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35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35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47年2月2日夜,老坎带着一千人在城里粉丝接应下进入君士坦丁堡,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包围皇宫。老坎把激动的心情深埋在心底,他继续秉承“以和为贵”的指导思想,希望太后能主动走出皇宫。

  太后早已吓成小儿麻痹,躲在宫殿里死活不敢露头。外面人的耐性终于到了尽头,他们冲进皇宫四处寻找太后和约翰五世。“妈咪,大势已去,咱们还是出去投降吧。”在约翰五世劝说下,母子二人失魂落魄地走出来,上帝会如何裁决他们的命运呢?

  老坎知道约翰五世必须留着,这样才能安抚住反贵族势力。于是,老坎把女儿嫁给约翰五世,以岳父身份摄政,约定十年后两人为共治皇帝,那些曾经反对过老坎的人也得到赦免。

  自1341至1347年,这场六年内战终于落下帷幕,它加速了拜占庭灭亡的脚步,被史学家看作拜占庭历史的转折点。

  内战不仅令拜占庭丧失大片国土,更让帝国的资源消耗殆尽。色雷斯,至今仍留在拜占庭版图里的地区,饱受战火蹂躏,资源几近枯竭。随后爆发的黑死病更让拜占庭雪上加霜,人口迅速减少,以致严重影响到税收和兵源。内战还让拜占庭中央集权的统治在各行省崩溃,色雷斯的乡村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这些人虽然肥得流油,却不肯向国家交一个子儿。

  【黎恩济起义】

  拜占庭内乱暂时告一段落,但并不表示天下太平了。说来也巧,就在这时,罗马城也上演了一场*。

  这场起义的领导名叫黎恩济(Rienzi),土生土长的罗马城人士,属于社会底层,他爸是个酒馆老板,他妈是个洗衣工。尽管家里不怎么富裕,他还是受到良好教育,曾潜心研究过拉丁语、历史、演说和诗歌。

  自教廷搬迁到阿维尼翁以后,罗马城变成意大利贵族混战的中心,城市混乱不堪,垃圾满马路,满城臭气熏天。家乡的不幸遭遇使黎恩济回想起了古罗马的鼎盛与繁荣,因此他立誓恢复辉煌的古罗马帝国,让意大利不再饱受战乱之苦。

  黎恩济的想法起初只是一种热情,然而亲兄弟惨死贵族刀下使复仇火焰在他胸中熊熊燃烧,激励他把空想转变成实践。

  黎恩济是罗马城的一名公务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有机会到阿维尼翁觐见教皇克雷芒六世(Pope Clement VI)。

  黎恩济大胆地在教皇面前揭露贵族在罗马城的种种暴行,他的热情极大感染了教皇,教皇表示支持他的反贵族行动。反正现在罗马城也不在教廷控制之下,打倒贵族对教廷有百利而无一弊。

  返回罗马城后,黎恩济花了三年时间筹划起事,在他不懈努力下,身边聚集起一大群粉丝。

  1347年5月,在教皇支持下,黎恩济领导起义,一举占领罗马城。城里贵族不是逃走,就是躲到犄角旮旯猫了起来。几天后,黎恩济被推举为护民官(tribune),成为罗马城的最高领导。

  在黎恩济政府治理下,罗马城秩序井然,和以前混乱不堪的景象真有天壤之别,人们都认为黎恩济是上帝派来拯救罗马城、恢复意大利秩序的救星。

  黎恩济的目标是恢复古罗马帝国,罗马城只是他起事的第一步。两个月后,黎恩济的书信像雪片一样飞到意大利各城市,让市民派代表到罗马城参加大会,讨论在罗马帝国名号下组建联邦,实现意大利统一。

  一些城市派来代表,大会如期举行,代表们在会上展开热烈讨论。黎恩济作为大会主席作了精彩演说,还颁布了一些法令。热烈庆祝意大利统一的盛大仪式持续了好几天。

  8月,黎恩济正式担任护民官,罗马城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活动。

  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哪是开次会就能统一的?这比乌托邦还乌托邦。

  黎恩济的性格也决定他不是个干大事的人。一方面他知识丰富,颇有口才,热情甚至有些狂热,另一方面他傲慢自大,缺乏政治经验,做事犹豫不决,甚至有些猥琐,整个儿一双重人格,典型的双子座圣斗士。

  庆祝吧,最后你们就知道这些全都是泡沫!

  不过,虚幻的表象还是为黎恩济赢来了不少给武林盟主道贺的人。那不勒斯王国和匈牙利正在PK,两家都派人邀请黎恩济加盟。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好景不会太长,黎恩济搞的政府就是一个烧钱的组织,因此他不得不向人民施加重税,导致民怨沸腾。黎恩济在政治上的最大失败就是得罪了教皇,他痴心妄想地想让教皇听他的,还建议教皇联合德国皇帝组建新的罗马帝国,这无疑得罪了他的政治后盾。

  两个月后,忍无可忍的克雷芒六世罢免黎恩济的护民官职务,还要公开审判他,那些遭驱逐的贵族也借机调集人马攻打罗马城。幸运的是,在匈牙利帮助下,贵族军队大败而回,挑头闹事的贵族也死于阵中。

  但这一胜利没能挽救乌托邦,就在黎恩济举行庆功国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时候,教皇下达教令,宣布他是罪犯、异端,乌托邦已然走到天尽头。

  12月,苦撑几个月的黎恩济政府垮台,黎恩济逃难到那不勒斯,两年后遁入意大利某山区的修道院里。

  【东山未能再起】

  每天面对青山绿水,黎恩济越想越不是滋味,吃斋念佛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于是,黎恩济跑到德国,寻求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帮助。他恳请皇帝把意大利,特别是罗马城,从压迫者手里解放出来。查理四世把黎恩济看成是个政治疯子,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扔进监狱,一年后又转手送给克雷芒六世。

  教皇看见黎恩济就一肚子火,心想你小子癞蛤蟆插鸡毛,你算飞禽还是走兽。教皇随即指派三名红衣主教审判黎恩济,审判结果毫无疑问是死刑,不过并没有立即执行,黎恩济仍蹲在天牢里数星星盼太阳。

  巧的是,宣判的同年,克雷芒六世一命呜呼,继任者也是个六世,叫英诺森六世(Pope Innocent VI)。新教皇急于打击控制罗马城的意大利贵族,前任护民官理所当然地成为他手里的一张王牌。于是,大难不死的黎恩济被无罪开释。英诺森六世送给黎恩济议员的头衔,派使节护送他回意大利。

  1354年8月,东山再起的黎恩济杀进罗马城。深受意大利贵族压迫的市民看到救星重现,欢呼雀跃之声此起彼伏,黎恩济又获得以前的地位,权倾罗马城。

  可是性格中的缺点始终纠缠着黎恩济,他搞的新政府命中注定比以前的那个还要短寿。黎恩济滥用死刑、行事武断,市民重新认识到黎恩济和意大利贵族没啥区别,这些都使他的人气迅速下滑。

  两个月后,民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黎恩济出来想安抚暴民,有话好好说嘛,态度就像当初尼卡暴动里的查士丁尼大帝那样。回应黎恩济的声音也和回应查士丁尼的一样,除了迎面飞来的臭鸡蛋和烂白菜以外,暴民还把讲台点着了。

  黎恩济不想变成烤鸡,他跳下讲台,一边跑还一边捯饬,想易容逃走。人民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变了脸的黎恩济还是被暴民发现。黎恩济被拎到讲台前,暴民使出面目全非脚一顿暴打,外加人格侮辱。黎恩济被揍得皮开肉绽,鲜血横飞,面目全非。

  在暴民的咒骂声中,黎恩济惨遭凌迟,被活刮了整整一千刀,肌肉组织呈零星碎片状散落在地上。

  这位说了,你讲了半天,黎恩济到底算个什么人呢?

  我个人认为,黎恩济闹革命的初衷是好的,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只可惜他本人不具备玩政治的资质和才分,先是得罪政治后盾教皇,后又得罪政治基础罗马城市民,到头来自己变成老政治动物们的政治工具,搞到最后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黎恩济是个反面教材,他的失败和惨死给世人敲响警钟,说明了一个道理:领导不是谁都能当滴,政治不是谁都能玩滴。没那本事就别玩政治,搞不好让你千刀万剐,让你下辈子投胎不敢再做人。

  【天下没能太平】

  黎恩济的乌托邦就是历史上的一场闹剧,一个小插曲,最终曲终人散,而拜占庭的内乱却大有再次升温的势头。

  老坎同摄政派妥协的良苦用心人们并不买账,支持摄政派的人继续和老坎作对,支持老坎的人则执意推翻巴列奥略王朝。

  迁延日久的战争、趁机揩油的外族、*的社会秩序和致命的黑死病折磨着拜占庭那经不起风雨的身子骨。胃口大开的杜尚继续发挥余热,相继吞并伊庇鲁斯和大部分马其顿,保加利亚也不甘示弱,吞并拜占庭北部大片领土。

  吉洛特控制的帖撒罗尼迦是塞尔维亚包围下的孤岛,但他们闹得最凶,誓死不承认拜占庭的新政府。老坎一怒之下撕开塞尔维亚的封锁圈,于1350年攻陷帖撒罗尼迦,结束了吉洛特的政治生涯。

  反对老爸妥协的马修也在色雷斯西部搞自己的一套,在封地里玩半自治。约翰五世在威尼斯和塞尔维亚支持下向马修宣战,老坎则借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帮着儿子打女婿。

  1352年10月,一万奥斯曼军击败四千塞尔维亚军,这是奥斯曼帝国进入欧洲作战获得的第一场胜利,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是个极具灾难性的信号。两年后,奥斯曼军攻克加里波里(Gallipoli),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开始对巴尔干的征服,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在为1453年灭亡拜占庭做前期铺垫,虽然在这一刻,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兵败的约翰五世流亡海外。在内战中大获全胜的老坎加冕马修为共治皇帝,看似巴列奥略王朝就要走到历史长河的尽头。

  不过顽强的约翰五世卷土重来,在热那亚支持下,他利用老坎父子逐渐丧失的民心成功杀进君士坦丁堡。

  1354年年底,老坎被迫下野,归隐修道院,吃斋念佛去也。好似百足之虫的马修依仗手里的色雷斯一直坚持了三年有余,才最终兵败下课。

  至此,约翰五世终于如愿以偿,单独坐在宝座上,享受着破败的拜占庭那虚无缥缈的荣耀。

  新一轮内战后,拜占庭已无力恢复到安德洛尼卡三世时期的国力。在拜占庭的所有领土里,除了焦土还是焦土,满目疮痍的国家只剩伯罗奔尼撒半岛维持着繁荣,由于此地相对闭塞,得以在内战中幸免于难。在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之前,伯罗奔尼撒半岛一直是拜占庭赖以生存的经济和文化的最后基地。

  拜占庭周围的各方势力都借助这场内乱做大做强,国际形势对拜占庭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到拜占庭的生存。

  幸运的是,作为老牌帝国,拜占庭政府早已熟练掌握了一套系统的外交手段,目前这种状况也只有外交能救拜占庭于倒悬了。凭借这套老把戏,拜占庭能苟延残喘,继续存活到下一个世纪。

一一二  官逼民反!扎克雷起义
【惨败普瓦提埃】

  随着黑死病逐渐退去,对法国动武再一次提到英格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1356年,在黑太子爱德华率领下,英军入侵法国,挑起新一轮战事。英军在阿基坦境内横冲直撞,沿途镇甸皆遭洗劫焚毁。

  也许是上帝对法国的遭遇心生怜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