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饮食与养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高热量饮食,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进行分解,从而导致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处于疲惫状态,最终发生障碍,出现高血糖或糖尿病。从糖尿病的发病分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居民分布最广,因为这些地区最易出现饮食的肥厚太过。因此,适度节制饮食,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亦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从临床来看,平素精神压抑紧张、情绪忧郁者,罹患糖尿病的概率较精神愉快、性格开朗者为多,《黄帝内经》认为“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即易动怒的人,气血易于上逆于胸中,日久化热,销灼肌肉气血,变为消渴。
* 糖尿病的饮食总原则
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饮食控制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皆有重要意义。合理饮食,对于本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严格而合理地控制饮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事实证明1/3的病人可以单单通过饮食控制来治疗糖尿病。控制饮食并非单纯的少吃,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给身体提供健康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体重,而且能够维持营养的均衡。
合理控制总热量
我们饮食的三大主体食物是淀粉类、蛋白质类和脂肪类。这三种食物虽然都属于中医肥甘厚味的范畴,似乎均属于禁忌之列,但由于三者在体内的作用,以及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同,我们对这三种食物不能一概禁止,应区别对待。
淀粉类摄入应合理。淀粉类属于甘味食物,甘味入脾,此类食物是后天水谷精微化生的本源,但容易壅滞脾气,所以,对淀粉类食物,我们既不可过于禁止,又不可摄入太过。此类食物太少;不仅不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能量,更容易发生酸中毒。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每日应摄取200~350克碳水化合物,折合主粮为250~400克。
脂肪类摄入应控制。脂肪类食物属于中医肥厚之品,最易滋湿生热。糖尿病患者多为肥胖体形,属于中医痰湿内盛之人,因此,再过食此类食物,最易加重患者的痰湿,不仅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而且易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风险。故糖尿病不宜采用高脂肪饮食。尤其肥胖患者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宜超过40克。消瘦患者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热量来源不足,可相应提高脂肪摄入量,平时饮食最好选用植物油; 忌用胆固醇高的动物性脂肪和油脂。
蛋白质的摄入要充足。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出现多饮多食,一方面出现倦怠、乏力、气虚的征象,虚证比较明显,所以,对营养性较强的蛋白质类食物,糖尿病患者应有充足的摄入。在膳食中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注重饮食比例
在注意控制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摄取量的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蔬菜,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而言,一餐饮食应以米面、蛋白占2/5,蔬菜占2/5,汤水占1/5的比例较为合适。如仍有饥饿感,可适量增加蔬菜或汤类的摄入。
选择适宜的食物种类
尽量不吃助热生火、香燥伤阴的食品,如油炸类、糖制类、蜜制类食物;羊肉、狗肉、驴肉、鹿肉、带鱼等肉食;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零食;韭菜、香菇、芹菜、茴香等蔬菜。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阻断”高血压
高血压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肝阳上亢所致,肝肾阴虚是本,肝火上炎、风阳上扰、痰阻清窍、淤血阻络是标,属本虚标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这里所列病症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对高血压的定义是: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即为高血压。有高血压史者,在应用抗高血压药期间,即使血压在规定的正常值内,仍应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多数病人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焦虑等。
从临床来看,高血压虽然更容易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但饮食因素实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饮食控制对控制血压、血脂、体重;降低危险因素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 诱发高血压的饮食因素
饮食肥甘
所有导致血脂增高的因素,如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蟹黄、鸡蛋黄等摄入过多,或饮食过饱(在血脂升高的同时,易于出现动脉硬化),均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常见因素。
饮食过咸
过咸伤肾,肾阴虚进一步导致肝阴虚,阴虚不能制阳是形成肝阳上亢的根本原因。目前研究已证实:食盐摄入过多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低盐饮食人群明显增高。位于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不存在高血压病人。饮食习惯调查显示,这些地方的居民几乎不吃盐。而日本北海道农民,高血压患者竟高达40%,他们的饮食是习惯于食用大量的腌制食品,比如咸鱼、咸肉等,食盐摄入量高达每日26克。从我国来看,高血压病存在北方地区发病高,南方地区发病低的特点,这也是由于北方人口重,饮食偏咸,而南方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所致。据调查,我国北方人均每日食盐量为l5~20克,高血压患病率约达14%;而南方人均每日食盐量为l2~13克,患病率仅为5%~7%。由此可见,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确有密切关系。
过食辛热
酒为辛热之品,过量饮用后易于诱发肝阳上亢,一个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在血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最容易在饮酒后出现血压的波动。从实际情况来看,空腹饮酒对高血压的诱发又最明显。
此外,牛羊肉、巧克力、咖啡、油炸食品等也属辛热之品,过食也会导致内热加重,易于造成患者性情急躁,动辄易怒,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养
针对上述易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要想避免或改善高血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减少食盐摄入,以清淡为主;避免过饱,养成八分饱的饮食习惯;少喝酒,尤其不要空腹喝酒;减少易于加重内热食品的摄入。除此之外,尚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春季增加酸性食物
春季是自然界阳气上升的季节,人体的阳气受时令的影响也很容易出现阳气上越之象,因此,很多早期高血压患者,或平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比较稳定的人,很容易在春季出现血压的波动。春季还是脑血管病高发的季节,这也与血压在此时令易于升高有关。为预防血压在春季的波动,适量在膳食中增加酸性食物,通过酸味的收敛作用,达到防止肝阳上亢的目的,比如,可以选择食醋、乌梅、山楂等,虽然一般人在春季的饮食中应减少酸味,但高血压病患者则恰恰相反。
冬季增加补肝肾之品
由于高血压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肾精气亏虚,因此,应以补益肝肾为调治的根本,常用的药物如杜仲、淮牛膝、桑寄生、鹿茸、何首乌等。因补益之品性多温热,故应选在冬季进补,除在炖食鸡、鸭、牛羊肉时配伍以上药物外,还可以以药代茶饮。
多食清热之品
青绿色蔬菜多性凉入肝,有清肝热、通大便的作用,可以防止血压升高。蔬菜中的芹菜、柿子椒、番茄、油菜、西蓝花,水果中的橘子、苹果、猕猴桃、柚子、草莓等多有清肝热之功。
常吃利水化淤之品
高血压患者往往体形肥胖,现代医学认为是血脂高引起血液运行缓慢所致;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就属于痰、湿、淤留着之象,因此,平素饮食之中多食用利水祛湿、化痰活血之品,对降低或稳定血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