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360部分

生于望族-第360部分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如今已经官至四品,若是住得太寒酸,别说外人看了要笑话,便是族人们瞧着,也会觉得不象话的。到时候四叔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大家呢?”
  柳东行神色放缓了些许:“侄儿原也没打算给四叔添麻烦,不过是想带娘子过来看看以前的住处罢了。既然四叔已经收拾好了长房的宅子,我们就先住过去。这里还是要收拾起来的。我长年在外,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路过的时候,有个地方落脚,总比没有强,长房的宅子......以后怕是没有我住的地儿,总是打搅二叔一家,我也不好意思。
  等到将来我年纪大了,要告老还乡时,或建或卖,在附近置办一处大宅子,都是使得的,您说是不是?”
  柳四老爷愣了愣,与妻子对望一眼,都没弄明白他话里的深意,只听懂了表面的意思,干笑着点头应了,便张罗起来,领着候在院子外头的柳家家仆们,把行李搬到长房去。
  院中只剩下文怡与东行,文怡看了东行一眼:“你是在警告些什么吗?”柳东行笑了笑:“不过是小小出口气罢了。他们当年欺我孤苦无依,年纪又小,身边除了舒嬷嬷一家子,几乎没人了,族里虽有个四爷爷,助力也是有限的,便商量着把我该得的那份家产给抹了,只给了我这座小院子,一亩族田都没分。我如今已不是吴下阿蒙,也该叫他们醒一醒,知趣的,就自个儿把我该得的东西送过来,不然就别怪我不敬亲长!我图的不是那点子财产,但我们这一支的脸面,却不能叫人踩在脚下!”
  文怡握住他的手,轻轻拍着手背,安抚着他的怒气,笑着扯开了话题:“你小时候就住在这里?给我做个向导吧?你睡哪间屋子?”
  柳东行重新露出笑容,拉着她的手,把小院前前后后都逛了一遍,指出哪里是他的卧房,哪里是书房,哪里是供奉先人牌位的地方,哪里是他练武习字之所,顺便提了提小时候仅有的几件趣事。文怡听了,脸上虽挂着笑,心里却着实心酸,安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老天爷让你小时候吃了那么多苦头,你如今总算出人头地了,将来必然会一帆风顺,再也无灾无厄。”
  柳东行笑着揽住她:“灾厄有什么可怕的?我才不会认输。小时候吃的苦,以后叫别人也吃回来,不就完了?你瞧着吧,如今二叔辞官的消息还没传回来,因此族里的人还有疑虑,虽然巴结我们,也不敢巴结太过。等消息传回来时,场面才热闹呢。我如今就盼着二叔手段利落些,别粘粘糊糊的牵扯不清,我们都走了他们还没回来,那就要错过好戏了。”
  文接扑哧一声笑了,嗔了他一眼:“我就知道,你这一肚子都是坏水呢!”伸手去摸他的腹部,他一把抓住她的手,笑道:“哪有呀?我肚子饿了,满腹空空,何来坏水?”
  文怡白了他一眼,将手抽回来:“咱们这是要搬到长房的宅子里住了?这样也好,你既饿了,就先让人把饭菜做来。虽然好几家族人都嚷着要请你我去吃酒席,但这会子累极了,哪里有闲心去应酬?赶紧填饱肚子歇下吧,明儿还有事呢。”
  柳东行点点头,迟疑了一下,又道:“娘子,四爷爷...只是对顾家女儿心有疑虑,并没有别的意思,你别多心。他老人家对我一向爱护,小时候别人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也就只有他老人家,会在逢年过节时给我准备新衣,族里的兄弟欺负我了,他还让四奶奶给我送药。当年我去康城读书,也是他开了口,二叔才放我出去的。你就看在他老人家对我的关怀份上,别把方才的事放在心上吧?”
  文怡微微一笑,柳四太爷方才不过是态度冷淡些,又不是公然斥责,虽然让她在族人面前丢了脸,但她还真没放在心上,反而还安慰柳东行:“没事儿,我早就听七婶说过了,不要紧的。他们本不认得我,是因为担心你,才会把我想成坏人。等日子长了,自然会明白我的本心。”
  柳东行放下心来,再次拉起文怡的手往外走,无论文怡怎么挣,都不肯放开。他知道院子外头还有许多探头探脑的族人,但那又如何?这是他的妻子,是他在世上最亲近的家人,他要让他们看个清楚,再想着能在私底下给文怡眼色看!
  文怡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虽然面色微微羞红,但还是由得他去了。说真的,她并不在乎柳氏族人们的看法。她也是在世家大族里长大的,族人是怎么回事,她还不明白么?在顾氏族中,有那么多族人不把六房当一回事,明欺暗踩,她也把家业撑起来了,更何况是柳氏一族?
  那位柳四太爷,固然是对东行有恩,多年来也一直对他支持爱护,但东行仍旧被压制着,连族产也未能分到,科举也不能考,所谓奸生子的名声也仍旧传出去了,可见这恩情也是有限的。说句难听点的话,顾氏长房对六房欺负得够厉害的了,但在翻脸前,每月的银米不曾少过一回,祖母卢老夫人生病时,于老夫人还会帮着请太医、送药材呢,遇到什么年节,礼物是绝对不少的,若是赶上长房大摆宴席,也不会忘了请六房一份。相比之下,这柳四太爷做的事比长房多么?只不过是与其他族人的漠视相比,他对柳东行的态度要和善许多罢了。文怡敬他是位长辈,感激他曾经的善意,会牢记礼节,时时尊敬,但绝不会因为他的冷淡,便让自己难过。至于其他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夫妻俩离开了小院,便在族人们的注视下住进了长房的宅子。这是一座五进的大宅,看起来只有二三十年的光景,别说与柳东行小时候住的小院相比了,哪怕是与他们在京城羊肝儿胡同的宅子相比,也算得上崭新。
  柳东行道:“这是二叔中举之后,姚氏太夫人主持着新建的宅子,因此新了些。老宅在衙尾呢,我祖母与爹娘原是在那里住着,只是他们过世后,这十来年里,便叫二叔拆分了,分给族中分家出来的年轻子弟住了,如今早已面目全非。
  文怡默默地看着自己所在的这处院落,花木繁盛,雕廊画栋,而这不过是长房宅子的客院之一罢了,柳东行从平阴回来后,住的就是这里。一座客院都能如此精心打造,本家宅子反而不能保存下来,柳二叔分明是别有用心。文怡心知此时无声胜有声,只能轻抚丈夫的背部以示安慰。
  柳东行反握住她的手:“没事,我只是一时感慨罢了。房子不过是死物,以房舍论正统,根本就是笑话,你等着瞧吧,明儿有好戏呢!”
  夫妻俩在这座客院中将就一晚,第二日梳洗穿戴了,吃过早饭,齐齐往前院去,长房留守的管家仆妇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长房是柳复柳二叔当家,连仆人都已经习惯了欺压柳东行,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但私底下也是议论纷纷的。眼见着柳东行拉着文怡往正位上坐了,几个管家眼睛瞪得老大,互相交换着眼色,犹豫着不知派哪一个出面劝阻。
  柳东行只当没看见,淡淡地道:“昨儿我吩咐了,要备三牲香烛,预备祭祖事宜,可都准备好了?”
  一直静候在侧的舒平上前一步道:“回大爷话,小的昨儿请这里的管家帮忙置办,但管家们只说事忙,小的只好自个儿去衙上采买了,如今还只备得了香烛,三牲鲜果,怕是要等到晌午时分。”
  柳东行点点头,正要说话,长房一个管家却被同伴们推上并:“行大爷,这...不合规矩吧?老爷不在场,您祭的哪门子祖呀?”
  柳东行漫不经心地道:“我娶了媳妇,做了官,回乡祭祖还要二叔在场么?这又是哪门子的规矩?”
  几个管家干笑着,又推了方才那人一把,那人只得说:“行大爷,若只是新媳妇入门倒罢了,您...您真的是只为了这两件事祭祖?”
  柳东行笑了笑,扫了众人一眼:“我竟不知柳家子弟祭祖,几时连下人都能插手管了?若你们不放心,怕我会在祭祖时剥了你们老爷的面皮,我就再等几天又如何?横竖你们老爷很快就会回来了。他要告老回乡,自然也是要祭祖的,到时候,我做晚辈的就跟他一起祭了,也省得祖宗们生气!”
  他轻轻巧巧的一句话,仿佛是在油锅里丢进了火星,瞬间让整个大院的人一片哗然。
  

第三百三十四章 柳氏族人(二)

  
  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柳复辞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条柳巷,柳氏族人无不愕然。
  柳家长房这一支,向来是族中最有权势的,不但世代都是族长,而且功名、官位都比别的房头强一些。柳大老太爷就是族中有史以来品级最高的官,柳复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因为他的官做得大,所以,尽管每一个族人都清楚,他是个扶正的妾生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奉他做了一族之长,除了在他夫妻对柳东行欺压太过时出头说几句,或是小打小闹地给他添点麻烦外,就没想过能真的把他从族长的位置上弄下来。直到柳七老爷升了六品,才有族人起了点小心思,觉得如果别的房头也出了大官,兴许就能把他比下去了,但那绝不是一年半载能办到的事。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人物,居然在壮年时便要辞官归乡?以柳复的年纪,再做上十年官都没问题啊!
  大部分亲近柳复的族人便开始怀疑,这只是柳东行编造出来的谎言,是哄骗族人的。有的人说了:“那孩子从小在老二媳妇手底下没少受苦,咱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但谁叫他没福气呢?小小年纪的,就死了爹娘,还生就那么个阴沉脾气,不懂得讨人喜欢,受点委屈也是常事。如今好不容易在北疆捞了点功劳,做了官了,虽比不得他叔叔,也有从四品这就抖起来了吧?他说不定是想拿这话来哄我们,让我们捧着他,给他多划拉点好处的。这儿离京城那么远,路上都要走十来天,等我们打听到他二叔没辞官的消息,他也捞够好处走人了,我们还能打朝廷命宫不成?
  这种说法一出,便有不少族人觉得可能性很大,还有人说:“这就对了,老四昨晚上不是还抱怨,说行哥儿跟他提当年分的那小院的事儿了么?这是行哥儿在提醒咱呢,族里的子弟要独立门户时,除了宅子,都会分上一块地的,他是长房的嫡系,他老子又是嫡长子,按说要比别人分得多些。他这是跟咱们算旧账来了!”
  “凭凭啥啊?!他老子死的早,长房的家产都给老二了,就算要分,那也是老二的事儿,跟我们什么相干?!难不成还要咱们别的房头给他分家产不成?!”
  “你激动个啥?他分家出去是老二做的主,一定已经分过银子田地什么的了,顶多就是少几亩族田,不拘哪儿,划一块给他得了。他是在外头做官的人,哪里还缺这么点地?”
  一群人闹哄哄地吵成一团,还有几个族人,素来与柳复一家不大对付的,则找上了柳四太爷,也在商量这件事。他们的态度稍好一点,觉得柳东行是否说了谎,都在其次,关键是他该得的那份族田要给他。
  柳四太爷沉默着不说话,后来家人来说,柳东行请族老们去商量明日祭祖仪式的事,他才领着几个弟弟侄子过去了。
  柳东行与文怡就在花厅里招待了他们,文怡十分柔顺地摆出贤惠媳妇的架势,垂首立在一旁侍候茶水,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说话时也是轻声细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