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温哥华雨季 >

第8部分

温哥华雨季-第8部分

小说: 温哥华雨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人朋友听了,大声赞同——对啊,我就是喜欢小眼睛的女孩儿,瞧,多有魅力。

  ……

  有时候,我说女儿的运动能力不是很协调。

  华人朋友埋怨我——你怎么也不训练训练孩子,并叫女儿示范一个单脚跳之类的。

  白人朋友听了——要我放松,每个人的生长曲线的都不一样,她们或者她们的家人小时候也有这样的问题,看,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

  我给女儿剪了一个很有争议的发型。

  妈妈特地从国内打来长途电话,告诫我下次再也不要这样干了,实在太有损形象了。

  带女儿走在温哥华的大街上,经常有人从后面追过来问我,这是在哪里理出来的这么帅的发型,又便于清理,又便于运动,还能满足女儿别小花卡子的愿望。总之,满足的孩子的所有要求,太完美啦。

  ……

  和华人朋友在一起谈妈妈经,常常对孩子的身高体重作个比较,孩子比较瘦小的妈妈很多都患得患失的说她们一点也不愿意孩子吃得太多,以免以后有减肥的问题。

  和白人朋友在一起谈妈妈经,基本上还是女人话题,什么最近失眠啦,开始找工作啦,又怀孕啦。

  有个香港来的朋友,对我说等孩子上学了,父母得忙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管,作业满篇的拼写错误也不纠正,感觉学不到东西。老师的概念是只要态度认真了就值得赞许,学生们会自己发现错误的——当他们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

  ……

  我自己也越来越发现,很多小孩,看上去很漂亮,但是抢起玩具来,表现出来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恶毒程度常常令人胆寒,也有些看上去呆呆的孩子,见得次数多了,也觉着十分纯真可爱。见到小孩,大家都习惯的冲小朋友招招手,即使有的小朋友不喜欢跟陌生人打招呼,但是没有人会生气会说这是没礼貌的行为,大家还是照旧的说你好、再见,有时候,我很内疚,因为女儿就常常别过脸去不理人,反倒是路人来安慰我——不要去强迫她,这是一个害羞的年龄。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对儿童是绝对的宽容,但即使这样,人们不得不承认讨人喜欢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于是乎,在成年人的潜意识里,结合自己从前的童年生活,大家不约而同愿意拿出更多的目光放在儿童身上,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仿佛童年里最冷酷的遭遇就是没有得到重视。

  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就是我。这里面包含着自信,更包含着另一层我们常常忽略掉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可能有别人没有长处,更可能有别人擅长而自己没有的短处。我们站在不同的起点,不是为了比赛,终点是快乐的生活。

拖车公司与法制
几乎每次走在外面,都会看见“巴士塔”公司的拖车,要么在修理哪个倒霉蛋儿的车,要么在寻找猎物,每当那时,我心里都忍不住恨恨地想,怎么世界上会有人成立这么招人恨的公司呢。事实上,他们的生意真是不错呢,绝对是贼不走空,在温哥华,每天都有无数的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然后被“巴士塔”的拖车拽走。什么是不该停的地方呢?公司专用、私人专用、商业专用等等,即使允许停车的位置,经常停车牌子下面还有小字标注着一些工作日、非工作日的要求云云,或者有的干脆需要购买专门的停车许可,这是一个极其繁琐的系统。

  我是和他们打过交道的,要不怎么会一眼就能在车流里看见“巴士塔”的车。那天,天气炎热,我开车载着女儿和公婆去河对岸的格兰威尔岛。说是岛,其实只是一个位于格兰威尔大桥下面的一个半岛。这个岛是温哥华艺术家们的聚集地,他们在那里创作以及推销自己的作品,只要天气好,都会有表演者在河边的广场上作露天演出,一边载歌载舞,一边出售他们的CD。总之,那是一个有着迷人景观、气氛休闲、老少皆宜的地方。我很喜欢那里,离家很近,隔河相望,四季都装点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好听的爵士乐,有女儿乐此不疲的水上乐园……

  不过,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开车去那儿。我知道里面一定是不好停车的,于是干脆打算在岛外的公寓区找个地方。以我的经验,公寓区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免费停车的位置。果然,一拐弯,就在一个公寓前面找到一个停车位,我还是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指示牌的。空位正前方有个杆子,上面有两个牌子,一个写着从这边到另一边,允许免费停车两个小时,另一个牌子写着商业专用。我想“商业专用”不就是收费停车的意思嘛,环视四周也没看到有投币缴费的机器,再看旁边的车也就停在那里了,于是放心的把车趴进去。

  玩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女儿也该回家睡午觉了,我叫他们在路边等我,自己去取车。快走到的时候,隔着篱笆,我就按了一下遥控锁,还琢磨呢,车怎么看上去,比我停的时候靠里了一些。等我走近,又按了一下遥控锁,纳闷怎么没有听见开锁的声音呢,再定睛一看,我的福特怎么变成雪弗莱了?再看,旁边不是有个空位吗?不对,刚才是我的车在这里啊!心想:“坏了坏了,车丢了!”我的阿Q心理迅速抚慰了一下受伤的心灵:“还好,只是买了二手车,几千块钱只要心疼几个月就好了。”正在我对这空车位发呆的时刻,公寓里走出一位老绅士。

  “对不起,你知道我的车去哪里了吗?”这可是我的救命稻草,我心怀一丝希望。

  “你把车停这里了?”他指指那个车位,我肯定的点点头。“哦,被拖走了。”他又指指上面那个牌子,“这里是商业用地,你不该把车停在这里。”我恍然大悟,商业用地是给垃圾车、邮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等他们预留的。

  我真是一筹莫展,“天哪,我没看懂这个意思。你知道他们把我的车拖到哪里去了吗?”

  他叫我不要着急,跟着他。他带我走到公寓车库大门前,上面有个“巴士塔”的大标志,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牌子,后来发现城市里到处都有它的牌子。老绅士告诉我,我应该去联系上面写的那个电话,会有接线员告诉我车停在哪里。他又很周到用他的移动电话帮我拨通了“巴士塔”公司,看到我已经是语无伦次,干脆连电话都替我讲了,真是个好人,让我如同久旱逢甘霖般的感激。果然,我的车在他们那里,还好,并不远,就在河对岸的大桥下面。

  赶紧回来安顿好老人与孩子,吩咐他们再玩一会儿,自己走过桥去领车。走到桥的另一侧,看到有人在照桥下面的风景,于是我也向下张望。啊,我的车就在我的正下方,那时,我真想从桥上纵身一跃跳下去营救我的小宝贝儿,它可是活脱被人掳走了的。

  我听说温哥华的这些罚单,是可以申诉的,博取同情也许会有折扣。我边走,边打着腹稿。

  “巴士塔”公司占地很大,但是办公室仅仅是个小岗楼,可想而知它们绑了多少票儿,我进大门的时候,还看见有拖车刚刚卸空又去工作的,这可真是个肥差。

  见到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亚裔女子,我就觉着不大有可能拿到传说中的折扣,但是我还是说:“真对不起,我是新司机,我没搞懂……”

  “是的,你应该好好看清楚指示牌的。”她微笑地打断了我,然后递给我一张单子,让我签字缴费。下面分明有一栏是“折扣”,后面写着大大的零,还好只有五十七块,比我想象的少多了,心理得到些少少的安慰。心想,将来我也定努力谋个他们这里的职位,多牛气。

  不管怎样,我领回了我的福特“孩子”,回了家,想想觉着不对头,再翻出罚单,一看原来还有四十五块的违章停车罚款,刚才缴的只是拖车费。怀着无比内疚的心情,给正在上班的老公打了个电话。老公说还好,不是撞车了就行。晚上回来他向我转述他同事的话:“你老婆够有本事的啊,刚拿本儿一个星期就被拖了,我来温哥华这么多年都没遇见过呢。”真是惭愧。

  有朋友说,曾经有人去“巴士塔”取车,说没有带钱,不能当时缴拖车费,要他们开个罚单,回家再付。工作人员说不行,不交钱就不能把车开走。于是这个人就打了911,报警。警察来了,问了经过,对“巴士塔”工作人员说,这样不行,他们没有权利扣留私人财产,他们只能为拖车费开个单据。

  这就是法制社会。 txt小说上传分享

擀面杖之歌
我一直就对杂货铺有特别的钟爱,小时候,旧历小年节前,奶奶常常带着我走近黑暗暗的杂货铺,脚好像迈到哪里,都能遇到各种用途的坛子,大肚子的,深腰的,窄口的,(我现在觉着,谁家要是备齐了这么多种的坛子,那简直就太富有了),奶奶站在柜台前,把一摞碗挨个扣过来,检察碗口是不是整齐的,每翻动一个,灰尘就应声顺着窗外照进来的光束飞快的螺旋式飞起,奶奶一会儿担心我打碎了酒盅,一会儿又嘱咐我袖子别刮到倒挂着的拖把,我站在里面不敢乱动,又无比好奇的东张西望。这大概遗传自我妈。原来我们住在的那个兵工厂大院,逢年过节,总是有小贩挑着瓷器到路边的市场上来卖,在那样的节景里,记不得有多少次,放了学的我正和一堆伙伴们在路边疯跑,有大一些年纪的同学从后面骑车经过,回头就冲着我喊:“哎,我看见你妈给你买了一堆碗和盘子!”回到家,果真看到妈妈正好和爸爸显摆,“看,人家说是唐山的瓷器呢,二十四头的!”买了不少,反正也没见用过,倒是搬了几次家,活活就搬没了。

  我总是觉着中餐是讲究味道多一些,西餐是讲究花式多一些。作中餐,什么样的锅子就是煮什么样的菜,如果将就用了别的锅,是怎么也达不到该有的味道,吃上去很像,但总觉着少一道什么工序似的。西餐好像就不是这样。走近他们的杂货铺就知道不一样,在温哥华,每次经过杂货铺,我都忍不住,一面对先生说:“你等等啊,我进去看看就出来。”一只脚就已经迈进去了。这里好像珠宝行一样,在高度数的节能灯照射下,从瓷器到刀具,各个发出耀眼的光芒,随便从哪一样都能像照镜子一样看到自己脸。单说削苹果的工具,就有横着削的,竖着削的,还有直接去核儿的,刨片的,或者干脆一下就切成五瓣还不带核儿的,不过话也说回来,怎么弄也还是苹果味,不像中餐,追求的就是鸡蛋做出螃蟹味,或者豆腐弄成火腿味。也许是生活习惯不同,在国内的杂货铺,有我没用过的,还真没有我看上去不知道是干嘛用的东西。以前听人说,外国人的厨房就和实验室一样,什么量杯、称啊的。这简直是胡说,太没想像力了。我常常看过一样的东西,左右摆弄,不知所以,过了好久,哪天吃小馆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哦,眼前这东西是用那东西作出来的啊。

  从北京走的时候,爸爸说:“等我将来去看你们的时候,背个擀面杖去!”我才不信,外国人也吃面条啊,爸爸说人家的擀面杖是作意大利面条,想吃炸酱面啊,还就得咱的擀面杖。来了没有多久,真的就不行了,打电话回去,请求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