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个自由撰稿人的非常日记 >

第14部分

一个自由撰稿人的非常日记-第14部分

小说: 一个自由撰稿人的非常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记得我了?”对方顿了顿,“我是王娜啊!”
  王娜?哦,我想起来,那次约稿座谈会上我们见过的,她找我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就想跟你联系联系。”她笑着说。
  “是吗?那你什么时候过来玩呗。”我客气着。
  没想到对方正好就地下坡:“我正想去拜访你呢!你今天有空吗?”
  “你来吧。你下午过来,晚上住在我这儿也行。”我在心里琢磨着,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地工作!
  王娜住在大兴区,到我居住的地方,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我想,即便她现在出发,赶到起码也在4点左右,那还能保证我下午的工作时间。至于晚上,那就休息,大家一起聊聊天,互相交流一下信息也可以啊。
  将近5点的时候,王娜才到达小区门外,我在电话里招呼着她,让她在公交站牌下等我,我马上就到。
  关闭电脑,匆匆下楼。
  王娜穿着一身白色的羽绒服,蜷缩在冷风中,一眼就被我认出来了。
  “冷吧?”我打着招呼,这鬼天气,阴沉沉的,让人感觉心情压抑。
  “啊,终于见到你了!”王娜变得兴高采烈起来,“那天别过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跟你联系!”
  “是吗?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可是好事。”我笑着说。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欣然前来的客人,我自然应该热情招待。我们在小区门外的小饭馆里坐定,开始聊天。
  上次人多口杂,对于王娜我并不是特别了解,这次两个人面对面地交流,我总算对她多了一分了解。
  王娜2000年下岗之后,本来是可以在当地找到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的,但经过反复权衡后,她还是决定出外打工。因为她听了解行情的人说,在外面一个月至少也能混个一两千元。她认为凭着自己市场营销专业的中专文凭和一年的商品销售经验,要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出了北京西站之后,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她突然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恐惧感。
  定了定神,她朝最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走去,想给在北京的一位中专同学打电话。可打了半天,就是打不通。到底是占线还是别的什么故障,她也不太清楚,或者是她抄错号码了(这个号码是她从一位同学那里抄来的,但从未打过)?想到这儿她不禁心颤了一下,这下可怎么办?在这座陌生的都市里,除了他,王娜就再也没有别的依靠。现实逼着她做最坏的打算: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必须一个人独自面对了。
  王娜随着人流毫无目的地向前走,走了几百米远,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几个流氓模样的青年仔跟上来,问她去哪里?
  王娜望了他们一下,没搭理他们,继续往前走。可他们依然紧随后面,嘴巴不停地问这问那,并开始动手搜摸她的衣服。她被吓得脸色煞白,那可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啊!而且又是大白天,他们也太大胆了!
  “你们住手!”瘦弱的王娜不知哪来的勇气,极力想挣脱他们拐进旁边的一家商场。
  “啪!”一位高个子给了她一个响亮的巴掌,然后嘟哝着扬长而去……
  捂着热辣辣的脸蛋,眼里有泪却不能哭,王娜却仍在庆幸他们没有将自己的财物抢走。没到北京之前,她以为北京有多文明呢,没想到其实北京也有地痞流氓。
  就近吃了一顿价贵量少的饭,王娜开始思量着找工作的事。在当时的情况下,她感觉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去人才市场或职介所,二是看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可她连人才市场在何处都不知道。
  那天她在火车站附近的几条路上瞎逛一通,期间看到一张声称免费为求职者介绍工作的职介所油印广告,她忙掏出纸和笔记下地址,一位行人见了鄙夷地说:“骗人的,乡巴佬!”她不信,几经辗转终于找到那家职介所时,看到要交若干元培训费的规定后,才不得不失望地离开。
  正在王娜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一位中年男子凑了过来,主动问她:“小姐,是找工作吗?”
  王娜回过头看了看。还没等她开口,对方就先抢白了:“哦,我是××公司的,我们公司正在招聘一批公关人员。我看你条件挺不错的,不知愿不愿意到我们公司去看看?”
  天上掉下大馅饼?王娜喜出望外,于是饶有兴趣地问他:“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在什么地方?待遇如何?”
  那位男子很老到地回答说:“我是星级酒店的工作人员,酒店地址就在前方几百米处,你有诚意的话不妨过去详谈。
  去就去,这样的好机会怎容错过?说不定还会因此改写人生的履历呢!王娜这么想着,居然答应了他。
  一路上,那位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坏人的男子“关心”地问她是哪里人,学什么专业,什么时候到北京的……王娜一一如实道出了自己的情况。只是当他问到王娜身上带有多少钱时,她才变得警惕了起来。这时他们已从熙熙攘攘的大街拐进了一条行人稀少的小巷
  遇到坏人了,王娜猛然警觉,以前她也曾看到相关报道,有些人专门骗财骗色的。
  “怎么走这么远都还不到,我不去了!”王娜找了个借口想往回走,因为她感觉再走下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就在前面一点儿,再走几分钟便到了。”那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走得离她更近了。此时有两个年轻男子正从对面走过来。“他们可能是一伙的!”想到这儿,王娜的心不禁怦怦直跳。
  “我不去了!”说完,王娜扭头就跑。当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巷口时,回头见他们仨也跟着追了上来。“好险!”她很快便涌入了人流中。
  对于她这种年近三十的求职者来说,现实是残酷的。她曾经花十元门票进到一家人才市场“参观”过一回招聘活动,越看越心虚。招聘软件设计员之类的职位她是无法靠近的,虽然自己有写作特长,自学过文秘,但那些招聘文员、秘书的职位,均无一例外地标明招的是年轻貌美的女性……
  她还曾经去面试过推销员的工作,但对方要求先交三百元押金,而且每月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后才能拿到三百元底薪,否则只能“杨白劳”。再说,她感觉推销并不是自己的强项,即使强迫自己去干了,也会因为干得不开心而半途而废的。
  怎么办?她感觉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经过近一个月的奔波,她终于凭着自己在中专时发表过的四十多篇文章进入了一家报社,做了一名没有底薪的见习记者。
  这是一份娱乐性很浓的彩色日报,据说这份报纸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过去。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1999年遭到了破产停刊的厄运。此次“重出江湖”,是因为有老板投资。王娜进报社上班那时,报社正在筹备出新报,管理相当混乱。那时候,王娜连自己的座位都没有,但她计较不了那么多,只要能发稿就行了。
  几天后,终于出了几期试刊,大家都很兴奋,王娜采写见报的第一篇报道虽然只有两百多字,但她还是觉得特有成就感,毕竟标志着自己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嘛!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投资方突然单方面中止合同,决定撤资,报社一时陷入了僵局之中,根本无法正常出报。为了不至于丢掉已建立起来的发行网络,报社决定出两个半月的周刊,记者上稿数量十分有限,对于全靠挣稿费的王娜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三个月后,报社才与另一投资方谈妥,正常出日报。然而,这时报社又对记者进行裁员,将近一半的记者都要分流到其他部门——王娜也被分流到了某专刊部,虽然名义上还是记者,实际上就是广告业务员。工资与广告收入成正比。她忙碌了两个月,竟只拉到一单几千元的广告,得到二百多元的收入提成。
  2000年9月,投资方见投入没有成效,便不想再办“慈善机构”,干脆把该报改为周报,记者们全都成了可怜的失业者。而几个月来,她从该报社领到手的仅仅只有不到一千元的稿费和广告提成,净亏一千多元生活费!
  “在北京,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像我这种天生酷爱自由,有点眼高手低的人来说,好的单位进不去,差的单位自己又不屑一顾。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一名靠稿费生活的自由撰稿人!”王娜努努嘴对我说。
  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娜其实也知道,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极其冒险的,因为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但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毕竟还年轻,不管结果如何,凡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都值得去尝试一番,不试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
  就这样,她从2000年10月份起,开始不断地写稿,然后有针对性地投到各新闻媒体,每发表一篇文章,她都会感到莫大的鼓舞。月末盘点的时候,连她自己也有点儿吃惊,这一个月她竟发表了二十四篇文章,《深圳商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媒体都曾采用过她的稿件。这一成绩坚定了她继续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的决心。
  之后的日子,她把自由撰稿当作一项工作来干,每天都要写点儿东西。头两三个月,写的稿件偏重于新闻稿,但由于没有什么证件,采访起来异常艰辛,于是她便想是不是多写点儿副刊文章?自由撰稿嘛,不能仅局限于新闻稿呵!
  如今,王娜已在自由撰稿的路上走过了四年多的时间,稿费收入已完全能够维持她的日常开支了。
  “苦难使人成熟,不幸有时也是件好事,只要能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光明就会到来。这就是生活给我的启示!”王娜在我面前慨叹着,我也为她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唏嘘不已。说实在的,我看她人长得水灵白净,还以为她不过二十四五岁呢,没想到已经奔三十了,而且还有如此曲折的经历,真是不可思议。
  对于这个王娜,我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一顿饭吃到人家饭店关门,饭菜都凉了,我招呼王娜:“好了,咱们走吧!”
  这一晚,我们聊着彼此的打算,隐隐中,我总觉得王娜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孩子,她有着相当大的抱负和勇气,没准将来能成功呢!我在心里想着。
12月12日 送走王娜
 
  早晨6点不到,王娜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她忽然从我枕头底下摸出一张纸条来,那是姓林的书商写给我的选题。
  “这是什么啊?”王娜好奇地问我。
  “哦,”我接过那张纸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是我最近要做的一本书!”
  “是吗?”王娜显得很感兴趣,“其实我也想做书,只可惜找不到门路,要不,你指引指引?”她笑着看我。
  想想还是慎重一点儿为好,上次帮梅子就没什么结果,这次要是再扯上王娜,不等于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再说了,我自己都多亏有小沛帮带呢?哪有精力去管别人的事儿啊!
  “王娜,你现在不是做得挺好的吗?怎么又想到要做书了?做书这一行也不容易,我也是刚入行,恐怕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