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20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20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苏格兰军仓皇向西面的森林拼命逃窜,被俘的一百人中有普通士兵,也有贵族和骑士。

  短小精悍的丹巴战役极大打击了苏格兰人的士气,第一仗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后的战斗对英军来说都是扫尾工作,长腿爱德华在丹巴战役的第二天亲临指挥,丹巴城堡被迫投降。

  长腿爱德华手上一下多出一大堆最有价值俘虏,什么伯爵男爵,还有一百三十名骑士和扈从,他们让英格兰的监狱顿时热闹起来。

  战况立时出现一边倒的现象,罗克斯巴勒城堡不战而降,其他领主纷纷效仿,只有爱丁堡(Edinburgh)在英军的攻城武器下苦撑了一个星期。

  贝列尔吓得赶紧往北跑,“如果他不亲自来,我们就去找他。”长腿爱德华谨记自己说出的这句话名人名言,他率军向北追击,一定要和贝列尔“见面”不可。

  斯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是守护贝列尔逃难处的重要关隘,而那里的守军早已望风而逃,只留下一个看门人,手拿钥匙,等待英军的到达。

  穿过斯特灵,长腿爱德华长驱直入。贝列尔实在扛不住,只得缴械投降,并不住地忏悔,祈求宽恕。五天以后,贝列尔宣布放弃与法国的同盟。

  尖酸刻薄的长腿爱德华意犹未尽,命令主教主持仪式,把贝列尔龙袍上的金银装饰品统统撕下来。就因为这件“天然去雕饰”的破衣烂衫,贝列尔成为苏格兰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向手辣的长腿爱德华没赶尽杀绝,把贝列尔父子送进英格兰监狱的总统套间。。 最好的txt下载网

89  勇敢的心!威廉&;#8226;华来士起义
长腿爱德华满载而归,金银珠宝装了几大车,苏格兰国宝也没逃过他的黑手,加冕苏格兰国王的命运之石(Stone of Destiny)从斯昆修道院搬家到威斯敏斯特宫(直到1996年才送回苏格兰)。

  随着贝列尔脱下龙袍,换上囚衣,一千八百名苏格兰贵族在贝里克宣誓效忠长腿哥。

  郡督(Sheriff)在苏格兰各地走马上任,他们作为地区经理代替主子行使宗主权。

  苏格兰捆绑在英格兰的战车上,成为入侵法国的金库和马前卒,至少长腿爱德华是这么想的。

  可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侵略者的嘴脸永远保持统一型号——无耻到那种地步,而人民群众回应侵略者的方式也永远保持同一型号——豺狼来了有猎枪。

  郡督以统治者自居,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视苏格兰人如贱民草芥。郡督的残暴统治令苏格兰人民忍无可忍,苏格兰贵族也不堪受辱,纷纷揭竿而起。

  1297年,苏格兰爆发起义,带头大哥是威廉&;#8226;华来士和安德鲁&;#8226;德&;#8226;莫里。

  【艺术毕竟不是历史】

  华来士仙乡何处,姓字名谁,关于他的故事,中国人还是在看过梅尔&;#8226;吉布森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以后才逐渐熟悉起来。

  电影里悠扬的苏格兰风笛、随风飘动的苏格兰短裙无不散发着异域风情,在这些极具视觉效果的画面衬托下,对自由的向往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除此之外,最让国内影迷大呼过瘾的就是影片里的打斗场面,呜呼呀,原来古代打仗还可以这么拍!

  这部片子的优点数不胜数,囊括五项奥斯卡大奖。不过呢,同其他商业电影一样,《勇敢的心》是一部艺术作品,而不是再现历史。

  电影里把长腿爱德华的残暴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个俺相信,在俺眼里,长腿哥的造型就应该是那样。

  但是,影片把长腿哥的儿子爱德华二世描绘成同性恋,这个俺就不同意了。

  爱二爷的取向是否符合社会主流,还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讨论点,并无定论。爱二爷是个帅哥,他先后宠幸过两位帅哥大臣,那些是事实,至于他们之间不是纯洁的男男关系的说法还有待考证。反正有一点值得大家参详,人家爱二爷至少把过两个妹,还是五个娃他爹。

  另外,吉布森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给华来士和爱二爷的老婆、美男的闺女、法国公主伊莎贝拉(Isabella of France)安排了几场对手戏。

  苏菲&;#8226;玛索饰演的伊莎贝拉公主天生丽质,*动人。历史上的伊莎贝拉的确貌若天人,法国编年史作家戈弗雷(Geoffrey of Paris)曾评价道:“(她)即使不是全欧洲,也是全法国最美的美人儿。”法国是美女高产国,由此可见伊莎贝拉漂亮到何种程度,这不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嘛。

  电影里说这位神仙姐姐对华来士从闻名到见面,从仰慕到爱慕,更晕的是,她竟然怀上华来士的孩子,给爱二爷戴上顶镶着绿边、插着绿花的超级绿帽子,一直绿到海角天涯。

  其实呢,正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神仙姐姐是位女强人,人称“法兰西母狼”(She…wolf of France)。

  But,伊莎贝拉不可能爱上华来士,华来士闹革命的时候,神仙姐姐才两岁,她再怎么早恋也不至于干出那种事吧。真正给爱二爷戴绿帽的另有其人,到底是谁,咱们后文再表。

  当时,美男把伊莎贝拉作为战略资源,指给爱二爷做老婆。他希望借助娃娃亲解决英法长久以来在加斯科尼问题上的冲突,以及英格兰对安茹、诺曼底和阿基坦的领地要求。

  这些地方是当年腓力二世在布汶战役前后从英格兰手里“缴获”的,长腿爱德华和法国闹不愉快也是为了它们。

  娃娃亲遭到教皇卜尼法斯八世(Pope Boniface VIII)的坚决反对,老家伙到不是为孩子们的幸福着想,只是因为他和美男子腓力是死对头,英法结亲与他有何好处?

  长腿爱德华后来也几次提出悔婚,这段饱受折磨的政治婚姻在争吵声中悬而不决,直到长腿爱德华死后,爱二爷才敲锣打鼓地到法国迎亲,此是后话了。

  【斯特灵桥战役】

  至于是什么促使华来士走上革命道路的,电影里说是因为他媳妇被苏格兰贵族杀害,华来士为妻报仇才被逼上梁山。

  这是历史上的一种说法,据说,拉纳克郡督杀害华来士的妻子玛丽恩&;#8226;布莱芙(Marion Braidfute),华来士把泪水化成怒火,杀死拉纳克郡督后投奔的“梁山”。

  华来士起初跟随威廉&;#8226;道格拉斯爵士(Sir William Douglas)转战各地,投入轰轰烈烈地反侵略斗争。

  长腿哥是何许人,他早就透彻地看清参与暴动的苏格兰贵族的嘴脸。不到两个月,在长腿爱德华分化瓦解下,苏格兰贵族集体叛变,与长腿爱德华单方面妥协。

  不甘当亡国奴的华来士率领部队离开打游击的塞尔扣克森林(Selkirk Forest),参加安德鲁&;#8226;德&;#8226;莫里的队伍。

  莫里当时正在斯特灵积极筹备,准备迎战前来进剿的英军。

  斯特灵有条大河流水哗啦啦,微风徐徐吹过,河面泛起团团涟漪,景色美不胜收。

  就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著名一战“斯特灵桥战役”(Battle of Stirling Bridge)马上就要上演。

  1297年9月11日清晨,英军和起义军隔河相望,拉开阵势,杀气顿时布满四野。

  英军兵力大约九千到一万两千人,其中骑兵两千人左右,布阵南岸;起义军只有两千三百人,其中骑兵三百人,布阵北岸。

  起义军与英军相比少得可怜,对他们唯一有利的是战场的地形。英军要剿灭起义军,必须通过河上的一座小桥(据推测在今天斯特灵桥的上游),桥面狭窄得仅够两匹马并排而行。这是起义军精心挑选的战场,这样可以有效抵消英军的兵力优势。

  指挥英军的依旧是久经沙场的沃伦,他对地形心知肚明,投降英军的苏格兰骑士理查&;#8226;伦迪(Richard Lundie)提出一个双向打击的战术方案:六十名骑兵发动正面进攻,其他骑兵迂回渡河,从侧翼袭击起义军。

  这个提议相当棒,至少打90分。没等沃伦传令,身边一人哼了一声,从气体喷出鼻腔的力度分析,这哥儿们对伦迪的战术嗤之以鼻。

  沃伦扭头一看,只见这人肥头大耳,满脸横肉,肚子圆鼓轮敦,低头看不见肚脐眼儿,好似天蓬元帅下凡。

  噢,是他!谁啊?不是猪八戒,这个大肚子蝈蝈名叫休&;#8226;德&;#8226;格雷辛汉(Hugh de Cressingham),长腿哥安排在苏格兰的财政大臣。

  格雷辛汉是个精打细算的好会计,在对付苏格兰暴动的问题上,他一直主张猛攻猛打,搞成持久战会浪费国王陛下的money。

  格雷辛汉撇着嘴,指着对岸说道;老沃你瞧,削对面这帮乌合之众还用那么费劲吗,直接冲过桥去就得啦!

  沃伦一看,的确,起义军衣衫褴褛,手里什么家把式都有,知道的是“革命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劫的,这和军容整齐的英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嘛。

  沃伦点点头,采纳格雷辛汉的建议,传令直接进攻。他们还不知道,死神从这一刻不停地抚摸英军的面颊,轻敌,历史上多少名将都栽在这种心理上!

  随着传令旗不停摇动,在格雷辛汉指挥下,英格兰步兵、骑兵和威尔士步兵冲出阵地,扑向小桥。

  狭窄的桥面顿时化解“洪水”的速度,英军慢吞吞地,一步一步在桥上挪动。

  起义军严阵以待,静静看着英军表演。中国有句军事格言“半渡而击”,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约有五千四百名敌兵过桥以后,起义军里的长矛手以豹的速度、熊的力量冲到桥头,向队形散乱的英军展开攻击。

  一场惨不忍睹、惊心动魄的大屠杀立时展现在沃伦眼前。密林般的长矛结结实实插在骑兵和战马身上,英格兰重装骑兵被杀个措手不及,顿时人仰马翻。

  突如起来的闪击让英军的前锋和后续部队脱节,骑兵队伍里只有一名骑士奋力杀出地狱,设法逃回南岸,他的一百多名同事眨眼间死于非命。威尔士步兵也损失惨重,有口气的扔掉武器撒腿往南岸便跑。

  浑身膏腴的格雷辛汉为轻敌丢掉性命,起义军把格雷辛汉的尸体剥皮,皮肤被切成碎片,作为胜利的象征。其中一块最大的就在华来士手里,华来士不住地摇动着直甩鲜血的人皮向沃伦示威。

  沃伦被桥头的战斗雷得外焦里嫩,一股冷气从脖颈子直冲脑袋瓜子顶端。他手里还有大量弓箭手,主力仍完好无损,可是初战失利让他信心全无。

  沃伦急忙拆毁斯特灵桥,放弃起义军所在的苏格兰低地,狼狈撤往贝里克,致使斯特灵城堡的守军孤立无援。

  英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七千人,起义军损失不多,但莫里因伤势过重,不久后壮烈牺牲。

  斯特灵桥战役不仅是苏格兰在独立战争中的第一场胜仗,也给军事战术课程添加了一个新章节:长矛手痛斩英格兰骑兵的战例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步兵完全能变成骑兵的魔鬼终结者。

  【艰苦进剿】

  华来士继莫里之后当上起义军首领,他借斯特灵桥的胜势反客为主,把战火烧到英格兰境内,对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