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姨娘不易 作者:水舞青萍 >

第57部分

姨娘不易 作者:水舞青萍-第57部分

小说: 姨娘不易 作者:水舞青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奕宸彻底凌乱了,如果对方不是个三岁的小奶娃,他就要怀疑下一步是不是该被逼婚了,可是这感觉和逼婚也差不多,一桌人都看着他呢,他自然知道眼前这小小人得罪不得,强忍着心底的不安胡乱夹了一大块肉放在俞静之的盘子里。

小丫头开心极了,挑衅似的瞪了二哥一眼,捞起盘里的东西就往嘴里塞,可惜刚咬了一下就吐出来大哭起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冯奕宸慌乱之下把一大块生姜夹给了她。

 68夜话

沿路嗅着白玉兰的清香;铃兰缓步走向外书房。十年的光阴如流水般飞逝,想想往事仍历历在目。

她扶正后不久;太夫人就过世了。将近七十的老人;又经历了金陵之乱的逃亡,风餐露宿;饮食不周;老人的身体早就损了,待新帝坐稳了江山,子谣在宫中备受宠爱,俞家在子诺手里重又兴旺;铃兰也承诺了和俞正桑和解;老人真的没什么牵挂了。

太夫人是在睡梦中走的,面容很安详,早晨闻讯而来的一大家子人哭的昏天暗地,子诺和安之尤其伤心,这其中也包括铃兰,她是真心不记恨太夫人,甚至还有些感谢这个老人。扶正之前太夫人屡屡不顾及她的想法心意行事,但正是这样的态度逼出了她的才智和雄心,逼她思考如何去获取别人的支持和理解,逼她用事实证明自己可以胜任俞家夫人的位置,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铃兰也改变了很多,想明白了很多前世没有想通的道理。

守孝一年,反而是铃兰最愉悦的时光,绣阁赏春,清风明月不辜负,九夏炎飙,鸳鸯戏羽碧荷低,水亭秋醉,丹枫染衣诗笺香。三冬寒冽,银铛融雪啜团茶,有夫有子万事足,无风无浪镇日闲,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服完孝期,子诺升任豫章府尹,三年后,调任冀州府尹,又三年,调到现在他们住的豫州府,如今这里也呆了快三年,铃兰很好奇皇上下一步会把他们一家指派到哪里。(你丫果真好日子过的太久变笨了,没想到所任之处都是农业大省么?)

轻轻推开房门,子诺正忙公事,见她来了只抬首笑了一下。铃兰将食盒放在一旁的高几上:“歇一歇,我给你做了五味粥。”

“好,等我看完这些邸报。”

铃兰盛了粥静静的看他,明亮的烛火下男人的眉目神情一清二楚,只见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嘴角紧紧的抿着,左手轻轻的敲着桌子,似乎很为难。

一时子诺写完过来:“好香,兰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你也学的油滑了,还没尝就说好香。”

“红袖添香,有你在,这粥如何能不香?”

“多嘴多舌,没脸没皮。”铃兰嗔道。

“兰儿,当年口口声声不满我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的人是你,如今嫌弃我话多的人也是你,为夫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啊。”

铃兰一滞:“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年轻当然喜欢热闹,”

“那现在呢?”

“现在啊,觉得沉默寡言的男人更有深度!”

子诺瞟了她一眼:“女人的心思真是不可捉摸,你看我就不像你那么善变,无论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

铃兰横了他一眼,顺手舀了一勺粥堵住了他的嘴。

“说正经的,”她朝书桌方向努努嘴:“有什么为难之事么?”

“没什么,薛老将军病重了,太医说可能熬不过夏天。”大约是从唐一笑那里知道了是铃兰首先提出突袭大名府的建议后,子诺在朝堂大事上并不避讳她,有时甚至还和她讨论一二。比如现在,他就一边吃粥一边等着铃兰的答复。

薛家的事情铃兰一直关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子谣和薛丹菡都嫁给了那个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男人,后宫前朝有着斩不断的联系,自从子谣入宫之后,俞家就不能把自己当做寻常臣子看待,必须对政治斗争保持高度的敏锐性。更何况,十年来皇后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而子谣是大皇子的生母。

“既然薛老将军不能再领兵出征,那么可有将兵符交还给皇上?”

“他交了,皇上没要,让他安心养病,病好了继续为国出力。”

“可是,薛老将军的病怕是好不了了。”

“所以,边关只怕要有波动。”

“那皇上的意思是继续用薛家呢,还是会另选贤能?”

“皇上想收回兵权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这次确实是个好机会。至于接替老将军的人选,朝堂上举足轻重的武将不外乎英国公张佑征,隆显候于翊俊,靖海侯焦永鲁,除此之外就是唐一笑,不过他主管的京畿重兵也是很重要的职位,皇帝未必愿意他远行,至于那些新提拔的柳震升、陈诚、祖蓝、赵全之流,还是年轻,缺乏领兵作战的实战经验,做做副手还行,要当此重任还欠些火候。”

“可是那些勋贵子弟不也是承袭的爵位,有几个真刀真枪的打过仗啊。”

“道理是这样,可是他们毕竟是武将世家出身,耳濡目染也会有所得益,那些当兵的也更信服他们。就如木匠都说自己是鲁班后人,酿酒的都说自己是刘伶后代一样,光这个名头就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

“这倒是,不过既然皇上有意收权,照理也应启用寒门出身的武将才是。”

“哪有那么容易,”子诺苦笑:“先不论勋贵是否愿意交权,就是寒门出身的武将也不能让人完全放心,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新的勋贵?再者说,这武将还真不像文官一样能说换就换,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是弄个赵括这样的人领兵,咱们大夏朝可没有四十万大军给他陪葬。”

“照你这么说,还是让薛家继续领兵好了。这么多年来,薛老将军韬光养晦,藏锋守拙,薛皇后主理后宫贤良淑德,倒也找不出什么大毛病。”

“倒不会继续用薛家人,如今的世子不堪大任!他的异母弟弟反而更有能耐。”

看铃兰不解的样子,他又详细的解释:“薛老将军原配是隆显候家的小姐于氏,生的世子薛冉斌,就是皇后的亲哥哥,可是世子不成器,论起斗鸡走狗不让他人,可是要说行军打仗,那就是七窍只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咯!”

“正是。慈母多败儿啊!幸好老将军还有一个三儿子薛冉斐,是他的一个小妾所生,也是薛丹南的哥哥,薛丹南能嫁英国公的儿子,可见他们娘仨多么受宠。薛冉斐也确实有几分能耐,不到十八岁便跟着老将军上阵杀敌,颇立了一些功勋,尤其是金陵之乱的时候,薛家大军回撤驰援唐一笑,他独自率领三万人马不仅守住了边关,还伺机出战重伤羌族的首领,取得黑风堡大捷,一战成名。”

铃兰点点头,出身不好的人更知道努力,古往今来都是这个道理。

“薛家还有老二呢,叫薛冉斋,也是一个奇葩,既不是嫡子自身能力又不强,却总想着争权夺利,老将军曾经也带他出征历练,结果处处拖后腿,窝里斗,把老将军气的不轻。”

铃兰郁闷的捧着脸:“看来薛家也是一团乱麻啊,都说多子多福,我看不一定,大家要是心不齐,日日想着窝里斗,人越多反而越削弱战斗力。就像小时候看老农逮螃蟹,只要篓子里已经有了几只螃蟹,便是不盖篓盖也没有关系,螃蟹们自然就是相互拉后腿,谁也爬不出去。”

“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薛家这次肯定要被换掉。给他们一个爵位安享荣华富贵就是了,至于边关大军,其实也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的冀州总兵张顺清就不错。”

“张顺清,难道和英国公张家有什么关系?”

“是的,算是英国公的旁支,但是关系很远了,他中过武举,总兵之位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即有真材实学,又不算寒门出身,薛家和张家本有联姻,派他去接替薛老将军正合适。”

“既然已有合适的人选,你还担心什么?”

“若是光这些事倒也好办,邸报上还写了别的呢,你没发现从入春到现在已经三四个月没怎么下过雨了,冀中甘陕连我们这里多个州县都出现了旱情,我担心,要是再有一个月不下几场透雨,今年的收成可就堪忧了。”

这倒是大事,如果将边关羌族的骚扰比为疥癣之疾,那么遭遇灾年可谓是心腹之病,一个处理不好,病入膏肓都有可能,不能不慎重对待。

“四叔他们从南洋带来的洋芋,不是已经在很多地方推广种植了么,洋芋抗旱好活,若是真的庄稼歉收也能活人无数。”

“我知道。可是,兰儿,我烦恼的是,之前年年风调雨顺,老百姓也仅仅是填报肚子而已,很多人家里依然没有隔夜粮,如今偶遇天灾,就有吃不饱之忧,我们的百姓为什么活的这么苦?活的如此没有保障?他们不勤劳么?不努力么?我每视察一处,经常看到那些老农无论夏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都忙个不停,手上长满了老茧,腿脚因为常年在田里劳作裂了口子都不愈合,那些个妇女,白日里忙活家事,夜晚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纱织布,日夜不息,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稍有天灾人祸便要卖儿卖女求生存。铃兰,看到这些,我也很痛心啊。”

“你教守之的那首诗怎么说来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你说,这万颗子都到哪里去了。”

“都化为统治阶级的享受了呗。你还记得梦筠表妹的那条月华裙么,一条裙子就要十几两银子,光上面的刺绣就需绣娘绣一个月,可是这样的裙子,她顶多穿一季就扔了,舒家只是个普通京官,尚且如此靡费,整个大夏朝有多少这样的官员人家?更别提那些世家勋贵,亲王郡王了,至于皇家的奢侈更是惊人,大皇子的抓周礼我去了,抓周的物品全部用赤金实心打造,加上宴席上的所用的金银器皿都是新打的,听说仅此一项就耗费了内务府千两黄金。如此奢靡的生活,都是民脂民膏养出来的啊。”

子诺默默点头:“所以,人人都想中举当官。中了举就不用缴纳赋税,有人就钻这样的空子,我在下面视察时才知,一村之中只要有一个人中举,大家都将田亩记在他名下躲避赋税,举人们就靠这些人交的供养就可以使奴唤婢妻妾成群,若是侥幸再中了进士授了官职,那就是更不得了了,除了薪俸常例之外,一年到头还有冰补薪补车马补,逢年过节更是节礼不断,就是不用贪污也可保一世荣华富贵。这,确实很不公平。”

“兰儿,你好像说过在大海的那边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的,你的描述真的让我很心动,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是制度的威力,个人无法反抗只能在制度的禁锢下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时代限制下,子诺能有如此忧国忧民的胸怀实属不易。但是要解决他担忧的问题,却不只是一腔热血就能做到的,西方的民主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几条: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通过掠夺得来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商业繁荣带来的私权意识的觉醒,最最重要的一条,那些国家都是小国寡民,民主和监督实施起来比较容易,这些条件,都不是大夏朝所具备的,所以铃兰已经很小心的尽量少提前世之事,但是没想到偶然露出的只字片语,还是引起了子诺的注意。

铃兰谨慎的斟酌着语句说:“我说的那些也都是听来的,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你说的这些,有些经过深思熟虑后可以向皇上陈奏解决,有些则很难甚至不可能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