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妾心如宅 >

第63部分

妾心如宅-第63部分

小说: 妾心如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太夫人。”明知自己是饵,便也有那份自知之明,出岫并不称呼太夫人为“母亲”。 

今日太夫人仍是一身素服,见她恭谨有礼,便屏退左右留她单独说话:“屋子里就咱们两人,我也不避讳,这几日你表现得很好,尤其那日在前厅,众人的质疑你都能沉稳应对,令我很是意外。”

出岫只低眉垂眸,并不接话。 

太夫人见状,又道:“那日你未与我商量,便忽然假孕出现。我问你,这事你要如何收场?又从哪里抱个孩子过来?” 

那日出岫不过是为了能一击即中,令云氏族人承认她,因而才亟亟用了怀孕当借口,也是自信有沈予这位神医弟子作保,不会有人产生怀疑。可如今要如何收场? 

她这几天想了很多,便也如实道出自己所想:“暗中谋害两任侯爷之人,无非是看中了离信侯之位。我假孕在身,必定会引起幕后之人再次行动,只要我故意留下破绽,大约是能引他们上钩。” 

“你说得不对。”太夫人立刻出语指点:“对方既能潜藏二十年不动声色,又能在不知不觉中给老侯爷和辞儿下毒,必也是个狠角色。若故意漏出破绽给他(她),反而令人起疑……你该严加防范,而且,防范得越严密,幕后之人便越觉得棘手,行动时也更容易露出马脚。” 

不愧是谢太夫人,的确深谋远虑,手段高超。出岫颔首回道:“出岫受教。” 

太夫人点点头,又问:“如若幕后之人十分沉得住气,一直没有小动作,你这肚子又要如何装下去?” 

“若是能在我‘临盆’之前查出幕后真凶,不妨便使个计策,让我‘落胎’,顺势嫁祸给幕后之人,引他(她)现出原形。”出岫目光微闪,沉吟片刻又道:“若是我‘临盆’之后仍未查出真凶,那便找个男婴来暂时养着,不信他(她)不动手。” 

听闻这番话,太夫人目中划过一丝赞许之色,面上也终是有了笑意:“若当真找个男婴过来,你可舍得用他做饵?” 

出岫犹豫片刻,才叹道:“我会尽我所能保护那孩子不受伤害,毕竟他是无辜的。” 

太夫人闻言摇了摇头,语中表露几分担忧:“你到底还是心软……” 

“可对那幕后凶手,我绝不心软。”出岫目光坚定,冷冷回道。 

太夫人挑了挑眉,终是没有多说什么,换了话题,又问:“你觉得老二如何?” 

二爷云起吗?这一回出岫不假思索,坦然道出自己的想法:“那日在前厅,您也瞧见他的反应了。夏夫人失足落水之事,断断与他脱不了干系。”如今,自己是云辞的继室,而夏嫣然是云辞的亡妻,论理她是该尊称夏嫣然为“夏夫人”。 

太夫人早已看出云起的异常,遂对出岫的推测表示赞同:“辞儿临终之前也是如此说的……嫣然这孩子最爱排场,喜欢前呼后拥,那日却独独带了灼颜外出,何况还怀着身子……她尸身上的衣装也很朴素,并不似平日所打扮。辞儿怀疑她是冒充你外出见人。” 

冒充自己外出见人?这番内情出岫尚不知晓,忙问道:“夏夫人要冒充我去见何人?” 

太夫人眯着眼,看着出岫不解的目光,点拨她道:“她冒充的是你,那你不如想想,在这云府之中,你与谁说话是见不得天日的?又有谁接了你的单独约见,会来秘密赴约且不会感到意外?” 

出岫闻言立时秀眉微蹙,喃喃地分析起来:“我一个丫鬟,除却与二爷有些过节之外,并不曾与知言轩、浣洗房以外的人来往过。若是见知言轩和浣洗房的人,我必是光明正大……” 

她目光一闪,再看太夫人,亟亟道:“二爷曾对我有过……觊觎,且闹得府中皆知,我若要见他,必然得私下约见,而二爷多半会来赴约!” 

“你倒也不算太笨。”太夫人笑了笑:“我原先一直怀疑老二的玩世不恭是装出来的,可倘若嫣然之死当真是他所为,那反倒是我高估了他。” 

太夫人敛目似有所想,半晌又道:“倘若害死嫣然的人是为了她肚里的孩子,则凶手十之八九与下毒之人是同一拨;可倘若嫣然之死是个意外,或者是老二所为,那反倒说不准下情毒的是谁了……” 

出岫对太夫人的分析深以为然。是啊!云起若是以这等不入流的手段害死夏嫣然,反倒说明他没有下毒的本事。 

“也许夏夫人之死并非二爷所为,是有人刻意引二爷上钩,将咱们的视线转移到他身上呢?”出岫忽然想到这种可能,连忙开口补充。 

太夫人又是笑了:“我如今反倒有些明白,辞儿为何会钟情你了,倒也是个聪明孩子……”话到此处,太夫人有些伤感,又叹道:“其实嫣然也很聪明,不过都是些小聪明,反而害了她的性命。” 

这句话,出岫接不下去,只得沉默以对。 

太夫人看了看出岫,又好似是在透过她看向别人,伤感之意比方才更浓:“辞儿的死令我想通许多,也许……嫣然与他的这桩婚事,当真是我做错了,否则……”想起夫君与独生爱子的死亡内情,纵然再是坚强铁腕,太夫人也不得不承认,她老了。 

回首前半生,确然是做错了许多事。当时不肯承认,一意孤行,如今却换来这个结果…… 

“您请节哀,这都是造化弄人。云氏树大招风,内有觊觎外有劲敌,的确防不胜防。要怪,也该是怪那下毒之人,您又何苦将担子往自己身上揽?”出岫自知说这番话是逾矩了,却还是忍不住开口劝道。 

太夫人只定定看着出岫,见她说得真挚,忽而笑叹:“如今竟要你来劝我,有趣,有趣。” 

“是我失言。”出岫忙道。 

太夫人也未在此处钻牛角尖,又将话题转回云起身上:“无论如何,嫣然之死是条线索,顺藤摸瓜,定能摸出个所以然来。若当真不是云起母子所为,反而能排除他们下毒的嫌疑。” 

出岫点头表示受教:“我会留意。” 

太夫人“嗯”了一声,半晌未再说话。就在出岫以为她疲倦了,正欲告退之际,才听她再次开口:“京州来人了,今夜抵达烟岚城,要与慕王一道来祭拜辞儿,你作为遗孀,合该见上一见。” 

太夫人边说边状若无意地去看出岫,补上一句:“来者是南熙统盛帝第九子,去年刚册封的诚郡王,聂沛潇。” 

第76章:似曾相识又陌生 
九皇子聂沛潇要来烟岚城?出岫有些疑惑:“九皇子此番前来,难道单单是为了祭拜侯爷?” 
“自然不是。”太夫人依旧看着出岫,道:“慕王在南熙宗室行七,但出身不高,其母早逝,便一直养在九皇子母妃膝下。说来这两位虽不是一母同胞,倒也亲厚非常。近年慕王屡建军功,封王列土来到房州,也是九皇子的母族在背后撑腰之故。此次这九皇子不期而来,又值南熙立储之时,只怕来意不大简单。” 
话到此处,太夫人略有停顿,又深深看了出岫一眼,续道:“不过他人既然来了,又提出要祭拜辞儿,你与老二、老三也不能失了礼数,便随我见一见他罢。” 
出岫朱唇微启,一个“好”字已到唇边,可即将说出口的时刻,她忽然瞧见太夫人的神色——慎重且带着几分观测。只一瞬,出岫已然明白过来,这是太夫人在考验她! 
是了,当年九皇子为名妓晗初所写的一首《朱弦断》传遍天下,世人都以为这两者之间有些情分。虽说自己与九皇子之间清清白白,甚至是素未谋面,可,太夫人又如何会信?即便信了,又如何能容忍外头频传的谣言? 
更何况,自己虽不知九皇子长相如何,可并不代表九皇子也不认识自己!毕竟挂牌之日,他的确是来捧场了的,若是此番与他冒冒然相见,这岂不是落人话柄? 
尤其,云起知道自己就是晗初,届时多半会趁机大做文章,再行羞辱…… 


出岫不禁庆幸自己多转了个心思,忙对太夫人拒绝道:“我虽是侯爷遗孀,可这名分来得不踏实,也并非人人认可,还是……不见客了。有二爷、三爷陪您出面足矣。” 
闻此一言,太夫人很是满意地笑了笑,直白道:“你能如此考虑,可见是用了心思。不瞒你说,方才我特意盯着你瞧,便是希望你懂得察言观色,明白我的暗示。如今看来,倒也未教我失望。” 
此时出岫只觉背上已渗出层层冷汗,勉强笑道:“是我出身低微,过往不堪,辱没了侯爷和云氏的名声。您请放心,晗初已死,从前那些故人,我会一概避谈避见。” 
太夫人闻言只挑了挑眉,表态道:“九皇子远道而来,纵然云府正值丧葬期间,也该开席宴客。今日你若无事,便不要离开知言轩。” 
出岫领命称是,又听太夫人问自己:“如今知言轩的下人可够使唤?还用得惯吗?”这一问,语气已轻柔许多,也关切许多。 
“从前侯爷的人都在,也调教得宜,我反倒觉得使不完……不如,看哪一房缺人手,分出去一些?”出岫顺势提议。 

岂料此话一出,方才还放轻语气的太夫人立刻沉下脸色,开口薄斥:“嫡长房的下人哪能随意分出去?更何况都是侍奉辞儿的人!你要分给各房,那便是打他们的脸面,是贬斥!纵然差事闲着,也要让他们留在知言轩!待日后为辞儿过继了子嗣,再让他们去侍奉世子罢!” 
这话说得极为严厉,出岫也听得战战兢兢,她不曾想,太夫人竟如此维护嫡系的权威,甚至连下人都不让随意调用。而且,那话中之意,她分明是同意立嗣派的意见,主张为云辞过继个子嗣绵延香火了! 
这倒是与自己料想的一致。出岫连忙请罪:“出岫失言,请您责罚。” 
太夫人瞧着她那副模样,蹙眉抿唇,看起来很是紧张,便也给了一个台阶下,道:“你来府里时日尚浅,从前是丫鬟,也没人教你。可如今你是离信侯夫人,有些东西便要弄明白。” 
出岫只觉羞愧不已,深深颔首。 
太夫人借此机会又道:“莫怪我待你忽冷忽热,驭人之术便是如此,有时严苛,有时也要怀柔。这其中分寸,你多体会罢。” 
“是。”出岫俯身行礼,又听太夫人训了几句话,便告退离去。 

转眼间,到了日暮时分,南熙宗室的两位贵客也如约而至。沈予作为南熙统盛帝的螟蛉之子,与两位皇子也算沾了手足之亲,故而今日席上,太夫人特邀他前来作陪。 
太夫人与沈予都是见过两位皇子之人,然云起和云羡却未曾与九皇子聂沛潇谋面。去年云辞大婚之时,宾客实在太多,两人又各有待客的任务在身,便也无暇与九皇子结交,今日见他登门前来,都有意结识一番。 
为表诚意,兄弟两人早早便在府门相侯。未几,远远瞧见一辆异常低调的车辇驶来,缓缓停在府邸门前。随之,车上相继走下两人,一人黑衣一人紫衣,正是慕亲王聂沛涵、诚郡王聂沛潇。只不过聂沛潇封王日子尚浅,如今又没有封邑,因而众人还是习惯性地称呼他为“九皇子”。 

云起与云羡齐齐望去,慕王聂沛涵是房州的主人,素来喜穿黑衣,彼此之间已见过多次,自不必说;再看九皇子聂沛潇,两人都不禁细细打量起来。 
一袭暗紫衣衫,身姿挺拔,衣襟、袖口都缀了黑色蛇纹,腰间也系着一条绫金的黑腰带,可见是专程佩戴的,也算表达对亡者的尊重。 

但见这位九皇子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那双凤目倒与慕王如出一辙,应是得了统盛帝遗传,可这满面的风流雅痞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