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媜系列作品-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夕那日,剪红纸条圈住水仙花茎及椪柑,好像圈住好山好水与幸福家园,有一份喜悦。然后祭祀,感谢守护的神一年来的庇佑,同时祈求一个平安愿,给岛上的人。
曾祖母教祖母这么过年,祖母教妈妈,妈妈教我。我承认自己喜欢用最传统的方式迎接春节,我当它是个溯游之旅,在鞭炮与锣鼓声中,像孩子一样回到诞生之地。
巴掌
人嘛,生下来就是欠揍的,脚脖子一拎,赤手空拳啥也不必解释,给他一记屁股,哭得愈带劲儿愈好,要是哼也不哼,那可惨,十个月精粮脍肉全都白养了。可见,人会抗议也是与生俱来的。算起来很公平,滚出娘胎的时候,婴儿哭,大伙儿不哭;滚回西天的时候,大伙儿擤鼻涕甩眼泪,瞑目的人睡得四平八稳的不必哭。
一个巴掌两面刀,哪个小孩的臀部没当过磨刀石?刀得救人亦能毁人,刀口对准了,上鳗泥鳅也能脱胎换骨,变成摇头晃脑袋的书生;要是对歪了,眼睁睁一个机灵儿被打笨了找谁赔?大人们一面高喊爱的教育,暗地里摩拳擦掌来点暴力;我不反对打一点小屁股,但反对暴力——尤其是情绪失控的大人所使出的暴力。
早年看过一个父亲打小孩,那真是深思熟虑加老谋妙算,他采用记账式,积满三笔一次算清,又善于制造气势,经营紧张、悬疑,大巴掌一扬,虎虎生风,挨着屁股不过十只蚊子的痒劲儿,小孩哭,一半是因愧疚而哭的。他在一旁递手帕儿还帮着擤鼻涕,和颜悦色讲一盘道理,他最厉害的一句话是:“我打你,就像在打我自己,你是我生的。”这小孩不痛改前非,除非泯灭人性。
前阵子上名胜山寺本想修心养性,临走时看到一场巴掌,几日修持毁于一旦。一个小学女老师领了四五十个小可爱也上山玩,不知怎地对一个小男孩大声泼骂,听那骂词大约是脱队乱逛之故,忽然一掌正反劈,扎扎实实打在小孩脸蛋上,旁边的路人及时劝了,那小孩站在大太阳底下,狠狠瞪着他的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同学,哭都没哭。
山寺边一排接引佛,一掌低垂,援引众生。当下想与大佛打个商量,借个手,给那该打的大人一巴掌。
干爹
现代人汲汲追求新社会,自然衍生一连串新人际、新伦理、新道德、新价值、新生活,这也无可厚非。反正“社会”就像一块滚动的巨石,泥屑苔痕自会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抛弃或更改。
有些新,倒是史无前例的,另一些新,则是旧瓶新酒。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饶富趣味,譬如说“干爹”这名词吧,一缸墨水也写不清是啥意义。它不像“继父”、“继母”一目了然,起源于婚姻关系。所以,凡是带“干”字的关系都耐人寻味,“干妈”、“干姐”、“干哥”、“干弟”、“干妹”、“干儿子”、“干女儿”,看来是附属于家庭关系的,可也不像,因为哥哥的干爹跟妹妹的干爹不同一人的例子俯拾皆是;若说失怙失恃,另寻亲情上的补偿,又不太像,多的是家里现放着亲爹亲娘,又添了干爹干娘的。再说父母基于浓情高谊,让子女喊知交干爹干娘以志情义,自是美事一桩,不过,碰到儿子女儿认了干爹干娘,家中父母不知他是谁的,又说不通了。
曾经请教高人释“干”之今义,从此茅塞顿开。盖“干”者,不带电是也。换言之,即是非常安全的绝缘体。譬如恋爱触礁,又不想伤害和气,叫一声“干哥”或“干妹”,不就解决了。反正丈夫妻子法定只能一个,干字辈的可以无数个。当然,干爹干妈的形成比这复杂多了,到底是情义之交或利益同谋,查无可考。唯一确定的是,不必进祠堂拈香、行三叩之礼、交换信物、晨昏定省、养老送终。若有以上礼仪,那是“义父”、“义母”,若循法律办理添了户籍,那是“养父”、“养母”,可我说的是“干爹”,没这等繁文缛节,问题又回到原点了,“干爹”是什么?这大概可以佐证中国的人情之美,什么都不是变成什么都是,外国人用亲爹、教父解决不了的事,中国人用“干”字就解决了。所以,要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还得拜“干”字之赐。
假如你去喝喜酒,发现新郎娶的是他干爹的亲女儿的干妈的干女儿,你不必奇怪,因为说不定以后你会娶你干妈的亲女儿的干妈的亲女儿!
后娘
什么人不好谈,竟然谈后娘?这两个字在中文的用法里太活泼了,不仅表明身份称谓,还可以用来形容天气、表情、修养……反正辞穷的时候,一时无法使用穷凶恶极、母夜又、扫把星、天煞地罡……这类高难度形容词时,只要说“后娘嘛!”没有人不懂。
既然离婚率愈来愈高,晚婚的单身人口愈来愈多,如果单亲家庭或单身人口也不反对组成新联盟的话,势必后娘(或继父)这一行前景看好。当然,继父也很难做,不过,乡下人有句警世俗谚:“狗屎吞得下,后母才敢做。”可是没提继父要吞什么屎,反而有“爱花连盆,惜子连孙”溢美之词,可见要当后娘得通过基本学力测验的第一关——吞狗屎。
第二关是两难。饮食起居拉杂什物,得巧妙地把前妻的影子请出家门;假如前妻做菜主咸,后娘主淡,孩子爱甜,丈夫居中间,得研究一道不咸不淡又带点甜的拿手菜。每隔三五天,得用漂白水将丈夫脑子里的记忆区消个毒,免得听到“新人不如旧”这类噪音。管教孩子当然要斗智不斗力,打也不是,邻居会说:“你看看,不是亲生肉,下手就痛扁。”不打也不是,邻居会说:“你再看看,不是亲生肉,管他去死。”在家是枕戈待旦,出了门便是逐鹿沙场。孩子的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姑姑,当然还有孩子的妈,一把零用钱加电话号码告诉孩子:“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后娘想安内攘外,得研究五院职权兼外交手腕国防炮弹。挨了闷棍不能往娘家跑,免得颜面扫地尊严全无。当然得懂得宗教,至少家中备茭杯,孩子生日替他买蛋糕,不凑巧,孩子的妈也买了蛋糕,这时候执茭,阴茭归妈,阳茭归后娘,一阴一阳归爸爸。后娘大多虚胖,自食其果又常常吃蛋糕!
一位四十多岁受过三年严格训练的后娘说:“我把自己当作菩萨,忍辱负重,布施精进,如此而已。”
职是之故,修得正果的后娘,死后一定上天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讲话
嘴巴的功用有二:一是饮食,一是讲话;一进一出,一属形而下,一属形而上。当然,造物者设计嘴巴时已经预料人类会非常繁忙,所以,人可以一面吃饭一面讲话并行不悖。如何在杯盘狼藉之中化干戈为玉帛,也变成现代人极重要的交际训练之一。
吃进坏食物,闹翻肠胃,毕竟事小;说错话,把朋友得罪光了,简直是药石罔效。从前,有个不善言辞的人,在家设席款待宾客,第一句话就说:“要吃夹去吃,免夭鬼假捆致!”意思是,你们这群饿鬼不必装啦,尽量吃。客人们手足无措,吃了,承认是饿鬼;不吃,又假兮兮的。这话若改成:“家常便饭,没什么好招待的,当作自个儿家吧!”就不同了,客人还未拾筷,毛孔先吃了人参果。
讲话的目的虽不同,大抵分成“官腔”、“私腔”错不了。凡是“全案正由有关单位积极处理中,近期内将会有令人满意的答复”,这是官腔,漂亮极了,讲了等于没讲。会打官腔的人愈来愈多,甚至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朋友,偶尔也来点官腔:“这项计划,公司目前仍在保密阶段,列入高级业务机密。不过,你放心,一旦做出决议,我第一个通知你!”官腔打多了,太不够朋友,酒足饭饱之余,一起上化妆室,“私腔”出现了:“刚刚人多不好说,我私下透露给你,你听过就算了……”第二天,听的人把业务机密搬到公司的紧急会议桌上,拍胸脯保证:“消息来源可靠!”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有可能中计,这种事《三国演义》里俯拾皆是。可见,“化妆室语言”不能一概相信。
外头的话鬼眼多,关起门来跟自个儿老婆总可以畅所欲言吧!也——不见得。三更半夜回到家,老婆备了宵夜说点家常话:
“又加班了?”
“是啊!”
“你看了新闻没有?今晚林森北路失火!”
“没有哇!我十一点多还在那里,好得很!”
“我跟你打赌,有就是有,你在哪一带?”
“锦州街一带,哪有什么火警?你输了?”
输赢还不敢说,得先交代清楚:“晚上十一点多在林森北路风化区,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做什么了?”
这时候需要一个会讲话的“政治人物”,强作镇定,出口成章:“唉!说来你都不相信,我去市立美术馆看画展!”
txt小说上传分享
聆听
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不管听来的是一把带刺的莽草,或是几朵盛放的小花,插在瓮里,任意伸展,别有一番虚心承受的古意。
要一无所有地聆听别人的陈述,几乎是不可能。既然是瓮,已经落入实体,受限于个人知识、文化背景、价值观、道德判断……每个人都难免是一只瓮,大小、宽窄有别而已。不过,至少可以秉持诚意,不必急着做是非判断,先听听他人的心声。
最怕的是,在聆听之前,中了流言谣传的箭,把对方打入冷宫,连带地,将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一掌瓦解;就算对方具有诚意前来倾诉事件的脉络,也会因为言谈过程的恶意而宣告破裂。只要是活生生的人,都会这么想:“既然你没有诚意听我述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徒然!”
也许,这是人际的矛盾,容易听信第三者判断,而不愿相信自己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尤其不愿听信当事人所说的。总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恍然大悟,一段友谊的破裂或合作事业的夭折,其实不是因为对方是个坏人,而是自己先行认为他是个坏人。
任何一种仳离,若是源于了解,都值得庆幸;若是误解,难免有憾。
有一种聆听特别需要忘我,也许是在短程的公车里听到放学的孩子们嘻然交谈;也许走到陌生的风景里,听到季节捎来的一段小道消息,或是一条溪涧的自言自语。毕竟,活在这世上,人声纷杂,天籁难闻。
耳朵既然不打烊,听到会生耳垢的话,也不必学古人掬水洗耳,让它左耳进右耳出就是了,别放在心里;若听到茅塞顿开的话,好好藏入瓮里,让这只瓮大到可以腌渍一座山。
txt小说上传分享
情绪来了
跟妹妹共居一室的那段时间,最深刻的体会是,情绪乃人际间的无形杀手,足以让亲昵关系瞬间云消雾散。
通常都是我在作怪,闹情绪的人大多不会承认自己无理,这跟酒醉的道理一样。所以,她默默地忍受了多少情绪垃圾,我无从计算。直到有一天,她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心形卡片,夹在梳妆台上,我猜她是忍无可忍了。
那张卡片虽是大红心形,还挺有学问的,正放是夫妻两个和颜悦色的微笑表情,倒放则变成怒目相视、唇齿相讥的争吵状。我问她这是啥意思?她说,这是咱们的温度计,谁认为彼此感情很好,就正放,谁觉得不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