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声-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零分状元’如今想要上大学”一事又有新进展。前日,“零分状元”告诉记者,他已被“江西翻译专修学院”录取并已经启程报到。该校招生办主任称录取是为他提供一个继续读书的机会,并不是为了炒作。
自称对目前的教育制度不满,贵州的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绞尽脑汁,最终其高考总分32分。前日下午,李坚告诉记者,“可以继续上学,感觉像太阳出来了。这证明有部分人认同我的做法或者想法。”
该校部分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招生是属于国家计划统招的范畴,然而,记者联系了该校驻湖南衡阳的招生代表曾某,据其介绍,考生只要带高考成绩单和身份证就可以到该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你到南昌后直接联系我,我到火车站接你,然后我还可以帮你办妥一切入学手续。”曾某说。
2。江西一高校欲录取零分状元 称看中其文学特长
江西一高校欲录取零分状元 称看中其文学特长发布时间: 2008…09…19 13:35:32 来源: 大江网【 我来说两句 浏览评论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酷酷的发型,彰显李坚桀骜不羁的性格 文/图 大江网记者 喻云亮
贵州“零分状元”可谓身在风口浪尖上的“问题学生”,录取这样的学生,避免不了被人怀疑借机炒作。带着广大网友的疑问,记者于9月18日采访了江西翻译专修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该学院负责人明确表示,之所以打算录取李坚同学,是因为他完全符合学校的录取要求,而绝不是炒作!学校录取李坚同学,是想着力培养他的文学特长。
看中李坚文化成绩和文学特长
江西翻译专修学院院长钟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们是国家非统招计划类的民办学校,但是也不会无缘无故录取一个高考(Q吧)只考了32分的学生。之所以接收李坚,是因为因为他完全符合学校的录取要求。据校方了解,李坚在2007年的高考中考了441分,离贵州省二本线只差20分,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其次,李坚同学从初中起,一向文笔不错,发表了不少文章,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水平。特别是高中时,还写了一篇《印江赋》,并发表在当地的媒体上。
“我们民办学校就是要培养那些总体成绩达不到公办院校的要求,但是有单项特长的学生。李坚同学就很符合我们的培养计划。”钟鸣院长说。
反对以极端方式对待高考
钟鸣院长表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非常反对一些学生以极端方式对待高考。“这样的方式极端得幼稚”。钟鸣院长指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31年来,一批批学子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不可能免去其一切学杂费
记者谈到李坚同学提出免去一切学杂费的要求,钟鸣院长明确表示:“不可能免去,这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钟鸣院长认为,学校可以根据李坚同学家里的实际经济情况,准许其减缓交纳学杂费。同时,根据其学习的优秀程度,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奖励奖学金。“但是不可能因为他的这‘档子事’,就免去其一切学杂费”。
贵州高考“零分状元”李坚:我想在江西读书
贵州印江高三复读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绞尽脑汁在不交白卷的前提下门门考零分。最终,他凭借语文作文的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高考总分32分。虽然高考没有获得零分,但是他自诩“零分状元”,并开博客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宣传,引来一片争议。他把高考作文传到网上,迅速被天涯、人民网和猫扑等数百家网站转载,一时成为网络红人。
近日,大江网记者得知贵州“零分状元”李坚来到南昌,并与民办学校江西翻译专修学院初步达成入学协议。9月18日上午,大江网记者与贵州“零分状元”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了他内心深处关于教育、学习的一些想法。通过交谈,记者得知他现在的求学欲很强,非常渴望静下心来学一些知识。
大江网记者:你不是绞尽脑汁考零分吗?怎么又想到继续上学呢?
李坚:首先,我要更正你一个观点。我是绞尽脑汁考了“零分”,但是我从来不抵制学习。继续读书,继续学习,是很必要的!
大江网记者:当时考了32分后,你的生活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李坚:我父亲对我的这个举措还是很失望的,可以算是对我失去了信心。因为这件事,我还失去了一些朋友,感觉很可惜。至于社会舆论方面,我的这种做法还是有人支持的。一些网友是表示质疑的,但有些学者还是给予肯定的。我看了相关的评论文章,有两篇是否定,其它都是支持的。我这样做是想促进教育改革,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毕竟自己势单力薄。
大江网记者:产生了这么多不良后果,你对自己的举动后悔吗?
李坚:我不后悔!
大江网记者:网上盛传这样一种观点,说你没有能力考上二本以上学校,想通过这样的行为,炒作自己,达到有高校破格录取你的目的。你认可这种看法吗?
李坚:我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如果自己拼尽全力考,我觉得完全可以上二本的。因为,首先,我第一年高考离贵州省二本线才20分,说明我有冲击二本的水平。其次,复读那年的几次月考成绩,我都达到了二本的分数,最高分考过490多分。
大江网记者:据我所知,高考结束后,你曾揣着几年攒下的一些稿费去了很多地方,旅行了一番。旅行的这些天,是否对你重新认识教育有所帮助?
李坚:是的。我先后去了湖南、江西、北京、内蒙古等地,在这些地方,我收获了一些之前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比如在南昌,我结识了华东交通大学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Q吧) 。他告诉我现在还年轻,出入社会还不太适合,并现身说法告诉我读书有多么重要。除此之外,我在北京还有幸认识了一位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她对我心理上面的帮助也非常大。
大江网记者:谈下你现在的生活吧。你现在是否已被这所学校录取?
李坚:现在通知书已经下来了,但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因为还在和院方进行学杂费问题的协商。由于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我希望学校能减免在校期间的全部学杂费,而校方只口头承诺减免一部分学杂费。
大江网记者:是学校主动联系你的还是自己联系这个学校的?
李坚:是我主动联系的。我比较偏爱江西的学校,因为我觉得江西的文化底蕴很足。正好我在江西这边也有一个朋友,他就读于江西翻译学院这个学校。我从他那了解了一下学校的一些情况。通过他,我对这个学校比较满意,就委托朋友向校方表达想过来读书的意愿。在与校方招生办老师的几次电话沟通后,学校表示录取我,我就来了。
大江网记者:如果学校在学杂费方面对你没有任何优惠措施,你怎么办?
李坚:那我可能就要遗憾地与这所学校说再见了。毕竟出于经济的原因,我还读不起大学。而且我的父亲目前更希望我能找份工作。我在来南昌之前,与印江县电视台取得了联系,他们愿意破格录取我做一名记者,而且开出的待遇还不错。不过那是退一步的话。
采访手记:采访中,我感受到了李坚同学对知识,对读书的一种强烈渴望。那种渴望是发自内心、“原生态”的!虽然他说采取这种方式抵制高考一点也不后悔,但是我能感觉出他会有一点点后悔。毕竟如果他努力拼搏一下,还是有很大可能走进本科院校。我们祝福李坚!
br报道结束了;学校不想免李坚的学费。这使李坚很是受不了。家里不仅没钱;而且父母都不支持他;父母想让他打工;听李坚说:他们县电视台要让他跑新闻而且待遇不错;父母都同意;可他只愿上学;因为上学时间充足;可以学习。后来他接受江西电视台的采访;好说歹说才同意免去第一年的学费;其他看他表现;但没有具体表现标准;他感到继续上学的机会很渺茫。不管怎样先上着看看。后来又被学校逼迫接受了央视的采访。采访很磨人。见
《被*的前奏》
李坚
看《心理访谈》看了很久,没想到看到最后居然看见自己也出现在上面,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就像我没有料到节目的拍摄与剪接出来的效果区别这么大一样。其实这个节目我原本没有打算做的,节目组最初联系的时候我还在家里,那时新浪的坛暴点恰好就是我,而我自己对这事却一无所知,后来北京母亲教育研究所的编辑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央视从他们那里要走了我的联系方式,准备做一个关于我的采访,他说有机会澄清一些事实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我说谢谢我自己知道怎么处理,那个时候是一个冯姓实习记者跟我沟通,我找了很多借口推脱,她都不放过,千方百计的游说我,一再的声明她们是没有任何恶意的(后来才知道我的课题只是她一个很关键的实习作业),只是想了解我的心理想法而已。我将信将疑,说看吧,如果有时间就去,没有时间的话就很抱歉了。接下来她就没有再联系我。后来我打电话给华东交大的项羿,他说幸好没去,不知道去了后果怎样,这当时还庆幸,幸好自己只是随口敷衍,要是真去了,我也猜不到后果会怎样。
到了教师节,我在南昌火车站下了车,学校派老师过来接我,说央视的采访呢?我说那个采访不做了:我怕面对镜头——这样的推脱被老师笑话,回了一句“有人想上还不得上呢”,我也只有摇头笑笑。到学校过后发生了一些更让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差点连继续上学的事都成一场空,后来幸好有在江西电视台工作的思南老乡张中亮帮助协调,读书的事才定下来,期间也接受了他们《人生》栏目组的采访。后来我跟他说老乡幸好最后一个采访是你做的,如果是别人,有些话还说不出来呢(说了播放那个不出来)。之后的发展证实了我的“最后一个采访”的预言失败——《心理访谈》的孙小青(开始我一直以为叫施小青)和她的指导老师又联系上我,我还是拒绝了,因为我的拒绝,孙的指导老师都被节目组换掉,说什么事情只要她一接手就会弄得一团糟,最后走向失败,现在想来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孙说我以前答应接受她们的采访,现在怎么又不接受了呢?你这不是失信么,并且他们节目组已经启动了这个节目,我去北京的时间都已经定下来了。我不去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损失。而且我是她实习过后的第二个作业,如果失败,会影响她一生的。我以前接受的采访部分言辞都被记者删改,搞得我最后自己都怀疑自己在炒作了,也就知道了(记者)失信于人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再者我们学校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让我接受他们的采访,当时我跟学校关系一团糟,我幼稚的想接受他们的采访来缓和跟我还有四年交集的学校的关系,这还可以让小青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