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不灭的村庄(上部) >

第68部分

不灭的村庄(上部)-第68部分

小说: 不灭的村庄(上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哭出声来,蹲在地上委屈道,你凭啥儿打我,凭啥儿呀。

  酸杏喘着粗气道,你个狗杂种,滚去你妹家瞧瞧呀,看该打不该打。真想一锄头把你的脑壳儿砍下来,看你还添乱逞能不。

  人民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东窗事发,被老子知晓了。他不敢再申辩,蹲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事后,仨人痛打姚金方的事像风样儿地传遍了杏花村。洋行没有遭到人家打骂,振富没敢动手,但被娘豁牙子狠狠地数落了一顿,嫌他帮倒忙,害得叶儿婚姻不保。京儿被茂生狠狠地踢了两脚,骂他没有出息,叶儿撇了他跟人家过日子了,是好是孬,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哪用得着你去操横心呀。木琴也是直埋怨京儿糊涂,本来叶儿的婚姻还能有和解的余地,叫他们这一去掺合,准砸锅,金方是绝不会再回心转意了。

  仨人原本是要替叶儿撑门户的,谁知会弄到这般田地,不仅害了叶儿,还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人见人嫌,四下里不落好儿。仨人不愿意往人群里钻儿,整日一心扑到杏林里,以此来缓解家里家外四处涌来的压力和怨气。

四季飞歌(3·1)
经过了冬季管理的杏树,没有像村人担心的那样因剪枝掏心死去,而是越发旺盛地生长着。一进入开花期,便渐渐显示出不同凡响之处。未管理过的杏树,花朵都挑挂在树梢的四周,花色虽艳,也还锦簇,但数量上却远远比不上管理过的杏树开得多。被管理过的杏树枝干上开满了一簇簇的杏花,连树膛里也缀满了花朵,艳艳地缠裹了一树,像给树身穿上了件锦衣绣袍。众多的蜜蜂蝴蝶蜂拥而至,翩跹飞舞在枝杈树梢间,终日不肯散去。

  及到落花挂果时,这种优劣之势愈加明显。抬眼望去,只要搭眼看到树身上挂着干嘟嘟的杏果的,不用问,都是经过管理的杏树。挂果稀疏的,都是未经管理过的。

  村人真真地大开眼界了,齐齐赞叹秦技术员好本事,当初把树木糟踏得不成个样子,眼见活不成了,谁知它活得更欢势,挂的杏果之多,是村人从没见到过的。这时,哄闹着退出集中管理的人家开始眼红了,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听木琴的话,跟木琴走呐。这样的亏儿已经吃过不止一次了,这次眼睁睁地又狠吃了一回亏儿。直骂自己是狗改不了吃屎的脾性,谁让自己口软心活,当初跟着别人瞎起哄儿呢。现今儿遭报应吃亏了,真是活该呢。

  渐渐地,有些人家不再懊悔自己的过错,而是把过错一股脑儿地推向了酸杏、茂林和振富们,说当初都是他们暗里挑唆自己退出管理的,今年遭受的损失应当由挑头儿的人来负呢,咱不能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吃了哑巴亏儿呀。还真有不识数儿的人,径直跑到仨人家里去数说。

  酸杏本就被叶儿的家事搅得心魂不在身上,见村人来埋怨自己,更是火气攻心,一气之下,竟然病倒了,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世事事不闻不问,一见到来人,更是装成病重体弱的样子,不理睬不接待。

  茂林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任人埋怨牢骚,就是不吭气儿。

  也有跑到振富家里的,想借机发发牢骚,但看见洋行阴沉着脸,爱搭不理的样儿,心下先就亏虚了。刚要提起话头,被洋行毫不客气地一顿光火,立时蔫了,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洋行一见到当初那些趁机拆台闹着退出管理的人就来气,再加上前不久因了打人遭受的窝囊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黑唬着脸说道,咋还有脸面来说这些破事呢。当初退不退出管理,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也没人拿刀架脖子上硬逼着退吧。又不是吃屎的娃崽儿,连这点儿主意都拿不定,看到管理的林子好了,就心馋眼热,就怨天怨地,当初自己都干啥儿咧。乒乒乓乓地一顿磕碰,立时遣散了上门的人,连那些想前来找门还未来得及找的人望而生畏,再不敢跨进振富家的大门槛儿,总算给同样懊恼的振富挡了一回驾儿。

  洋行还专门提醒木琴说,嫂子,咱的集中管理算是成功一半儿了,可也不能放松警惕吔,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呢,我看有些人对咱的林子眼红得像要一口吞了还嫌不足的样儿,得防着些,别叫那些人暗里使坏祸害咱。木琴没大往心里去,还说你也别把人想象得那么差,他们要是看集中管理好,今年再加入进来也不吃哦。洋行还是不放心地再次提醒道,小心没亏儿吃呀。

  过了没几天,渐已绿树浓荫的村子街面上,骤然响起酸枣婆娘骂街的声音,依然是双手卡腰两脚直蹦嘴角泛沫儿的架势,重现了当年痛骂满月时的那一幕,其火爆程度与当年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足。当年骂街,纯粹是欺负满月,引起了众怒,其下场可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这次却完全不同,酸枣婆娘骂街的理由充足,骂起来更是理直气壮,就算是跳到屋笆上滚到街面上骂,别人也都会鼓励叫好的。原因是她家的杏树被人糟踏了,树枝被恶意地折断,又统统扎眼地摆放到树下,嫩嫩的杏果全变成了干瘪褶皱的蛋皮模样,这明明是在向她示威呢。虽说只有两棵树木遭到这样的厄运,但保不住往后其他的树也要遭此厄运呀。因而,她的骂街,颇得众人的拥护,有些人也跟着她一起咒骂那个折树的人不得好死,使原本一个人跳独脚舞的场面,渐渐变成群魔乱舞的局面。

  木琴刚从镇上回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是酸枣婆娘闲疯了,又在无事生非地找活儿干呐。她快步地奔过去,见有好几个妇女也围在婆娘的身边帮腔儿骂街,心下就疑惑了,问这是咋儿了,有事就说事,骂街能解决问题呀。

  妇女们见木琴过来质问,立时闭上了嘴巴,不再吭声儿。酸枣婆娘见到木琴现身,一反常态地上前扯住木琴的衣襟诉苦道,侄儿媳妇哟,你好心好意地领着咱搞集中,搞管理,现今儿集中起来的林子都管理好嘞,这是全村老少娘们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呢,谁知就有那么些个黑心人夜里馋得睡不安生叫喔,就偷偷地出来使坏折树呢,这可不是单冲着我来的,恐怕是冲着你来的呢,你可得为我作主,替我撑腰,也得小心着自家呢。

  这种既切中要害又温情体贴的话语,从这婆娘的嘴里冒出来,让人略感到一丝滑稽和别扭,但又的确道出了众人的心声。木琴弄明白了婆娘骂街的原委后,安慰道,婶子,事已经出了,咱就追查,查处了就一定处理,可这样在街面上骂人,也不是个看相儿哦,家去吧,消消火气,大队这就着手调查呀。

  婆娘竟然很听木琴的话,还难得地拉着木琴的手道,侄儿媳妇,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就听你的讲劝,不为难你咧,可这事你得替我查个明白,也得当心自家的树别叫那些黑心人使了坏儿呢,他们还有啥事做不出来哟。说罢,溜溜地回了家。

  木琴这才意识到洋行的提醒并不是多余的。她立即把茂林几个班子的人找来,把酸枣婆娘骂街的原因讲了,说咱得加强杏林看护措施,成立护青队,日夜守护着,别让这就要到手的票子打了水漂儿。茂林积极拥护,还自告奋勇地说,这事你就别费心咧,由我带着护青队看护着,不会再出岔儿呀。振富也积极出主意道,得把护青队分成几个班,划分责任区,日夜不停地看护着,哪个责任区出了事,就找哪个小组的人算帐。要是抓到使坏的人,就让他加倍赔偿所有遭坏儿人家的损失,看谁还敢使坏不。

  这是木琴自上台以来召开的效果最好的一次会议,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拥护木琴的主张,并积极地为她的提议出主意想办法,还主动承担一些责任,没有了往日退缩避让的尴尬局面。这让木琴深感宽慰,一直以来哽堵郁闷的心胸豁然敞开,透进一丝久违了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呼吸顺畅,心情舒畅。

  护青队立时成了了,以技术小组的原班人马为主,原各生产小组抽调出来搞杏林管理的人手为辅,统由茂林直接指派调度,日夜上紧儿地看护着即将成熟的杏果。人民、公章和夏至又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技术小组,并与其他人一道,不分白天黑夜,兢兢业业地看护杏林。直到把熟透了的杏果装运到前来拉货的拖拉机上为止,这糟踏杏林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四季飞歌(3·2)
即将到了麦熟的季节,地里的麦子渐次黄了梢儿,而麦秆却还油绿,天气也热了起来。这时,家家户户都忙着麦收前的准备工作,摊上一大摞煎饼,以备麦收期间的吃食,并寻出略微生锈的镰刀,打磨得锋利铮亮,等待那盼望了一冬一春漫长时刻的到来。

  今年的等待似乎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并非麦子成熟早,而是漫山遍野的杏果早于麦子半个月熟了。山坡村落里到处疯长着的杏树身上,挂满了渐次泛黄的杏果,大而圆,酸又甜。特别是那些经过管理的林子,树身上挂着干嘟嘟的杏果,把枝桠都坠弯了,斜斜地垂到地面上。有不少的树枝被树主人小心地用木棍支撑着,生怕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坠折了。娃崽儿们从刚挂上青果时就开始摘食,一直吃到杏熟,早已吃腻了,甚至一瞥见杏果,肚子里就要泛酸水。

  大人们也不再像去年似的蹲坐在田间街头,兴奋热烈地数算着今年又将多打几斤麦子,而是见面就评比谁家的杏果能下多少斤,按去年的价格又能卖多少钱。算来算去,便会被自己估算出的收入吓了一大跳,说怎么可能这样多呀。再重新算计,依然是个吓人的数目。有人干脆减半了算,说就是这样算下来,也是不敢想的数目呀。算过后,就开始算计哪些人家的树木多,收入的钱数将要达到多少。每当算到这里时,那些参加了管理的人便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听别人串通,退出集中管理。而那些主动退出的人家,便腆着羞羞的脸面,耷拉下脑壳儿,闷声不响。

  茂林们虽然见天儿忙忙活活地细心照看着杏林子,但看到管理过的树上挂着诱人的杏果,比未参加管理的多出了近一半儿,也是馋得眼热心跳的。他偷偷跟雪娥嘀咕道,当初咋就瞎了眼退出管理了呢,要是狠心坚持住,咱家的那片林子地好土肥,肯定会比别人挂的杏果多。雪娥翻着白眼气恼地回道,你不是一心儿地跟着酸杏跑,想拆木琴的台面么。这下好哩,自己拉下的屎尿自己嚼吧,报应呢。振富也躲在家里懊恼,对婆娘酸酸地说道,终日擒雁反叫雁啄了眼珠子,幸亏洋行这崽子眼尖儿,把咱的一份儿掺合了进去,要不的话,损失大了去咧。

  随着杏果的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村人开始注意观察着木琴的举动。有些人忍不住了,抽空儿便往木琴家里跑,探听木琴的动静,打探今年卖杏的路径和行情。于是,木琴家里渐渐热闹起来,不管白天黑夜,总有人影晃悠在屋里院外,并不时地伴有说笑的声音。这些人生怕木琴在卖杏的时候,只顾了自己,把众人都撇了,就形影不离她家的左右。那些退出管理的人家,也是盯看着木琴,虽然不好意思跑到她的跟前打探,但也铁了心地偷学木琴卖杏的法子。同时,技术小组里几个小崽子们的身架也日益见长,有不少的人上赶着打招呼套近乎,并求他们在卖杏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捎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