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一次,汉军和楚军在广武对阵,双方相持不下。项羽要求同刘邦单独决斗,刘邦不同意。他运用计谋,历数项羽十大罪状。
刘邦对项羽说:“你有十大罪状。第一,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你自己称王;第二,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假借王命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第三,你违抗楚怀王命令,擅自率兵入关。”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
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加重了语气大声说:“你身为臣子,却杀了君主,滥杀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等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勃然大怒,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结果,一箭射中刘邦前胸,汉军只好退兵。
“大逆不道”就是由此而来的,封建时代指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现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亦作“大逆无道”。
■ 大器晚成
典出《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崔琰,东汉末年清河东武城人。他从小爱好击剑,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又苦读诗书,学识丰富。大将军袁绍知道他文武双全,封他当了骑都尉。袁绍兵败官渡之后,曹操起用崔琰,曹氏立国后,崔琰做了尚书,他为人正直,并且擅长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轻的时候,名气不大,大家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亲戚们也都轻视他。只有崔琰经常说:“崔林这个人是有希望的。正如老子说,大的器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崔林将来必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成为栋梁之才。
“大器晚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绝父子的私情。
典出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兴兵叛乱,卫国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与其狼狈为奸,一起杀掉了卫国君主卫桓公,自立为王。
然而,石碏为人正直,他对儿子与州吁谋反弑君的行为极其愤怒。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如果能得到周王赐封,国人会更加拥护。现在陈国国君很受周王赏识,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你们。”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在石厚与州吁去拜见陈桓公的时候,石碏派出左宰(官名)丑杀州吁于濮,家臣羊肩杀石厚于陈。
后来人们用“大义灭亲”来形容为维护正义,对违反祖国、人民利益的亲属不徇私情,依法制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字篇 第五章(1)
■ 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是佛教语。
典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初入佛门的和尚,问义玄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义玄禅师便竖起拂尘,这和尚因为害怕挨打便喊叫起来,禅师便打了这个和尚。又一初入佛门的和尚,也问义玄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也竖起拂尘,这和尚就叫喊,禅师就喝止他,这和尚还要辩解,禅师便又打了这和尚。
禅师的目的,是考验对方对佛教的虔诚和领悟程度,告诫对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读深究,弄清佛法的奥妙。禅师的这种古怪的传教方法,后来便被佛门采用流传。
后来便形成了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的仪式,称之为“当头棒喝。”
■ 盗亦有道
典出《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盗拓,相传他是春秋时奴隶起义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名“巨盗”。盗拓的党徒问盗拓:“我们做强盗的也有道义吗?盗拓说:“何止我们有,天下哪里没有道义呢!”
那么这位“巨盗”是奉行什么道义从而形成如此气候的呢?
庄子说,谁家是否贮藏有财宝,盗贼们商量酌度后,必知有无,精准的像神仙算过一样,谓之“圣”;在下手之前,盗贼们彼此同心,奋勇争先,谓之“勇”;与主人发生冲突后,不顾自己安危,舍身为众盗殿后,谓之“义”;能够断知抢劫是否可行,预料吉凶,出手便可有收获,谓之“知”;分赃时,轻财重义,分物平均,谓之“仁”。庄子认为,要想做一个有“成就”的大盗,也要具有相当高的“盗行”。
“盗亦有道”即来源于此,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 得陇望蜀
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岑彭率领部队随着刘秀的车驾攻占了天水,与吴汉在西城围困隗嚣。这时,公孙述派李育带领人马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ī),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李育,自己带领车驾往东回洛阳去了。
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西城、上邽两座城池如果攻克,就可以带兵向南去进攻四川的公孙述贼众。人们总是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得陇望蜀”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形容得寸进尺,既是褒义词,又含贬义。
■ 得心应手
典出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只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蹲在堂下忙于制作车轮的工匠轮扁,问经常在堂上读圣贤书的齐桓公:“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圣人的书。”“那圣人还在吗?” 轮扁问道。“早死了。”桓公随口答道。“哦,人都死了,那大王读的就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糟粕了!”轮扁说。
齐桓公说:“我一个国君读什么样的书是你一个木匠可以议论的吗?你若能说出个道理来,那就罢了;若说不出,就处死!”轮扁说:“我只是从我制造车轮的劳作中体会到的,比如用斧子削木做榫头,削得小了,哪怕只是一丁点,放进卯眼里都会松滑不牢固;削得大了,哪怕只是一丁点,就会滞涩装不进去。所以必须削得不大不小才能吻合牢实。而这种技术,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是不能言表的啊!由于我难以用话语传授给儿子,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技术,因为这是我活了七十年的经验。古代圣人学问中的精妙之处,是无法以语言传授于人的,因为他们已经死了。由此看来,大王读的不是糟粕又是什么呢?”
四字篇 第五章(2)
“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相应怎么做。后用来比喻技艺纯熟,做起事情来非常顺利,亦作“得手应心”。
■ 雕虫小技
典出唐代李白《与韩荆州朝宗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韩朝宗,是唐朝玄宗年间人,曾做过荆州的刺史,所以人称韩荆州,他特别爱惜青年文士,乐于提拔后进的人才。有很多人经过他的推荐,都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与韩荆州朝宗书》给韩荆州,请韩荆州帮忙介绍工作,信中除了称赞了一番韩荆州的为人和学问之外,就是阐述了自己的志愿以及写作方面的情形。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够让大人欣赏。这个谦虚的年轻人李白,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
典出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秦桧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前线调回了临安,立即囚在了狱中。回家后,秦桧便在东窗之下与妻子王氏密谋谋杀岳飞的办法。王氏说:“可不能放掉岳飞啊,‘擒虎易,纵虎难’。”秦桧听了妻子的话,坚定了杀岳飞的信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杀害了岳飞。
后来,秦桧到西湖游玩,得了病,回到家不久就死了。没多久他的儿子秦熺也死了。王氏请道士为其招魂。道士作法时,看见秦熺与秦桧以及谏议大夫万俟卨(秦桧的杀害岳飞的帮凶),都戴着铁枷,在地狱中备受小鬼的折磨。秦桧见方士前来,便对方士说:“麻烦您给我夫人传个话,就说‘东窗事发’了。”
后来人们用“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来形容这件事,也比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
■ 东山再起
典出《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谢安辞官在东山隐居,朝廷屡次下达命令,叫他出来做官,他却不为所动。数年后,他终于出任大将军桓温的司马。朝中的官员都前来看望、送行。有官员开玩笑说:“你老兄屡次违背朝廷的任命,舒舒服服的在东山隐居,我们这些人经常议论说:‘谢安不肯出来做官,让老百姓怎么办呢?’如今,你出来做了官,让老百姓拿你怎么办呢?”谢安笑了笑没有回答。
谢安从此恢复了仕途,历任高官,一心辅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攻晋,谢安以征讨大都督出任,遣侄谢玄于淝水大破苻坚。
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人们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 洞若观火
典出《尚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舍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
商代第十九位君主盘庚决定将国都迁到殷,臣民反对,盘庚于是做训词,阐明迁都的道理。盘庚对臣民讲,我如今决定迁都,并不是我荒弛德政,只是你们觉得我背离了德政,认为我一个人不谨慎。对于你们的想法,我已观察得像看火一样明白,我也是谋划不周,只抓紧迁都而放纵了对你们的教育,迁都这件事,就像渔网的眼由总绳把握,臣民应该接受国君的领导,才能有条不紊。就像农夫从事农务,致力耕耘,就一定会有丰富的收成。
后来演化成“洞若观火”,指清楚的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亦作“洞如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