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1894-1927:北伐军兴始末 >

第25部分

1894-1927:北伐军兴始末-第25部分

小说: 1894-1927:北伐军兴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征期间,杨希闵和刘震寰两人暗中勾结陈炯明,按兵不动,几乎致东征右路军于死地。东征右路军攻下兴宁后,缴获了他们与陈炯明、林虎暗通款曲、交换军事情报的密电。坐镇广州的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也获得了刘震寰与唐继尧密商、杨希闵通过港英当局与北京段祺瑞来往的情报。 。 想看书来

东征与平叛(3)
当胡汉民静观杨、刘二人进一步的动作时, 1925年4月28日,杨希闵密令建国滇军曾万钟师和4个独立旅从东征前线撤回广州,刘震寰也率建国桂军从东江撤回广州,双方在广州城内部署兵力。接着杨希闵赶到香港与北洋政府代表商谈,刘震寰也赶到南宁与唐继尧筹划。不几天,段祺瑞、陈炯明、陈廉伯、杨希闵、刘震寰五方代表在香港开会,准备公开叛乱。
  在此背景下,5月18日至25日在广州城内,国民党召开了一届三中全会。这是随孙中山北上的汪精卫、戴季陶、宋子文等人回到广州后,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孙中山而召开的专门会议。会议决定无条件接受孙中山的遗嘱,坚决继续执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进行到底。
  在这一任务特殊的会议上,在杨希闵、刘震寰阴谋叛敌的前夕,原被认为是国民党左派的戴季陶却跳出来,趁纪念孙中山之机,在如何认识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勋和如何认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问题上,提出要建立“纯正三民主义”。
  戴季陶的“纯正三民主义”没有被深入讨论,因为大家都认为眼下不是寻经论道的时候,如何对付旨在推翻革命政府的即将爆发的叛乱问题已迫在眉睫!
  正当反对广州革命政府的一切敌对势力正积极准备叛乱时,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中国人民在中共直接领导下抗议5月30日上海英国巡捕房屠杀中国人民事件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史称“五卅运动”。这次运动规模很大,席卷全国,全国范围内举行的抗议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几乎使整个中国都沸腾起来了……
  然而,在刘、杨准备叛乱的事情败露后,在“五卅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滚滚向前发展的时候,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与汪精卫等人,以东征处于紧要关头、不得内部残杀为名,主张向杨、刘妥协,他们派出邹鲁作为代表前往香港劝说杨、刘二人回广州共商大计,只要杨、刘悔改则既往不咎,甚至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改组大本营,以满足二人的政治要求。但杨、刘二人根本不理睬这一套,反而狂妄地让邹鲁回广州转告胡汉民:“你要打的话,我们让你先打三天不还手。”
  廖仲恺和中共方面主张对杨、刘坚决镇压。
  5月13日,廖仲恺星夜赶到汕头东征右路军总部,急召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许崇智等人会商###杨希闵、刘震寰部的计划。
  蒋介石、周恩来极力支持平叛。
  5月19日,党军在梅县东校场誓师。5月20日,蒋介石指挥党军主力向广州挺进。
  5月23日,杨希闵、刘震寰从香港回到广州,得知黄埔教导团回师广州的消息,急忙集中兵力,在广州东郊地区布防。
  6月3日,广州革命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命令杨、刘二人服从政府,交出防地,交出所占财政。杨、刘二人拒不从命。革命政府于6月5日免去杨、刘二人所任职务,勒令其听候查办。
  杨希闵、刘震寰见事已至此,索性公开叛变,指挥叛军攻占省长公署、粤军总部、公安局和有关机关。杨希闵还以“建国滇军总司令”名义发布公告,声称为了防止共产党作乱和广东赤化,所以拒绝接受政府命令。
  蒋介石得知叛乱暴发,立即指挥主力部队向广州龙眼洞、瘦狗岑一带叛军发动进攻;与此同时,驻扎在北江的建国湘军谭延辏Р亢椭炫嗟虏烤梁郝纺舷轮比」阒荩蛔ぴ诮鞯脑辆罴蒙畈肯蚨硕ス阒荩恢榻喜康睦罡A植烤偷胤椿髋丫F蕉ㄅ崖业亩氛谥泄驳暮耪傧拢玫搅斯と恕⑴┟瘛⑹忻瘛⒋笾醒闹С郑饭と司傩邪展ぃ率古丫耸渲卸稀�6月11日晚,各路联军向近5万余众的叛军发起总攻。次日,叛军被全部消灭,杨希闵、刘震寰二人逃往沙田租界,后转往香港。
  6月13日,蒋介石率师回到广州,被任命为广州卫戌司令,全权负责整治因叛乱引起的社会混乱,但他没想到比社会###更为严重的一场政治内乱正等着他!
  早在广州革命政府忙于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时,1925年6、7月间,披着国民党左派外衣的戴季陶从广州跑到上海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这两本小册子发表后,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所谓的“纯正三民主义”,不过是打着解释三民主义的旗号,放弃孙中山自己解释的新三民主义,照搬旧三民主义,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孙中山提出的以革命方式贯彻三民主义的方针,反对孙中山生前决定的以国共合作的方式完成国民革命的主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东征与平叛(4)
戴季陶认为三民主义是“完全渊源于中国正统思想的中庸之道”,从而把三民主义纳入封建思想体系,篡改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同时借称孙中山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基础”来贬低马克思主义,他称马克思只是社会病理学家,不是社会生理学家,唯物史观过度单纯。
  关于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戴季陶认为进行国民革命的民族斗争,就可不讲工农阶级的利益,不需要阶级斗争,只需要诱发地主资本家的仁爱性能,使之尊重工农群众的利益。简而言之,戴季陶就是要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放弃阶级斗争,向反动势力投降。
  关于建立一个所谓纯粹国民党的问题,戴季陶指出,任何团体都有“排拒性”和“独占性”,所以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应该退出去。他要把国民党从各革命阶级联盟倒退到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组织。
  总之,当初曾同意国共合作、素有国民党理论家之称的戴季陶此时摇身一变,把国民党右派的理论、观点整理成了理论体系,时人称之为“戴季陶主义”,成了不折不扣的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家。
  戴季陶曾为孙中山起草过一些报告和文章,发表过不少主张反清反侵略的文章,还主编过一些革命党的报刊。此人在党内历任要职,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又是中执会三人常委之一、宣传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孙中山领导下的最高三人小组成员,主管党务、宣传和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地位仅居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之后。戴季陶和孙中山关系较好,长期作为孙中山的幕僚,为孙中山出谋划策。他和蒋介石有着特殊关系,“二次革命”失败前后,两人成为好友。蒋介石几次赌气离开护法北伐前线,拒绝出任大本营要职和黄埔军校校长职务,都是戴季陶在孙中山面前疏通,并劝说蒋介石以大局为重,导致蒋介石虽一而再,再而三地离职却得以不断高升。在社会上,更是流传着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为戴季陶和日本女人所生的传闻,称小纬国出生后,由于戴季陶惧内而将他送给一起在日本共事过的蒋介石。正是因为戴季陶在国民党内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和影响,所以对于戴季陶发表的那两本小册子,国民党右派们纷纷喝彩拍手叫好,他们推波助浪,很快在上海、广州两地刮起了一股“戴季陶主义”的旋风。对于刚刚平息了杨希闵、刘震寰武装叛乱的革命者来说,这股旋风似乎是国民党内在政治、思想上的“文”的叛乱。于是在上海、广州两地,赞成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中共和国民党人士立即对“戴季陶主义”进行反击,针锋相对地掀起了批判的浪潮,中共中央执行委员蔡和森发表了《读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中共中央执行委员瞿秋白发表了《中国国民革命与戴季陶主义》、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发表了《给戴季陶的一封信》、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恽代英发表了《读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等文章,口诛笔伐国民党右派的叛逆行径。正因为戴季陶的行为引起了内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即下训令:“规定党员非先经党部议决,不能发表关于违反本党之主义与政策的根本原则的言论。”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市国民党党部都向国民党中央提案,要求中央执行委员会查禁戴季陶的两本小册子,改组戴季陶主持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
  对于戴季陶的行为,一直高喊革命口号而内心里沿着王阳明、曾国藩走过的道路以传统“圣道”维护者自居的蒋介石不感兴趣,但蒋对戴季陶的观点十分赞同。因此可以说,戴季陶是说了蒋介石想说但当时不敢说、不便说的话。
  1925年7月1日,随着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胜利,随着批判“戴季陶主义”运动的深入,按照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政府改组决议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时称“广东革命政府”。“广东革命政府”的成立,意味着它是中华民国的正统政府,而北京的“北洋政府”是中华民国的叛逆政府,当然应予打倒,归政于正统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为委员、主席制。
  国民政府委员是汪精卫、胡汉民、张静江、谭延辏А⑿沓缰恰⒂谟胰巍⑿烨⒘稚⒘沃兮⒋骷咎铡⑽槌唷⒐庞Ψ摇⒅炫嗟隆⑺锟啤⒊糖薄�
  国民政府主席是汪精卫。
  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被排除在国民政府之外。这一结果,既对中国共产党人是不公正的,也不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出现如此结果,有中共自身的原因。从一定意义讲,戴季陶的理论推动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思潮,身为中共总书记的陈独秀从发起新文化运动,担当“五四运动总司令”至今,已经出现了明显与国民革命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偏差,政治上开始转向右倾,偏向“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即应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认识,所以拒绝了周恩来、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人提出的不能放弃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正确主张,提出不参加国民政府。当然也有国民党右派的原因。国民党右派的代表人物,都有着参加推翻清王朝,反对北洋军阀的经历,有的曾与孙中山共过生死患难,是孙中山得力的助手和忠诚的追随者,国民党“一大”时,在孙中山亲自圈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名单中,孙中山为保持党内团结和驾驭权力的需要,把这批人放进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而使他们成为国民党内一股相当大的政治势力。而意志坚决反对右派的中###人在中执会内仅是少数,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所占席位也不多,胡汉民、古应芬等人虽说没有右派代表人物那么公开和嚣张的###,但也是与他们眉来眼去明里暗中予以配合,在戴季陶理论还大有市场的背景下,阻止中共人士参加国民政府当然是国民党右派势力的目标。
  人们也不难发现,本来是孙中山指定的第一号继承人的胡汉民没有当选为国民政府的主席,仅任外交部长。这是中执委中共人士和国民党左派以及国民政府高等顾问、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