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崩塌深度解密-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烁冻龈蟮拇邸! �
对布什来说,也许他任上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选择了保尔森,保尔森当过高盛的CEO,在处理经济问题上有些经验。保尔森也因此成为美国权力最大的财长。自亚历山大·汉弥尔顿219年前担任美国首任财长以来,财长的角色一直 定位在为政府提供经济和财政政策建议,但保尔森却似乎是一个例外,他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将决定华尔街巨头的生死存亡。
〃鉴于布什政府对市场的放任主义态度,这更加彰显这个角色非同寻常。〃一些共和党人替布什打圆场,说布什不过是想让手下放手去干而已。作为最高领导者,布什对他们的能力充满信心,他不必事必躬亲而让下属感到无所适从。当然,也有美国总统直接站到经济第一线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罗斯福 的〃新政〃确实使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但福特干预通胀的做法也证明总统行事不慎只会使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虹桥书吧BOOK。
第34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5)
布什没什么能力,但是他爱夸人,夸起人来高帽子满天飞。他签下7000亿美元这么大的一张支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对保尔森等人表示感谢,说,那些连日来一直努力工作的人,应该受到美国人民的感谢和欣赏。
当国家可能面临危机时,总统应该成为焦点人物。但可惜媒体不是特别关注,布什前往新泽西访问一家债务咨询中心,这条有针对性的经济新闻竟没被美国报纸用作头条。
但布什却没有那个能力,他自己把自己的〃总统〃的位子给〃罢免〃了,怪谁呢?假如布什能站到最前台,而不是总让保尔森出风头,效果要好许多。
〃一个好脾气的傻瓜〃
令人觉得滑稽的是,在他任内的最后几个月,布什不仅要倚靠他的财政部长替他应对金融风暴,而且在离任期结束还有两个月之际,他还会与下任总统共同处理国家事务。
由于金融危机日渐恶化,到2008年11月中旬,布什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了。在感恩节来临之前,奥巴马采取了行动。这样,他就能够在2009年1月上台前就进入状态,因为他知道他所面临的摊子已经烂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在这个经济状况非同寻常的时刻,美国同一个时间拥有两个总统。不知称布什为前任总统好还是现任总统好。美国媒体报道,布什在极度不称职的总统任期的最后时刻,已经变成了最没有用的人。他好像随时都是被孤立的。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乔·科林在评论布什时,说到:〃布什从不理解也从不关心,介于自由和规则之间那微妙的平衡,而这恰恰是处理市场工作所必要的。布什从不理解也从不关心,介于自由和公平之间那微妙的平衡,而这恰恰是维护强大的中产阶层对繁荣和民主 的期待所必要的。他从来没有思考过他所入侵国家的文化是多么的复杂,他也从来不去理解什么是信仰。这是如此的短视和无知。他现在已经不具备一个总统的作用了,他也从来没有超越一个总统的作用。〃
尽管现在布什依旧在职,在极度不称职的总统任期的最后时刻,他已经变成了最没有用的人。在很多人的眼里,布什总统是一个好脾气的傻瓜。在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时,布什穿着棕色驼羊毛斗篷孤零零地站在摄影点后,与此对应的是许多亚洲领导人逐一离开这个舞台,但是没有人向他看上一眼,也没有人跟他握手。那一刻,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表情,显然,他感到被抛弃了。你永远都不想看到在一位美利坚总统的脸上,出现这种 表情,那简直就是一个国家的耻辱。
布什是美国民主制度选出来的总统。第一届任期是由最高法院任命;第二届任期是在总票数上输给克里的情况下,靠选举人票的多数而险胜。我两次都没有投布什的票,希望我的这一张票能起点作用。但是,我的想法显然错了。布什的胜利,是石油资本外加保守的宗教势力的胜利,民主选举只不过是作了他〃登基〃的一个点缀。哪怕选举不能决定胜负,最高法院还可以任命他当总统;哪怕总票数量显示出美国人心的向背,但是〃选举人票〃的优势仍然可以把他推上总统宝座。一个人因为无能而犯错误,可以被原谅;但一个总统,因为无能而把一个国家拖入一场〃无谓的战争〃中,不光他自己不能被原谅,那些把他送上总统宝座的人也不能被原谅;尤其是那些投了他一票,后来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伊拉克打仗,〃马革裹尸〃的孩子们的父母们,不能被原谅;更进一步,因为总统无能而让美国经济任由那些金融大鳄浑水摸鱼,大发金融投机之财,最至把美国带入金融危机的险境,把世界带入经济危机的水深火热之中,那些曾投了他一票的人,那些曾为他振臂高呼的人,你们能原谅他吗?你们能原谅自己吗?
▲虹▲桥▲书▲吧▲BOOK。▲
第35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6)
第二节 伯南克正传
如果市场需要,美联储甚至可以派直升机直接把钞票撒到华尔街去。
……伯南克
伯南克在货币政策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赢得了全球金融界的尊敬。
……布什
如果伯南克能成功地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体系,他将成为一个英雄。
……克鲁格曼
美联储的不断降息,加上他鼓吹起的房地产泡沫,把全球带入一场世界性大萧条。以研究大萧条而在学术界获得充分认同的伯南克,正在炮制一场全球金融灾难。
……中国学者刘军洛
把钞票撒到华尔街去
伯南克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小学6年级时赢得州拼字比赛冠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在美国顶尖学府普林斯顿任职17年期间,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纽约大学经济学的访问教授。凭借敏锐的经济洞察力,他赢得了华尔街的青睐。
伯南克学术成果丰硕,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早就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与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后美联储政策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给通货膨胀设定目标〃的理论,即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他在美联储中也以设定通胀目标的主要倡导者而出名。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他极力鼓吹降息,鼓励消费,以免重蹈日本经济衰退的覆 辙,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达到45年来的最低点。
在2002年11月的一次讲话里,伯南克表示:〃如果市场需要,美联储甚至可以派直升机直接把钞票撒到华尔街去。〃也就是说,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基于这个观点,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伯南克因此被冠以〃超级鸽派〃的称号。此外,公众还赐予他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本〃是伯南克的名字。但是,伯南克认为这些〃雅号〃曲解了他的本意。
在正式进入美联储之前,伯南克就已经担任过美联储的一些职务,他是费拉德尔菲亚联邦储备银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访问学者,此外,他还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的成员。2003年底,伯南克正式成为美联储委员并担任理事。
在美联储工作期间,伯南克被同事描绘成一个〃文静的学者〃,他偶尔会与人就政策观点进行激烈争论,但在生活上却十分平易近人。伯南克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优势,即能将复杂的经济学术语转换成平实的语言,而布什希望的正是这么一个能坐下来讲他听得懂的话的经济学家。
2005年6月,布什总统正式任命伯南克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成为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此后不到半年,10月24日下午,美国总统在白宫宣布,由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接替于2006年1月31号届满离任的格林斯潘掌管美国中央银行,也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布什表示,伯南克在货币政策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赢得了全球金融界的尊敬。一时间,伯南克其人其事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控制通货膨胀率一直是美联储的核心职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只经历过5任美联储主席,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均与通货膨胀率息息相关。最近两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和格林斯潘都是著名的〃鹰派〃通胀〃杀手〃。伯南克在接受提名后表示,担任美联储主席后,他的头等要务是〃保持格林斯潘时代政策和策略的连续性〃,但在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伯南克似乎更倾向于促进经济增长。
←虹←桥书←吧←。
第36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7)
世界股灾先生
伯南克上任以后,犯了两个巨大的错误。当时,房地产泡沫是伯南克和他的政策伙伴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过,伯南克没有积极干预。他的错误理论,导致了他放任房地产泡沫不断扩大。
〃制脑权理论〃之父郑友林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2008年,美国经历并带动全球经历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两大泡沫。对于〃全球储蓄过剩〃与房地产泡沫的肇因是:在经历低迷的世界经济复苏后,企业投资欲望低迷,而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国际上到处寻找投资目标,美国乃至多国股市的崩盘仍使不少资金持有者心有余悸,于是,住宅房地产便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
资金进入美国后,首先抬升股价,从而既鼓励消费者也鼓励投资者。当股市资金充溢时,这些资金又转向债券市场,导致房价上升,消费更加活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有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和廉价资金作为铺垫,全世界各 国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引起通胀,却带来了资产泡沫,这是近十年来全球经济的一个新现象。
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通过持续降息,又吹起了房地产泡沫,进而带动经济高涨。美联储〃用完了所有泡沫〃,楼市涌起的泡沫填补了股市泡沫破灭留下的真空,一场大衰退得以避免。楼市泡沫破灭,人们指望伯南克对房地产泡沫提出真知灼见,但是,他认为,央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预测资本市场投资者将做出哪些资产价格决定不是央行所长,也不是央行的任务。他放任房地产泡沫膨胀,然后让其自生自灭。
正是伯南克的不断降息诱发了一场全球金融灾难。早在2008年2月,中国学者刘军洛就在一篇题为《股灾先生……伯南克与短暂的大萧条》比较1929年的华尔街股灾,认为以研究大萧条而在学术界获得充分认同的伯南克,正在炮制一场全球金融灾难,把全球带入一场世界性大萧条。伯南克上台后,美联 储进入降息周期。当时伯南克的做法,遭到格林斯潘的猛烈批评。连索罗斯也撰文谈论全球正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为什么美联储猛烈降息反而会为今后全球带来短暂的金融大灾难或大萧条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