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空谷幽兰 >

第24部分

空谷幽兰-第24部分

小说: 空谷幽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嫘扌械娜瞬拍茏∠吕础

    问:你出家多长时间了?

    宝胜:我出家才三年,但是我修行很长时间了。很多年前,我卖掉了在西安的房子,搬到了一座寺庙里。但是那个方文对我很差。

    不管什么时候有人批评我,我都不在乎它是否公正。我现在还是这样。我总是反省自己。但是我跟那个方丈之间矛盾重重,最后我就走了,搬到了清凉茅篷。清凉茅篷离慧圆茅篷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但是我住在那里的期间,病得很厉害。我一定是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我太虚弱了,都动不了了.整个身体肿得像个气球。本来我可能会死的,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两个居士,他们照顾我.直到我恢复健康。他们一定是菩萨。此前我从没有见过他们,此后也再没有见过他们。后来,等我能走的时候,我就回了西安的家,去恢复身体。有三个月,我不能吃普通的食物。我母亲去世后;我又一次离开家,回到山里。这一次我找到了一位好师父,跟他学了几年.直到他圆寂。

    我被宝胜的真诚和纯朴所打动,希望有更多的人对他们自己和别人能像宝胜一样诚实。我们在寺庙门口道别。几秒钟后,他成了一个黑色的人影。儿秒钟后,他不见了。

    我翻过山岭,从北坡下山,走过那三条岔路——它们通向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找走过紫竹林寺,走过那座空的旅馆,走过火龙洞。路很好走,但是浓雾和刺骨的寒冷使山路变得又湿又滑。当我到达停车场的时候,我决定,剩下的路程从那条大路往下走。

    六个月前,太阳落山后,当史蒂芬和我沿着这同一条路驱车下山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只巨鸟,正屹立在路边的一块岩石上。它被我们的车头灯晃得看不见东西了。我们停下车。当我打开车门的时候,它突然展开了翅膀。这对翅膀足有六英尺长,而且是红色的。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的脸,它就消失在黑暗中。这一次,我所看见的,只有山。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在中国古代;人们走得最多的路,是那条连接着西都丰、镐、咸阳、长安和东都洛阳及中原之间的路。这条路当时被称作洛阳路。它从终南山脚下绕过,也是很多想当隐士的人决定永远离开长安时所走的路。

    我租了一辆车,从西安东门出发,沿着这条路向东开了10公里,来到灞河。在古代,灞河是旅行者所遇到的第一个主要障碍。春天的时候,灞河变得能有一里地宽。尽管据说早在公九前7世纪时期,就已经有军队渡过了灞河,可是直到公元前3世纪,当秦始皇来这儿为他的一位将军送行的时候,历史记载中才第一次提到了一座桥。

    在古代,任何有时间的人.都可以来灞桥为他们东行的朋友或同僚送行。很多个世纪以来,它也以“销魂桥”而闻名——它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送别地点,也是一百万首涉及到柳树的诗的背景地。

    直到当代,在灞河两岸,向南北各延伸出几公里,还一直种着垂柳。晚春时节、柳絮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成为长安八景中的又一景。在汉语里,“柳”这个字与“留”字同音;因此那些留下来的人就折一枝柳条送给那些离开的人。它是最有意义的临别赠物了,也是每个人都出得起的礼物。现在那些柳树都不见了。几十年前.在一项治洪工程中,它们被砍掉了。

那座桥,或者至少是它的一个近代版本,却幸存了下来。它建于1834年,就建在自公元6世纪末以来人们一直使用的同一地点。今天,它是交通车辆进西安的通道。至于东行出西安的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和驴车,则走南面两公里处的一座新桥。

    在古代,很多寻求幽居的人就在这里停下来。他们不过灞桥,而是在灞桥和南面的白鹿原之间的灞陵安顿下来。

    这些小山最初是因为汉文帝而出名的——汉文帝选择了它们作为墓地。汉文帝是一位很罕见的国君.他只想过得像隐士一样快活。他对于俭朴的热爱几乎是传奇性的。他在宫廷里穿草鞋。在他的遗嘱中,他说,与他同时代的人花巨款修建精致的坟墓,因此他要求自己下葬的时候,只带最少量的陪葬品,而且坟墓中不能有任何比陶器更贵重的东西。按照他的愿望,公元前157年,他被葬于灞陵。

    就在灞桥前,我们掉转车头,向文帝陵开去。行驶六公里后,我们停下来。从路上望过去,白鹿原像两只展开的翅膀,延伸到一个鸟嘴形的小山处,那座小山正指向天空。文帝陵就在那鸟嘴形的小山下面。一位农夫给我带路。

    山下是过去的祠堂所在地。九块最近出土的明清两代的石碑标明了地点。农夫说,红卫兵来这儿之前,这儿有四十多块石碑。他们还砍倒了一棵柏树,那是汉文帝下葬的时候人们种的。农夫回忆起小时候爬这棵柏树的情景。陵墓本身在石碑上方的一座小山上,距灞河大约有五百米。我来的时候正是三月中旬,山坡上种了几百棵杏树——杏树象征着长寿——洁白的落英在地面上铺了一层。

    回到路上后,我们驱车往回向灞桥开去。路上经过一个队伍:几十位村民排成一列走着。白布孝带缠在头上,从后背拖下来。这是一个送葬队伍。队伍末尾儿的一位村民停下来小便。这正是汉文帝所欣赏的那种葬礼。

    回灞桥的半路上.在毛窑院村附近,我注意到,在离路不到—公里的地方.有一列凿在黄土高原里的六个窑洞。其中的两个已经安了门。西安地区的农舍门通常是黑色的,镶着细红木边儿。这些门整个是红色的。我们停下来,我用望远镜观察那六个窑洞。我看到每一扇门上都贴着“南无阿弥陀佛”和佛教吉样标志的横幅。在附近的一块农田里,我问—位农夫那里是不是有人住。他说,几年前,有两位比丘尼和十几位女居士搬进了那些窑洞里。她们把她们的住地叫作老洞庙。

    两千年来,灞陵地区一直吸引着渴望隐居的人。梁鸿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元1世纪,他曾经住在这里。他过去一直在终南山麓放猪,有一天,他的篝火失去了控制,烧掉了另一个人的财产。为了赔偿损失.梁鸿把他的猪给了那个人。

    关于梁鸿诚实的故事传遍了这一带,于是有几个富裕家庭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梁鸿婉拒了,说他更愿意一个人生活。不过,当地有一家,他们的女儿长得异乎寻常地又胖、又丑、又黑。她也很强壮,强壮得能举起一盘石磨。这最后一项美德吸引了几位求婚者,可是她都拒绝了。她说,她只愿意嫁给像梁鸿一样的贤者。当梁鸿听说这件事的时候,马上娶了她,带着她一起住进灞陵的山里。在那里,他们靠耕织为生。闲暇时间;梁鸿以弹琴作诗自娱。他曾经写过一系列24首的组诗,咏历史上的隐士(已佚)。

    几年后,梁鸿和他的妻子迫切地想搬家。他们渡过销魂桥,向中原走去。当他们经过北邙的时候——北邙是洛阳著名的北山墓地——梁鸿作了下面这支歌儿:

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另外一位曾经住在灞陵的隐士是韩康。公元2世纪,韩康住在这里,靠采草药为生。他在长安卖草药,言不二价。他这样做了30多年,直到有—天,一位年轻姑娘来向他买草药,韩康拒绝讨价还价,姑娘火了。她说:  “言不二价,你以为你是谁,韩康?!”韩康叹息道:”我一直想保持默默无闻;但是现在连年轻姑娘都知道我的名字。卖草药还有什么用呢?”他回到灞陵,再也不去长安了。但是人们却没有忘记他。桓帝听说了他的诚实,派了一位特使,常了一辆安车;来请他去都城洛阳。皇室的宣召是很难拒绝的,于是韩康就同意去了。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当特使还在睡觉的时候.韩康就驾着他的牛车离开了;消失在终南山中。在那里,他隐姓埋名,度过了余生。

    我们追随着韩康和另外一千位隐土的足迹,渡过了灞桥。三公里后、我们经过邵平店村。邵平店是一个公共汽车站,是以东陵侯邵平的名字命名的。东陵是秦国对灞河以东那些小山的称呼。公元前362年,当秦国国君迁都咸阳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东陵这—带作为王室墓地。这样一来,它就成为比较重要的封地之一,因此东陵侯也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四十年后,秦国统一了全中国,创建了秦朝,咸阳成为帝国的都城,而邵平则当了东陵侯。不到二十年之内,秦朝结束了,咸阳沦为废墟。邵平也成了平民。面对命运的变化,邵平泰然处之,他开始种瓜,并因此而变得更有名了——从那以后,瓜就成为这一地区的一项特产。但是现在是三月上旬,于是我们继续向前走。

    经过邵平昔日的瓜田四公里,就在斜口村前,我们离开主路,掉头向南。又行了四公里,就在韩峪村前,我们走上另一条通向西南的岔路。这条路几乎就只是两条车辙,那是驴车从附近的一座砖窑里拉砖轧出来的。大约两公里后,它在洪庆堡村终止了。在村子的南面,我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地方:坑儒谷。当地人叫它“鬼沟”。

    秦朝的时候,基于对历史的不同诠释,在国家政策方面,学者们各执己见,为此秦始皇很恼火。他的解决办法是,公元前211年,几乎烧掉了帝国所有的书,并把四百六十名学者一起活埋了。一些当代学者怀疑这次集体活埋事件是否真的发生过,但是它在接下来的朝代历史里有记载,面且至少早在庸宋两朝,人们就已经在坑儒谷里建了祠堂,以纪念这—事件。

    这里没有什么可看的。在村子昔日的西门附近,有两棵巨大的槐树,标志着那座祠堂的位置——可是就连村子里的老年人,对那座祠堂也都没有印象了。他们所能记得的只是一些年前.有一队历史学家来了,发掘出了一尊学者像。那尊学者像,后来被他们搬到临淄县博物馆去了。

    村子南面有一个长500米、宽100米的盆地,上面长满了麦苗。村民们说,这个盆地过去是一个沟,后来被填满了。尽管了解当代学者的观点;我还是上了一些香。回主路的路上,司机告诉我说,“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很喜欢提示知识分子坑儒谷的存在。

    回到高速公路上,我们继续向东开去。又行了六公里,来到骊山脚下的临潼县城。骊山是终南山的一条孤脉,从西向东延伸大约有十公里。这座山不大,包括两座山岭,最高处仅达1,300米。但是它恰好坐落在一条路附近,而这条路联系着渭河平原和黄河平原上的都城,因此它也是中国最早的风景名胜地之一。

    我在山脚下订了一个房间。因为太阳还很高,所以我继续进行考察活动。从临潼向东走五公里,我下了车,爬到秦始皇陵的顶上。陵墓上长满了柿子树,它们还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下面的一个地方就是那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坟墓。据说修建这座坟墓花了七十万民夫三十八年的时间才竣工。它的围墙周长有六公里多。它的各种建筑中现存的东西包括一支地下军队,士兵是用粘土做的,分布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甲。尽管已经挖了几个考察用的大坑,但是秦始皇陵(公元前209年,秦始皇被安葬于其中)仍然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