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非梧不栖 >

第9部分

非梧不栖-第9部分

小说: 非梧不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烂,若出其里”……
  语文传递着千年的文明。自仓颉造字之后,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便有了寄托,那一本本历史典籍中围堵着历史的长河。当我们翻开浩如烟海的史料,生命就必然会在历史的天空里开合,就必然会与远逝的生命展开一场继往开来的时空对话。王昭君的琴声清冷似冬夜之月,我们知道那蕴含着的分明是一种凄凉;柳永的诗词哀怨似深秋桂子,我们知道那潜藏着的分明是一种苍凉;谭嗣同的临刑之言沸扬如夏日山洪,我们知道那充盈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悲凉。千年前的故事啊,千年后听来仍如此扣人心弦,时光没能荡涤曾经的悲壮吗?是语文,把已沉淀的美丽再次激起。
  语文尽述身边的时事。小小的方块字中禁锢着政坛的风烟。民族魂,兴国志,强国策,无一不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语文,让我们对政治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语文连缀着心灵的星空。前人的研究成果,语文把它留存至今;今日的数、理、化定理,语文让它走进万人之心。“百炼成钢”中暗含物态中的变化,“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暗含光的反射与分子的热运动,“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潜藏着置换反应中的玄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则包含着能量之间的转化……
  语文,以它开阔的胸怀包容万科,哺育了万科,愿我们能学好语文,为将来胸藏斗牛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文是当时我和几个同学忘交语文作业后,被老师罚写的命题作文,以便我们充分认识自己不重视语文的错误。)
  

无为有处有还无
依稀记得以前跟董老师学中国画的时候,在基本功之外,他总爱为我们讲一些中国画中的内涵,当时只听了个似懂非懂,但有一点却牢记于心,那就是好画的原则: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是后来在书中见到那个关于“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高中榜首的画恰恰是一朵花也没有的。画上只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跨着一匹骏马飘逸般地飞奔着,高扬的马蹄边有一些蹁跹的彩蝶。
  妙啊!正是这无香之中尽得香之神韵。踏花之多以至于让恋花的蝴蝶久久不去,可见蹄上的花香该是多么的醉人啊!
  无独有偶,在另一次的画院考试中一举夺魁的是这样一幅画:无边无际的芦荡迷迷蒙蒙,一只小巧的乌篷船停靠在水湄,其上有两只水鸟安然地栖息着,其中一只还把头插进翅膀里,仿佛睡得正香。这次考试的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韵味,似无还有之处其实正蕴含了绝版的风景。其实,不单单是国画,唐诗宋词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知与谁同?知与谁同?欧阳修的这一问可真问苦了多少游子离人的魂,问碎了多少思妇别友的心。词已戛然而止,不止的是那情丝,那余韵,缠绵而又悠长。
  这就是“无”的艺术,“无”的风情,其实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吗?看似平淡无奇,毫无余味可寻的东西,当我们细细揣摩,用心感悟,我们的心会发现那似无还有的知识的海洋,真理的天地。
  

芝兰兮,归来
已经事隔半年了吧,某天中午的《今日说法》节目内容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那天,刘姨、妈妈和我在妈妈单位的餐厅吃饭,恰巧我们3个都是《今日说法》迷,于是准时地打开了餐厅里的电视机。
  节目的内容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男子因车祸致死,肇事司机逃逸。事后肇事司机又主动前来自首,声称:“一切都是我的责任,快结案吧,该赔就赔。”警方察看现场时发现,有一滩血迹距尸体有10多米远,死者的一只鞋子也在这摊血迹中,并经DNA鉴定证明这是死者的血。
  看到这我笑道:“司机还有点良心嘛,知道要自首。”妈妈却笑着摇了摇头:“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警方对肇事司机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于是想方设法调取到了当天该路段的录像。结果让所有人震惊:录像上,午夜时分,路灯昏黄,一男子匆匆跑过街道,猝不及防被一辆黑色本田撞倒。本田继续前行,忽然,本田调转车头,朝受害者加速冲了过去……
  法医鉴定证明,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本田对该青年男子的二次轧压。
  一个年轻的生命这样去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此毁了。
  我真的无法想象当那个司机掉转头去的那一瞬间心中的闪念是什么,也许是“撞伤不如撞死”,也许是“死亡补偿金丧葬费比医疗费、精神损失费要低” 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掉转头的那一瞬,一个灵魂蜕变成了魔鬼,一颗心灵四分五裂,人性,就在那一瞬泯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司机也许是心存侥幸,以为夜深人静只有天知地知己知,岂不知电子眼一知而后天下皆知。这是禽兽不如的行为,它让我惊见了人性的泯灭。
  其实,真正的人性,不应该是只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美德,无人之处的寂寥才是对人性最好的考验。
  芝兰生于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无人而失节。
  让芝兰归来吧,永驻己心,处处芬芳。
  

百花齐放春满园
同样的离情别绪,在欧阳修笔下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的愁肠百转,在崔莺莺眼中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悲戚戚;同样是那一轮圆月,苏东坡把酒祝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黯然伤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演出了别样的风情。不同的色彩汇成了中国文化的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然而有的人试图抹杀多样,埋葬七彩。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希望让天下只有一种声音。然而,这束缚了国人的思想,让我们失去敢为天下先的豪气,让我们不再有舍我其谁的雄心。多年的束缚让我们这个民族失去往日毕露的锋芒。
  康乾盛世的背后,文字狱白骨累累;“维民所止”的惨案,石头记的惨遭封锁,使得中国文化倒退百年。
  整齐划一不是赏心悦目,它的背后有许多个性在哭泣。
  文化,就因以博大的胸怀要接受万端。其实,不仅仅是文化,世界的很多东西都需多彩。
  汉白玉可以雕成宫门的石狮,见证一个王朝的兴亡;玄武岩可以承载汉谟拉比法典,传递千年的文明;石英则可以制成钟表,记载时间的脚步。它们的独特为世界添彩。
  对同一事物,应允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让我们精心呵护每一朵芳花,让春天长伴左右。
  (后记:这次考场作文题是一幅漫画,漫画内容是:天下着大雨,有人叫好,有人烦恼,态度观点各不相同。)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
时下有很多中学生,谋生本领尚未掌握,消费意识却已大大超前,衣食住行处处讲究,同学之间互相攀比,从自行车到手机,从运动鞋到发型,无一不是追求名牌,以至于上课无精打采,放学神采飞扬,试卷红灯高挂。故有人叹曰:攀比之风可以休矣。
  但是,倘若换一个角度,攀比也可以带给我们另一番景象。
  先秦诗经缠绵,战国百家争鸣,盛唐诗风烂漫,大宋词曲婉转。这是文人的攀比,这样攀比比出了中华词藻的光辉灿烂,比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孔明的羽扇煽起了一场惊天大火却燃不尽曹孟德的万丈雄心,孙仲谋平定了东吴却终究未能君临天下,这也是攀比,比谋略,比气魄,比谁才是黄袍加身的一代天骄。这样的攀比是英雄的攀比,豪杰的对战。
  二战期间,为破译德国的密码,丘吉尔不惜集尽天下英豪;为制造原子弹罗斯福力排众议;为了全人类的安危,爱因斯坦数次上书。这还是攀比,比人才,比科技,比谁才是战争的最后赢家。
  被人唾弃的攀比没有吟诗作赋的潇洒,没有出口成章的*,有的只是充满铜臭的低俗浅陋,只是充满无知的愚妄浅薄。
  攀比的真正价值,在于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个性的张扬。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智者用它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愚者用它自贱自残。
  唯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好攀比有利的那一面剑锋,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云帆而济沧海。
  (后记:这篇堂上作文的题目是:是一把双刃剑)
   。。

水滴石穿
长生殿外,三生石畔,一株弱柳依石而生。晨风拂柳,柳上的露珠就顺着柔嫩的柳条,一滴滴地滴在三生石上,日复一日。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在那里见到杨玉环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玄宗于是封杨玉环为妃,大赦天下。
  他从此日日诗酒,夜夜笙歌。
  就在这管弦丝竹纷纷入云的盛况之下,有志之士不难听出其中似远恰近的靡靡之音。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他为她建造的曲宫别馆,一人策马飞奔而来,于是彤红的荔枝便用玉盘盛至她的跟前。
  有老臣进谏:“皇上,您屡兴土木,修园建馆,劳民伤财,如今又千里送荔枝,只恐天下难安。”
  他淡淡地笑了,想自己盛唐江山,民殷国富,区区别院荔枝何足道哉,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于是斥道:“大胆,竟敢危言耸听,乱朕之心,退下!”
  三生石畔的柳树之上,露珠依然如故地滴下,只是没有人注意到,石上承接露水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微微的凹陷……
  天宝年后期,安禄山叛乱,直破潼关,大兵压境。
  他带着她逃往蜀地,行至马嵬驿。六兵不发,扬言若不见贵妃尸首,便缴械投降。
  他于是无奈而眼睁睁地看着她香消玉殒,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人倾倒再难扶。
  平定叛乱后,大唐王朝元气大伤,他回到长生殿,雕栏玉砌仍在,只是朱颜改。来到三生石畔,物是人非。
  忽然,他发现,三生石上有了个深深的凹痕,他仰面看去,一滴晶莹剔透的小珠落入了三生石上的小坑。
  他忽然明白了,正如滴水可以穿石,正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误的积累,终有一天酿成大错,苦果要自己去尝。
  颤巍巍地,又一滴水珠落下……
  (后记:这篇堂上作文的话题是“水滴石穿”。文中的三生石和某些细节都是虚构的,当时想了好一会才想到从“小错不改,就会酿成大错”这个方面立意。)
  

宽容

  董卓走在入宫的那条长长的画廊之上,心烦意乱。
  谋士李肃的话在耳边萦绕不绝:“貂蝉不过一介风尘女子,吕将军却是您的得力干将,孰轻孰重,太师自当明白。依小人之见,太师索性顺水推舟,将貂蝉赐给吕将军罢了。将来太师一旦君临天下,乾坤独断,如云美女唾手可得……”
  但是貂蝉的面庞若梨花带雨:“太师,贱妾生为太师人,死为太师鬼,若要蝉儿从了吕布,我就……”长剑出鞘,眼见一个天下灵秀所独钟谢希孟《鸳鸯楼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