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叶芳菲心 >

第4部分

红叶芳菲心-第4部分

小说: 红叶芳菲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这也不是奇怪的事,好的米产量一般都不高但价格却高。每当收获的季节,好的粮食都拿去卖了,只有像这样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米被留下来自己吃,这样的米当然不好吃了。 

  和往年一样,吃完午饭我们就要回城了。来时带的烟酒之类的礼品留给了亲友们,而他们也在忙着给我们准备豆饼、糍粑、鸡蛋等土特产品。离别的时刻到了,我们互相一一道别。时间一年一年这样的过去,在不同的环境,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在一天天的变化着,不变的是在这节日里短暂相聚时彼此心中牵挂的亲情。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布谷鸟叫了
熊华

  在春天里,我们结伴到乡村去踏青,欣赏一派自然风光。

  这里有连绵不断的小山岗和农田,满山坡的桃花开得正艳,从它们的阵阵清香中间走过去,坡下是涨满了春水的池塘和金黄色的呈波浪式漾开的一层层油菜花。一头健壮的水牛站立在前行的人们必经的堤埂上,静静地吃着放牛人洒下的枯草,看着锋利的弯弯牛角,我们不得不停下喧哗,悄悄绕过它。远处传来了悦耳的鸟鸣,“布谷、布谷”,那是久违的布谷鸟的叫声,刚刚安静下来的人们又忍不住为刚才的局促大笑起来。

  “布谷、布谷”,年复一年,布谷鸟总是不误农时地以自己的鸣叫声催农种谷,虽然它长得不像白鸽那样美丽,叫声不像黄莺那样动听,但是独独得到了农家人的宠爱。汉族称布谷鸟为神农爷派来的使者,云南哈尼族民间故事中也有阿罗找布谷的寓意深长的故事:农人和有钱人在遇到困难时,其中农人相信布谷鸟的话,按照它说的去工作,有吃又有穿,而有钱人不相信布谷鸟的话,等在那里什么也不去干,结果饥寒而死。

  “布谷、布谷”倾听远处布谷鸟的鸣叫声,我们记下了如此多的意思:“家家看火”、“割麦插禾”、“淮上好过”、“沙糖麦糖”、“阿公阿婆”、“脱却布裤”、“郭嫂打婆”、“一百八个”、“扎山看火”、“家家好过”,“担粪撒谷”。

  同一种鸟的叫声,人们理解它的意思,会因地域方言的差异,时节变化而不同。但这些不同的理解之中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形象、上口、好记、有用。如同忙碌一周后来踏春的我们,关注的是春天百花盛开的风景,而天天处在“美景”中的种田人关心的是花谢后累累的丰收果实,相同的是我们最终都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2003…4…5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暴雨
当气温达到三十七度时,坐在家里什么事不做也会流一身汗,更别提出门在外的了,对于这样的天气今年有个时新名词叫作桑拿天,天气预报时衣冠楚楚的播报员就是这么说。

  太阳早早的明晃晃挂在东方的树梢,女人们可以撑起漂亮的花伞而习惯于光头赤膊的男人就够受了。热了几天,知了在树上嘶鸣,远远近近的此起彼伏着。是呀,多亏了有这些树呢,它们的树荫连起来,树下疲惫的行人们可以躲一躲正午的太阳了。

  一朵乌云不知从何处飘来,正罩在明晃晃的太阳上,刺人的光线立时暗淡了下来。空气更沉闷了,当一丝凉风陡然从树梢上掠过后,有雷声在天空中隆隆地响起。这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了!响声未停,豆大的雨滴伴随着又一阵急风落下来了。这样的雨可以几分钟就停下来,也可以数小时绵绵不绝。

  一阵暴雨之后的天空转而变得晴朗,仿佛从没有密布过乌云,从没有倒下过那瀑布般的雨水。被暴雨逼向屋檐下阻隔了脚步的人从天空中收回视线,望望脚下的土地,而地上往往还是泥水横流,这些泥水的痕迹,从远处一望,竟像极了人脸上的岁月留下的一道道的皱纹。

  被雨水从草丛中冲出的蜗牛带着它们的小房子以不为人知的速度顺着这些泥迹缓缓地爬着,看着这些微不足道却处心积虑地生存的小东西,邪恶心理突然冒了出来,本来迈向一边的脚步移向了这一寸寸前行的生灵,随着一声“扑噗”的闷响,阳光下的碎壳在脏污的水渍中折射出了一串零乱的光芒。

  从草丛中被暴雨冲出的还有黑色的细长的蚯蚓,它们却幸运多了,人只是厌恶地绕道而行。离开了草中的家园,它们一样是死路一条,活泼泼地扭着扭着,扭不了多远,随着泥中的水气被太阳尽数晒干,它们也成了僵硬的一条黑线。

  2004…10…8 。 想看书来

父亲的花
父亲年轻的时候许多爱好都随着年岁的不饶人而被迫减淡了;譬如:因老花眼和眼底压高不能喝美酒也不能常看常写文章,肩周炎又让他在兴奋地钓鱼或下棋后疼痛难忍。。。。。。 

  为打发这许多的闲暇时间,曾宣称养花不如种树,养鸟不如喂猪的父亲改变了观点,到街上焊了个铁架回来在阳台边上放花盆学着养花了。开始时只种些仙人掌、仙人球之类易养活的,后来投入一些资金,购回许多花草,有君子兰、苏铁、最珍贵的是用本地名木对接白腊制作的盆景,其它的还有金桔、杜鹃、茉莉、米兰、海棠、瑞香、吊兰等等。对他的这些花草,种的好的,我们夸奖,种的不好的就嘲笑一番,属于看戏不怕台高的角色。 

  因花多了,地方显得太小,不免一些不得宠的花便被他老人家淘汰了,文竹、仙人掌、仙人球、金银花这些最初的的*都逃不过这个命运。 

  有一种杂木叫槿巴条,一到夏季便开粉红色的花朵,有蓬勃的生命力,随手折根枝条插在地里也能成活,可以种植成行道树,最适宜的是在农家院的密密地插成一排种植,七月流火的季节,花儿盛开变成一堵红绿相间的花墙,彩蝶翩飞在其中,相映成趣。槿条树的形状很普遍,普通的都不好形容它的样子,它的叶片是修长的鹅掌形,谁也不会把它同花中之王牡丹联系起来。 

  父亲种过牡丹的,我记得在初春时光秃的枝杆绽开暗红的嫩叶,随着叶片的舒服逐渐变成绿色,开花的时候,枝头一般只有一个花苞,这是一盆单瓣的白牡丹,我很喜欢它,父亲却嫌它花色单薄,与富贵之说相差甚远,不待花谢就把它送人了,我可惜了好一段日子,时常怀念它在晨风中花儿绽放摇曳的模样。 

  去年初春,父亲兴冲冲捧回一盆“荷泽牡丹”的花桩说是街头花贩给他推荐的。经过一番呵护,发芽了,是翠绿的嫩叶,我心想怎么这么干瘦呢,不像去年那盆丰润。因为期待花的盛开,这个疑问没说出口,只是对父亲说不要像种米兰那样剪枝,成个秃杆。他点头同意了。长了几个月,这盆逐渐长高近一米。盛夏也到了,家人都起得很早,我听见在阳台上晾衣服的母亲和父亲笑着说话:“那不是老家后院种过的槿巴条花吗?”我探头一看,可不是!那簇生在枝头的粉红色花朵曾是多么熟悉。我说:“老爸,还荷泽牡丹,连牡丹都不是!”父亲无可奈何地笑了:“现在的人呀,光想赚钱净骗人,连买个花都上了当。”感叹之余,父亲还是精心地侍弄着它,这花也确实有野花气韵,一直盛开到秋末。冬天到了,别的娇花都被父亲搬到了有暖气的室内,只有落尽了叶子的槿巴条留在阳台边,经过了一年的四季之后比来时的模样长高增粗不少。 

  春节时,老家的侄子们前来给父亲拜年,走的时候,父亲突然像想起了什么,要他们等一等,到阳台上忙碌了许久,兴冲冲地拿着那根槿巴条进来了,对他们说:“这花好啊,比其它的花有用呢,拿回去种在屋后,让它好好的长,长成一片。”这时我才恍然明白,父亲说过他退休后还是要回家乡老屋住的,他没有把这野花丢掉,是让它陪伴以后的归农生活的呢!

  2003…6…12

塔和桥
今日偶读郭风先生的散文《桥》,俗话说文由心生,他这篇文章写于水深火热的1941年,觉得难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文中,作家在喧嚣的小城郊外漫步,对于视野里的塔和桥,有着强烈的爱憎取向。他对真实有用亲近人的桥充满了赞美而对那代表所谓功勋的,一层层堆叠起来像征人世虚伪的塔十分憎恶。 

  看后,感叹作家自然清新的文风的同时,我联想到了自己这许多年来对于塔和桥的印象,我想对本城的塔还是很喜欢的。一座城市有山有水,便少不了塔和桥相依相伴的身影。塔美不美,我想那是不重要的,关键是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霜和战乱后,能够留下它们或玲珑或雄壮但一律向上挺立的身姿是多么幸运的事。有它们的存在,是古与今的文化纽带,也是历史的无声见证者。 

  城中有名的塔有三座,位于市中心的文峰塔、城东山上的东山宝塔及山下白骨塔。顾名思义,白骨塔下掩埋着战乱中的森森白骨,建塔就是为了镇邪的,一般人们是不会去欣赏的。另两座都是人们游玩的好去处了。它们是石塔,两者中东山顶的宝塔十分雄伟,游人可以顺着塔中楼梯拾级而上至顶,鸟瞰风景。文峰塔是一座封闭的塔,前几年因城区改造被拆除移址另建。未拆前它屹立路口,仅看那灰色的塔身就有一种韵味,雕刻精巧的佛像无声地诉说着悠久历史,而塔上斜着寄生的野树又延续着塔的不朽魅力,它的旁边就是一座小石桥,桥下是清清的竹皮河水在缓缓流动。在塔被迁后,车辆畅通无阻地在新修的三眼水泥桥上行驶,视线开阔了同时也单调乏味了,时间长了,几乎忘记了还曾有一座秀美的塔存在过。 

  我想,无论是塔还是桥,都是人们与生存的大自然相融的结果。每一座塔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会有无意义的塔建在那里的。而正如郭老所说每一座桥也是尽情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它那弯弯的桥洞与桥下的潺潺流水相印成趣,人们或在桥上望风景或驾船从桥洞穿梭而过。

  2002年的今天,最伟大的是现代技术修建的火车大桥,呼啸而过的南来北往的列车通过它的载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乘客们偶尔从车窗里向外一看,小城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便尽收眼底,再一看那山顶的东山宝塔,亦古亦今,便会生出许多感叹吧! 。 想看书来

绳与中国结
很多年前,在一望无际且渺无人烟的大海上,远离家乡的海军战士身在战舰巡视着我们祖国的辽阔海缰 。岁月流逝,其中有一位长期与缆绳打交道的战士如今早己回到家乡颐养天年。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多少风雨沧桑变幻,对于曾经的日子,我们白发皓首的老者,留下了什么有意义的回忆呢? 

  任谁也想不到,是那些长长的暗色的缆绳竟然让他的晚年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小院深居的门口一侧挂满了那串成一串的红红的大辣椒,而绿荫如盖的花架下老人手中拿的却是同样艳丽的绳结,它是一支灯笼的形状,长长的灯须在和风的吹拂下徐徐飘动,就象他此刻平和的心情。老人自豪地说,是那寂寞而充满危险的海上生活,才能让他有时间琢磨这绳中的玄机,现在他可以用彩色绳子编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甚至是线条复杂的京剧脸谱也不在话下。 

  老人的创意无师自通,但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用绳子编结出艺术却是由来己久了。我们的先贤们讲究中庸之道,修身养性表现在外表上,那些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