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太阳我是星星
琼英卓玛:藏传大悲咒
☆、第五十九章 动身逃荒
这第三批的蜂蜜;因着色泽极佳,便如素涵所料;买了个甚好的价钱。怀里捧着沉甸甸的银子;素涵坐着软轿被仆从抬回了田家小院。
赚了不少钱回来;素涵本该开怀;可脑子里思量着含芷的话,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素涵的确对尹长卿的过往不大了解,或者说;连带着上华村的所有人都对尹长卿的过去知之甚少。大家只晓得他是个落魄的世家公子;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姓尹;可旁的事情,就再也不知道了。
现下;这一个个令人困惑的事情,却终是让她心里暗藏不安了。往后几天里,素涵总想寻个机会问问尹长卿关于他家族的事情,但每每对上那双清润的眼眸,她竟是半句质疑的话都讲不出口。而后事情一多,一忙乱起来,她便只得先按下心里的困惑,专心安顿家务。目前,没有什么事情比躲避灾年要来的更急迫。
不过,她依旧相信尹长卿,只觉着,既然尹长卿不提,那就必有他的理由。
**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诚如白驹过隙,素涵只觉得忙忙碌碌间,再回过神来,竟已是夏末秋初之时了。可就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白莲镇却是发生了不少变化。
因着旱灾愈来愈严重,百姓家都开始慌张的存粮、存物,可等着大家一起在米行前排起长队时,他们才发现,物资根本就已经紧缺的不行,价格也是飞速窜涨,这时若再想屯粮,便是痴人说梦了。好在秦家、田家因为得到消息早,算是躲过了这一劫。至于赵家那种大户人家,更是没受到什么影响。
蓝悠不再去集市里卖野味了,她打回来的猎物通通都成了田家自己的口粮。而田家的书塾受到灾年的影响,来习字的人也减少了一大半。至于田家旧地里的花,也终是在上个月低全部枯萎了,所以,素涵手头已没有蜂蜜可以再卖。
这三月之后,整个田家里还剩下的稳定收入,竟是仅有尹长卿的书塾和子朔的月例了。但即便这样,田家的处境也比一般的人家要好太多了,只因他们手头还有攒下来的银子。另的,更令人羡妒的是,他们可以迁到南方去。
月底,素涵终于拿到了官府的放行文书,一家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便也赶紧张罗着,要搬走了。在这三个月里,子朔也一直努力的想着法子,欲和田家一同前去旬州。自从素涵和他姐弟相认了之后,子朔的户籍便又落回了田家之上,而他的名字也更回了“
田子朔”。子朔想要和田家一同走,自是无妨。不过,他若是走了,那么他在衙门的差事可就不保了。为了这个,子朔也是没少动脑筋,只想寻个两全其美的注意。
素涵虽不知他最终是怎么拿到衙门的调任令的,但她一心认定子朔是个做事肯下功夫的,所以他得以到旬州的衙门里继续当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临走前,尹长卿和邻里打了招呼,关了书塾。街坊们对于尹长卿这个温文又有学识的教书先生,印象还是不错的。于是尽管年景不好,大伙知尹长卿要离开白莲镇,还是自发的登门来拜别了田家。
在白莲镇没有什么遗落的事情了,田家一家人都觉得,能走便立刻起身比较好。免得灾害愈发恶化,外面世道变乱,出了流匪,再赶路可就难了。
子朔在驿站赁了两匹马车,许是赶上灾年的缘由,马车价格贵极。素涵听闻了之后,不得不摇头叹然,适逢旱灾之年,这兜里的银子花着,果真如流水一般。
挑了个日头不错的早上,田家匆匆起程了。
两辆马车,一辆放置行李,一辆坐人。古代马车坐着很是颠簸,素涵大着肚子甚感不适,幸好有尹长卿在身旁搂着她,一直让她靠着,她这才觉得好受了许多。
“娘亲,琥珀它会不会想我们?”昊儿坐在马车里,歪头看着窗外缓缓而逝的景色,眉宇黯然。
小虎走了,是蓝悠送回山里的。素涵身子不便,也就没去。
“昊儿,琥珀越长越大了,我们逃荒实是不方便带着它。再说,它本就生在上华村的后山里,是早晚都要回去的。”素涵心里空落落的,当下也不知这话是说给昊儿听,还是说给她自己听。
当时,琥珀赖在田家门口不肯走,出手赶它,它便绕着圈子躲,一边躲,还一边哀婉的看着素涵。如此这般纠缠了好几个时辰,实在没法子了,素涵才只得狠下心来,哄骗着让蓝悠亲自把小虎领回了上山。走时,小虎回头望了一眼素涵,那双琥珀色的兽瞳仿佛早已看透了素涵的谎话,然而,它却并未再多做挣扎,只静静的跟在蓝悠的身后,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嗯。”昊儿点点头,仍旧呆呆的望着马车外。
素涵也将视线移至窗外。出了镇子,他们一路向南行。途中瞧见不少从北面来的逃荒者,她这才知道,原来北方的灾荒已经如此严峻了。
旱情自北方一直向
南蔓延,已是覆盖了不少村落和镇子。而大多数的逃荒者都是住在极北之地的人,因为那里的灾情最为严重。从他们落魄的程度来看,素涵对北方灾荒的严峻程度也可略窥一二。食不果腹,则民心不安,她隐隐猜测着,这个国家今年年底必有一番动荡。
“长卿,我看这荒灾大有一直向南蔓延的趋势,也不知旬州会不会也受影响?”
“旬州素来气候湿润宜人,周遭又临着好几个湖泊,想来是与旱灾无缘的,你便也不用多担心。”尹长卿抱着素涵,拉了拉她身上的薄被,将人裹得更加严实。
“长卿,我还听说,这旬州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不晓得…我们手里头的银子够不够在那里安家……”
尹长卿轻轻环住素涵:“没关系,我在旬州还有几处闲置的私宅,等到了地方,一并卖了就是。”
素涵闻言却心有诧异,她自来知晓尹长卿是个世家出身的公子,可究竟是怎样富贵的家族里,才能连个年少的公子都拥有几处私宅?这尹长卿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她所不知的?
素涵推开尹长卿的手臂,立起身子,盯着尹长卿眼,终于忍不住问道:“长卿,你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你家族的事情。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为何会独自离家呢?”
作者有话要说:尹长卿私宅的地契放在一个忠心的老仆手里,所以说,他若不回旬州,是没法拿到地契的。
放张图,琥珀走时,大概就是这种表情吧。
第六十章 初至旬州(第三卷完)
这话一问出口;素涵方觉不宜。旁有昊儿;外头;还有赶马车的子朔他们。缓行的马车隔音效果如何能好了去,这里头谈论什么,外面还不自会听得大半。
自觉时机不当;素涵裹了裹软毯;便低头不语。
尹长卿面上倒不露愠色;抬手替素涵理了理微乱的乌丝;且淡笑而言:“尹家虽是簪缨世家;却实属清流;空有名望而无过多实权。但百年累积,倒也小有家产。只可惜祸起萧墙;终是跌落谷底。父亲如今罢官在家,几个弟弟也尚且年幼,只我二叔在当家做主。素涵,我不愿瞒你,可尹家的确枝横交错,内里繁复,有些事,我不想让你过多参与。如今,你有了肚里的孩子,更是只需安心养胎便罢,尹家之事,则勿需多思。”
素涵垂眸。过往已不可追回,还徒让人瞎思愁着作甚,不若摊手不管,倒多添几分清闲。再者,但凡大家族,哪个内里没有点腐朽的根子,硬是要动手去刨根问底,不过也是愚人之举。
“过往如何已罢,眼下,我们有家有子,我之所求,不过一家团圆,安宁度日。”然她对视着尹长卿的眼,却瞬间只见他眸中雾色重重,竟是刹那间如人远在天边,不可寻得。
“一家团圆,安宁相守。世间最为弥足珍贵之事,想来不过若此。素涵,我们的次子,便取名做志宁吧。”他瞳中迷雾旋即散尽,依旧清润淡泊。
“宁儿……”素涵抚着隆起的腹部,嘴角带着笑意,“好。”
素涵面里带着微笑,内心的摇曳不定却未能殆尽。暗暗嗟叹,也正因为大家族盘根复杂,里头暗藏着的祸根才不得不让人担忧。尹长卿一介世家公子,却身染疾病、独自离家,这本就惹人生疑,只恐他背后,也是被人陷害了去的吧。如若尹家已与长卿断的一干二净,那么,她大可不再多想,但……那真的可能吗?
车辙声辚辚,不断扣入素涵心扉。离旬州愈发接近,想来是非便也会接踵而来。
逃荒之路行了不满两月,田家方抵达旬州。自益州至旬州,倘使脚程快,原本月余即可到达,只因素涵挺着肚子,田家等人便放慢了赶路的速度,这才走了接近二月。
秋已至,天遂寒。
到驿站归还了马车,赎回了抵押,又即刻雇了几个看着还算本分的劳力帮着搬运行李。
尹长卿的私宅地处旬州梁岐城外。那城外有一大片竹林,往林子深处行至,便可见一间修葺精致的宅院。林间竹影重重,青葱碧影环绕,环境甚是清幽,极符合尹长卿的性子,难怪他当年会选择此处作为自己的私宅。
素涵身子疲劳,由子朔扶着立在宅院门外,等着尹长卿前去叩门。不久,俄见一白发老者应声而出。
那老者瞅着像个健朗的,却面有郁郁。他初见尹长卿不禁一愣,良久,方面容惶恐,言语结巴的道:“少、少爷……大少爷?您回来了?”老者一双昏花的眼登时有泪水溢出,他颤颤巍巍的后退几步,猛然便跪下磕头,脑门砸在青石板小路上,立即发出了一声闷响。
尹长卿忙扶起老者,那老者神色动容,激动之情更是难以言喻:“少爷,老奴有生之年竟还能盼得到您回来的一天,实是死而无憾,死而无憾了啊!”
“奎伯,快快起来,你年岁大了,当心身子。”
老者闻此,愈是涕下:“多谢大少爷关怀,老奴这幅贱骨头算得上什么,倒是大少爷您,这些年在外可还安好?”
尹长卿并无作答,只吩咐道:“奎伯,不忙闲话家常,那是我的妻儿,素涵怀着身孕,你先给他们安顿安顿。”
奎伯方才激动不已,失了分寸,竟都没有发觉到尹长卿身后的素涵的等人。老人立时面露愧色,连连道:“老奴真是老糊涂了,不中用了,怠慢了大少爷和夫人!大少爷、夫人,你们快请进!”
奎伯垂首让到一旁,他不曾知道尹长卿已有妻儿,也不曾知晓尹长卿是入赘于田家的,这会儿子一听说尹长卿有了妻室,便心生欢喜,面上的郁色也是一扫而光。
尹长卿扶过素涵:“奎伯是我母亲娘家带来的家生子,是看着我长大的人,我自来便把他当做长辈看待。”
素涵迈过门槛,回头瞧了一眼奎伯,只见他低着头,忙道:“老奴身份卑贱,大少爷这话可是折煞了老奴了。”
舟车劳顿,素涵没什么食欲,只想着寻个地方好好的睡一觉。而这尹家的老奴做事倒还算麻利,不下片刻便收拾好了一间屋子出来。
素涵进屋,栖在紫檀木雕花床上,盯着头顶的青萝帐,少顷,便入了梦乡。连尹长卿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都不知。
田家的其他人也是累极,在奎伯的服侍下勉强吃了点东西,便各自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