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30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30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德华三世乃少有的铁腕人物,法国公然支持自己的敌人,他岂会同意,战云立时密布英吉利海峡两岸。

  另一方面,小贝列尔在苏格兰人眼里始终是个“汉奸”,在守护者们努力下,还乡团的领土逐渐丢失,大有被赶出苏格兰的趋势,爱德华三世和小贝列尔虽多次进剿,却都收获不大。

  1336年,英苏协商停火。谈判期间,法国、罗马教会多次派使者进行调停。

  最后,双方起草一份协议:苏格兰承认年事已高又没孩子的小贝列尔为国王,大卫二世算作王位继承人,条件是大卫二世必须离开法国,到英格兰居住。

  这种自投罗网的事,大卫二世才不会干,他拒绝认可协议的合法性,并表示不再做进一步协商。

  大卫二世的强硬态度让爱德华三世勃然大怒,给你小子斜坡,你还不下驴。爱德华三世随即下令继续进攻,此后的几个月里,英军先后三次入侵,苏格兰多处镇甸惨遭洗劫。

  和苏格兰穿一条裤子的法国不能坐视不理,和平已无希望,腓力六世遂宣布法国会竭尽所能帮助苏格兰,还声称要入侵英格兰。

  【英法百年战争】

  至此,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拉开序幕。这场战争是由诸多事件组成,期间打打和和,历时一百一十六年。史学家为研究方便,把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称为“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年)。

  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场法国人民英勇反抗英格兰入侵者的正义战争。它之所以给人这种印象,是因为法国出了个世界名人——圣女贞德(Joan of Arc),她是法国反侵略的形象代言人。

  事实上,最先挑起事端的是法国!

  1337年,法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沿岸巡逻,袭击英格兰多处沿海地区。爱德华三世实际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在法国支持下,苏格兰把战火烧到英格兰边境;法国舰队屡次骚扰令英格兰谣言四起,说是法国有大举入侵英格兰的意思;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领土同样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三世只要低头服软,以阿基坦公爵身份向腓力六世宣誓效忠就可避免战争。

  然而,爱德华三世可不是爱二爷,面对法国的挑衅,爱德华三世毫不示弱,重申自己对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权,并派林肯主教亨利&;#8226;伯格什携战书送达巴黎。

  英法两国脱去和平外衣,拿起武器正式宣战,中世纪的大戏——英法百年战争重装上阵。这场战争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爱德华时代的战争(Edwardian War),时间是1337—1360年。

  第二阶段:查理时代的战争(Caroline War),时间是1369—1389年。

  第三阶段:兰开斯特战争(Lancastrian War)。圣女贞德出世,法军连遭败绩的局势开始逆转,时间是1415—1429年。

  在此期间爆发的“布列塔尼继承权之战”(Breton War of Succession;1341—1364年)、“卡斯蒂里亚内战”(Castilian Civil War)、“两彼得之战”(War of the Two Peters);以及“1383—1385年危机”(1383–1385 Crisis),都和百年战争有着密切关系。

  【外交战】

  英格兰贵族都举四肢支持爱德华三世与法国开战,这到不是他们生性残忍,喜欢看生灵涂炭。致使他们热衷于英法战争的原因是,自无地王约翰以来,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领土逐渐丧失,英格兰贵族大多是法国后裔,进入14世纪以后,打回老家去的愿望在他们脑海里变得越来越强烈。

  尽管国内战意坚决,爱德华三世也不得不认真审视目前尴尬的处境,法苏的联盟的确给他很大压力,精神不够强大绝经受不住两线作战带来的诸多难题。

  好在爱德华三世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既然法苏可以同盟,英格兰为什么不能寻找联盟呢?

  能和英格兰结盟的势力比比皆是,低地国家里的诸多势力都愿意和爱德华三世联手。

  14世纪初,法国中央集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就意味着低地国家必须接受法国国王的权威,这使得自由散漫惯了的爵爷们很不爽。

  1337年8月,低地国家的主力队员和爱德华三世组成联盟。作为他们“无私”奉献的回报,爱德华三世许诺付予重金以资鼓励。

  如此一来,一个颇具规模的反法同盟横空出世。在开战初期的外交战中,似乎英法都做得天衣无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德华三世和腓力六世都有失误的地方,这都得怪他们缺少那么点儿发展性眼光。

  先说说腓力六世的失误。人家罗马教会和德国皇帝路易四世(Louis IV)本来想和谐,腓力六世不知道抽什么风,把两家的好事搅合黄了。路易四世当然不愿意,反过头来给腓力六世上眼药,与英格兰结成同盟。

  相比之下,爱德华三世的失误小得多。他曾禁止出口羊毛到弗兰德,而弗兰德的布料制造工业完全依赖于英格兰的羊毛,这等于掐断了人家的经济命脉。弗兰德技工随之爆发起义,致使英、弗关系恶化到极点。这次,弗兰德宣布中立,既不帮助旧恨法国,也不帮助新仇英格兰。

  【初战失利】

  反法联盟的建立让爱德华三世稍微松了口气,可是另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为了争取低地国家的支持,爱德华三世许诺给人家谢礼。

  毫无疑问,各级领导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你得先付钱,人家才会替你消灾。

  钱,现在是让爱德华三世长出白头发的头等难题。与苏格兰的长期交恶已经让英格兰嗷嗷只喘粗气,上哪弄钱呢?

  打圣殿骑士团的主意?这帮家伙早死三十年了;向贵族伸伸手?这帮孙子,算了吧;那么教会呢?哈哈,开什么国际玩笑,他们比贵族还孙子;打劫犹太人?长腿爱德华早就干过了;压榨老百姓?增加赋税根本来不及,现在都火上房了。

  思来想去,想来思去,辗转反侧的爱德华三世下定决心——贷款,先解燃眉之急再说,至于能不能还上,到时候再说,反正借钱的是大爷,放债的是孙子。

  爱德华三世拿着从佛罗伦萨的银行贷的巨款抵达安特卫普(Antwerp;今比利时省份),所有与他结盟的低地国家势力全部打赏。

  爱德华三世那张苦大出身的脸应该放晴了吧,盟友也有了,战争费用也有了,可他还是乐不起来。原因何在呢?

  众所周知,英国海军在近代曾称霸欧洲,所向披靡。但在爱德华三世时代,英格兰的海上力量可怜得要死,只能依靠雇佣的海商船队。

  法国雇佣的是热那亚舰队,和笨拙的海商舰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因此,法国舰队可以任意袭击英格兰沿海地区,朴次茅斯(Port*outh)、南安普敦(Southampton;今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市)、格恩西岛(Guernsey)无处不见法国舰队的身影。

  总的说来,法军舰队在英格兰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它的战略意义不可估量。

  为防止法军未来可能发动的大举入侵,爱德华三世被迫把战略资源从其他地区转移到遭受攻击的地方,这使得英格兰在苏格兰的局势日趋败落,英格兰在福斯河(firth of forth)以北的最后一个据点——珀斯,回到苏格兰手中。

  法军更是入侵加斯科尼,欲拔除法国身上的这根毒钉。幸亏加斯科尼大管家奥利弗&;#8226;英厄姆(Oliver Ingham)英勇善战,但形势岌岌可危,法军攻陷加龙河附近的两座城堡后,打开通往加斯科尼的道路。由于没得到增援,英厄姆只得被动防守,加斯科尼随时都有陷落的可能。

  开战初期的一系列失败让爱德华三世焦头烂额,现在他急需军事上的胜利,哪怕是一丁点儿胜利,以鼓舞日渐低落的士气。

  痛下决心的爱德华三世反客为主,向法国发起主动进攻。在英军及其盟友攻击下,康布雷齐(Cambrésis)和蒂耶拉什(Thiérache)化作焦土。

  但英军没能占领任何有价值的地区,致使军队吃饭成了问题。爱德华三世无奈下令撤退,腓力六世并没追击英军,而是放其退出边境。

  就在爱德华三世干流鼻血的时候,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弗兰德同意加入反法联盟。爱德华三世擦擦鼻血,高兴得一蹦三高。看来在仇恨程度上,新仇永远都赶不上旧恨。

  在中世纪,加入敌对国家公开反对自己的君主是最大的犯罪,为让弗兰德摆脱这个罪名,爱德华三世必须宣布自己是法国国王。

  1340年1月26日,为坚定弗兰德的意志,爱德华三世真的这么干了。

  现如今,地球上出现两个法国国王,就像第一次男爵战争里出现两个英格兰国王一样,真是风水轮流转。

  【斯卢以斯海战】

  随着弗兰德的加盟,好运接踵而来,一支英格兰小型舰队袭击法国的布伦得手,一举焚烧港内的法国舰队。热那亚也被爱德华三世的金钱收买,答应不再向法国增派舰队。

  法国被迫向海商雇佣舰队,英法的海上力量终于发生逆转,而厄运只是刚刚降临到法国头上。

  为再次骚扰英格兰,法国舰队的两百艘战船授命在弗兰德附近的大型港口斯卢以斯(Sluys)集结。

  在爱德华三世指挥下,二百五十艘英格兰战船逼近斯卢以斯,百年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斯卢以斯海战”(Battle of Sluys)悄然拉开序幕。

  得到探马的报告,热那亚舰队指挥官建议法国舰队主动出击,憋在港口里只能坐以待毙。

  舰队副司令尼古拉斯却反对一正确主张,他坚持固守斯卢以斯,因为这里是英军前往布鲁日的必经之路。

  舰队司令休斯还是听从了老乡的建议,坚守斯卢以斯。腓力六世用人不当,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将断送法国舰队,也将使法国在以后的战争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1340年6月24日,爱德华三世率领舰队抵达斯卢以斯港口。折腾三年有余,两军终于当面锣、对面鼓的列兵对阵。

  法国舰队排成三四道防线,这是典型的中世纪海战防御阵型。爱德华三世则把战船排成两列,第一列正面进攻,另一列迂回至侧翼进攻。

  在整整一天的厮杀中,法国舰队始终处于防守状态,这和找死没啥区别。

  爱德华三世在交火之初就把战船布置在上风处,让太阳公公站在战船背后。英格兰长弓手借助风势箭雨直下,法国水兵让阳光晃得睁不开眼睛,中箭者一片又一片,落入水中都不见,更有的法国水兵直往海里蹦。

  在这场残酷的海战中,法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被俘战船约达一百九十艘。休斯殁于阵中,尼古拉斯在爱德华三世命令下被处以绞刑。

  据分析,英格兰舰队也损失不轻,爱德华三世被迫在斯卢以斯休整数日。

  斯卢以斯海战向法国敲响了警钟,舰队主力尽丧,致使法国无法进攻英格兰。英吉利海峡由此掌握在英格兰手中,这就保证了百年战争里剩下的战事将在法国本土上演。

  【暂时的和平】

  大臣们听说舰队尽毁,谁都不敢告诉腓力六世。

  腓力六世当时正在攻打低地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