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61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61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头大哥们发誓等攻占下一座城池,一定要大肆洗劫一番,不再让老狐狸阿历克塞的阴谋得逞。身负秘密使命的泰提修斯一路上也盘算着如何完成皇帝交代的重任,心不在焉地做所谓的向导。

  两拨人各怀鬼胎、同床异梦,就这样继续向耶路撒冷挺进。

  【伏击圈】

  在前进的路上,担任先锋官的博希蒙德突然发现队伍后面远远跟着几个人,他们獐头鼠目,鬼鬼祟祟,还时隐时现,甚是可疑。

  不久,派出去的探马回来禀报,后面盯梢的是土耳其间谍,土耳其军早就在多里列(Dorylaeum)埋伏,只等他们入彀。

  阿斯兰丢了首都尼西亚,自然心中不甘。上次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行,而是对敌人掉以轻心,犯了轻敌的错误。他听说十字军继续东进,便组织人马在必经之路的多里列埋下伏兵,要把这帮淘金者一网打尽。

  参与伏击的土耳其军约有六千至八千人,清一色骑兵,包括阿斯兰本人在内,还有其联盟卡帕多西亚的哈桑。

  十字军东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大搬家运动,很多参加东征的人都拖家带口,领着老婆孩子一块到东方寻找生路。在十字军先锋部队里也不例外,先锋部队约有三万人,只有大约一万人能打仗,骑兵两千人,步兵八千人。非战斗人员的数目和所占比重比较大,一旦打起仗来,要保护他们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博希蒙德获悉敌人的计划,便没有贸然行动。经过三天行军,博希蒙德把军队驻扎在多里列城镇废墟边的一处草甸,附近还有条大河滚滚流过。请大家注意这个地形。

  阿斯兰扮演蜘蛛的角色,美滋滋等着十字军自投罗网,没想到博希蒙德竟然识破自己的计划,没进伏击圈,反而在外围扎营。阿斯兰知道自己的计划泡汤,看来伏击是打不成,干脆改偷袭得了。

  【多里列战役】

  1097年7月1日,十字军先锋部队正在营帐里悍然大睡,土耳其军已经悄悄摸到营地外,拉开“多里列战役”(Battle of Dorylaeum)的序幕。

  霎时间喊杀声震天,马蹄踏得地面呼呼乱颤。

  十字军士兵从美梦中惊醒,怀里抱的金元宝也飞了。他们稀里糊涂地摸起身边的刀枪,随便抓条裤子、拽件衣服,胡乱套在身上就冲出营帐。

  土耳其弓骑兵弓弯如满月,箭走似流星,不断向营地*击。十字军炸了营,部分训练有素的骑士在极短的时间内披挂整齐,匆忙提枪上马,三三俩俩地冲出营地。这种零星反击对有备而来的土耳其军来说是小儿科,骑士没冲出多远就沉尸敌前。

  土耳其军的偷袭令博希蒙德大吃一惊,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博希蒙德贪功心切,他率领先锋部队火速行进,后卫部队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下博希蒙德自作自受,先锋部队只得独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进攻。慌乱间,博希蒙德一面组织抵抗,一面派人向后卫部队求救。

  此时,土耳其骑兵已经冲入营地,对非战斗人员和没来得及披挂的步兵展开屠杀。土耳其骑兵马速超快,十字军像没头苍蝇,辨不清东西南北,在营地里四处乱窜,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惊慌失措充斥着整个营地,不少骑士刚坐到马鞍上,就被迎面飞来的土耳其骑兵一枪刺翻在地,死尸被落荒的战马拖出老远,在草地上留下一条深深地滑痕。

  【夹心蛋糕】

  骑士的盔甲过于沉重,骑个马就像狗熊上树,得费半天劲。这种情况下,十字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线。博希蒙德不愧是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出来的,他果断地命令骑士放弃骑马,转而徒步组成防线,以保护赤手空拳的步兵和非战斗人员。该放弃的就得放弃,这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战术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听到命令,还在狗熊上树、拉着惊慌乱啸的战马使牛劲儿的骑士都放弃攀爬,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博希蒙德身边,在营地中央形成一道环形防线。

  哭爹喊妈的步兵和非战斗人员像是见到上帝投下的光环,纷纷向环形防线里面钻。营地里出现一块圆形的夹心蛋糕,周围则是手拿刀叉、张着血盆大口的土耳其军。

  这一招果然奏效,在骑士们死力抵挡下,敌人的攻势被有效化解。

  土耳其军也借助十字军形成防线的时机,在战场上往来调动。弓骑兵使出他们的一贯作战方式:装箭、发射、对手反击前撤退。

  骑士穿着厚重的盔甲,浑身上下包着铁甲,只留一对眼珠子在头盔里滴溜溜乱转,活像变形金刚,他们却没有变形金刚灵活。骑士没有战马就像舒马赫没有法拉利,面对盔甲简单、行动灵活的土耳其弓骑兵,他们有劲儿使不上,也只有防御的份儿。

  骑士拿弓骑兵没办法,弓骑兵对骑士也无可奈何。骑士身上的铠甲和手里的盾牌是最好的防御工具,羽箭戳到上面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羞愧地落到地上。自形成环形防线以来,仅有个别骑士被弓箭射伤,骑士的损失微乎其微,约等于零。

  弓骑兵对骑士毫无办法,十字军的战马却被眼前如蝗乱飞的羽箭惊得四蹄乱蹚、喺溜溜乱啸,衣衫不整的步兵和非战斗人员中箭者也不在少数。环形防线被土耳其军逐渐压缩,夹心蛋糕变得越来越小,有逐渐退化成压缩饼干的危险。

  博希蒙德二目如电,扫视着四周,他右手持剑横在面前,左手端盾护住前胸,大声命令骑士一定要坚守住阵地,援军马上就会到达。

  土耳其军步步进逼,十字军边打边撤,被压迫至附近的河床边。有些骑士开始急躁不安,他们脑袋瓜子里装的还是老思想,认为骑士就是要骑在马上,用长矛和宝剑与敌人作战。现在不让他们骑马,就像不让烟鬼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

  博希蒙德三令五申,告诫他们不许骑马,骑士们还是对上马作战跃跃欲试。河岸边的沼泽地泥泞不堪,它是骑兵最大的克星,粘稠的泥浆会裹住马蹄,令骑兵丧失机动性,即使骑上马也没法纵马狂奔,很多尝试上马的骑士被土耳其骑兵当场杀死。骑士们依然没法骑马作战,土耳其军的攻势也仍旧不减。

  【致命弱点】

  战况并没有就这样毫无悬念的持续下去,博希蒙德二目如电,阿斯兰也长着一双雷达眼,他从那几名被羽箭射伤的骑士身上发现一个重大问题,什么问题呢?

  原来,骑士盔甲虽然厚重,但是它有一个致命弱点,为了使穿盔甲的人能够活动自如,四肢关节和颈项的连接处没有铁片保护。

  这一下可露了破绽。在阿斯兰指挥下,土耳其弓骑兵频频射击,羽箭直奔着盔甲的关节点飞过去。不少骑士胳膊肘、膝盖、脖子数处被箭射伤,很多人因失血过多而一命呜呼。

  恶战至中午,接到求救信息的戈弗雷带着五十名骑士率先赶来支援,他们一鼓作气,突破土耳其军阵线,来到博希蒙德身边。博希蒙德看到自己人,喜出望外,人虽然少了一点,毕竟是一支生力军。

  不久,于格也带着一小队人马奔来增援。在穿过土耳其军防线的战斗中,很多士兵死在乱军之中,其余的则聚集到博希蒙德身边,与之并肩作战。

  战马动不动就陷在泥潭里,来援的骑士也不得不下马作战。土耳其军见到这种形势,变本加厉地继续猛攻。十字军吃力地苦苦挣扎,被逐渐逼退到河畔的浅滩处。

  就这样,双方缠斗七个多小时。十字军眼看就要不支,老雷带着麾下骑士终于赶来,突袭土耳其军侧翼。土耳其军正在集中精力对付夹心蛋糕,没料到身后杀出一队程咬金,队形顿时大乱。

  老雷看准时机,像楔子一样插入乱军之中,切到博希蒙德身边。重新组织防线后,博希蒙德、坦克雷德、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和斯蒂芬二世在左翼,老雷、弗兰德伯爵罗贝尔二世位于中央,戈弗雷、于格担任右翼,一齐向土耳其军发动反击。

  为了振奋士气,博希蒙德大吼道:“今日若能让主满意,主将赐尔等财富。” 

  尽管博希蒙德麾下的诺曼军凶狠异常,尽管上帝被博希蒙德掏出来鼓舞士气,十字军还是被土耳其军打得节节败退。

  午后时分,一队人马突然从土耳其军身后冲入战场,他们舞动长矛宝剑,高扬的十字架军旗显示他们是一支十字军,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主教阿希马尔。

  阿希马尔与老雷同期抵达,他并没有直接奔入战场,而是率队隐藏迂回于山林之中,在未被发觉的情况下,绕到土耳其军背后。这支奇兵直扑土耳其军左翼,包抄了弓骑兵,夹心蛋糕算是得救啦。

  弓骑兵主要作为远程攻击部队,近身肉搏可不是他们的专业。奇兵汹涌而来,弓骑兵哪能挡得住,迅速崩溃,四散逃命。

  与此同时,土耳其军又看到更惨的一幕——自己的营地起火啦。在阿希马尔突袭弓骑兵的同时,他派出的一支部队成功地袭击了土耳其军营地。浓烟滚滚,烈焰翻腾,简直把阿斯兰雷得不轻。

  阿斯兰见十字军一时半会儿没法消灭,自己的营地又乱了阵,心想背后很可能还有一支敌军正向多里列杀来。他好汉不吃眼前亏,率领人马虚晃一枪,撤出战场。

  土耳其军一撤退,十字军都松了一口气,好悬啊!阿斯兰的撤退标志着多里列战役以十字军的胜利而告终。此役中,十字军损失四千人,土耳其损失三千人,双方代价差不多。

  虽然是险胜,十字军的士气却大振,和土耳其人交了两次手,还都打赢了,看来土耳其人并不可怕,拿下耶路撒冷不在话下。

  阿斯兰率领军队一路撤到罗姆苏丹国的东部领土,十字军则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横穿小亚细亚。

  此时正值夏季,烈日当头,酷热难耐,战马咴咴喘着粗气,士兵无精打采地挪着步子。十字军花了整整三个月,才穿越小亚细亚。

  直向下一站——重镇安条克挺进。

  【中世纪的铠甲】

  既然在多里列战役里提到盔甲,那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咱就不说“盔”了,只提一提“甲”。

  在漫长的中世纪,铠甲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很多人有这么一种认识,认为一种新型铠甲问世以后,以前出现的铠甲就会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每种铠甲的功能和作用、制作复杂程度和造价不尽相同,所以在中世纪,不同兵种穿的铠甲类型也有所不同。有时候,骑士身上可能会同时穿多种铠甲。

  就这一问题,我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铠甲:锁子甲(chainmail)、钢板锁子甲(plated chainmail)、板甲(Plate armour)、软铠甲(Gambeson)和锁子铠(Brigandine)。

  一、锁子甲:锁子甲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们在罗马尼亚发掘一座公元前4世纪凯尔特酋长的坟墓时,惊奇地发现陪葬的竟然有一副锁子甲,所以人们相信锁子甲是凯尔特人的发明专利。随着凯尔特人向西大搬家,锁子甲也跟着一起定居西欧。古罗马是在与高卢人的作战中初次接触到锁子甲,随后将之武装罗马军团。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锁子甲在铠甲大家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3世纪,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