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中的一句话,她说,当我跟随着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参加任务的时候,我几乎不止一次承受不了这样的艰难,甚至精神几度崩溃。只这两个例子,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军人选择了什么,承担了什么?歌颂也好,赞扬也好,嘲笑也罢,我们只要知道,他们不是机器,不是超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他们中相当多的人都来自我们身边,都剩0岁左右的独生子女,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他们有平凡人的悲伤,欢喜,忧愁,这一切都和我们一样。然而他们却承担了不一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就能理解他们印证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据说卧龙地区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因为地震受到严重的威胁,一时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其实地震之中,有一样东西比熊猫更珍贵,那就是我们的军魂。军人,中国的军人,那如金子一般的军魂,恰如一坐明净的岛屿,屹立于沧海横流之中,在每一次苦难降临的时候,坚定的守护着脆弱的生命,守护着下一次幸福的降临。
军魂,不仅仅属于军队,更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美德:勇敢,坚韧,无私,与爱。所谓“向解放军同志学习”,不是一句口号式的宣传,恰恰是每个普通人,需要以自我批判的勇气审视自己的事情。
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保护,怎样去珍惜,拥军也好,感动也罢,最重要的,却是要让我们不要再学会遗忘和冷漠。恰如哀悼日之后的一句评论:哀悼不能止于悲痛。而面对军魂对我们心灵的冲击,我们的尊重,也同样不能止于感动。
至少,我不希望,很多年以后,有一位参加过抗震的老兵,再在我的面前,引出又一串遗忘的泪。
还是用食指的诗《相信未来》,作为这篇随感的结语吧: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那么,同胞们,我们的评定,又会是什么呢?
张嵚,网名独孤雪亭,作家,即将出版历史作品《盛世生如夏花》。
杨莹 汶川蛹
杨 莹
世界万物皆从蛹中诞生,譬如地理。天府之地以山为蛹,软语姑苏以水为蛹,敦煌九天以沙漠为蛹,没有远隔历朝治乱离合的农乡墒情,便不会飞出湘西边城那只时常扰乱城里人梦中的蝴蝶。
我们的生存又何尝不是?家庭,村落,遗传,动荡,小到衣物,大到社会,一次不起眼的误入歧途,一次失意的情感,一次暧昧的决断,你的朋友圈,你的世界观,沉舟侧畔病树前头的无奈,地坼乱石毁于前的瞬息……蛹以万般形态坚硬的外壳包容着我们,散落在世间的各个角落里,或阴暗,或阳光,或羁雨,天晴好的时候,蛹开裂而出,从里面爬出来的是面目多变心态复杂又衣着光鲜的人。
在汶川之前,我是个游走在城市宽阔的大街上的人,周身裹紧对社会的掠夺与冲动,不满与踌躇。做为商业风习的产物,我的蛹敏感而多脆弱,僵化而孤单。我去想象一切又渴望取消一切,我取消眼前重檐斗拱下酒店的盘龙立柱,及停下或驶走的车,我取消盛夏的红绿妩媚痴男恋女,我取消咖啡屋里流浪歌手的叫卖,我取消大众的娱乐独自去敲咚咚作响的鼓……我取消川流的人群明令颁布的禁止,我取消道义的讲演取消华丽的背后,我只所以取消一贯的秩序因为我渴望无序,我只所以取消一切的物质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我变得富有。
我甚至取消了纯洁的眼泪,因为我希望我的蛹足够坚硬,而不被轻易地撕裂。
每个人都有一座沙漠下的城市、空中的巴比伦,寄托于强风才可能使城市高耸的建筑复苏,市井稠密,风吹草底现牛羊;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一股美好的清流,流经你的童年与青春,中年与老年,不会干涸(因为你流着人类共同的血),需要的只是雷电或时令,象春天必然的解冻。汶川震落了春天的花朵,却掘开了我身上的地壳,铜盔铁甲般的蛹,在亿万人的沉默与共前,在报刊媒体的一致沉郁中,在青年义勇军的前赴后继里,嬗变成轻松剥落的苇衣……
是汶川把我彻底取消了,取消我一贯的黑暗,送进从林里肥沃清新的气息,让我在健康厚重温暖的蛹中,给养勇气与纯洁,公正与付出。人类,在大地突然暴涨的罹难前,从来是个国王,倒是悲痛之后,又恢复了忙碌平实的身影。5月末的汶川,地图上一个小小的角落,透过连绵的阵雨和布满上空的静寂,我看到破碎的春天正在凝结,速度很慢,却饱满有力。它是一个集结力量与坚韧的蛹,里面充斥暂时的黑暗,却是地震前的春天,而且地震后依然生机迅猛。它象坦克一样走过深沟险壑的大地,抵挡住滚下陡壁的巨石,还有那些缩在所谓文明的蛹中调笑死亡的物种。这世界迄今仍有很多物种,在阴湿局促的蛹里蠕动。
借我一双巨手,去补汶川。从蛹里飞出来的蝴蝶,在断壁残垣里,是飘落人间的星辰。
杨莹,山东济南人,现居北京。某公司广告策划总监。
狄青 没有人知道我看见彩虹
狄 青
我不记得自己到底有多久没有这么把自己钉在电视机面前了,一动不动。在央视、四川卫视还有凤凰卫视的面前,我像个坐在帐篷学校里的受灾学生,那么肃然,那么虔诚,每一条来自震区的消息都成了我精神的口粮和救济。没错,我关注每一个细节,为每一幢坍塌的房屋扼腕,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神伤,同时也为每一个生命得到挽救的消息而激越……从5月12日的2时28分开始,我的意识跟户籍开始归汶川掌管。
我也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像这样频繁的上网了,在这些个与灾难紧密相联的日子里,我被我曾经拒绝的网络所招安。新浪搜狐网易成了我直达灾区的快速通道。我为每一帧上传的最新照片夜不能寐,我为每一张闪耀着人性微光和大爱善意的帖子而狂顶,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我像个十足的少年网虫,面对网络,紧张却又贪婪。
我几乎是在一瞬间发现我于哭泣中的震区其实并不陌生,甚至是那样熟稔。我在汶川买过羌族工艺品,我在茂县曾度过安睡的一个夜晚,我在都江堰的岷江边曾诗情勃发,而成都的春熙路我走过的何止九遍……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竟让我一时变得失语,我的内心除了焦虑就是茫然,看着电视荧屏,却在大多数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甚至怀疑,自己难不成已经失去了表达的激情?我知道,不是我不想表达,是我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如同很多人,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是无尽的悲伤,我像震中被压在瓦砾下的那些灾民一样,在暗无天日的重压下,乞求光明的早一天到来。
或许是因为我在幼时曾经历过唐山地震,地震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成长过程,因为当年的地震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我之后的人生之路。倒塌的房屋、哭泣的人群,各种各样的临建帐篷……没有经历过这一些的人永远不会了解,灾难有时候会让一个孩子迅速长大。
没有错,地震可以改变许多东西,比如山川跟河流。但同时也可以锤炼并且教会人们许多东西,比如不屈与坚强。因为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的身影,仅仅就在几个月前,他的身影曾出现在南方的冰雪路上,他是共和国总理,更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沙哑的嗓音感动了整个中国。
我看到了一贯波澜不惊的央视主持人声音哽咽、眼角湿润,我相信,多年以后,赵普这位播音员真情流露的一刻依然会被人们记在心里。
我看到了眼中含泪的官员,看到了他们面对灾民泪如雨下的场面,为官者有血有肉的感情,比多少豪言壮语其实都更加重要。
我看到了无数老师为了救学生而前赴后继的牺牲,就如同父母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牺牲一样……除了感动之外,已经无话可说。
我看到了一个分娩的孕妇,在暴风雨中人们举双手搭起的塑料布下生小孩,那是在一个街头,四川还在摇晃呢,一个新的生命却呱呱坠地,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生命的顽强,即使在这么大的灾难中也傲然不屈。
我看到了战士,三军用命,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战士,没有矫情,没有退缩,正如几十年前的那一场场打过的战役一样,用手攀肩抗,一寸寸的向灾区挺进、向危险区挺进……他们为那些只懂得在网上缱绻缠绵的同龄人正了名……
……
我还看见了彩虹,没有人知道我看见彩虹,就在雨过天晴的震区上空,彩虹是那么美,那么迷人,以至于我甚至怀疑这是电视做出来的特技效果,但我知道不是,因为再大的风雨也会过去,我们看到的将是美丽的彩虹。
。。
罗西 向善的心
罗 西
卡内基从小就开始记帐,记帐使他一度成了世界首富。不过,后来他又觉悟做个伟大的“散财家”,主要任务就是捐钱,到去世之前,仍然在安排他的善款,惠及猎场看守人、护林人、佃农、护士、管家、仆人……是的,连他的遗嘱也是一本帐簿,爱心的安排,慈悲的交代,充满了救世情怀。他谦卑地说,他只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而已,在巨富里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西方富豪的世界里,仿佛有个传统,那就是挣钱的最后结局、最高境界是捐钱。
在中国,大部分富人还没有学会捐钱。四川大地震,各路精英豪杰都在慷慨地为灾区受难同胞捐钱,老百姓热衷于监督评判他们的出手数目也成了社会一景,比如捐款排行榜出炉,甚至有人批评某些地产商文体明星 “太小气”,引发大争论……
电影《功夫》里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从大众的微词里,可以看出社会对富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是一种伟大的进步,也是中国富人整体品质提升的一个好契机。付出是需要勇气的,在我看来,九牛一毛的捐赠,则无需勇气。而勇气是谁都可以有的,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贱,关健是你是否身体力行地去做了,而且可以无愧。
在国外留学的中央台节目主持人李家明,获知四川老家地震,急忙从国外赶回来,终于在北京与四川绵阳的妈妈打通了电话,表示要飞快回川与家人团聚,但是他妈妈忍痛割爱,说:“孩子,不要回来了,因为你回来,就多占了一份口粮!”原来她老人家每天都要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忙碌地蒸一笼又一笼的馒头去慰劳辛苦救援的子弟兵……这位母亲的想法是如此真实、朴素,但是却温暖我们的心灵,因为是真切的爱与诚挚的付出。
最美的慈善不是简单金钱施舍,而在于有一颗帮助分担的热心。
在南京市某募捐点,一名头发花白、穿着破烂衣服,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的老人,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几小时后,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募捐箱。该老人叫徐超,67岁,江苏泗洪人,在南京讨饭已有8年。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