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缅甸除先进分子积极支援中国远征军抗日外,一般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反动党派且为日本利用,甘作缅奸,到处进行破坏的活动。
二.
疯狂炮击持续了近3个月,炮击刚开始时,对岸日军还常常打炮还击,进入7月份后就再没炮弹飞过江来。
董启超没望远镜,只能凭肉眼遥望茫茫雨雾中的松山—山顶终日烟雾腾腾,不时看到步兵交火的火光闪烁。
弟兄们心里急啊:每天少说要轰上万发炮弹上去,几个月就有百万发炮弹炸在山顶鬼子兵头上,他们怎么还没死绝?
松山最高峰子高地筑有2个特大地堡,若干子碉堡,相互之间以交通壕连接,坦克、重炮均能自由出入,松山其余阵地如大垭口;腊勐;滚龙坡等地还有十多个堡垒群,均为永久性工事,由日军第56师团113联队近千人驻守。
连日炮击将日军表面阵地基本摧毁,可坚固地堡并无多大损伤。
整个6月,远征军第71军28师从大垭口等处艰难登山攻击,遭日军明暗火力网交叉射杀,伤亡1600余人仍无进展。
敌果然采取追击英军的姿态,以一大队轻快部队冒进,不知在河岸已踏入我远征军前进部队预设的埋伏阵地。
当敌军用汽车数辆行至桥北端时,全桥轰然陷落英军在皮尤河以南桥梁皆未破坏,故敌人有此冒进,敌车尽复。
但敌兵仍下车企图顽强挣扎,后续车辆霎时拥塞于南岸公路上。
这时我军枪声四起,埋伏的机枪从尾到头,反复射击,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向公路两侧逃窜。
为掌握战地实况,制定克敌致胜的最佳方案,远征军指挥官卫立煌;宋希濂等亲临前线视察战地,并决定采用“挖洞爆破术”,即悄悄地挖掘地道直达松山主峰的敌堡之下,然后装填炸药爆破顽敌。
地道从8月开始施工,为了不让日本鬼子察觉,炮兵天天向主峰开炮,以掩护工兵营挖掘地道。
经过15昼夜奋战,挖成了Y字形地道,并立即在两个炸药室装填了数吨烈性炸药。
炸药每箱25公斤,左药室装了120箱,右药室装了160箱。
8月20日,第八军军长李弥亲自下令起爆,工兵营长亲自摇动起爆器,顷刻之间,“巨响震天,黑烟百丈,山崩石陷,守敌尽毙”。我荣誉3团的步兵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关山阵地。
之后,我军继续攻击周围各堡垒守敌,至9月7日,敌113联队残部全部肃清,无一幸存,松山战斗至此结束。
日本东京广播当天哀叹:松山守军全部“玉碎”。
第一百零七章。 古道要塞争夺战
一。
缅甸按山川河流及政治经济情况分为二部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重镇为曼德勒。以南为下缅甸,重镇为仰光。
上缅甸西有那加山脉,中为明克山脉,东南为汤彭山脉。
下缅甸西有阿拉干山脉,中为勃固山脉,东有蓬隆山,与泰国毗连者为登劳山脉。
全境三条主要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当河,萨尔温江,南北贯通全境。
铁路公路南北贯通,并与我滇缅路相衔接。
中印缅交界的气候,可分为雨旱两季,自五月下旬起,至十月间为雨季,阴雨连绵,天气较凉,潮湿极重,蚊虫、蚂蝗很多,瘴气特甚。
十一月以后至次年五月中旬前为旱季,天气多风,极少下雨,十二月间风势较大,一月以后逐渐转热,经常在华氏一百二十度左右。
总起来说,缅甸形势是口孝肚大,尾巴尖。
仰光为全缅门户,同古、普罗美都是要隘,瓦城为四战之地,八莫,密###为最后屏障,而棠吉,梅苗又为腊戍的屏障;屏障一倒,不仅缅甸自身无以立足,中缅边境物资汇集的腊戍,畹町也就危险了。
瓦城为上缅甸政治中心,握交通之枢纽,扼水陆之总汇,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其东汤彭山脉与登劳山脉间密林丛生,为反侵略战争进行游击战的最好根据地。
日寇的虎狼之师在太平洋战争中横冲直闯,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等地。
东南亚各国相继沦入敌手,战火纷飞的缅甸也难逃一劫,日寇长驱直入缅甸南部,尔后疾速挺进缅北,中国云南边陲危在旦夕。
应英军和美军的要求,为保卫云南大后方,在全国人民的巨大声援和支持下,中国政府决定再次出师抗击日寇。
滇缅公路上运兵车,大炮牵引车的马达声,汽车喇叭声,脚步声和喧嚣声不绝于耳,松软的泥土公路上尘土飞扬。
远征军沿滇缅公路浩浩荡荡,一路进发,沿途均有云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粮送蛋,欢送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
二.
随着盟军不断向前推进,中印公路也一直紧张地施工着。
这条从印度利多出发的公路也叫利多公路。
比当年滇缅公路更加困难的是,中印公路完全是在缅北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建设的。
不过因为条件不一样,中印公路的建设速度远比滇缅公路要快得多。
1944年3月,日军为了牵制中国驻印军的反攻,组织了十万大军向印度东部边境城市猛烈进攻。
英军措手不及,几天内被日军击溃了三个师。
他们调集部队紧急增援的同时,紧急向中国方面求援,要求中国马上发动在滇西的远征军反攻日军以减轻其压力。
这一招很厉害,蒋介石马上答应派第十一、二十两个集团军,共二十万人组成新的远征军,由著名将领卫立煌率领即刻开赴怒江前线。
这就是1944年中美关系史上有名的“怒江危机”。
远征军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古道北线的第一个重要战场。
战场地形西东走向,西靠高黎贡山,东临怒江大峡谷,战地设施可见大量的战壕掩体和土石地堡等,依地形由低向高呈纵深分布。
日军防线在前端的小横沟台地上,以左右两道放射状工事对山前多条上山的通道形成正面封锁。
小横沟以上的灰坡山梁上,以山顶为中心设有三道阶梯状战壕工事,可对山前小横沟的交叉路口和上山古道形成封锁。
怒江的西岸,坐落着高黎贡山脉。
丫口两端危岩耸峙,千年古道在悬崖间曲折蜿蜒,险象环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以险峻陡峭而著称于世。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远征军终于越过了高黎贡山,向腾冲城挺进。而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有近3000年轻的军人长眠在登山途中。
主力592,593团分两路沿古道两侧向冷水沟—北斋公房发起正面进攻,于24日攻占了冷水沟阵前的茶房,苤菜地等高地,并冒雨于28日配合绕袭敌后的594团对敌阵地实施东西夹击,夺占了冷水沟周围的大部分工事。
迫使敌人退入山顶的水泥碉堡和北斋公房固守。
之后,尽管风雨连绵,气温骤降,但我军的进攻仍丝毫未减,经过半个月的掘壕围攻,反复争夺,终于将守敌400多人大部分消灭,占领了整个山口。
根据当前地形,敌我战术特点,缅甸交通运输腐化,主力集中无法预计以及部队被围的教训等等,确定我军掩护部队不固守一阵地,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
第一零八章。 终于抵挡不住
一。
在诱敌深入我阵地内尚未立足时,埋藏的地雷炸弹一起爆发,两侧埋伏狙击兵配合我正面部队一举反击消灭敌人。
我军这种阵地又要虚虚实实,使敌人捉摸不清。
尤其经过一两次打击后敌军就裹足不敢急进。
因此牵制敌人半月之久,其间激烈战斗亦达十二日之多,使敌人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我军已达到以少胜众,以劣制优的目的。
此役为整个滇西反攻中地势最高的要塞争夺战,由于日军据险死守,加之风雨交加、气候寒冷,我军的进攻打得异常艰苦。
激战中,一营营长何斌中身先士卒,中弹阵亡。
团长陈文浩阵前督战被炸断右腿,重伤不退,血尽而亡。
他们与日军血战十几个昼夜。
日军先后使用飞机,大炮,毒气轮番进攻,官兵伤亡殆尽,最后所有勤杂政工人员全部上阵,官兵弹尽肉搏,誓死拼杀,战场惨烈空前。
再次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声威。
他们应用虚虚实实的狙击埋伏并进行游击战,给敌人以极大打击。
战术运用灵活,使敌人捉摸不定,伤亡较大。
神出鬼没地往来穿梭打击敌人后方交通运输,并袭击同古机场。
腾冲战斗更趋激烈,日军固守飞风山;观音堂;来凤山。
远征军向来凤山方向增加兵力,在空军支援下,经过10余日激烈战斗,于27日将飞风山,来凤山攻占。
日军大部就歼,少数退入城内。
2日上午,空军对城内日军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将城东南角炸开一个缺口。
第198师主力渡过大盈江及饮马水河,向拐角楼及东北城角进攻。
第36师主力进迫西南城角,当即攻占日军碉堡。
第116师一部向东门城外的帮办衙门攻击,一部进至东南城角。
攻城部队在城垣及城墙缺口处遭到日军顽强抵抗,阵地数次得而复失。战斗到8日,无大进展。9日,第20集团军重新调整部署。
15日,令各部开始总攻,激战到21日将城垣日军大部歼灭,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9月10日,日军飞机10余架飞临腾冲上空,中国空军适时迎击,击落其4架。
二.
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称少,给养困难。
本来预计在大雨季前可以到达缅北片马附近,可是由于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不得不以小部队牵制敌人,使主力得以安全转进。
因此曲折迂回,费时旷日。至六月一日前后,军直属部队的一部及新二十二师到达打洛;九十六师到达孟关附近。
二百师到达中缅边境南坎附近。
黄翔部到达国境沪水附近与国内宋希濂部取得联系。
自六月一日以后至七月中,缅甸雨水特大,整天倾盆大雨。
原来旱季作为交通道路的河沟小渠,此时皆洪水汹涌,既不能徒涉,也无法架桥摆渡。我工兵扎制的无数木筏皆被洪水冲走,有的连人也冲没。加以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蚂蝗、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
蚂蝗叮咬,破伤风病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
一个发高热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蝗吸血,蚂蚁侵蚀,大雨冲洗,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
官兵死亡累累,前后相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
进攻腾冲的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逐渐把城市外围的敌人工事一一扫清。
后来美军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腾冲城,直到把宽大的城墙炸出一个大的缺口,攻城部队才打进城里。
双方反复争夺乃至短兵相接的血肉拼搏,在腾冲城里,几乎每一条大街和小巷都有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