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杜鹃红醉:心灵独白 >

第26部分

杜鹃红醉:心灵独白-第26部分

小说: 杜鹃红醉:心灵独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章 顺天应命(2)
还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 对待小人——沉默是金 

  我认为小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善于讲人坏话,说人坏话,用各种手段整人、坏人的人。小人是相对君子而言的,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窃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本身的修养。君子会把很多事看得很开,不喜欢讲别人坏话,做事宽宏大量。小人可能心态差一些,很多事看不开,不能接受别人的得意,喜欢讲别人的坏话,喜欢坏人,好损人利己。 

  这篇文章先说小人的品质,用“娼妓也要比官场的小人贞洁。”的词句去形容,可谓深恶痛绝。 

  文章说了小人的产生,社会到处都有“小人生存的土壤。”小人的话往往更能打动当权者的心,因为小人并不是乏味地讲,常伴利益、金钱、美色、制约等,所以小人既有土壤又有市场。 

  笔者概括小人用的词语无比犀利,说小人“把人性,道德,信誉,承诺统统抛弃”,说小人“不讲朋友之谊,骨肉之情,羞耻之感,面对利益争夺,揣测决策者的心思时,潜能的劣根的本领会超水平发挥出来。”说得一针见血。 

  小人具有两面性,既无能,又高能。无能说小人“没有真本事”,一般的工作技能通常照别人差,所以经常嫉妒人。高能说小人“可凭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之嘴,鼓动决策者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会以“虚假的感情感动人”,会以“歪理邪说来服人”煽动决策者的功夫是君子所不能及的。” 

  小人会利用“凭借”和“联系”两个方法,他们凭借自身优势,自身条件或工作条件开展攻势。“他们会巧妙地把自己和大局联系在一起,以一个共同体的身份参于打击,报复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小人有功夫,有韧劲“小人不怕麻烦,缠功可谓是绝学,不把对手缠到气若游丝,决不会善罢甘休。” 

  小人具有普遍性,普遍在于“小人无处不在。”因为小人既有土壤又有市场吗。 

  如何对待小人呢?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小人,笔者高明地指出要用小人的“灵魂的肮脏龌龊”来“显示君子的高贵”。 

  我想,既然小人肮脏龌龊,我们又不愿失去宽宏大量的气度,我们又为什么要与小人相提并论呢?难道要用高洁与龌龊相提并论吗?要用伟岸与狭隘相提并论吗?要用大度与卑鄙相提并论吗?我们对待小人的办法那就是“沉默”,因为“对待小人——沉默是金”。 

  另一位网友的见解很有哲理: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循适当的礼节。 

  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揭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是因为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别说你不怕他们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还是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为好,内方外圆地和他们保持距离,人不必过于刚直,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一章 雁过留声(1)
读博友和风细雨的文章很有感慨。收藏如下文:

  善良,始终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这是我的看法。幸运的是,一直以来我遇到的善良的人总是比恶人要多一些,与善良的人交往,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即使是片刻的轻松和愉悦,也令我感动。可是,一旦遇到恶人,我该如何对待他带给我的伤害呢? 

  恶人,指那些自私狭隘、虚伪狡猾的人。这些人在我的生命里出现的并不多,然而却足以让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受到伤害,进而对这个社会失望,对人性失望,也许因此我也变得冷漠一些了。初遇到他们的时候,我当然是无法清楚的辨别他们的真伪,我以为我掏出一颗热心,就会有回应。可惜,我的真诚换来的却是猥琐和虚伪。他们带着一颗自私的心,或怀疑,或猜忌,或试探,或栽赃,自作聪明地考验我,往我头上栽屎盆子,最后的结局是,我还蒙在鼓里,这份友情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说到底,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是多年的至交,即使是同床的夫妻,也许并不需要大难临头,就能够检验出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碰到了自私的人,我也能理解,不过是,自己的善良总是遭到无情的对待,自己身处逆境时却得不到任何帮助,老百姓话说“这也混得太差了”。 

  恶人又回来了。 

  仇恨还是原谅? 

  读罢此文,我以为原谅是大气的也是符合道义的,可是原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原谅了他,他会原谅你吗?这是无法交换的,也无需商量。和谐总是在理想中追求,摩擦和争斗则时常发生,这主要看一个人的心态,不在乎、不计较、不理睬,相信邪恶和丑劣是经不起光明照射和大众检验的。 

  人的精神最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想应该是轻松的;自主自由的;无忧无虑的。 

  性格、习惯、交际和处世的原则都可能支配着命运。想什么才有什么,学什么才像什么,和什么样的朋友关系紧密其结果也是不相同的。 

  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要有周旋的能力,和各种人打交道,在严谨认真的基础上,要学会放开与放松。 

  多往别人的优点看,你会发现自己的心胸在阔宽,自己的境界在提高。而对付小人、恶人和那些爱拨弄是非的种种歪门邪道的家伙们;自然有自己的办法;因为付出的代价一定要有回报。 

  放与收,紧与松,也要适度;也要看是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要把握好运用好,这是很讲艺术的;的确是一门大学问。 

  正确的对待他人;给他人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尤其在关键的时候;说上一句赞扬的话;不需付出什么;只需要一份真诚和热忱;即使他人也曾对你有过种种不够礼貌甚或攻击挖苦过什么;但给人以帮助是快乐的;心灵是安祥的。正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做坏事,这的确需要一种精神;是人生的大境界。这一点,我不能保证一辈字都能做到,件件事情都能做到,而眼前能够做到一件两件也是快慰的;它说明了我现在活着是有价值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心灵是善良的;问心是无愧的。 

  昨天下午先参加了局里的紧急会议,是专门解决军转干部问题的。 

  “八、一”节快要到了,最近又有一部分军转干部到北京上访。中央出台了新政策,好像对军转干部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了。 

  冯纬鹃在局会议结束后要了我电话,说公司的军转座谈会就在地坛开。小C在上午就通知我参加了。

  商厦的W经理又一次约我吃饭,只好和他解释了一下,晚上有事。

  单长河和老H也参加了座谈会。

  老经理詹大海和老书记王修善没提任何个人问题,关心的都是企业破产重组和院内开发的事情。他们抨击了个别人的不作为,三年时间吃喝乱七八糟花去了30多万元,人不要留骂名啊!老唐听了很不自在,脸红也红不起来,黑青青的,一点光泽也没有,他的贪婪自私和狡诈已成为众矢之的。 

  
  作者题外话:谢谢阅读评论推荐!您的鼓励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源泉!

第三十一章 雁过留声(2)
单长河和马石也有矛盾,但并不突出,问题出在两人竞争正处级待遇上,最终的结果是两人平分秋色,各得其所,把凌仰知一个落下了。现在单长河对马石的工作的支持从表面上看还过得去,尤其的对冯纬鹃评价不错,现在事情再明白不过了,以前他和唐建中的来往实际是假惺惺的混杯酒吃。冯纬鹃也懂得要争取单长河的一份支持,因为单长河在党委内部还有一定分量,说话也敢讲出口。

  公司那位老经理和老书记还感谢我所做的工作,我讲我只是协助。

  有位军转干部说我很快要到公司任职了,我说不是,我只是帮助工作。这个消息实际上是马石故意放出来的,我不抱期待,也不愿担这个名声。马石啊!有你的啊。后来单长河很佩服地对马石说:“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却很有点子,很会用人啊!把鲁德派去压住了阵”。

  大家对冯纬鹃给于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也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就是要为企业为职工办实事,要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要把有限的土地开发好,争取最大效益。职工和老同志的目光也盯住这块黄金宝地了。 

  昨晚单长河比较高兴。C说我前一段做了大量工作。

  单厂河对我说:“马石在这件事情上嘛,安排你沉下去,是党委研究的,大家都同意,因为冯纬鹃还嫩了一些”。我讲:“只要是为职工办好事,正义的事,我就去办,坚决办好,其他的事情我不会去考虑的”。在回到家属院下车时,我讲:“单局长,现在该你说话还真得说啊!” 

  原来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什么样的人还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也没有改变,无非比以前更加上一个伸手和贪字。 

  无怪乎刘启正过去就是看不起他。老赵这人能够这样混下去,是他的幸运,不然,马石走了他高兴地就要跳起来。章传明安排他牵头处理小石块那里的问题,没有党委成员领导牵头负责,不知单长河和老H会怎么想呢?应该是他俩管的事啊!怎么冒出个赵佳禾? 

  对老赵这人就得来狠的来硬的,非撕破脸皮不可。对他和对凌的态度一样,不可能再改变了。我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但我还是那样心慈手软吗? 

  老赵的老婆昨天也参加了福田地业的宴请,冯纬鹃无法彻底拒绝,只好顺从敷衍一下,我也是做陪吃客了。老赵真是什么便宜都想占完了,不知还能钓什么样的大鱼啊!小衙役说:“不管事情成不成,我们只是喝顿酒,怕什么呢?”嘿!好一个小衙役,喝顿酒就这么重要,白吃白喝也是有福人啊。 

  财务科长周泽恩说的是实话:“什么军转干部啊,什么创卫啊,什么防汛值班啊,搞那么多名堂啊,又是出国旅游,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干部职工的利益?”话只能听他说,这些高谈阔论的话我不能再多讲了,现在讲也只是发一下牢骚,有什么用呢?什么也不会改变。 

  小俞说老X不是以前的老X了,现在什么话不敢说?说就说了,谁怕谁啊!

  汪女士说:“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谁还在乎谁啊?谁去管谁啊?” 章传明爱批评人,这是他的一大特点,老X因一件小事挨过批,心里很不舒服。

  我想这完全是个心态问题,没有诱惑,没有恐惧,说话也就随便多了,放肆是不好,真说了几句也没什么。可是转而一想,说了有什么好处呢,说了不是白说嘛,发泄而已吧,不是英雄主义的表现。。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二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