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锋无形-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次出其不意的偷袭,不是抗联以往破坏性袭击。
秘密围拢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抗联,也不只是赵尚志的第三军,而是包括周保中、李兆麟等部四万余兵力。
分割包抄日伪盘踞的各大城镇之后,各部第一要务就是在空中力量的加强下,夺下当地机场,并牢牢把控。
以便己方飞机快机动,不愁无处降落、补充燃油、弹药。
处于数量劣势的不利态势,得到很好的弥补。
鬼子用以反击的三百余战机,临时收拢、准备效仿石原莞尔当年丢迫击炮弹方式的二百余架各式飞机,过半被击毁。
失去空中优势,鬼子地面回援部队受到沉重打击。
不仅要对付无处不在的游击队破路袭扰,还要经受狂轰滥炸、无情扫射。
以至于不少懂中国话的小鬼子,破口大骂“抗匪”不要脸。
因为趁隙袭扰他们的“抗匪”,往往高歌《义勇军进行曲》,猛打猛冲一阵再绝尘而去。
到底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难道还搞不清吗?
“石原君,我大日本帝国年产飞机三千余,岂能因为区区数百架战损,如此讥讽长官?”
植田谦吉觉得,讥讽东条英机也就是藐视自己,有些不满地开口打破窒息般的沉闷。
“石原莞尔!难道我大日本皇军少了战机掩护,就夺不回兴安省解救被围之皇军了吗?
“哼!我的意见是,各路皇军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北推进,并构筑前进机场。
“新调来之战机全部投入……”
有了司令官的解围态度,东条英机算是缓过劲来。
面色依旧紫茄子般,腔调却不再缺乏底气。
“东条上等兵!
“看清楚这儿,还有这儿是什么地方!”
石原莞尔冷冷地盯着东条英机,嘴角泛起更加不屑的耻笑,指图棒狠狠地划拉地图。
“哼!这帮赤匪!也就仗着钻山沟、拿卢布的本事。没有大小兴安岭那么好的地势,没有苏联人给他们的卢布,什么也不是……”
“就是!要是我们防区也有险可依,又有大批苏联飞机,何愁日本人进攻!”
“打什么打,再打下去,还不是李杜、黄显声他们一样躲到苏联去?”
“唉,他们乱打一气,迫使日本人要在沪宁杭动手,国府危矣、国将不国啊!”
……
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级军事会议上,又是另一种情形。
不少国府要员颇为不服气地窃议,言外之意不外乎是“赤匪”不该一再拔撩日本人。
你们赤匪有大小兴安岭地利,又有卢布可拿。
一马平川的国府要地,拿什么来抗敌?
大概这些个颇有文化的要员们,暗中还在想,要是喊来六甲神丁,将大小兴安岭移到这边来该有多好!
“诸位!现在是讨论如何抵住日本人可能动的攻势,不是宣扬赤匪功绩的时候!”
蒋委座怒意满脸,拍案训斥。
他觉得,这些议论听起来,怎么像是在自打耳光——大小兴安岭好用,国府弃用——卢布这档子事,国府陷得更深!
像陈次长那类还算明白人的,相视苦笑无语!
………【第二十八章 高高的兴安岭(下)】………
尽管小鬼子张嘴闭嘴就一个“兴安省”,但事实上石原莞尔痛苦地在地图上撇捺比划大小兴安岭时,泄露他们内心的惊惶与无奈。
其所谓“兴安省”,也就驻有鬼子重兵的“西分省”通辽一线,倚仗铁路便利、空中优势,得以暂时保住。
而沿着黑龙江设置的“黑河省”,夹在大兴安岭北端、小兴安岭东北麓。
不论是最北端的漠河,还是作为中心地带的黑河、瑷珲、黑龙江城,均已被“抗匪”攻击,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地处下江(松花江下游)的“三江省”,靠近小兴安岭南端的鹤立岗、佳木斯、连江口均已为“抗匪”控制。
也就是说,除去外蒙后看似雄**冠部分,大致被切割了去!
加上之前已被“抗匪”夺取的南满热河省全境、锦州省山区部分,“抗匪”第一军控制的奉天省、安东省、间东省山区部分。
他们苦心经营的“满洲国”,已被分割得只剩下作为重点地区控制的平原大城市骨架。
并且“抗匪”兵锋正盛,继续挥师进军石原莞尔部署的所谓“防线”。
“来吧!支那人!”
站在北满铁路线哈尔滨铁路桥旁,石原莞尔嘴角泛起阴毒的笑意。
开罢关东军高级军事会议,他立即飞往哈尔滨,亲自部署哈尔滨防线。
以他对中国人的认知,觉得这次“抗匪”全面动攻击,必然也像马占山当年那样,志在夺取哈尔滨等重要城市。
说服内阁、军部那帮官僚不容易,但举出当年马占山部勉强打到哈尔滨铁路桥后崩分离析的实例,效果非常明显。
根据情报分析,“抗匪”在北满兵力不过十余万。
就算热南“抗匪”秘密北上一部分,也不足以有效控制北满偌大地面。
必然在攻击过程中大量收拢各类武装,甚至收降“满洲国兵”。
看似兵势越打越强,终归是打得胜战却吃不得败绩的乌合之众。
“皇军”顺势收缩兵力,构成坚固防线,撞个头破血流的“抗匪”,必然锋芒顿挫。
到时候加强就位的“皇军”寻准突破点,狠击其中一路或数路,也就鸟兽散了。
“呵!石原莞尔这小鬼子,确实挺厉害的嘛!”
开通以北不过几公里地的一处铁路小站内,腹黑就着油灯细看地图,嘴角同样挂起阴毒的冷笑。
换做无知无耻无能,却偏要恬不知耻地以“经天纬地之才”自居的网络三害,难免瞎眼般乱打乱窜,还自以为很“神勇”。
腹黑嘛,不至于那般蠢猪!
当年马占山将军一心以为,只要所部拼死奋战,必能引起共鸣。
博得依旧掌控察哈尔、热河、辽西的各部,甚至是关内国民政府的强力支持,各方呼应、齐心合力,一举光复河山驱除日寇。
却落得个所部实力消耗殆尽,本来能够稳稳把控的北满根据地,尽陷敌寇之手。
前车之覆,要是还不能引以为鉴,还学网络三害瞎诈唬,不是蠢猪是什么?
所以,早与抗联各部密切沟通,详细说明利害关系。
整个作战部署,看似落入鬼子阴谋——喊着“打下哈尔滨,夺回东三省”口号,各部分作数十路全力出击。
实际上,只是前锋部队带上那些闻讯加入的各路抗日武装、见势反正投诚的伪军,摆出不打下哈尔滨誓不罢休的架势,在空中掩护下攻击前进。
各部主力一面抓紧清扫负隅顽抗的日伪,一面动群众带上轻便家当朝大小兴安岭邻近地区迅转移。
抢修好的铁路、公路,更是昼夜不停地将日伪积存的各类机械、物资运走。
当前锋攻至日伪大肆破坏后放弃的地区,就地构筑工事防止日寇反扑的命令立即生效。
当然,开通、哈尔滨、绥化三个方向例外。
因为这三处处在铁路线上,小鬼子破坏了铁路涵洞、桥梁,却无法有效阻断攻击路径。
抗联第三、第四、第五军主力,借用列车抵达攻击前沿,立即弃车分散攻击。
许多奉命破坏交通的鬼子、伪军,不得不提前大肆破坏后急忙撤走。
本来,按照石原莞尔的部署,洮南南部二十余公里处就是鬼子的防线前沿。
可由于抗联第三军主力攻击迅,驻开通日伪甚至还来不及有效破坏,就被迫全线缩回。
准备依托开通进行决战,以完成防线任务。
而石原莞尔考虑到,仅有一个守备大队、二千余伪军驻守开通,继续由郑家屯(辽源)、四平街分兵增援是蠢招。
当即下令,趁夜间“抗匪”战机无法准确轰炸、扫射,再度破坏后撤至新开河北岸的半渡站。
这样一来,形成通辽、半渡站、郑家屯、四平街,两个背靠背的三角防御地带。
只要“抗匪”继续攻击,便是一处绝佳的全线突破、反击点。
而且能够有效震慑“接收”林西、开鲁的汤恩伯等部,不要妄图趁火打劫!
尽管情报反映,这些“支那”军队害怕刺激“皇军”对沪宁杭动攻击,不敢轻举妄动。
小鬼子的伎俩却被腹黑识破,任由日伪匆忙将铁路一通破坏撤走。
这才“伙同”赵尚志将军,率抗联第三军主力接管开通。
并派出两个团,摆出搜索攻击态势,向立足未稳的半渡站之敌逼近。
迫使日伪拼命破坏铁路,取材用以构筑防守工事。
“八嘎!
“东条上等兵,你必须剖腹谢罪!”
看着侦察机冒险拍回的照片,亲自坐镇哈尔滨的石原莞尔彻底抓狂了。
要通关东军司令部电话,指名道姓要东条英机接听,开口就是怒骂。
他这才现,“抗匪”并未像预计的那样攻势疲软,等着缩回拳头的“皇军”狠狠还击。
而是处处构筑起对垒的工事,做出长期对抗准备姿态。
不愧是小日本难得一见的所谓“战略家”啊,比咱们那些网络三害类嘴炮专家高明多啦!
心知从今往后,高高的兴安岭将是“大和民族”高山仰止之所!
“石原君,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可东条英机自知失策,亲往绥化督战去了。
接听的植田谦吉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些玩战略的就是喜欢一惊一诈,“皇军”不是元气未伤嘛!
“司令官阁下,反击热南抗匪,你打算动用多少兵力?”
现不是东条英机,石原莞尔强压怒气,问了似乎不相关的问题。
“这、这……
“该死的抗匪、该死的兴安岭!”
植田谦吉不是网络三害,不至于只知骚嘴炮。
………【第二十九章 友谊也讲实力】………
成功夺回满洲里,控制通往苏方掌控区的铁路。
对面满载武器的军列,便一趟紧接着一趟地开过来。
短短几天时间,12o辆T-26B、45辆T-28坦克,2oo台履带拖拉机,2oo辆卡车,15o挺12。7高射机枪,8o门2o口径机关炮运载到位。
相配套的部件、油料、弹药连同轻武器,还在源源不断运来。
与之前的飞机一样,这些都是无偿援助。
吴毅策划、特勤旅挑头、抗联各部担纲主力,对小鬼子来上这么一出。
不仅如约毁掉鬼子阴毒的细菌大本营,而且有效地夺取北满控制权。
斯大林难免幽默,但不至于低劣到咱们那些狗屁“文化人”那样,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中国抗日武装有效控制这片广袤区域,对苏方缓解日军威胁的巨大战略价值。
数千公里防线无需再面对日军威胁与这些武器价值比,可谓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说之前提出特勤旅必须有保证金能力,是一种规避风险的不信任举措,仅仅抱着至少解决细菌武器有点希望的心态。
现在则是急于加大援助,意在切实有效保障特勤旅、抗联各部,牢牢掌控这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