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

第21部分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第21部分

小说: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钡某坪拧
  

暨南大学(2)
国际影响
  由于特殊的海外色彩,暨南大学在国际上尤其是华侨中有较高声望。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已同世界五大洲70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它们遍布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27人,正高职称312人,副高职称539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20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0人。
  著名系科
  暨南大学设有20个学院,44个系,80个研究机构和68个实验室,61个本科专业;13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5个招收和培养博士的专业。学校还是招收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单位;同时也是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目前在校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达10000多人。
  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有###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
  重点建设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产业经济与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生殖科学与计划生育等。
  硬件设施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万册。学校设有6所国家级三甲附属医院,1所专科医院,1所直属医院。
  大家英才
  校董名人:黄炎培、史量才、荣毅仁、廖承志。 
  曾在暨南大学授课的名师:郑振铎、钱钟书、马寅初、夏衍、梁实秋、周谷城、潘光旦、王亚南、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
  校友:吴学谦、汪国真等。
  侨界名人:著名华侨实业家、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主席、星马中华商会联合会主席、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的李光前,曾任泰国国会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后任泰国盘古银行董事长的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王学萍、徐乐义、钟阳胜、佀志广、马有恒等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功勋校长
  郑洪年: 1907年— 1909 年,
  1927年— 1934 年;
  赵正平: 1918年— 1920 年,
  1921年— 1925 年;
  何炳松: 1935年— 1946 年;
  陶  铸: 1958年— 1963 年;
  陈序经: 1963年— 1964 年;
  梁灵光: 1983年— 1991 年。
  校董事会董事长:
  廖承志: 1963年— 1970 年,
  1978年— 1983 年;
  荣毅仁: 1985年— 1994 年。
  校训
  忠信笃敬。
  

北京理工大学(1)
综合评估
  名气指数:★★★★☆
  实力指数:★★★★☆
  发展指数:★★★★☆
  历史渊源
  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著名学府,是我国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作为一所“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它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作为一所在建国初重组而成的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主要可追溯到两所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和私立中法大学。
  诞生于革命圣地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促进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并培养更多的科学技术干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193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1月,又决定将其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由副院长陈康白、教育处长屈伯川、干部处长卫之、总务处长陈宝诚、杨作材等负责筹建;而院长则为李富春。实际上,该科学院还是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理工农综合性大学,设有大学部和中学部。大学部设有物理、化学、地矿和生物四个系;中学部分为预科和初中两个部分。大学部的学制开始为2年,1941年改为3年。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延安自然科学院采取较为务实而灵活的方式。大学一年级主要是学习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外国语、政治课等基础课;二、三年级则按各系的实际情况学习技术基础和专门课程。为了服务于抗战事业,学院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院先后办有机械实习工厂、化工实习工厂、玻璃厂等,作为院内实习的基地;还与附近的光华农场及边区的主要工厂建立了密切联系,作为院外实习基地。比如:生物系学生曾在系主任乐天宇带领下,三次进山进行植物考察;地质系于1942年秋天组织了一个煤层地质勘探队,对延安城东四十里铺的煤矿藏量进行了勘探。
  在当时,延安自然科学院作为边区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最高学府,又是进行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许多学科的学会都设在这里。继李富春之后,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担任了该院院长。他上任后,积极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大力开展学术问题讨论,以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作的迅速发展。1941年10月,徐特立提出学校也可以按照工厂和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的思想。如生物系师生就曾到南泥湾进行考察,为三五九旅在此垦荒种地提出了科学依据。正是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延安自然科学院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科学技术干部。
  起初,延安自然科学院校址设在延安城南门外的杜甫川。1943年秋,根据中央的安排,延安自然科学院学院迁到桥儿沟,与鲁迅艺术学院等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并成为该大学的一个独立学院。1944年6月,学院又从桥儿沟迁到文化沟,由李强兼任院长。1945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学院的一部分师生参加工作,另一部分工科方面的师生则携带重要教学资料,向华北和东北迁移。抗战胜利后,延安自然科学院曾先后迁至张家口、建屏、井陉,并于1946年1月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辗转华北办学。1946年4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北方大学工学院在晋冀鲁边区成立。1948年10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培养具备新的技能和本领、善于管理的工业干部和技术人才。
  北平解放后,华北大学工学院于1949年8月迁入北京,划归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领导。1950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合并到华北大学工学院。1951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4月2日,为适应学校由单一工科院校向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的需要,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原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和干部,在中国科技战线、文教战线和其他部门中作出贡献者不乏其人。
  影响深远的中法大学
  在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北京工业学院成立的过程中,中法大学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法大学都是赫赫有名的。从1920年至1950年,中法大学以其鲜明的办学宗旨和独特风格,为近代中国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法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与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李石曾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石曾(1881年—1973年),本名李煜瀛,笔名石僧、真民,河北省高阳县人。他出身于名门世家,其父李鸿藻在清末曾历任兵部、吏部、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是著名的清流派代表人物。不过李石曾却一心希望接受西方教育,并在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前往法国,同行的还有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法国期间,曾学习农业,并对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和蒲鲁东的社会学深有研究。为了发展中国国内的教育事业,1917年,李石曾等在北京设立了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这就是后来中法大学的雏形。1920年,在北京大学、广东大学和法国里昂国立大学的共同筹备下,位于北京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改为中法大学西山学院,拥有文、理两科,从而宣告了中法大学的正式成立。当时该校的校长就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他一直担任此职到1930年。
   。 想看书来

北京理工大学(2)
1924年冬,中法大学理科迁至北京地安门外吉祥寺,改称居里学院。1925年秋,中法大学文科迁至北京东皇城根。1926年1月22日,民国政府正式认可中法大学。1929年,学校成立药学专修科,以后又陆续于1931年春成立镭学研究所,9月设立商业专科学校,1932年成立药物研究所,1933年成立理工调查所。
  1935年后,由于华北局势迅速恶化,中法大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1937年8月,随着日军侵占北平,中法大学面临更加严重的困难。在敌寇的强大压力下,中法大学坚持爱国立场,拒绝接纳日籍“辅导官”和开设日语课及悬挂日本国旗。1938年夏,由于遭到敌伪政权的勒令停办,不甘屈服的中法大学开始秘密南迁。1939年后,该校的理学院和文学院相继到达昆明办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中法大学分别在北平、昆明招生;同年10月19日,文、理、医三院各系在北平复课。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中法大学许多学生纷纷参加革命工作。l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又有不少学生离校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法大学正式由政府接管,改称为“国立北京中法大学”,原校长李麟玉继续留任。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中法大学与由解放区迁至北京的华北大学工学院合并,从而也宣告了中法大学的终结。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中法大学的医学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合并,由卫生部领导;文学院的文史系和法国文学系,并入北京大学文学院;经济系并入南开大学;理学院的生物系并入南开大学;理学院的数理系与化学系,由学生自己选择或者转入北京大学相应的系,或者转入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学工科;而北京中法大学校部及其文书、档案与华北大学工学院合并,其校舍、房屋等都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因此可以说,中法大学是北京理工大学最初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国际影响
  学校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国际上100多家企业或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逐年扩大。
  师资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师资相当雄厚,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