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锋无形-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吴毅的部署,绑匪甲的爆破队在大名路上整小鬼子一把,立即将鬼子引过来,交由疤瘌子的混合狙击队处置。
但凡特勤旅的老成员,基本知道绑匪甲、空空六这两个,是极为不遵守命令、自顾自己痛快揍小鬼子的那类人渣。
“嘿嘿,你他娘的老东西!要不是旅长命令俺们多留活口,俺们随意多添几罐子汽油烧烧,叫你连鬼子渣都见不着!瞧瞧吧,四面八方围拢来的都是,你还嫌不够,小心鬼子拆散你的老骨头……”空空六抢过疤瘌子泡好的一壶茶喝个够,抹抹嘴、翻翻白眼,一通抢白。
他没说谎,俩人渣受领任务之初,是想到要添加用以轰炸鬼子细菌城那样的罐子,管它街边有没有西洋鬼子产业,一通大火烧了干净,只是想到可以诱使更多鬼子兵力来攻“日侨区”才生生忍住。
“那就好!去吧,忙你们自己的去!酒、点心都带上。嘿,打完战,还是俺做东……”疤瘌子眯眼看看自己“防区”内各个方向警戒哨发出鬼子靠近的信号,相信这两个人渣没撒谎,表示愿意给点犒劳。
“嘿,这还差不多!”绑匪甲顺手拿走小桌上的糕点。
“算你个老东西识相!”空空六提走地上两挂啤酒。
他们认为,酷暑大热天,有这么些酬劳,忍一忍还是值得的。
打发走俩人渣,疤瘌子这个老渣子提着两把毛瑟二十响,背上一杆步枪迅速蹿上楼顶。
归属他指挥的这个“混合狙击队”,成员部分来自特勤旅、部分选自王亚樵招集的抗日志士,武器配备有轻机枪、步枪、掷弹筒、冲锋枪,也有毛瑟驳壳枪、左轮枪,甚至是双管猎枪,却没有一个扛着带瞄准镜狙击步枪的。
说混合名至实归,号称“狙击”是不是有些吹牛?不至于!
所谓的狙击,是有距离之分的。
像鲁家哥几个那样,拿着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隔着老远一打一个准是狙击。
能像疤瘌子一样拿着驳壳枪、步枪,以肉眼视力极限范围内、中等距离上一枪一个准地消灭敌人的也是狙击。
拿着射程不远的左轮枪、勃朗宁、伯格门、猎枪近距离内精准射击,也属于狙击。
鬼子战术有些老套,但绝不可小觑。
他们以小队分为二十多路,班组交替掩护地搜索围拢过来,遇到街巷转角、院墙阻隔都会由机枪组、掷弹筒组抢占适合位置做出射击准备,而步枪兵一组熟练地攀高查探戒备、一组警惕地进屋逐处查探。
二百多人的“混合狙击队”分成二十多个小组,散落在鬼子这处侨民区出入通道的各个角落,正好迎击循路而来的鬼子小队。
接战的枪声、爆炸声陆续响起,继而绵延成片,似乎整个鬼子侨民区都陷入巷战之中。
一个鬼子小队搜索到疤瘌子所处院落附近,故伎重演地散开队形,一个机枪组将射击位置选在一座椭圆小花坛上,三个掷弹筒组则分别占据几座院落中间的拐角处。
疤瘌子趴在楼顶上的一处小缺口看看,猛地抬手抡起一对老毛瑟,连续啪啪开枪,将机枪手、掷弹筒手撂倒。
在鬼子慌乱的还击中,猫腰转身顺着屋后一根长索溜下,钻进另一座楼内。
………【第十四章 城市狙击(九)】………
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货仓上,代表民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国民政府军军旗、特勤旅独特的军旗,在炮火中迎风飘扬,深深刺痛蜂拥围攻的鬼子。
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战车、装甲车,步兵炮、山炮,只要能够调集的火器,无不是不计后果地疯狂开火。
海军陆战队、陆军步兵、侨民武装、“华人奋勇队”,但凡能够调用的兵力,一波接着一波,在督战队的嘶吼下,发动不要命的冲锋。
大有不夺回这些要点,下一步将发动传说中的猪突攻击队形趋势。
可惜,在守军密集狠毒的火力打击下,这一切都是徒劳。
每一波冲锋除了加高冲击道路上尸体堆垒,就只有缩水大半的残兵在撤退命令中零零散散地回到出发阵地,舔舐伤口酝酿下一波冲锋。
有些风水轮流转的味道,就像我军在“历史上”发起的攻击一样!
到处是急红眼的日军军官、将领声嘶力竭地呼号他们的上级、司令部,要求立即加大“作战指导”,并以再不派来大批兵力上海日租界“陷落”就将从他们这儿开始相要挟。
作为司令官,牛岛贞雄在司令部内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同样咆哮着喝令通讯兵,一遍遍向他的上级松井石根求援,甚至是直接向国内军部发报,要求立即派出航空队越洋“作战指导”。
不是鬼子突然变弱了,也不是蒋委座突然空降精锐援兵来。
甚至对吴毅作战计划满怀支持,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陈次长都依约行事,只令所属部队有限攻击。
造成这样的局势,是小鬼子的命门被掐准,且在承受难以承受的打击。
此时的上海黄浦江,有各类码头近百座鬼子就独占其中近三分之一,仓储库容达四百余万吨,鬼子更是达到233万吨之巨。
对占据已久、苦心经营的码头、货仓,小鬼子是极为上心的,不仅重兵驻扎,而且以关栈扩建为名大肆构建适宜军事用途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所谓多层货仓,拥有寻常货仓常备的防火防爆、通风良好条件之外,还预备有各类枪炮射击位置。
作为货场四界的围墙,也不是简单的砖混结构,而是夹杂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实外围迟滞工事,以国民政府军现有的山炮野炮,缺乏穿甲弹、烧夷弹的15厘米大口径火炮,根本无法有效穿透、毁坏。
“历史上”我军对汇山码头发动攻击,率队的旅长、团长都亲自冒着枪林弹雨攀越铁栅门,不可不谓是勇猛之极,却连连鏖战无法攻破,不得不留下勇士累累尸身,含恨踏着牺牲将士鲜血撤退。
吴毅深知蒋委座与其手下“国府要员”,是比他们后世所谓粉丝、拥趸聪明不止一个量级,癖好外行瞎嚷嚷却是极为一致,能造成“813淞沪会战”完败“史实”,也就能将一手好牌搞臭,玩砸经过扰动的“历史”更是不在话下。
早已打定主意,汲取“历史”教训,摒弃国民政府军听从外行的蒋委座与“国府要员”瞎指挥陋习,摈弃军队必须哦啊哦冲锋死伤越多才越算神勇的民族病变思维,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在提供给王亚樵的计划中,只强调收拢各路抗日志士的重要性,提出重点关注鬼子军舰、码头、货仓、据点,而未涉及什么配合国民政府军攻势之类。
王亚樵不愧是这时代的奇才,收拢的三千余抗战志士,部分依计划实行对鬼子码头、货仓严密踩点侦察,部分熟悉、布置市区牵制鬼子兵力的各条路径。
所以,陈次长的悲观情绪与顶住压力有限度配合,要求坚守围攻阵地的十八军部队出击不超过四个团兵力的前提条件,未能影响这一部分计划。
吴毅带着小分队汇合王亚樵等人,简单协商一下,立即分头冒充鬼子的“防疫队”。
趁着鬼子忙于“防疫”时机,会日语的身着白大褂充当鬼子军医,不会日语的穿上带有“疫”字服装充当强拉来的“役夫”,或背或扛着大批“防疫器材”,分头进入鬼子戒备森严的各处码头、货仓、据点。
以发放预防疫病口服药物为名,定人定量发放能够有效致人昏睡的药片,十分负责任地监督各处小鬼子吞下才算完。
手段几乎阴毒到到小鬼子酷好的诡计地步,远比不上“堂堂之阵”癖好人士的“光明磊落”心态,只是用来对付小鬼子效果却出奇地好!
多处鬼子占据的重要码头、货仓、据点,在鬼子不知不觉间,不费一枪一弹,换成了特勤旅与王亚樵部混合组编的守军。
整个过程可以说都与制作鬼子汉奸“乌龟王八弹”相似,没有出现“神勇地冲啊冲突啊突”的烧脑筋坏事误事情况。
每控制住一处,就立即全部换上鬼子行头,大模大样地进行全面封锁,仔细收集鬼子武器,或干脆打开军火库敞开配属。
并调整火力配置,利用码头、货仓的升降机等设备,将各类轻重武器大量部署到各处制高点,形成有效的无死角火力网。
而且疤瘌子带领的混合狙击队、绑匪甲与空空六的爆破队联手在大名路附近打出组合拳的同时,唐山路、百老汇路、东熙华路各处相似的一幕纷纷上演,磁石般吸走附近鬼子大量兵力。
导致牛岛贞雄的机动兵力回撤难以生效不说,就连围攻汇山、杨树浦码头货仓这样重要处所的兵力都一时间无从调集。
张克侠同志却率领二十九军先遣队的二千余人,通过苏州河左岸第六十师阵地,分乘招商局驻留虬江码头的四艘货轮顺流而下。
经过伪装的货轮,混在国际救援船队中间,靠泊连环大爆炸后人人自危慌乱不堪的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趁乱冲进已掌控的货仓加强防御。
之所以沪宁杭开战快一个月了,二十九军才依令出动援军,除去看得出的明面上因素,部分用以赴援保安队接受特勤旅临阵磨枪式训练也是主因。
大半个月速成式训练,算不得真正部队,要是驱使这些热血有余军事素质不足的准军事部队,也玩什么枪对枪炮对炮的“堂堂之阵”,当然不是小鬼子的对手。
依托工事完备、武器弹药供给充足的码头货仓,来一出压倒性火力防御,却是绰绰有余。
毕竟全面抗战伊始,国民政府军空军力量由于意外的扰动,并未像“历史上”那样接战即死磕,小鬼子忌惮空中偷袭,这类重点防御地点军火库内除了充足的地面作战武器,还配备大量防控火器。
高射武器打平射,特勤旅的拿手好戏,不至于这部分保安队员在接受的速成训练中,没有这样的科目。
能不能像疤瘌子他们那些人一样,牵着鬼子兜圈玩混合狙击不要紧,不惜成本地对着冲锋中的鬼子、汉奸密集扫射,效果同样好得很。
一些日军将领情急之下,也不跟他们的司令部联系,将与国民政府军围攻阵地对峙的鬼子都抽调大部分过来。
“哈哈,小鬼子开始拆东墙补西壁了,弟兄们,揍他们***!”负责指挥汇山码头货仓防守的张克侠同志,在兴奋之下也吆喝起粗话来。
其他人不一定知道这样攻守易势的妙用,他却似乎已经看到吴毅、王亚樵带着精选的小分队直捣鬼子司令部,一举夺得上海市区的胜利。
………【第十五章 城市狙击(十)】………
夜幕降临,似乎进攻、渗透的“支那”部队都打累了,枪炮声渐渐稀疏下来。
牛岛贞雄钻出地下隐蔽部登上司令部天台,丝毫没有长舒一口气的心情,相反地把一颗心提到嗓子眼。
在他反复急电求援的情况下,松井石根那个老八嘎终于透露些实情。
抢占一马平川的崇明岛陆军就不用说了,除去加紧建设各类防御工事、平整将用作机场的场地,他们还得时时提防“支那”部队的空中偷袭、岸防炮兵炮击、小部队武装泅渡破坏,暂时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