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发来电报慰勉的同一天,华东战略区的中央代表机构华东局也复电粟裕并报中央军委,热情称赞粟裕:“二十年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近两个月来的战斗,虽未能如五月以前那样取得伟大胜利,却已给敌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均较大,主观上虽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胜利。自七十四师歼灭后,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毛泽东和华东局对粟裕均慰勉有加之后,陈毅很快于同一天午时致电中央军委并华东局,称赞粟裕:“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又说:“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陈毅的这份电报,明确指出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裕负责,并肯定了这是华东野战军过去常胜的原因。显然,这再次给历史提供了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实际主要军事指挥员的有力证明。
1947年8月,在粟裕的建议下,陈毅也同他一起出击外线,共同指挥华东野战军5个主力纵队。但是,他很快离开了华东野战军总部,直到1948年4月才返回。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粟裕独立负责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党政军的全面工作,并一度指挥陈(赓)谢(富治)大军以及晋冀鲁豫野战军其他几个纵队作战。1947年12月20日,毛泽东致电粟裕,授予他指挥陈赓部队的职权:“提议由粟亲率(一、三、四、六4个纵队)南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统一指挥,沿平汉向南直迫武汉”。1948年1月9日和10日,毛泽东分别再次明确电示粟裕,给予充分的指挥权限:“粟裕及陈谢两军统一由粟指挥,由现地向豫鄂陕边行动”。“陈谢及(晋冀鲁豫野战军)十纵、十二纵受你们指挥,你们应当放胆指挥。”
这一段时间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及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1955年授衔大将)、谢富治、杨勇、苏振华(三人均于1955年授衔上将)等人的部队,取得了共歼敌万余人(其中华东野战军参战部队歼敌万人),破路400余公里(其中华东野战军参战部队破路200公里),解放许昌等城镇50余座的大胜利。应当特别一提的是,陈赓部队后于1949年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指挥,陈赓曾经因军事部署与林彪产生三次重大的分歧。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陈赓的正确意见最终得到了实现。而此次平汉路战役,他对粟裕的指挥是全面支持的。两人从这里开始,建立了长久深厚的战斗友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6)
三、华东野战军(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第四个集大方面军党政军最高职务于一身的将领。
1948年5月,粟裕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前委书记,更加实际担负起野战军党、政、军的全面领导责任,是人民解放军将帅中除彭德怀、林彪、陈毅之外,第四个集方面军党政军最高职务于一身的将领。这期间,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创造了使人民解放军爬过解放战争山坳的豫东战役、三大战役序幕的济南战役以及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10月23日,部署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的《淮海战役预备命令》,是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颁发的。11月6日,粟裕“机断专行”,指挥华东野战军全军提前两天正式发起了淮海战役。此时,淮海战役总前委尚未成立,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第一副司令员陈毅收到粟裕建议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的电报后,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1949年2月1日,华东局组织的华东慰问团在徐州召开慰问大会,慰问刚刚取得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华东野战军全体将士。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代表野战军全体将士接受了慰问团授予的锦旗,并发表了讲话。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粟裕仍任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前委书记。同时,粟裕成功地主持了第三野战军的整编,并以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名义颁布第三野战军改编命令。命令如下:
《公布第三野战军兵团、军、师、团编制序列番号命令》
(1949年2月9日)奉中央军委命令:为适应今后新的战争形势需要与全国统一建军要求,决定全国野战军统一序列番号,原西北野战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为第四野战军,并于各野战军下分编成数个兵团,下属各纵一律改为军,旅一律改为师的番号,并依野战军序列番号全国统一兵团军师团的番号。兹将本野战军兵团、军、师、团编制序列番号公布如左(下):
甲、各纵改为各军及兵团编组序列番号:
(一)、原2纵改为21军,3纵改为22军,4纵改为23军,另以原35军与原鲁中南纵队合编,统编为35军,并以上述各军统编为第七兵团。
(二)、原6纵改为24军,7纵改为25军,8纵改为26军,另以原何基沣部与江淮军区独立旅34旅合编,统编为34军,并以上述各军统编为第八兵团。
(三)、原1纵改为20军,9纵改为27军,12纵改为30军,另以原张克侠部与原渤海纵队合编,统编为33军,并以上述各军统编为第九兵团。
(四)、原10纵改为28军,11纵改为29军,13纵改为31军,并以上述各军及两广纵队(仍保持原番号不变),统编为第十兵团。
乙、各军以下师、团番号均按上述序列番号区分,自20军第58师第172团开始,依每军三师、每师三团计,逐次下推。其各兵团所属各军、所属各师、所属各团序列番号区分,另详附表。
丙、原特种兵纵队(扩编为美式榴弹炮团二、榴弹炮团四、工兵团一、战车团一、高射机枪营一、特科学校一)仍归本部直辖。另由特纵抽出骑兵团,与本部特务团及由华东军区新升三个地方团(合编二个团)合编,组成本部直属教导师,担任本部直接警卫与培养初级干部。
上述仰即遵令转饬所属遵照执行为要!
此令
代司令员、代政委 粟裕
副政委 谭震林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三卷记载,全军整编之后,陈毅与邓小平一起在总前委驻地,粟裕仍代理三野的司令员兼政委之职,指挥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因此,某些出版物将这段时间粟裕的履历写成“副司令员”而不是“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显然是不够确切的,很容易使人误解粟裕主持三野全面工作的实际作用。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7)
1949年3月30日,华东局和总前委决定,三野前委由粟裕继续主持,担任代理前委书记。从4月20日至5月3日,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从孙家圩子,到江苏省泰州以南的白马庙,再到常州,筹划、部署及指挥了第三野战军东集团、中集团的渡江战役。以“东西对进,追歼逃敌”的神算,共歼灭蒋军万余人,解放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并造成围攻上海的有利态势。从《粟裕文选》第二卷中的文电看出,粟裕独立或与三野参谋长张震共同署名,代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签发的电报、命令达21件之多。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在一次关于华东任务和人事安排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确定粟裕担任华东局分管军事的常委。同一时期,其他中央局主管军事的是:西北局彭德怀(书记);东北局高岗(书记);华中局(中南局)林彪(书记);西南局刘伯承(副书记)。陈毅事实上已经离开三野指挥部,转到接任上海市长等地方工作方面去了。因此,解放上海及东南沿海等军事任务,均由负责战役指挥的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担负实际责任。
据《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阵中日记》记载,5月25日一天之内,粟裕就对主攻部队九、十两兵团发出3次指示:
“9时,502(粟裕代号,下同)指示九兵团:包围市内残存之敌,以二十军、二十七军各1个师担任警卫,以主力向北宝及以东地区发展,高桥东南我炮兵向吴淞实行超越射击。”
“12时,502指示十兵团:以3个军集中力量对吴淞作重点攻击,切断吴淞口敌退路,集中炮火射击吴淞口舰艇。”
“22时,502、505(张震代号)指示九兵团:以主力迅速北渡苏州河,配合十兵团向江湾吴淞口攻击,并要十兵团猛进。”
这本阵中日记同样清楚地表明,粟裕在上海战役中也是三野军事上的实际最高指挥员。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粟裕传》中,有一张标明“图114”的粟裕戎装相片。图片下的说明文字是:“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在上海战役中。”这与粟裕在上海战役中的实际作用是一致的。
四、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工作的实际主持者。继续担负野战军全面领导责任。
1949年6月上海解放以后,粟裕继续以三野前委书记的身份主持第三野战军的全面工作,并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由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兼任)。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粟裕于6月7日主持召开第三野战军军事会议,全面部署进军福建和加强华东沿海地区守备的工作。会议决定,10兵团3个军进军福建,9兵团等7个军集结上海、南京地区,7兵团3个军集结浙江地区,32军2个师驻守青岛,24军2个师驻守徐州、1个师驻守连云港,25军2个师驻守海门、启东,1个师驻崇明。会后,粟裕即迅速组织指挥各部队,进行解放福建和长山列岛、舟山群岛等沿海岛屿作战。
7月13日,奉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的命令,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与华东军区指挥机关由上海移驻南京,并于7月15日致电报告中央军委:“已到南京。”粟裕正式担任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副书记唐亮),并以华东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的身份主持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总部工作,同时还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军管会主任。
1949年,中央军委曾经设想华东海军北移青岛,并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粟裕从解放台湾作战的需要出发,于7月30日午时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海军暂缓北开,以便参加对台作战部队的联合演习。中央军委于8月2日复电:“同意粟裕陷午(即30日午时)电意见,张爱萍海军系统暂时不迁青岛,并仍归华东系统即归粟裕指挥。”在这里,中央军委明确指出“归华东系统指挥”即是“归粟裕指挥”,是粟裕为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实际主持者的一个明证。8月6日,毛泽东致电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并贺龙、习仲勋,指出:解决西北地区问题,“除用战斗方式解决外,尚须兼取政治方式”。同时,毛泽东还特意在这份电报旁边加上批注:“此报加发华中局(第四野战军),湖南省委,(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华东局及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