人,也有富豪,如刘霸道虽“累世仕宦,赀产富厚”,但是征辽的繁重徭役也使他破产。刘霸道为人豪爽,远近避役的农民纷纷来依附于他,于是他据豆子航为裉据地,反抗官役,也掲起了反杨广重徭役的大旗,有众10余万,号“阿舅贼”。

    觎县(山东夏津县)人张金称,聚众于河曲(黄河边),篠县(河北景县)人高上达聚众千余人于湥Ш樱ê颖睖'河)境内,也揭起反隋义旗,不久,义军扩至数万,称“东海公”。

    贝州漳南(山东德州)人窦建德,世代为农夫,本人“耕于田中”,少时就尚义气,胆力过人。有乡人因贫无以葬父,窦建德主动帮助操办丧事,大为乡党所称。他曾任里长,大业七年(611)募兵时以勇力过人选为二百人长。时山东大水,人多流散,同县人孙安祖的家被水漂没,妻子饿死,但是县府仍要孙安祖从征高丽。孙安祖向漳南县令诉苫,县令竟大怒,鞭挞孙安祖,孙安祖激怒之下刺死县令,逃奔到窦建德处,建徳将他藏于家中。据史书记载,孙安祖在窦建德家里的时候,窦建德给他分析天下局势时说“文皇帝时,天下殷盛,发百万之众以伐辽东,尚为高丽所败。今水潦为灾,黎庶困穷,加之往岁西征,行者不归,疮痍未复,主上不恤,乃更发兵亲击高丽,天下必大乱”。劝孙安祖与其等死,不如造反。他还说:“大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我知螅Σ粗泄愦笫桌铮钙炎枭睿厥葡找梢员苣选3屑涠雎猜樱阋宰宰剩鹊镁廴耍豆凼北洌赜写蠊τ谔煜隆薄U娌恢┟癯錾淼鸟冀ǖ履馨押罄此宄煜驴吹哪敲闯沟椎那榭鱿挛裁醋约喝ァ按蠊τ谔煜隆保阉谥心敲春玫摹盎帷比酶约旱暮糜阉锇残嵞亍2还苁率凳窃趺囱凑锇残嵕说悴羧豢剩炀龆ň倨旆纯寡罟惚┱q冀ǖ掠谑钦屑倜油鍪勘吞右畚抟嫡撸盟锇沧媛柿旖烁呒Σ矗ê颖惫食窍兀锇沧婧拧懊蚬薄

    窦建德暗中筹划反隋起义,同时应付县衙门的差役。当时往来于漳南的农民军,都不侵扰窦建德乡闾,郡县吏于是怀疑窦建德与义军通谋,便将窦建德的家属收捕,全部杀死。窦建德这下无奈了,只好公开反朝廷了,于是他率麾下200人投奔更早起义的清河高士达,高土达任建德为司兵。不久,孙安祖被张金称火拼死后,其部数千人尽归于窦建德,而后窦建德独自领兵,势力渐盛,有众万余人。建德“能倾身接物,与士卒均劳逸”同甘苦,于是逃役之人争相归附,为致死力,高士达、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遂成为河北山东间一股势力。

    也是在大业七年(611),韦城(河南滑县)人翟让、章丘(山东章丘县)人杜伏威等也相继起兵。反隋小股武装不可胜数,他们多聚保山林川泽,部伍均为逃避征役的农民,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间。史称“自是所在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者至万余人,攻陷城邑”。

    杨广在大业八年(612)征高句丽失败回来后,又下诏征天下兵集涿郡,修缮兵器,贮运军粮,准备来年再战。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民众大饥,米谷踊贵,却闭仓拒赈。“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籾,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听到了再度征辽的这个消息,人们最后一根弦被压断了。在忍耐到了极限之后,再次的远征将更沉重的劳役压向民众头上。走投无路的百姓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

    “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对于各地报上来的农民起义的消息,皇帝杨广并不怎么在乎。从三国到隋初,政治一直是贵族们的游戏,还从来没有哪场农民起义能够改变历史的大方向。他认为这些起义烽火不过是帝国的癣疥之痒,而高句丽才是帝国的心腹之患务必要铲除。所以他只是部署了地方官“加紧剿捕”,要求他们务必在出征得胜回来前把这几处烽火灭掉。
第七十四章 再征再败
    大业九年(613)三月,在第一次征辽失败的九个月之后,杨广又一次踏上了征服高句丽的征程。第二次征辽对于当时的大隋情况来说是应该是一个矛盾的选择,因为它有要与不要的必然。

    首先说不要的原因,其一,第一次征辽已经让高句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是它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很难再承受大隋的再一次雷霆之击;其二,相对于大隋来说是一小国的高句丽居然打败了自己,这对于杨广建立的大隋天朝世界体系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这将严重影响大隋在突厥、西域以及周围各小国的统治威信,这是大隋尤其是杨广不能承受的。再说不要的原因,其一,因为第一次的出征失败已经让从大业初积累的国内矛盾爆发,天下的部分百姓已经由于超重的劳役活不下去了,这时的大隋百姓需要时间与空间休养生息;其二,第一次出征的惨败把大隋帝国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彻底的留在辽东,大隋已经没有那么多那么精锐的部队参与再次的大规模战役,强征军队来再次征战只会让国内的矛盾更加激烈,势必加剧国内危机。

    大业九年(613)正月,杨广就开始筹划二征高句丽。这次他下足了血本,正月初二,杨广就下令各地继续向辽西运粮;初三,下令募集骁果从军,这里所谓的骁果,即民间有勇力又想在马上谋取功名之人。因为在第一次的辽东大战中,大隋镇国的三十万府兵精锐丧失殆尽,所以这次不得不以金银来募集勇士;正月23日,杨广大赦天下,允许死囚去辽东立功赎罪;正月25日,下令回家过年的将士们前往涿郡集结……经过数月的全面征召,杨广再次募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