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

第7部分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7部分

小说: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狂风吹过,地上有多了两具尸体,影帝没有笑,而是眼含泪水地离开了,这番泪水就是为四娘流的。
  “涛哥,事情已经办妥,知道此事的人已经都不会再在人间出现了!”
  南海的某岛上,影帝正向那人汇报着,那人的笑了,拍了拍影帝的肩膀,以示肯定。在阳光的照耀下,那手臂上的三块金表格外的耀眼!
  点评:春哥是无敌的,怎么可能被四娘击败呢?怪不得会得零分,看来阅卷老师也是信春哥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009·湖南卷:踮起脚尖】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踮起脚尖
  当我翻开试卷的最后一页,看到这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作文题目时,我不由得发出感慨——这分明就是典型的带有歧视性质的命题。
  我身高一米五八,家里兄弟有仨。农村户口,至今女友没有。
  就在出门临行之前,我还做过几万次的推测与估计,题目千万不能触碰到我的精神的底线,可惜悲惨的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而且还发生得让我几乎措手不及——而我的弟弟,他有着一米七七的身段,这个题目对于他来说应该会十分的得心应手。很多时候我都做过许多莫名其妙的猜测,我的父亲也有一米七以上的身高,而为什么偏偏我却长得如此矮小?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我或许根本不是我父亲的亲生儿子。我想也许是因为我的母亲思想过于前卫,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与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发生了*的错误举动,最后怀上了我。或许这个陌生男人就是出这个题目的老师,他出这个题目的原因在于他是想鼓励我积极向上,想让我踮起脚尖,不低人一等。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答题。
  踮起脚尖,顾名思义就是要以非正常的眼光去看待正常的问题。古语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王之焕便有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经典名句。然而如今我们站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所堆砌而成的城市中,就算我踮起了脚尖伸长了脖子,也无法将这个现代化的水泥雕塑琢磨通透。我是个十足的现实悲观主义者,我一想到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肯定就会下海到广东打工,在寻找工作的途中肯定会被人以“身高不足”的原因所拒绝接受,找不到工作我就一定会挨饿受冻,人一饿起来肯定就会什么事情都去做,也许我更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电影里很多灭绝人性的匪徒也就似乎跟我的外表差不多——不高的个子,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手上脚上的汗毛长得像一只猩猩,杀起人来丝毫不会手软。我也不可能找到女朋友——谁也不会找一个这么丑陋且心狠手辣的男人做她的男朋友或是老公。
  我环顾四周低头写着作文的各位考友,他们竟然各自面带微笑。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们分明都是在写我。写我不是我的父亲的亲生儿子,写我今后走上匪徒生涯的道路的故事。
  去年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因四川地震灾害后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她站在一片废墟之中踮起脚尖,眼神里有一种难以琢磨的酸楚。可怜的小姑娘满面灰土,她曾经有过的梦想跟憧憬,都在那顷刻间化为乌有。
  地震之后我跟弟弟一起从平日的伙食费当中节省出来了几百元钱捐向灾区的重建工作。当时我清晰地记得我站在柜台前踮起脚尖填写我的姓名与收款地址时心中涌现出来的那种热血澎湃,简直比足球比赛赢得了冠军还激动。柜台里的小姐冷冷地接过我的钱,仔细清点了数目之后放入保险箱。当我拿好单子转身离开的时候,我听见她似乎在小声地嘀咕,“瞧那傻样,鬼知道这钱有没有可能完数交到灾区人民手里呢。”这句话简直要了我的命。于是,我返回柜台,我问那位小姐,“那个,钱确信能够寄到灾区么?”她抬起头来,捋了捋挡在额前的头发,“准确说来,这是应该可以的。”“那它会不会在寄去的途中发生什么意外,比如运钞车半路被匪徒劫走之类的?”小姐白了我一眼,继续很有礼貌地回答我,“准确说来,那是没有这个可能性的。”“那么,您可不可以把钱还给我,我晚一点再来寄?”小姐的脸色突然大变,“你以为这里是超市?质量不好可以退货?”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个照片上的小姑娘,踮起脚尖,也许是在张望,为什么钱还没有收到呢?
  写到这里,我琢磨着我弟弟的作文应该也已经完成了,他一定会写了“为什么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不是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是我比别人首先踮起了脚尖”之类的语言。他可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就此罢笔。
  点评:很多时候,就算你踮起脚尖也看不到事情的真实面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009·上海卷:半命题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不敢“创新”的创新
  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你们想让我们写“创新”。我想你们在阅卷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统一的答案,比如说,写了创新给多少分,不写创新就算偏题等。我估计,全上海7万多考生至少有6万人都会按你们的“创新”出题思路来写这篇文章,其余不写“创新”的一律按不会“创新”而跑题论处!
  别忽悠我们了,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连爹妈都换了好几茬,哪个老师哪个父母(不管是不是我们亲生的)会教我们创新?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学的、听的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按照阅卷老师的喜好去答题!而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所以,这些阅卷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一个:按照规矩做题就能得高分。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叫我们做这样的题目,不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最后一考继续撒谎,继续不说心里话?继续按照你们的思维方式写文章?
  中国语文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创新就是居然也会有类似于八股的标准答案的,谁要是敢创新,另立山头、标新立异,呵呵,那你就看好的吧,必须把你办了,否则,中国学生中会冒出无数个不听话的学生,那时候,你们的唯一手段就是用极低的分数给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学生一记毁灭性的当头棒喝。现在看来蛮喜欢创新的韩寒顶着7门红灯毕业就是例子!
  在这样“创新恐怖”的教育制度下,你们还出这样的题目来“河蟹”我们,表示一下你们有“创新”的主动愿望,谁信?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在高考中写出好文章来?
  板桥同志离我们太远,他的“创新行为”运气不错,谁叫他原本就是画竹子画得出名的名画家呢,权威就是权威啊。他成就的板桥体我就左看右看都不好看,那水平和我幼儿园时写的毛笔字差不多,居然大家都能看出“竹子”味儿来,看来中国确实应该有大熊猫!我就是不会创新,我就是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写得好,不喜欢那歪七八扭的“板桥体”,我就是想在欣赏水平上“创新”一下,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不让。
  纵观我生出来这个世上18年,我看到的是凡是想创新的,活的都不怎么样,凡是山寨的模仿的(越像越好)个个过得滋润无比。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中国立刻可以变成低科技,模仿的结果让我们迅速地富了起来。我们的电视台,把国外的综艺节目不花钱地盗版克隆过来,搞一个火一个,不需要创新,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光模仿、不创新让我们过了30年的好日子啊!
  好了,字数够了,我只是想说,在这个模仿快乐、创新痛苦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你让我们写“创新”不是忽悠我们嘛!你们这种试图用“不创新”的方式让我们写“创新”会不会讽刺了点?当然,敢于写这篇可能是0分的文章,我仗的就是我不要这70分,咱凭实力照样能在剩下的数、外、综合、物理上达到一本分数线,至少,写完这篇文章,这几年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
  点评:郑板桥的创新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是郑板桥!——尽管他的字“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看起来四不像。他如果是一个杀猪的王五,我敢保证肯定没人会理他。同样的道理,学生是普通人,不出名。不仅不出名,而且还要受着应试教育的压迫,想真的创新门都没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009·浙江卷:半命题作文】
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绿叶对根的情意
  这次高考作文立意是“感恩”。感恩文化本是外来文化,原意是感恩上帝,感恩自然,感恩社会。
  感恩文化传到中国,就变成了“绿叶对根的情意”,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政府感恩党。总之,感恩被改造成是“饮水思源”的传统孝文化,然后是服从,然后是生命之间的不平等。比如,我们要“尊重”领导,领导要“关心”百姓。领导是根,我们是绿叶,我们要感恩领导呀。这其实就是愚民教育。强调的是人身依附关系:孩子依附父母,学生依附老师,百姓依附政府。其实是一种对个体价值的否定。
  可是,没有绿叶,根的价值在哪里?没有绿叶,人参怎么成精?绿叶与根,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何以剥离成主次、上下?何以分为施者与受者?
  教育本该“无痕”。教育要使孩子进入生命的“自然状态”。“孩子懂得的一切”都是一种自然,而不要让他感受自己“与众不同”,感到自己懂得了什么。其实,在婴幼儿阶段, 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还是根对绿叶的情意孩子就处于“自然无痕”状态,一个三岁的孩子不会认为他自己懂得了什么而对另一个孩子趾高气扬。但人长大后,就会把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脱离童心。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强化了这种比较。孩子越来越明白自己懂得的东西是外界给予的,而不是与生俱来。为什么?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歪曲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目的,不是从孩子内在的心灵力量上去寻求突破,以至社会出现变态的竞争观念。
  教育无痕好还是教育有痕好?一只蚂蚁,把小蚂蚁养育,有没有教育小蚂蚁懂得感恩,老蚂蚁是不是知道自己的“付出”,要求小蚂蚁要有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