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83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83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个好机会啊,狮心王立刻弃舟登岸,迅速夺回雅法。老萨不死心,率兵反击,8月5日,第三次东征里的最后一仗以狮心王的胜利告终。

  胜利了,狮心王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他意识到,自己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有力的盟友,即使占领耶路撒冷,也很难守住。此时西欧又传来坏消息:腓力二世和他弟弟无地王约翰企图趁他不在的时候阴谋搞颠覆活动。

  这些都促使狮心王必须结束东征之旅,他对眼前的战果非常满意,不想轻易放弃,他要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完成一个大计划:进攻老萨的根据地——埃及。当然,计划过于庞大,自然没能实现。时间不等人,到了狮心王必须返回英格兰的时候。

  1192年9月2日,狮心王和老萨达成共识:狮心王在阿斯卡隆修建的新城墙被完全捣毁;耶路撒冷仍然由穆斯林管理,不带武器的基督徒可以朝圣;穆斯林和基督徒三年内和平共处。

  第三次东征在老萨和狮心王握手言和下宣告结束。十字军未能收复圣地,简单来说,这次东征算是失败了,不过战果比起上一次要好之百倍。

  狮心王启程返回英格兰,没想到,回家的路漫长而又艰辛。

61  临终前的仁慈!狮心王之死
【回乡记】

  狮心王的舰队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往英格兰。大海上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狂风卷着巨浪想一口吞掉这些战船,舰队被迫在拜占庭的港口停靠。

  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听说狮心王在自己的地盘逗留,大为不悦,心想你前段时间竟然攻占塞浦路斯岛,那儿可是我们拜占庭的领土。

  伊萨克二世随下逐客令。没办法,赶紧走吧。前段时间因躲避暴风雨耽搁了行程,再和舰队一起走,就怕时间来不及,腓力二世和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好事。

  金雀花亨利最喜欢的儿子就是无地王约翰,曾想把王位传给他。可是狮心王登基后,无地王约翰半点领地都没得到,故而得了“无地王”这个绰号。无地王约翰对哥哥夺走王冠的“不义之举”耿耿于怀,他趁狮心王不在英格兰,算是折腾开了。

  大家对这个无地王约翰可能不了解,没关系,另一个和他有关系的人,你们肯定不会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罗宾汉专门和无地王约翰作对,一直战斗到狮心王返回英格兰,和国王一起惩治了阴谋篡位的无地王约翰。当然,罗宾汉只是民间传说里的英雄人物。

  好啦,咱们言归正传。狮心王带着四名随从,化装成返乡的朝圣者,乘船率先出发,继续向英格兰前进。

  有人会问狮心王为什么要化装?你想,一个国王就带这么点儿人外出,头戴王冠、身穿龙袍也太招摇了,不碰上刺客,也得碰上强盗。狮心王不是武功了得吗,还会怕几个毛贼刺客?本着“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还是乔装改扮保险一些。《康熙微服私访》大家看过吧,其实这就是欧版的微服出行。

  子曾经曰过:“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狮心王的船在中欧海域撞上暗礁,沉了。海路是没法走了,改走陆路吧。可是狮心王还不知道,他的遭遇将和《奥德赛》里的俄底修斯一样,一年多以后他才能闻到英格兰泥土的芬芳。

  狮心王想先到亲戚萨克森公爵那里讨杯水,歇歇脚。

  要到萨克森,必须经过奥地利。一行人进入维也纳,狮心王有点饿,弄点饭吃呗。谁都没想到,就因为他非要吃不该吃的东西——烤鸡,将引起一场塌天大祸。

  狮心王,我的哥啊,这烤鸡是你能吃的吗,哦不,是你现在能吃的吗?难道你忘了,在你那个年代,烤鸡只有贵族才能享用,你看看你穿的什么,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你吃烤鸡能合适吗,这不是暴露身份吗?

  咦,你手上怎么还戴着你那个大戒指啊?这么价值连城的戒指戴在 “普通老百姓”手上,你不觉得有问题吗?你这么小心谨慎的人怎么犯这种幼稚园错误呢?

  烤鸡和大戒指这两点疏忽被细心的奥地利卫兵发现,得到消息的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一眼就认出狮心王。

  利奥波德对东方发生的扯国旗事件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又听说表兄弟康拉德被人刺死在泰尔街头,嫌疑最大的就是狮心王。利奥波德火冒三丈,这次终于逮到机会,狮心王你就给我在监狱里等圣诞老人的礼物吧。

  1192年圣诞节前,狮心王在维也纳被捕入狱,成为奥地利监狱股份有限公司的VVIP级会员。

  【狱中生活】

  很多猛人牛人和遗臭万年的人蹲监狱的时候都喜欢搞点文化生活,马可&;#8226;波罗在大牢里整出本《马可波罗游记》,向欧洲人展示一番元朝的大国风范;希特勒蹲小号的时候写出本《我的奋斗》,把什么种族主义思想推到一个新高度。

  狮心王肚子里很有墨水,他不仅勇武过人,还是个地道的文化人,前面说过,他可是个诗人。在劳动改造的日子里,狮心王没闲着,写了几首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无人入狱》(No man who is imprisoned;官方翻译没见到,这是我自己翻译的),还用法语和奥克西坦语(Occitan;即法国的奥克语)写了两个版本。

  狮心王在这首诗歌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孤独而又绝望,他感觉自己被英格兰人民无情地抛弃了。

  从诗歌的名称里也能看出来,无人入狱,在人民心里根本就没人在大牢里受罪,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没人来营救自己呢?

  其实,狮心王被捕的消息传到英格兰以后,大臣们就想方设法营救,可就是查不出利奥波德把他们的国王关在什么地方。最着急的莫过于太后埃莉诺,老美女哭得死去活来。

  【营救】

  在罗马教会眼里,十字军是抗击异教徒的英雄,当时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关押十字军士兵,关押狮心王这样的英雄那更是大逆不道滴。

  教皇听说狮心王被押,立刻发下诏旨,把利奥波德逐出教会。利奥波德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纯属咎由自取。

  1193年初,无可奈何的利奥波德把狮心王移交给顶头上司——德国皇帝亨利六世(Henry VI;1191—1197年在位,巴巴罗萨之子)。

  亨利六世和狮心王也有过节,因为萨克森公爵一直和德国霍亨斯陶芬王室过不去,而萨克森公爵又是狮心王的亲戚,得到金雀花王朝的支持。

  狮心王刚出虎口,又入狼窝,继续蹲大牢。

  利奥波德算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出去了,亨利六世却不嫌烫手,他完全没有吸取利奥波德被逐出教会的教训,竟然还敢扣押狮心王。教皇一怒之下,又把亨利六世扫地出门,逐出教会。

  亨利六世不是个软柿子,他继承了德国君主的一贯作风——和教皇对着干,他提出来,可以释放狮心王,但是朕要赎金,朕在南意大利的权利也必须得到保证。亨利六世还挺有经济头脑!

  面对亨利六世的政治讹诈,狮心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还说了一句名人名言:“寡人生来只认得上帝。”

  狮心王不卑不亢,羞辱亨利六世一番,亨利六世也没上火,行,你继续当VVIP会员去吧。

  太后埃莉诺不忍儿子受苦,老泪纵横地凑齐赎金六万五千磅白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狮心王时期英格兰年收入的两至三倍。

  腓力二世和无地王约翰也提出给亨利六世钱,说你放了狮心王也可以,但请你务必扣押他时间长一点。二位爷盘算着,那时候,他们完全可以掌控英格兰,即使狮心王回去也已是乾坤颠倒了。

  亨利六世从自身情况出发,没接受两位爷的提案,一来他们给的钱还不到埃莉诺的一半,二来亨利六世也不想和教皇彻底决裂,回归教会才是立足之本,沐浴上帝的“阳光雨露”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1194年2月4日,上帝解除狮心王的牢狱之灾,服刑一年零三个月,狮心王终于得见天日。

  腓力二世忧心忡忡地给无地王约翰写信道:“你要小心,魔鬼已获释放。”(原文为:Look to yourself,the devil is loose。)

  有意思的是,给狮心王赎身的钱竟然影响了奥利地的历史。德国的主仆二人坐地分赃,利奥波德从上级领导那里分得一杯羹,得到大量赎金。他用这笔钱大搞基础建设,建起一座城堡——维也纳新城(Wiener Neustadt),它在日后奥地利各个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力甚至到了今天。

  【伟大的萨拉丁】

  暂且放一放狮心王,咱再说说老萨。

  1193年3月4日,就在狮心王还在吃牢饭的时候,老萨因黄热病不治身亡,一代伟人逝于首都大马士革,享年五十五岁。

  老萨的不孝之子们打开金库,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地毯式搜索一遍才找到一枚金币和四十七枚银币,这点儿钱连办葬礼都不够。

  其他的钱呢?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老萨的灵魂简直升华到真主的境界,向老萨同志严重敬礼,太伟大了。

  老萨的骑士风度即使在基督徒里也是有口皆碑,14世纪的西欧诗人甚至写长诗歌颂于他。

  所有欧洲人里,最敬重老萨的恐怕就是他的劲敌狮心王。狮心王曾经称赞老萨说:“他无疑是*世界里最伟大、最具实力的领袖。”相应的,老萨在生前也曾评价狮心王道:“没有比他更恐怖的基督徒国王了。”真是英雄惜好汉,好汉爱英雄,这二位还真有点儿羊祜和陆抗的意思。

  老萨的墓地位于大马士革著名的倭马亚清真寺外的花园里,七百年后,敬重老萨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捐赠了一口考究的大理石棺椁。

  今天,墓地向游客开放,展现在游人眼前的有两口棺材,一口大理石的,空的,另一口木制的,停放着老萨的遗体。为什么不把老萨挪到大理石棺椁里呢?也许是出于尊敬吧,人们不想打扰这位长眠的民族英雄。

  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大马士革旅游观光的话,可以到老萨的陵寝前凭吊一下,也许在那里还能看到第三次东征的金戈铁马。

  今天的穆斯林领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老萨,的确,老萨哥不是神话,但*世界里总有哥的传说。今天伊拉克的一些地方以老萨的名字命名,还有一所以他命名的大学。

  老萨领导穆斯林抗击十字军的英雄事迹成为现代*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Zioni*)的精神力量,“萨拉丁之鹰”(Eagle of Saladin)也成为埃及革命时期的标志,随后又被伊拉克、也门、巴勒斯坦等国家所采用。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要讲一个小插曲。老萨治理下的圣地是一个和谐社会,各教信徒地位平等。有一次,一名女基督徒的孩子被偷,这个妇道人家哭得死去活来,周围的基督徒让她找老萨帮忙。老萨没有因为她是异教徒而袖手旁观,他二话不说,在市场里找到即将被卖作奴隶的孩子,用自己的钱给孩子赎身。母亲把孩子揽到怀里的一刹那,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面颊,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老萨买一送一,挑出一匹骏马送母子返回营地。

  再次向老萨同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