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拿破仑大传 >

第93部分

拿破仑大传-第93部分

小说: 拿破仑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扎在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南卢茨克附近。
  于6月24日渡过涅曼河以后,麦克唐纳率领的第十军团自北加入了拿破仑队伍。南方则是达武的第一军团、乌迪诺的第二军团,而内伊的第三先遣队则同圣西尔的第六军团以及其南面的由欧仁亲王率领的第四军团一道经过了科夫诺。同往常一样,缪拉的骑兵队在前方开路,现在已行至科夫诺以东,并于28日第一个到达维尔纳。
  如果说拿破仑本来的设想是将巴格拉吉昂的第二军团吸引到维斯杜拉,追上已经向北挺进的热罗姆和欧仁军团,从而使他可以实施三面包围夹击巴克莱率领的俄军主力,结果他的计划落空了,沙皇军队的统帅在法军到达之前就已撤退——俄国3大地理要素中的两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彻底破坏了拿破仑的全盘计划,那就是时间和距离。
  士兵到指定地点需要花费时间,已经长途跋涉数百英里而疲惫不堪的士兵为了按预定计划到达指定地点仍在拼命赶路。欧仁和热罗姆率领的军队都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到达各自的指定地点。而两地点的间隔到底有多长,关于这一点,即便是最好的地图上也没有标注出来。对异国战场情况不了解,使法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第三十三章 俄国风云(7)
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俄国腹地简直是愚蠢之至。这简直就是埃及远征的翻版,看起来拿破仑仍未吸取先前战败的教训。发动大规模战役,拿破仑需要很好的道路,更别说充足的食物、饮水、弹药供应了。目前看来,这些必备条件没有一项是拿破仑大军具备了的。相反,拿破仑命令他的两个军团共用一条主干道。他以前曾经到过这儿,应该对此非常了解才对。结果,两个军团都未能按照拿破仑的计划到达各自的指定地,延误不说,有的甚至还迷失了方向。俄国3大地理因素之三就是恶劣的气候,这令目前已混乱不堪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首先,士兵纷纷病倒。身处亚热带气候中,成千上万的士兵负重前进,30万匹战马踏起的数英里的沙尘令士兵和牲口都感窒息;刹那间会有一阵倾盆大雨,有时还持续数天,使原本难走的路变得泥泞不堪、坑坑洼洼更加难走;转眼又是艳阳高照,地面变得崎岖不平。万匹战马及马车压过的车辙清晰可见:道路的崎岖不仅妨碍了军火及食物供给的速度,而且使士兵及马匹的脚部严重受损,令大量马车毁坏报废。从法军渡过涅曼河起,沿途堆积的报废的装备阻断了通道,为了整修车辆,上千名工兵夜以继日地加工赶修,但局势仍在继续恶化中。疲惫不堪的步兵部队由于负重过重、饥饿难忍,加之思乡,在未和敌人交战之前士气就已一落千丈,开始丢弃随身背负的食物甚至弹药。拿破仑还不了解人的极限——这一问题也没能引起他的重视,他始终无视军队后勤的重要性。
  最为糟糕的是,拿破仑的“女儿们”——他对自己挚爱的大炮的昵称——所带来的麻烦。就连小型的发射6磅炮弹的大炮也重达2;010磅(连炮身和炮筒),而拿破仑最喜欢的、令人畏惧的可发射12磅炮弹的大炮则每门重达3;440磅——前者在泥泞中需要8匹马拉运,后者则需要12匹马拉运。一旦大炮陷入了齐膝的泥泞中,上百人的队伍及更多的马匹不得不帮助将之从泥泞中拉出。单就损失马匹这一项就已经是个灾难了,大约150;000匹从德意志和波兰村庄抢来的马匹最先开路——它们可以工作数天甚至数星期,但却从没有行至远离自己村庄两三英里以外的地方——很快,由于饲料不足、缺乏休息、特别是不习惯不间断地长途跋涉,这150;000匹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报销了。接着,又因气候不适得了腹泻病——这种牲口中的流行病还起因于法军乱用村庄里盖房的茅草、生玉米和粮食喂饥不择食的牲口,它们吃得过胀——成千上万匹马由于消化不良而暴毙于行军途中。拿破仑考虑极不周详的盲目挺进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果:由于天气酷热,马尸发出难闻的恶臭,当路过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时,不免兔死狐悲,士气变得更加低落。如果这是时逢盛夏法国军队所遭到的梦魇的话,那么严寒的冬季又会给他们带来些什么呢?
  因此,当拿破仑命令他的军队到这里或那里时,绝对不是在一张地图上将某军团从A处调往B处那么简单。就连青年近卫军中那些年轻士兵的士气也十分低落了,全军开小差的达到20%,致使法军兵力锐减,几乎丧失了作战能力。从理论上讲,食物供给车队应该跟上部队的前进速度,但事实上总是会出现迟误现象,士兵们不得不掠夺、洗劫他们所经过的每个村庄。而饮水的缺乏则更甚,疟疾和伤寒在军中流行。贝尔蒂埃是个在受到挫折后就变得残忍易怒、脾气极为火暴的人。在拿破仑于28日到达维尔纳时,在拿破仑的身边,法军的众多将领,包括贝尔蒂埃,都言辞激烈地反对这场战争,认为渡过涅曼河的举动不属自杀也属疯狂行为。而拿破仑对此充耳不闻,拿出了自己一贯独裁的强硬作风,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于是,军队在疲惫不堪中又开始艰难地向前跋涉了,而直至眼下,同俄军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仍未开始。
  对于拿破仑而言,首次严重的精神打击不是来自俄国人,而是来自他的弟弟——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热罗姆。“告诉他,休想再像上次那样像个毫无战斗经验的蠢货一样出丑了。”拿破仑这样告诉贝尔蒂埃。同往常一样,热罗姆仍然没有服从命令,忘了要将他的队伍部署妥当,确切地说是根本没按“既定”的作战计划与行军日程办事。事实上,热罗姆一直滞留在格罗德诺直到7月3日,而那时他早就应该在南部袭击巴格拉吉昂的部队并且将他们牢牢黏在那里才对。“告诉他,”拿破仑继续道,“由于他作战无能,已经打乱了我最初的战斗计划,使我错失了战机!”其实,对于热罗姆的无能,拿破仑早就了解。热罗姆十分生气,不过他并没有向拿破仑本人发火,而是同固执的达武元帅大吵特吵——如果达武不能忍受拿破仑的侮辱的话,他也自然更不会忍受骄纵的热罗姆的侮辱。一周后,也就是7月14日,愤怒的热罗姆抛弃了整个威斯特伐利亚军队,驻扎到了西部条件优越的卡塞尔,留下恼怒的达武一个人收拾他丢下的队伍,直至“不可靠”的朱诺将军接管为止。对于俄国人而言,虽然受到达武的威逼,可是谢天谢地,热罗姆的幼稚举动使巴格拉吉昂的军队得以逃脱法军的包围圈。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 俄国风云(8)
当达武继续追击向奥尔沙方向逃窜的巴格拉吉昂的第二军团时,拿破仑已将注意力放在追击巴克莱的第一军团上,结果巴克莱的军团被迫退至防御能力极强、位于德维纳河附近的德里斯和杜纳堡要塞。将缪拉的骑兵团与内伊和乌迪诺步兵团留下以把这些要塞团团包围后,拿破仑将法军的部分主力调至北方以切断巴克莱军同俄国援军以及其后勤的联系,对巴克莱军实行侧翼包围。另外,在南方,圣西尔的第六军团、欧仁的第四军团、第八军团以与达武庞大的第一军团绵延成为一条很长的战线。达武仍打算切断巴格拉吉昂的后路,原先由热罗姆统领的部队从西面追击巴格拉吉昂,7月24日这支部队同达武的部队会合,对巴格拉吉昂的包围再次形成。另一方面,同日,北方的缪拉骑兵团、内伊以及帝国近卫军已将巴克莱追赶至更加偏北的维切布斯克。
  达武终于于7月23日在莫希莱夫追上了巴格拉吉昂并重创俄军数千人;但是剩余俄军顺利逃出并很快同俄主力部队会合。尽管拿破仑期望在波洛茨克咬住巴克莱军,但直到7月27日法军才得以在维切布斯克将难以捉摸的巴克莱团团围住。当拿破仑于28日进入维切布斯克时,他极度失望地发现他攻下的仅仅是另一座空城而已;巴克莱军已借着夜色的掩护又向东撤退了。“皇帝陛下完全陷入了迷惘的沉思之中,甚至没有向他周围对他行礼的人还礼,这是极为罕见的。”科兰古回忆道。
  他为城内居民的逃离以及巴克莱军最终逃至国境而懊悔不已。也许是这一事实使他终于能睁开眼睛清醒地面对最后的结局——我们所进行的这场战争的最初战略计划已经使我们一天天地远离法国。但是,由于对于我们的胜利还抱有一线希望,他抛开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想法,他内心深处不切实际的“速战速决”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皇帝陛下一再强调,所谓兵强马壮的俄军事实上只有150;000人……他还说他相信我们大家都在蒙骗他,就连俄国的天气也是如此——他坚持认为这儿的冬天和法国的冬天并无二致,只不过冬季的时间较法国稍长一些而已。他时时处处都是这么责难我们。我再一次劝告皇帝陛下但仍然无效,我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我,他最忠心的奴仆,和盘托出了一切真相,但是我仍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科兰古只有仰天哀叹。可怜的贝尔蒂埃也没有躲过拿破仑恼羞成怒的谩骂。拿破仑“对他提出的坦诚意见报以破口大骂,作为对他长期辛勤工作与一片忠心的回报”。拿破仑责骂贝尔蒂埃的手下无能,“行动从没有预先计划”。拿破仑拒绝信任任何人,甚至对贝尔蒂埃本人也不信任——他下达的任何命令,没有拿破仑本人的印章是行不通的。科兰古这样痛苦地证实道:“皇帝陛下对贝尔蒂埃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他经常责骂贝尔蒂埃,说他一无是处,应该离开军队回他自己在格罗斯比翁的庄园去。”不少法军军官确实不得力,但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他们大可责怪拿破仑,责怪他带领他们来到这个国度作战,却连最基本的供给都无法保证。“法军的处境十分可悲,全得靠皇帝本人的意志与独裁来控制大局。”当两军在斯摩棱斯克展开第一次正面交锋之前,法军士气已经十分低落了——人人都怨气冲天,公开反对大陆封锁体系、反对这次战役,甚至对自己的同伴也看不顺眼。这一切似乎正预示着不幸的未来。

()好看的txt电子书
  此刻的拿破仑仿佛中了邪,他继续攻击身边的每一个人。当统领热罗姆部队的朱诺将军带着队伍漠然姗姗来迟时,拿破仑立即对他大兴问罪。拿破仑认为俄军得以逃脱罪在朱诺,他应该为此次战役的失利负责。接着又责备朱诺不可靠——为何不阻止俄国和土耳其之间缔结盟约,而使成千上万俄国生力军得以腾出手来和法国人作战?这一切全是他的错。拿破仑也没有放过贝纳多特,他的罪名是帮助俄国人。拿破仑不断地反复批评着每个人,很明显,他的精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拿破仑自己却从不承认自己有错。当拿破仑最终向沙皇提出和平建议而沙皇对此仍保持缄默时,拿破仑认为:“亚历山大很清楚他的将军们是多么的无能,为此,他将失去他的国家!”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搞的,居然不接受他的和平建议?!拿破仑愤怒地质问道。难道他瞎了吗?科兰古真不知道拿破仑这样下去还能维持多久。
  俄国人成功地从维切布斯克撤离、从而再次避免同法国军队正面交锋一事是使拿破仑发怒的重要原因。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