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二-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仅供参考。
自己的心行必须符合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这样可以理解为性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性戒&;#8226;遮戒】性戒和遮戒的合称。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戒。遮戒,又称息世讥嫌戒、离恶戒、客戒或新戒。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
《望月佛教大辞典》:“性罪&;#8226;遮罪:性罪与遮罪的并称。又称二罪。性罪,又称自性罪、实罪、性重,指其行为自身即是罪故称性罪。遮罪,又称制罪、遮制,指触犯佛陀为避世人讥嫌等所遮制之戒。譬如饮酒,其行为自体并非罪恶,但恐酒后导致放逸之举而至犯罪,故佛遮止之。犯此遮戒即得犯佛制之罪,故称遮罪。”
“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所以我们要符合人世间公认的性质本身就是善的道德、因缘。另外,也应该努力合于遮戒。因为,一旦违背了遮戒,那么也很容易引发对性戒的破坏。
2008年3月5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98 关于吝啬
398 关于吝啬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谢谢你的教诲,我有一问题:有的人贫困我能够救济能怜悯,但如果有人大手大脚,也希望我如此对待他时,心里就不舒服,其实也并没有多少钱。但就是不舒服,是吝啬吗?是我执吧?应该难施能施吧?
以下仅供参考。
所谓吝啬,佛家称为“悭”。《佛学大词典》:“【二悭】指财悭与法悭。悭者,吝之义。据地持经卷四载,吝惜财物,无怜悯心,见贫穷困苦,而不能惠施,称为财悭;悭惜佛法,心怀妒嫉,唯恐他人优胜于己,不肯教导于人,称为法悭。”
上文大意是说,吝啬有两种,即吝啬财物和吝啬佛法。所谓吝啬财物,是说人缺乏怜悯心,吝啬财物,见到贫穷困苦的人不能够很好地布施恩惠;所谓吝啬佛法,是说心怀嫉妒,唯恐他人胜过自己,不肯通过佛法帮助别人,称为“法悭”。
那么我们是否吝啬呢?从上文看,我们对待贫穷困苦的人要布施恩惠,对需要佛法指导的人通过佛法随缘帮助对方。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吝啬。当然对于布施对方的财物,对方他具体怎么用,还需要我们的适当引导。
如果我们有吝啬心,应该去除,对治的方法是随顺众生修布施。《大乘起信论》:“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大意是说,我们清楚了佛性之体是无私而没有吝啬贪婪的,那么对治吝啬的习气可以用随顺修行布施度。
我们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帮助众生,由此使他们信奉佛法,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心行。同时,我们也应该随缘帮助众生学习佛法,使大家共同进步,而不是唯恐对方超过自己。
2008年3月7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
399 三藏和随缘所在觉群迷
399 三藏和随缘所在觉群迷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老师请讲一讲经律论好吗?我还有:《最胜五经&;#8226;卷五》:“随缘所在觉群迷”。我理解是随机随缘利益众生。老师,这样理解对吗?请老师开示。谢谢老师!
以下仅供参考。
《佛学大词典》:“法藏……(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 (一)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二)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三)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简而言之,经律论是佛家圣典的三大分类。其中经是指佛所说的经典、要义,上合诸佛之理,下契合众生的根机。律就是佛家制定的戒律,能够对治众生身口意之恶,调伏众生之心。论就是对经典的进一步论述,使其更加详明,以明确诸法之性相。后人对佛学经典进一步加以论议,使之更加系统化,也是论的范畴。
《最胜五经&;#8226;卷五》:“随缘所在觉群迷”。从字面来看,觉,使动,使……觉悟。所以,“随缘所在觉群迷”的意思时说,佛根据机缘和众生的根机(即随缘)使迷中的众生觉悟(开悟)。同样的用法在佛家例如还有“自觉觉他”。《佛学大词典》:“【自觉觉他】指大乘菩萨自己觉悟所修之法;又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之。”大意是说,大乘菩萨不仅自己觉悟所修的佛法,也能使其他众生觉悟。
2008年3月9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00 作仁商,作佛商
400 作仁商,作佛商
郭旭东
博友留言:我想做生意不知从何下手,也不知做哪一行。希望您能帮我分析分析。我从未做过生意,不知哪一行会挣到钱呢?&;nbsp;
以下仅供参考。&;nbsp;
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做一下简单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供需的情况,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业务。具体怎么做,是个人的事情了,因为每个地方的行情毕竟不一样。&;nbsp;
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能力。其实,所谓能力的提高,往往就是修养的提高,或者就是从对方角度出发处理事情的能力的提高。例如做生意也是这样。了解供求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开始业务。而且,一旦做了生意,还应该配合着做人,合于商道。因为每行每业都有个“道”在里面,坚守了道,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持之以恒地更顺利地开展好。指望通过一夜暴富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敛财,往往是不现实的,或者是不会持久地,而且必定会遭到恶报的。
所以我们要作仁商,作佛商。
2008年3月1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