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传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追回失去的窗前花月下谈情的年华,使怨恨伴着泪水流淌。
任何一个寡居的人都是把未来寄托在丈夫的遗孤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创出一番辉煌的业绩,那时可以坦荡地告慰死去的亲人,她保持了神圣的节操,为丈夫博得了美好的声誉。她们早把付出的艰辛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一个伟大母亲的胸怀。
张家的墓地和吉家的墓地相隔不远。张庄与吉庄只有一路之隔,焦桂英和焦桂枝又是同族姐妹,两家经常走动。两个孩子同在柳下屯私塾馆里读书,同学加亲戚的关系使两个孩子格外亲密。两位母亲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每次相遇总有说不了的话,诉不完的苦、道不完的怨。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同样蕴藏着宏大的梦想。
祭奠之后,相互打过招呼,相伴向皇觉寺走去。
皇觉寺是远近闻名的一座古刹,每天都有许多信男善女到寺内烧香拜佛听法师诵经说法。远远望去庄严的寺院,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壁辉煌,恰似佛陀头顶上的光环。此时听不到晨钟暮鼓声,但那悦耳动听的木鱼和铜罄的击打声传出寺外,把信男善女引入圣殿佛地。
皇觉寺座落在凤凰岭南约半里处,坐北朝南,走进山门迎接信男善女的是大肚便便的弥勒佛像,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对联教人们胸怀宽广放弃一切怨恨。宽恕如大肚这位西方佛和孔夫子所倡导的东方文明同出一辙。难怪佛教自两晋传入东土长盛不衰。和弥勒相向而坐的是和谒可亲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她手托持有杨柳枝的玉净瓶端坐在莲花座上。据说她手中的玉净瓶能盛三江五湖之水,她若用杨柳枝向某处轻轻一洒,一定会降下一场甘露。寺院西厢房绘有西方极乐世界美景和地狱中各种酷刑。极乐世界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币围绕,七宝池中功德水充满其中,地府纯以金沙铺地,叫人看了羡慕不已。地狱中锯解磨研,刀山火海、狼牙树……。犯罪鬼魂,血洒满地,叫人看了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走进大雄宝殿,佛陀端坐在莲花台上,双手打印信二目微闭,接受着信徒们礼拜祈祷,香烟缭绕飘向殿外化成朵朵祥云,带着人们的各种祝愿飞向太空。
焦桂英、桂芝姐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儿子跪在佛陀面前焚香礼拜之后走出大殿。
皇觉寺释元良法师作完早课走出禅房,正好和焦桂英等相遇。
“阿弥陀佛”,法师两手合什向四人打个问信,“施主请到禅房用茶”四人向法师还礼毕,跟随他走进禅房。
因为法师就是张继良,他是三甲父亲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义兄弟,张玉良和他同在张乐行大帅帐下为将。张乐行在苏州被困,命他两到山东请红灯照朱四娘发兵救援,张玉良途中与洋人相遇而遭杀害,死前曾请求义兄将尸体运回原藉,并请求他保护三甲母子安全。因此张继良将义弟尸体运回原藉,为了暗中保护三甲母子,在附近皇觉寺出家,改名释元良,法号修运。因法师有一身好武艺,众人知道他和张玉良的关系,所以也没人敢与三甲母子为难。焦桂英母子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每次到寺院进香都要到禅房稍坐,向义兄说些致谢的话。法师问她们母子生活状况及孩子的学业等等。
母子四人走进禅房。两位母亲相继坐下,三甲和小虎各依偎在母亲身旁。
法师上下打量着这两个孩子,张三甲豹头环眼,鼻直口方,和他爹一模一样,小虎虽没三甲高,但眉清目秀两道浓眉下藏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面如傅粉,恰似潘安在世。法师看着两个孩子,惊喜不禁,逐问:“两位小施主近来学业如何?”
“我俩在柳下屯私塾馆上学,刚读完《孟子》。”小虎回答说
“那么说,《中庯》、《大学》、上下论语都读过了。”三甲点点头。
“夫子开讲了吗?”法师问。
“中庯大学早已讲过,”小虎说:“论语讲了一半”。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不在多少,只要能领会贯通深解其中精髓,才能运用自如。他如练武一样,在一个勤字,古人云:‘书山没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
焦氏姐妹听法师指导儿子学习不住含首称是,听到法师谈及武学。焦桂英说:“师兄,我看三甲学文难继父志,我想让他弃文习武,希望兄长能收他为徒,早晚教导孩子。”
“好啊,”法师喜出望外“我正想收两个关门弟子咧。”这时,小虎看看母亲说:“我也学武”。
母亲说:“只要法师肯收,你就学去。”
“收,收,这么好的徒儿我怎肯不收呢”
于是两人同时跪地向老师叩头。
接着说了些徒儿进来所必带之物及以后要求事项。
这时天将近午,四人告别法师回家作准备去了。
二、辞恩师弃文习武 凤凰岭初斗武举
张三甲和吉小虎决定弃文习武之后,二人同时到私塾馆向夫子辞行。
老夫子叫焦桂卿,是一位很有学识的秀才,因为他为别人写了一张诉状得罪了恶霸焦举人,不仅被剥夺了功名,还使他变成了一位残疾。
十三年前,焦武举的儿子强暴了邻村一位少女,至使少女含愤而死。少女的父兄向焦武举讨还公道,焦武举不但不认错反而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没有亲自捉住是有意陷害,破坏我家声誉。”命家丁将少女父兄痛打一顿。因此少女父兄恳求夫子为其写一张诉状,将焦武举父子告到县衙。哪知县太爷和焦武举是连襟,驳回诉讼不与理会。将写诉状的秀才焦桂卿拿上公堂,以包揽词讼为由将其重打四十大板,剥褫功名。秀才回村后又被焦武举家丁借故打成残疾。剥夺了他参加乡试的权利,他纵然有满腹才学,但报国无门。后来被柳下屯士绅请到镇上当了私塾先生。
十几年的教学生活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灌输给学生,走向仕途道路的也只是凤毛麟角。这使他不得不对孔老夫子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圣语进行反思。几千年来只有在清明世界,有道明君新政时期学而优则能步入仕途,而在朝廷*卖官鬻爵的朝代学而优则能仕吗?纵然你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不以金钱铺路关系搭桥,有几个学而优则能仕呢?况且当今皇上掌握在太后老佛爷垂帘内,连自己都作不了主,又怎能让学习优则能仕呢?看看现在的官场,红顶子蓝顶子,那个不是用百姓的血汗染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学而优者所作所为的吗?他对学生步入仕途不报什么希望,因此对张三甲,吉小虎弃文习武倒不感到惊讶。然而他们毕竟师徒一场,临别向学生嘱咐几句以尽为师之道,激励学生走向社会做个正人君子。莫要和那些社会败类同流合污。他告诫学生说:“不管是学文还是习武都要坚持一个勤字,”焦桂卿向学生说,“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你们抱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锤炼一定会有好的成绩。”
“我们一定练好本领尽忠报国。”三甲说。
“好啊,但是对尽忠二字我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夫子站了起来手扶拐杖走在圣人牌位面前说,“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忠君思想不可泛泛而论,如果君主英明,处处为民众着想,情系于民众,民应对其尽忠,如果君主昏庸无道,视民众如粪土,就应该吊民伐罪。”他回过头来看着学生说“宋朝的岳飞可谓是忠君的典范,但他对丧失疆土而不顾,却去为一个听信谄言的昏君尽忠,能算是英难吗?如果人人都抱着忠君的思想去作为,哪里会有新的王朝产生,如果人人都遵照孔夫子继续在废遗民的教导去作,岂不是千古一帝而不变吗!
“那么尽忠的思想还要不要呢?”三甲向夫子提问。
“要,当然要!”老夫子对学生的提问并没反感反而引起他对尽忠二字的夸夸其淡,尽忠首先要对国家、对民众,而不是单纯地对管理国家的君王。所以古人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志之士首先忧民众之疾苦,忧国家的兴衰,忧君王之英明与昏庸。所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象戚继光,郑成功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老师的精辟论述使学生顿时明白了许多。
“你们看看当今的朝庭,”夫子接着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抗击夷敌入侵战死沙场。然而清政府为了讨好洋人不惜出卖国土,竟然把抗击外患的英雄视为乱民而*。这样的君主能把国家治理好吗?如果你对他尽忠那将视民众为敌,这样的忠意义何在?”他似乎意识到这里对学生灌输的是大逆不道的言论,急忙收住话题,“孩子你们还年轻,以后走什么路要靠自己去选择。”
“我们一定不忘夫子的教导,为国为民去习武,将来为兴国安邦建功立业。”
“我不反对你们弃文习武,在国家处于多事之秋,需要具有高尚品德的习武之人去除暴安良,兴国安邦。”讲到此他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因替他人写了一张拆讼状遭受打击而至残的故事。
每谈及因写诉状而遭残害时,他都义愤填膺,眼中冒着怒恨火光,恨不能与焦武举拼个你死我活。可叹自己力不从心一个手没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如何是一个武举人的对手,他只好将复仇的怒火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学生也为此事愤愤不平,心想将来要除去这个害群之马,为师报仇雪恨。
“你们知道凤凰岭西头那个杏园吗?”夫子问学生。
“知道,那不是焦举人家的吗?”
“现在是,过去不是。”夫子深深吸了口气向学生讲述了下边的故事:
大清国同治年间,一位云游道士路过凤凰岭,当时正值麦后杏儿成熟的季节,大红杏红着脸儿向客人点头示意,水白杏象那待嫁的姑娘在绿叶丛中躲躲闪闪含羞带笑。迎接着走进果园每一位客人。沁人心脾的果香,把道士引向果园。
“无量天尊”,道士向果园的主人连声夸赞道“好一个丰收年景,好一块风水宝地。”
果园的主人叫周义发,急忙将落地果子递给道士品尝。
道士一边吃着果子一边赞叹着这果园是个风水宝地,告诉主人果园座落在凤凰的颈上,要在此地点上一穴,将来必出娘娘皇姑之类的贵人。
周义发认为这位道士不过是为了多吃几个果子解渴而已,因此对道士的夸赞不以为然,再者说他也不想当皇亲国戚,他家也没有当娘娘皇姑的苗儿,不管道士如何说,他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并不当回事。
也不知道道士到其他地方说的,还是周义发当笑话说及此事的,总之凤凰岭有奇穴的消息却引起了焦武举的关注。
焦武举自从中举之后,整天想攀桂登云,不是和县太爷攀亲,就是给府台大人送礼,在乡下和乡绅结友,光想平步青云,位列朝堂。他听说凤凰岭有一奇穴,喜出往外,他虽然距凤凰岭有十里之遥,但和周义发是远房姑表亲戚。为了夺得那块宝地他有意讨好周家,青黄不接有意借粮钱给周家。后来提出高于用价值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