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

第11部分

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第11部分

小说: 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我多年与孩子们打交道的经验,可以这样说,孩子们听到父母说这些话时,心理会出现下列的几种变化:
  产生自豪感→产生逆反心理→认同父母所说的话。
  “我家的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把聪明用在正道上”,当父母们前几次说这样的话时,孩子是能从父母的话中听出自豪感来的,同时,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这些话而感到自豪。并且这些自豪感还会时不时地在不同的场合“窜”出来。例如:
  当他们不想认真听课时,他们就会想:反正我很聪明,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也学得会。所以,他们就会理所应当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玩游戏、打瞌睡;
  当老师或父母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时,他们就会想:我这么聪明,犯点小错误是没有关系的,你们用不着这样大惊小怪。
  ……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他们能读出父母语言背后所隐藏的信息。看,孩子的这种不负责任、不谦虚的想法,都是来自于父母的那点儿自豪的感觉。
  但是,当孩子听父母说了太多这样的话时,孩子就会产生反感,进而会产生逆反心理:爸爸妈妈越是说我聪明不向正道上用,我就越做给他们看。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如果父母们了解四年级孩子心理、思维发展特点,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崛起,他们的自尊心在进一步地增强,如果父母总是抱怨、责怪他们“你的聪明就是不向正道上用”,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进而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引导孩子把聪明用在正道上(4)
最后,当这样的话父母说得太多时,孩子就会认同父母的说法,以“我是一个坏孩子”自居。在这里,我不得不讲一讲我所教过的那个孩子的故事了:
  他是个男孩子,很聪明,就是有点淘气。我知道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成才,也很容易走上歪路,因此他是我的重点培养对象。
  有段时间,我明显感觉这个孩子的淘气行为在呈直线状增长。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我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肯认真学习,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但这个孩子却说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聪明有什么用?反正我已经不想走正道了。”
  诧异过后,我急忙与他的家长沟通。在沟通中我才明白,是家长常说的“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向正道上走”这句话害了他。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更何况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那句话。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的家教实例证明,父母认为孩子是优秀的,那孩子的人生就是优秀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失败的,那孩子的人生就是失败的。因为如果父母从心底欣赏孩子,那孩子就能从父母的欣赏中得到自信,从而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但如果父母从心底就不认同孩子,处处指责、批评孩子是个“坏孩子”,那孩子最终将会认同父母的看法,从而以“坏孩子”自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少说孩子的缺点,多讲孩子的优点。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父母们不是都发现自己的孩子聪明了吗?从孩子的聪明点入手就可以了。
  王先生的儿子栋栋就十分聪明,不过他很不喜欢学习,但王先生从来没有说过儿子的聪明“不向正道上用”。
  一次,栋栋做作业时遇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他想了一会儿,但没有想出解题的办法,便把作业本一扔,说:“这么难的题,谁会做呀?不做了。”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爸爸走过来说:“遇到难题了?让我来看一看。”爸爸看了看,又说:“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你为什么不拿出你科学家式的探索精神来‘探索’它一下呢?说不定你再‘探索’一会儿,就可以把它‘解决’。”
  儿子被爸爸的话逗笑了,又重新拿起了作业本思考起来。没想到,这次他刚刚思考了五分钟,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赏识,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四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四年级,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已经出现,如果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优点,那孩子会因父母的赏识而愈发自信,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的优点会越来越多;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优点不闻不问,而只关注孩子的缺点,那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对自己吹毛求疵,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的缺点也会随着父母关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聪明的父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说孩子的优点,只花少部分时间纠正孩子的缺点,或及时把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
  方法三:多创造和谐气氛,少制造消极气氛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四年级的曼曼来自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一次,曼曼的成绩大幅下降,回到家后,曼曼的父母先是把曼曼指责一番,接着又互相指责起来:
  “都怪你,整天不着家,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才会考这么差。”
  “孩子考不好怪我?我看是被你整天唠叨得没考好才对?”
  “怪你!”
  “怪你!”
  ……
  最后,父母陷入冷战,将近一个星期谁都没理谁。
  曼曼每天生活在这种冷冰冰氛围中,开始怀疑一切人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她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内向……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复杂、重大的。在孩子人生转折的第一个关键期,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一副副矛盾重重、勾心斗角的画面,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使孩子不能形成正常的心态。
  就拿上面事例中的曼曼来说,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年级,她看到最多的就是父母的争吵和矛盾,她肯定从这时起就对感情持怀疑态度,长大后她也肯定会说:“人间根本就没有真情。”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见过美好、宽容的感情,那她是不会用正常的心态与他人相处的。
  家庭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将导致他们无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认同。例如上面事例中的曼曼,如果她一直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她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婚姻只会带来争吵和烦恼。这对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父母们应该明白,夫妇关系和谐、美好,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明亮的、健康的,同样,这些美好的感情也会反过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父母给予孩子爱的证明和保证。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期的四年级孩子来说,家庭关系的和睦,是他们能够认真学习的一大关键;也是他们走向“正道”的一个推动力;更是他们能够养成乐观、积极性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所以,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送他们再珍贵的礼物,都不如为他们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 想看书来

四年级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鼓励(1)
——父母要掌握鼓励孩子的三大良机
  我接触过很多孩子的家长,他们都知道鼓励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但他们却不知如何把鼓励实施到教育孩子的细节中。
  一位苦恼的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我每天都在鼓励孩子,可为什么我的鼓励没有效果呢?”
  “你都是怎样鼓励孩子的?”我问这位家长。
  “无论孩子做什么,我都会告诉他‘你真棒’‘妈妈为你而感到骄傲’……但他却说我虚伪。”
  ……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位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绝对会起作用,有时,家长仅仅是向孩子竖竖大拇指,就会起到鼓励孩子的效果。但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已经具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父母再这样泛泛地鼓励他们,他们就会觉得父母虚伪、不真诚。
  那么,对于已经具备理性思维的四年级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怎样鼓励他们呢?
  首先,鼓励孩子时,父母最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真诚。四年级的孩子年龄虽然不大,但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崛起,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在父母的话中听出不真诚的因素,他们就会认为父母在骗他们,或者对他们讲这些话是有一定目的的。这很容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使孩子反感,进而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要想真诚地鼓励孩子,首先必须从内心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体现,当父母的鼓励伴随着爱一块儿表达出来时,父母的鼓励才是发自内心的、才是真诚的。
  四年级的小艳很优秀,学习成绩好,而且乖巧、听话,当我请小艳的妈妈分享她教育孩子的诀窍时,她这样对我说: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父母坚信孩子是优秀的,那孩子就会表现出优秀的行为。我认为这句话很正确,并一直按照它去教育孩子。
  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我还总结出了一个很有鼓励效果的句式:‘你小时候就……’。例如,当孩子在绘画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时,我就这样鼓励她:‘你小的时候就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看,现在通过你的努力,天赋顺利地发挥出来了吧!’
  当孩子因为口才不好而感觉到自己很失败时,我就这样鼓励她:‘你小时候就很有语言天赋,你不记得了,你在幼儿园时参加讲故事比赛还得过奖呢!’”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有心的妈妈。是的,孩子长大了,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教育他们,在四年级,孩子人生的关键转折期更是如此。如果父母的鼓励是发自内心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真诚的,那父母的鼓励很快就会变成孩子前进和成长的动力。
  这个“你小时候就……”的鼓励句式;家长们也不妨在生活中多多应用在鼓励孩子方面。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惊喜地看到孩子的巨大转变。
  其次,父母还要把握好鼓励孩子的时机。
  一位家长看了一本家教方面的书籍,他了解了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便信心十足地鼓励起正在上四年级的孩子来。孩子吃饭时,他鼓励孩子;孩子做作业时,他鼓励孩子;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他鼓励孩子……但就这样坚持了几天,这位家长失望了:“为什么专家讲的很有效的教育方法,用在我家孩子身上就没有效果呢?”
  其实,不是鼓励的方法无效,也不是他家的孩子特殊,而是这位家长鼓励孩子的时机和频率不对。四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吃饭、睡觉、学习、上学等都是最自然而平常的事情,如果连这些事情父母都鼓励他们,那孩子就不会体会来自于鼓励的动力,更会对父母的鼓励“免疫”。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都已经出现,但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他们也会时常怀疑自己,因此他们需要父母的鼓励。但这个阶段的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