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生-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开始了生产纸巾的创业生涯,后又办过拉丝厂、预制构架厂,都因生产经营与市场拓展受限等原因而失败。但涂建华有一股闯劲与勇气,不断地探索新的创业领域。1993年,他分析市场情况,用多年积累的几十万元财产,毅然投入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经过超常的努力与开拓,第二年就生产出一批合格的产品,1995年隆鑫企业与一美资企业合资成立了中美合资重庆隆鑫一汽油机制造公司,极大地提升了生产与科技开发力量。1996年他组建了重庆市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2000年至2005年间,涂建华的隆鑫集团连续六年跻身中国摩托车五强,并入选中国企业500强。隆鑫集团还投资持有全国性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亿股份,并拓展房地产开发领域。隆鑫控股集团现拥有员工10000多名,资产总额达50多亿人民币。
涂建华创造、导引、催生了〃隆鑫〃的命运,而他的人生命运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1999年他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中名列第151位。
涂建华的命运曲线随他的事业不断稳定上扬,源于特定的时代发展机遇和个人的智慧与劳动的融合。他走过的是起于工人,奋斗工业的路子,这昭示着不同状况的工人可以通过人生的拼搏,改写与拓展出不断向好的特色人生命运。
与涂建华同时期出生的普通农民刘汉元,走过的则是一条围绕农业开发而持续改变命运的路子。涂建华的命运曲线图示
刘汉元于1986年从四川水产学校毕业后,幸运地分配到眉山县水电局当了一名技术员,但他生性有一种奋斗的激情,不满于现状,决心更大程度地拓展自己的命运。凭着敏锐的眼光,刘汉元发现四川的人均水产享有量不足3公斤,市场供给不足就是机会。1984年借鉴国外网箱养鱼的经验,年仅20岁的刘汉元从父母手中〃借〃来了仅有的500元钱,开始了利用河道流水搞金属网箱养鱼的运作,当年即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从此,刘汉元找到了致富改变命运的路径。他从大规模养鱼想到大规模优质鱼饲料的生产与供应。于是,1988年他自筹资金在家乡眉山县办起了一家名为〃科力〃的鱼饲料生产工厂,年产量达5000吨。1991年春天,刘汉元又在县城创办了生产能力达10万吨的鱼饲料厂。1994年,〃通威〃羽翼日益丰满之时,把总部迁至成都,开始了更大地展业。中途,刘汉元曾尝试控股一家国外的IT企业,因才不合道、业不同途而最终失败。从此,刘汉元更加坚定依靠水产,专心做大做强民族水产事业为目标,通过专业运作,科技领先,规模拓展,战略整合,使通威集团如日中天。1998年,通威列入四川省37家省重点扩张性企业。2004年3月,通威股份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证交所登陆上市,巨大的知名度与新的资金使之如虎添翼。通威企业已连续八年占据中国水产市场最大份额,开拓了上千亿的市场空间。
通威集团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水产大王〃,拥有30多家企业,财富达30多亿元,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连续几年入选大陆富豪前列,誉为〃全球四十岁以下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中国十大经济人物〃、〃首届中国十大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并担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刘汉元的命运曲线图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人的命运曲线的构成与变化(3)
刘汉元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立志创业、迅猛成长、领跑行业的拓展历程,并体现出稳健、持续、高速的特色,被业界誉为〃商界常青树〃,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刘汉元驾驭着〃通威〃之舟不断纵深的航行,也在不停地勾画着与时代同进的可喜人生命运轨迹。
(2)国家公务员的命运状态
从事政治、行政、社团等管理工作的人在1993年前被称为党政干部。1993年,随着我国颁布《国务院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公务员的义务、权力、责任分配及奖惩机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从此,国家公务员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职业特性的人群,以更鲜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国家公务员(含1993年前的党政干部)的命运与经历的历史阶段关联极大。以我国为例,解放后到〃文革〃前,大多数党政机关干部都能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辛勤工作,在〃为人民服务〃中贡献才智,并获取必需生活报酬,除部分人命运多舛外,整体上的命运比较平稳。〃文革〃阶段,随着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烈动荡,公务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秩序被打破了,相当部分党政领导干部的命运跌入低谷。〃文革〃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来临国家公务人员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工作环境日益趋好,工资福利不断改善,成为了社会人群中命运稳定向好的代表,也成为众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学子渴求的对象。
从1993年至2006年,全国各级部门先后通过招考录用了87万名公务员,并通过公开选拔等形式提任领导干部,使优秀的精英们能够在一定的职业与岗位上展示才智,报效国家。近年来,国家又加大政策力度,对广大公务员的生活稳定给予扶持,不断地提升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收入,有力地改变了公务员原有的待遇状况,其命运态势越发趋好。
孟铁林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又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县官〃。
孟铁林于1964年出生于江苏徐州铜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年少时随父亲务农,具备了勤奋实干等优秀的品质。因父亲的要求,他到了乡银行营业所当上了一名会计。但命运催促他不断改写人生的历程。1983年,因他所在的郭集乡党委书记视他勤快、厚道,推荐他当上了郭集乡的团委书记,开始步入公务员的轨道。1993年他29岁时出任徐州市下辖的徐州市下辖的新昕市副市长,以后又出任徐昕地区下属区、县的区委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及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在不同的岗位调动与升迁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政绩。政治体改的春风,将年轻有为的孟铁林,再次导向新的前程。2003年12月,江苏省实施〃公推〃领导干部的改革,以徐州刘邦故里沛县的公推公选县长为突破口。孟铁林作为一名有进取心的公务员,也因势而为地报了名。在层层的评选与考察中,因个人的经历、素质与政绩等状况,他成为了徐州市70个处级干部公开选拔的12个候选人中的第一名。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按照法定程序,39岁的孟铁林于2003年12月16日经沛县人大正式通过,走马上任,成为中国公推县长第一人。2004年经县人代会选举成为沛县县长,从此开启了人生命运的新航程。。。。。。
孟铁林的命运曲线图示
孟铁林作为新时期公务员成长的典型代表,既体现了公务员因〃时〃而进的个人命运,又成为中国政治进程中突破性改革的象征。
(3)科技工作者的命运状态
对于从事科技研究、开发、创新的科技人员而言,新中国的创立,为其从事科技研究、创造、发明,逐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学习、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事业有成的人较多。尤其是改革开放迎来的历史性变革,使科技人员被视为〃臭老九〃的年代一去不返,科技的软环境也不断向好。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无论是从基础科学或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无论是搞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计算机、生物、科研等高新技术,还是搞农业、林业、矿业及各种制造业的不同类别、不同职级的科技人员,他们均在良好、稳定的环境中,通过辛勤的劳动,不断地创新,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硕果,其个人命运与时代的科技发展同步趋好。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人的命运曲线的构成与变化(4)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郭雷博士,196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影响,但总体上赶上时代发展的好时光。他正当中学毕业时,恰逢1978年恢复高考,顺利进入山东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名列全班成绩第一的郭雷,又报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从山东步入中关村的科学殿堂。此后,他借助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一边读博士,一边搞研究,先后与导师合作完成20篇论文,科研课题〃动态系统的辨识与适应控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并于25岁时顺利实现博士毕业。1987年5月,郭雷应澳大利亚的纽卡尔斯大学邀请,又远赴澳洲做博士后研究,取得了国际上高度赞誉的科研成果,被加拿大教授誉为〃无论在当代世界的任何地方,郭博士都是随机系统领域内最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青年学者之一〃,而此时的郭雷才27岁,人生顺利而美好的命运之途正在展开。1989年,郭雷作为留学归来人员,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此后,回到中科院工作,又得到了科研基金、生活条件等方面的资助,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加出色,1990年获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奖,1991年被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荣誉称号,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委员。。。。。。
郭雷的命运曲线图示
郭雷集中地体现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命运态势,折射出新时代与科学有机相融的光辉。
(4)教育工作者的命运状态
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展,教育的地位日趋提升,教育的经费不断增加,各类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蓬勃兴起,教职员工自我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施展抱负的空间不断扩大。相当多的教师通过在不同教育岗位上的努力工作与奉献,逐渐地从初级、中级升级为高级教师,从讲师、副教授升级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等。随着个人的事业舞台不断扩展,教研及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个体命运也日益趋好,在教书育人中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了良好的润泽。
中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于1950年生于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18岁时即逢〃上山下乡〃,虽然初始的命运因时代而受到影响,但他个人励志奋发,决于从事教育事业,又恰逢〃文革〃后,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使魏书生的命运不断稳步趋好。魏书生先是在农村当了两年多的民办教师,在到工厂工作后,经六年力争,于28岁时正式当上盘山县三中的语文教师。从此,魏书生靠着勤奋刻苦地学习与钻研,广博精深的知识积累,改革创新的教学方法,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步步趋进,一展鸿志。他于1983年只是一名普通初级中学教师时,就被邀请到全国中学语文教研会上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并得到语文界泰斗吕叔湘先生的青睐。他教书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班主任,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后又被中组部、人事部授〃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被选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还自1987年起先后成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