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无极化境-sunline >

第23部分

无极化境-sunline-第23部分

小说: 无极化境-sunline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念:交?绞?叫?)。”

  以多种角度,多种立足点等等去看待问题,适合发现不同的东西(此东西概念变化无穷,不应以语言加以固定。)。

  之后就可能发现“无为而为”、“不争” 的一点含义了。否则直接从《道德经》这些概念所在的段落单独来看可能理解到其他的东西上面去了。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张弓”不是“拉弓”,古代的含义是“装弓弦”

  心中认为达到了顶点,发展就减缓了,入出不衡,道必损之。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识”学得越多,理解得越少?理解多了,“知识”也就不是“知识”了,而近于道了。

  但愿有人能看懂我的这几个“知识”写的真正含义。老子的东西看多了,写作手法也老子化了?!

  想自己不思考和实践,单靠书本或者老师教导而获得自己的“知识”,并能适应所处环境自由运用的想法好像不太可能。反过来,好书和良师提供一个稳固的基础或高的立足点。基础稳固好建大厦,站得高则看得远。再反过来,不理解好书和良师,即使站在双子大厦顶上瞭望,而不掉下去,这楼现在也不知道存在何方了。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念:驮月,意: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犹如三缄其口之金人“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必患。”

  无论从内从外,无论多言或不言,知道守中即可。败何?愚蠢而已,为人即受人身所限,为智力、智慧所限,败之旧我,旧之为基,成之新我,我即是我,我亦非我,此无穷也,有何不可? 知“为”与“无为”之理即可。对外:我只给出可能的选择,而非直接影响对象,这可能也是无为的一种具体化的方法吧?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此句“下流、交、牡牝”等字中可以看到古文与现代文概念和含义的变化,如以意取之,则愚己愚人也。

  其“下”意可能为:处江河之下,而纳百川;

  其他概念象征意义很多,非以现代直观判断所能解之。

  我之道亦下流也,我头脑中进行的思考已经够愚蠢了,假如读者没有掌握、了解比较符合真实的自己进行逻辑判断的处理逻辑的相关前提及活动过程,而产生某个增加愚蠢程度的果子,我就没有办法来阻挡了。

  我最近在读一本《西方美学史论丛》汝信、杨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4月出版。

  刚读到第12页,引用一段注释来自显盲读可能导致的问题。

  “2、“柏拉图认为,世人一般宁愿相信许多美的事物的存在,而不相信“美本身”的存在,因此哲学家必然陷入孤立,并受到非难,特别是会受到与群氓的意见一致并力图讨好他们的那些个人的“的非难(《理想国》,493e…94a)。在这里,藐视群众,孤芳自赏的奴隶主贵族的心理真实暴露无疑。”

  就著上面这本书的历史时代来说,作者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这么理解可就比较滑稽了。这对于一个谋求不断发展的民族来说,人云亦云,不去查看自己的处理逻辑,久此以往,最后无疑会自己把自己绊倒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可不是一件好事。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一段我写专文探讨它,此文尚未全,暂不发。

  此外:

  德生于道,有“以为”,而不知“以为”存在的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其思、其为可能合道几何?我不知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执有德,而不明,实无德也。不明白道德标准而强加,自愚愚人,比没道德还要要差。所以我不认为我有德,他人也证实不了你具有真正的道德,求反而很难获得,强加更是不成的,德合道自生,唯有道自明也。

  其他自悟:

  一、以为自己完美而实际并没有如果真实一样的完美,久,真实必现之,而不需要我刻意地去揭露。

  极必不得久,自认全,而全不如道,道则必令之现。

  外在极、内在?

  极则难如常,极则难变,故不得久。

  我不必自以为它人极,他人极自极。

  与道何关?与我何关?道与我何关?

  始终,我如常。

  他若极存则久必现,故我不极。

  以不极之意行揭极之为,难以续。

  未彻悟,而解而为之,皆为愚自愚。

  故吾无形,无意,无为,自然,而得为。

  
  经虽然读完,理解很少。先写下点,其他的写在其他地方了,待理解理解后,再发出来。

  道德经象征意义很强,单看古文可能不识,看有解的,而无自己看的方法,看后可能更糊涂,且各解也不一,有些解单看可能互相矛盾?故书此文,以知吾所看所思之迹。

  该文于2007年初写

  《老子》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如果一条线的一端代表人所认为的必然,

  线的另一段代表着可能,

  多条线相交,

  形成一个结构,

  那么支持这个结构的是什么呢?

  不知道“守中”的“中”和支持这个结构的基础有什么联系?

  如果线与线的交点代表联系?

  联系和可能有什么关系?

  联系和人所认为的必然又有什么关系?

  “守中”?“多言”?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我思故我在-谈谈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谈谈笛卡尔

  引用:

  “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5…1650)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在哲学方法论上所推崇的是「普遍怀疑的原则」。在形而上学学说中,他根据这一方法论原则首先提出了「哲学研究的第一原理」。因此,这个第一原理也就成了把握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一个关键环节或逻辑前提。

  在笛卡尔看来,虽然这世界上的一切均是可怀疑的,但唯有一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即「我在怀疑」这一事实本身。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千真万确的,那堋,正在怀疑或思想的「我」也必定是存在无疑的了。因此,「我思故我在」。这就是著名的「笛卡尔哲学研究第一原理」。

  由此出发,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当我对我所怀疑的东西进行思考的时候,我明显地意识到「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因为认识较之怀疑更完满。这也就是说,在我的心中还有一个比「我」更完满的实体的观念。那堋,这种观念是从哪儿来的呢?不言而喻,它不可能来自虚无,因为这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性;同时它也不可能产生於我的思想,因为完满的东西决不可能依赖於不完满的存在者。所以,上述问题的答案只能是,这种观念来源於「一个真正比我更完满的本性」。而这个具有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完满属性的「本性」就是大家所信仰的上帝。”

  
  我先肯定他的思想,然后试图寻找此思想存在的价值、前提、根据、相对性、原理等,在不断找到之后,我头脑中关于它的思想也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从而这个肯定的概念丰满起来了,具有了血肉,不再是个骨架和幽影,具有了生命力,它活了,掌握的自己,能够生存和持续地发展了。

  我没有单纯去肯定上面的文字,而是从文字产生自己思想,肯定它,令其发展使之符合真实,最后我形成的思想可能与之前的思想不一样了,但是这是通过肯定和寻求而获得的,没有字面意义上的“怀疑”。

  假如你要否定的思想得到了发展,那么它还是你要否定的思想吗?

  你要否定的必须在你头脑中,否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逻辑。

  在你头脑中的思想是你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否定它们就等于否定自己的思维和探索过程。

  你否定的不是书本上的,不是别人说的,而恰恰是自己的思想。

  只有了解才能作出真正的否定。

  而了解是有过程的,不会瞬间达到。了解是由程度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可以被自己理解为量变和质变,在发展中也发展了自己。

  了解不是固定的,你能否定的仅仅是被自己固定在自己心中的那个思想。

  假如你要否定的思想得到了发展,那么它还是你要否定的思想吗?

  如果它是被你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

  那个被自己建立而又被自己所否定的思想你会如何对待呢?

  它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吗?

  (这个怀疑等也可以做到,关键不在“肯定”、“怀疑”等的本身,而在于你,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

  在肯定后,仍然会遇到问题,产生冲突,仍然肯定,并在中立中寻求,再次被肯定下来,不断提升,就可能具有可持续的发展的基础。

  我没有否定“怀疑”的价值,而是试图了解“怀疑”的价值,如果不了解而使用它,就如同找一把手术刀,给自己作外科手术,今天割一点,明天割一点,最后可能割到直到自己再也生不出可以被自己割的了。当然这个被割的不是肉体,手术刀也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你不必要真的去买把真的手术刀来割。

  笛卡尔,从“怀疑”了解真实。我从“肯定”来了解真实。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自己了解真实的方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方法吗?

  这里不写明我发现、建立和发展的在我头脑中关于笛卡尔的思想,而将我是如何不断发现的写下来,希望读者也能发现。

  中文:我思故我在。

  法文:je pense; d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