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富农的儿女们-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忠催促秀竹:“你要是决定下来,就抓紧时间告诉我。”
秀竹望了一眼等在门口的丈夫和儿子说:“就那么着吧!”秀忠嘱咐秀竹:“你可抓紧点时间。”秀竹勉强地点了一下头,转身朝大门口走去。
晚饭以后,公社和各大队的干部们对夜校进行了参观,找了个别的几个学员座谈,让玉龙介绍了开办夜校的经验和体会。龚全友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太平庄夜校能在短时间内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的又一伟大成果。我代表公社革命委员会对太平庄团支部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地祝贺。太平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办校经验,希望每个大队的支书回去以后,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一个大办政治夜校的高潮,短时间内公社领导会到各大队督导检查,有条件的要办,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让夜校在全公社乃至全县开花结果。”
现场会散了以后,龚全友当着阎铁山的面,拍着玉龙的肩膀说,小伙子干得不错,有魄力,有能力,真是将门虎子。
阎铁山听龚全友称赞儿子,真是心花怒放。
富农的儿女们 第十二章(1)
秀竹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给根深做鞋。婆婆的手腕子有毛病,纳不了鞋底子,自从结婚后,婆家人的鞋都是她做。她的脸色比前些天更加憔悴,心里像压着一块大坯一样沉重。勉强吃了几口晚饭,刷完锅碗就躲到自己屋里,做起鞋来也是魂不守舍的。
上次去娘家,秀竹答应了与根来假离婚,过后就后悔了。相信秀忠是讲信用的,并不是为将来复婚担心,而是担心离婚毁了自己多年来的好名声。自从嫁到婆家,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夸她是难得的好媳妇。如今婆家成了富农,提出与根来离婚,人们会在短时间内说她是个势利小人,就是将来复了婚,恐怕连公婆对她都不会原谅。再说,离婚的一段时间内,给儿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多大伤害呀。因此,从娘家回来,根本没与丈夫说。当姐姐的既然答应了弟弟,可又不按照弟弟划出的道去走,心里来回地折个子。闹得她吃不好睡不香,真不知怎么办是好。细心的根来曾经不止一次地问她,你有什么心事就说出来,她总是摇摇头。根来关心地说,身体不舒服,就别去干活了!咱家不缺那几分工,可她还是照样到队里干活。面对疼爱和体贴她的丈夫,总没有勇气开口,事情一直就拖拉到现在。秀忠来太平庄开会,根本不想去见他,见了面怕催她,秀忠还是催了,太让她左右为难了。
根来拿进尿盆,上炕铺好被窝对秀竹说:“咱睡觉吧!”
夜安静下来,父母屋里黑了灯,看来是都睡下了。最近一段时间,虎子不愿意跟他们睡一个屋,就愿意跟着奶奶和爷爷睡。
秀竹点点头,把针插在鞋帮子上,摘下顶针,坐着那里发呆。
根来凑到跟前问秀竹:“你心里到底有什么事?”秀竹没有开口。根来搂着秀竹说:“你从来没有瞒我的事,这些天到底是怎么了?”秀竹沉默不语。根来劝说:“有什么事就说,算我求你了,说出来,我替你分担。”
泪水从秀竹眼里扑簌簌地落下来。
根来擦着秀竹脸上的泪水问:“到底是怎么了?可让你把人闷死了。”秀竹依偎在丈夫的怀里,嘤嘤地哭泣起来。根来为秀竹擦着泪水。秀竹哭了一会儿,止住抽泣,心情也平静下来,才开口说:“根来,秀忠遇到了难处,想让咱们帮帮忙。”根来长舒一口气:“原来为这事,怎么不早说?别说是你弟弟的事,就是外人的忙,只要能帮得上,咱也得帮。”
“我怕你不肯帮。”
“你看我是那种人吗?让咱帮什么忙,你快说,别绕弯子了。”
“为入党的事。组织上培养秀忠入党,表都填好了,也搞完外调材料,本来没有问题,可咱家成了富农,入党就黄了。”
根来嘬起牙花,没想到自家的富农成分也影响到小舅子的前途。
“要是没咱这门亲戚,秀忠肯定能入党。”
“咱家的成分也连累了秀忠,真是造孽呀!”
“咱俩要是暂时办理离婚手续,我带着虎子,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等秀忠入上党,咱俩再复婚,你看这事行不?”根来皱紧了眉头。秀竹问:“你不同意?”根来没有表态。
秀竹说:“离婚是假的,难道你不相信我?咱们这么多年的夫妻了,中间有虎子牵扯着,我能有差心?要是不相信,我可对天发誓,杜秀竹要是不与周根来复婚,天打五雷……”没等秀竹把话说完,嘴就被根来捂上了。秀竹挪开根来的手说:“你要是不同意,就当没这回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富农的儿女们 第十二章(2)
根来考虑一下,才说:“不是不同意。秀忠是你弟弟,我把他也当成是自己的弟弟,他的事,也就是咱们的事。我是想,咱俩从结婚到现在,连脸都没红过,左邻右舍,一个生产队的,甚至是全村人都知道咱俩感情好,也没抬杠,也没拌嘴,好模好样地去离婚,你说人们会相信吗?”
秀竹想了想说:“你考虑的完全有道理。”
“咱们这样离了婚,秀忠入上党,咱们再复婚。村人一开始就会不相信,很快会传到公社领导的耳朵里,假如有人给秀忠奏一本,说他欺骗组织,事情有可能就搞砸了。”
“你说怎么办?”
“依着我说呀,咱们瞒着双方老人,更要瞒着其他人,演一出戏,演得越像越好。”
“怎么演?”
“你找茬先跟我打一架,打得越热闹越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然后,你就折腾着回娘家,谁去叫你也别回来,你提出离婚,咱俩就到公社办手续,等秀忠入上党,再托人为咱俩说合,复婚就顺理成章了。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不行不行!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跟人打过架,没冤没仇的,更不知这个架怎么打。打架,也怕老人们跟着生气。自从进了这个家,你们都待我好,无缘无故地找茬打架,那不成个泼妇了吗?你们一家子,还有全村人会怎么看我?”
“这个办法不行?那你说出一个行的来。”
秀竹考虑一番,也没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根来说:“为了秀忠的前途,咱们做不来也得做,这都是让社会给逼的。”秀竹长叹一口气说:“看来只能按你说的去做了。这个世道,想做个人真难呀!”根来说:“脱衣服睡觉吧!”
秀竹嘱咐根来:“鞋明天就做好了,过两天你去探监,给根深带着,去了跟他说,我这个嫂子没空给别人做鞋,也有时间给他做。”
根来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秀竹一眼。
秀竹和根来脱了衣服,两人钻进一个被窝。从结婚到现在,他们尽管铺炕时铺两个被窝,但那只是一个摆设,包括来例假的日子里,也是睡在一个被窝里,只有那样睡觉才感觉踏实。
生产队的农活很多,社员们一般要分成几拨去干,妇女们跟妇女们在一起,年轻的跟年轻的在一起,年老的跟年老的在一起,由于在不同的地点干活,收工就有个先后。秀竹和淑兰上午在一起干活,收工回来得早一些,回到家时,根来和父亲还没回来。
根来母亲和出饼子面来,往锅里填好水,刚点火做饭。淑兰洗完手,就跟母亲一起忙着做饭。秀竹心里有事,回到家就去自己屋里躲起来,听婆婆和小姑子在外屋做饭,心里不安不落的。每天收工回来,不管多累,只要是饭没有做熟,总是帮着婆婆一起做。忙惯了不去跟着忙和,真有些于心不忍。很想出去帮着做饭,可脚跨出门槛又缩了回来。听虎子在院子里喊“爸爸”喊“爷爷”,知道公公和丈夫回来了,就赶紧躺在炕上。
根来洗把脸就进了自己屋里。秀竹无可奈何的朝根来苦笑一下,根来也苦笑一下。按照事先的约定,根来对秀竹发火:“哪有你这样的?干活回来就往炕上一躺,算是有功了?老人做给你吃,是欠你的?”
秀竹看丈夫有点滑稽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赶紧捂住嘴。
根来小声说:“你发火呀?”
秀竹坐起来喊叫道:“我嫁给你们这富农,在外面受气,被人瞧不起,回家还要受你的气?没门!我就不做饭,就躺着,爱怎么着怎么着。”
富农的儿女们 第十二章(3)
“爱怎么着就不行,你给我起来,”根来边说边去拉扯秀竹。
秀竹往后坠屁股:“我就不起。”
父母听根来和媳妇在屋里吵架,开始并不在意,也不想跟着掺和,听两人动起了手,周金祥和老伴立刻走进去,根来正在往炕下拉扯秀竹,母亲忙去推搡根来:“秀竹干活累了,躺一会就躺一会吧!妈做饭也是应该的,又没觉得包屈。”
根来从炕上又往下拉秀竹:“给我做饭去!”秀竹说:“我就不去,你怎么办都行。”周金祥推了根来一个趔趄:“你小子犯什么混?别蹬着鼻子上脸!”淑兰也跑进来劝架。根来叉着腰说:“当媳妇的不做饭,想吃现成的,咱不惯她这臭毛病。”
秀竹故意呛根来的火:“我就不去做饭。”
“我让你不做!”根来一下子把秀竹从炕上拉下来。秀竹被摔疼了,坐在地上哭起来。周金祥一下子火了,抬手就给了根来一个脖掴。根来挨了打,把气就往秀竹身上撒,朝着秀竹的脸就给了一巴掌。
秀竹的脸火辣辣地疼,爬起来哭喊着就往外边跑边说:“你还敢打我,我不跟你过了。”淑兰追到院子里,拦住秀竹说:“大嫂,你别闹了,是我大哥的不对。”秀竹坐在地上哭喊起来:“长这么大,爹妈都没捅过我一指头,他竟敢打我……”
虎子从没经过这种场面,吓得搂着秀竹哭起来:“妈妈——妈妈——”秀竹搂紧虎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婆婆劝说秀竹:“别哭了,有话好好说,咱不跟他一般见识。”周金祥说:“秀竹,根来打你不行,从我这儿就过不去,我给你出气。”
根来站在一边嘟火:“淑兰,别管她,让她走,走了更松心,没见过她这样的。”周金祥脱下一只鞋来,追着去打根来,根来在院子里跟父亲转圈。秀竹爬起来领着虎子就要往外走,淑兰死死地拽着秀竹不放。
史美朵趴在西墙头上,探出半个脑袋来瞧热闹。
秀竹哭喊着说:“周根来,你打我,我跟你完不了。”根来挨了父亲两鞋底子,冲着秀竹喊:“完不了我接着你,甭觉着你弟弟是公社干部,就翘尾巴,我不在乎你这样儿的。”秀竹拉着虎子又要往外走,又被淑兰拦下了。根来对淑兰说:“别拦着她,让她走,走了就不要她了。”秀竹说:“要我也不跟你过了,跟你打离婚。”婆婆哭哭啼啼地说:“秀竹,看在我的面上,别闹了不行吗?”
根来满不在乎地对秀竹说:“离婚就离婚,我满接着你。”
街坊邻居听到周家打架,就跑过来劝架。秀竹认为抓住了理把子,哭喊着闹离婚,回娘家。人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她,看在老人和孩子的面上,看在夫妻的情分上,看在街坊邻居的面子上,就别反别闹了,有什么事慢慢说。
秀竹在人们的劝说下回了屋里。外人看秀竹不反不闹了,各自回了家。
周家人谁也没吃午饭。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