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娱乐界的边缘-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演唱会,我的票是她给我留的,她说‘我知道你在台下看,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所以我跟很多演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指点。
“对他们无形的帮助。”
“因为没有人告诉她,也不会告诉她,不敢告诉她,都只会捧着她。”
“你在太原见到过她?”
“那时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
“1995年的时候?”
“1995年我第一次见到台下的她。”
“后来你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的?”
“2001年音乐盛典颁奖,那年她领奖。我记得上台前,她盛装上台,因为有一截台阶,她很自然地伸出手来,搭在我的手上,我就拉着她走到台口。她后来说,没想到我们合作那么自然。”
“你向她提起过你第一次见她吗?”
“没有,忘了。因为我们一见如故,后来就经常联系,通电话,然后也约了聊天。有一次我去大会堂看《巴黎圣母院》,我还打电话问她去不去?正好她不在北京。我们之间没事,就是好朋友。”
“你们全是谈工作上的事情吗?”
“也谈思想,我们沟通思想。那次在港澳中心,我说,‘这么多年我特别感谢在我人生路上设置障碍的人,我特别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使我变得更坚强。’她说,‘你这句话特别好,像歌词。’
“她也说她的经历。她到国外也是特别沮丧,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当地的报纸有她的报道,而且报道的都是负面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东西,她躲不开这个环境。她就觉得受不了。她几次都想自杀,后来在教堂里找到了平静。”
“在你眼里她是一个深刻的女人吗?”
“她有聪明的一面,也有傻的一面。”
“聪明在哪里?傻在哪里?”
“聪明在事业上,她唱歌、选歌,对事业的追求。她是艺术上的聪明,生活上的傻。她很简单,很随意,不会想很多。”
“绯闻是怎么出来的?”
“我记得我当时在北京有线电视台录《天籁村》节目的时候,白天,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网上头版头条有我照片,说我是毛阿敏的新男友,我们在港澳中心约会。”
“你们俩的照片?”
“我一个人的照片。《中国青年》的封面,本来是红色的,变成黑白的了。最初电话来,我还作一些解释。后来发现你越说越不行,会给你添油加醋,会编造。我每次都相信他们会替我辟谣,最后反而是越相信越放大,后来我就觉得没法说。”
“你和毛阿敏是好朋友的关系吗?”
“我和毛阿敏经常有沟通,是好朋友。”
“那天她演出?”
“她参加谷建芬在保利剧院的作品音乐会。她给了我票去看,演出结束后我们约在港澳中心见面。因为平时大家只是电话沟通,那天在那儿聊的特别好,特别透,她也谈了她在香港、加拿大的经历,我也谈到我的一些感悟,大家都特别默契,也特别开心。”
“所以被媒体曝光了?”
“当时全国的传媒好像刮起了一阵绯闻旋风,大小报纸都登了这个消息,国内外都有。还有我的照片。连我国外的朋友在当地都看到了。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挺蒙的,无数的电话打过来,有点晕。
“有一个电视台,记者跟我很熟,要让我说几句。我说不行,我怕断章取义。他们说肯定不剪。结果播出时我和毛阿敏都在画面上,编在一起,我说一句,她说一句。
“天津报社的记者马健龙是我一个朋友,我相信他能够真实地反映我,所以我就同意跟他沟通发了一篇采访录,‘绯闻男友细说毛阿敏’。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开口,这是我比较完整的一个对应。”
“在你成为绯闻男主角的时候,你从哪个角度看待这个绯闻?”
“我后来想想挺好玩的。我对娱乐界也了解的比较多,反正也就是这些事情。当时很多人跟我说,去打官司,或者借此炒作,借此扩大影响,我都没有做。后来我基本上回避,我不想扩大这个影响。我心里很坦荡,没有这个事情嘛,所以就无所谓。”
“你的态度是大家说什么无所谓?”
“对。我单身,不会对我有伤害。我觉得我历来是被大家说的人,只不过这件事被说得更大而已。我被说习惯了,小范围是说,大范围也是说。好坏我都无所谓。只要我不在乎,我就不会受伤害。”
“这件事情以后你们见过吗?”
“见过。我们见过以后就哈哈大笑。”
购物在意大利(4)
“你对毛阿敏什么评价?”
“宽容、大气、真诚、善良。我很喜欢她的风格。从演唱上来讲,八十年代我喜欢的是李谷一,九十年代我喜欢的是毛阿敏。
“原来我们要合作我的《摇篮曲》,我一直想把它做出来。因为绯闻耽误了合作。我们后来见过几次,我说《摇篮曲》还唱吗?她说唱啊,找时间。”
“你怎么看她在娱乐圈的发展?”
“树大招风。毛阿敏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风口浪尖的人物,而且这个阶段大家都在学习如何经营自己,提高自己,包括税务。以前中国人对税务的概念是很淡薄的。所以她的事件出来,也是让很多人了解了税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成熟、成长,所以成长是需要代价的。”
“今天的毛阿敏是一个成熟的人吗?”
“从容的人,只有成熟了才会从容。年轻的时候都不会从容的。成熟不能世故,成熟如果世故就老了;成熟同时还要简单,这就是从容。”
“说###态是年轻的。”
“对,这是一种境界。”
“你心中极品的女人是从容的吗?”
“我喜欢的女人应该是心胸宽阔的,是优雅的,是简单的。我不喜欢世故的女人,世故的女人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女孩子像水,但结了婚以后怎么都变得俗不可耐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波密欧和提拉诺小镇(1)
11月2日
今天,逛了意大利的小镇波密欧(Bormio),这里有许多古老建筑,很独特。司机是这里旅游局的局长,叫左丹奴Giordano,非常可爱的一个老头。我们的领队安德烈Andrea是一个非常帅的小伙子,他跟左丹奴打赌,让左丹奴教我们唱意大利歌,看我们能不能学会。所以我们在路上一路地唱歌一路地玩笑,非常开心。
我们路过了一个教堂,这个教堂有1200年的历史,非常地古老。路过了AC米兰队曾经踢球的场地,罗纳尔多也在这里踢过球。参观了体育馆,前一年的夏天NBA曾经在这里训练过。在上一届的奥运会前,美国的篮球队也在这里进行过训练。
安德烈的父亲是一个画家,非常地慈祥。画廊就设在教堂里。安德烈的父母在画廊里很热心地接待了我们这些中国人。并送了我们一人一幅复制品,画的是意大利小镇的街景。
浏览了画室以后,我们漫步在意大利小镇的街道上,来到了老街的中心。因为刚刚下过小雨,湿漉漉的石子地让我想起了江南的梅雨季。
街边的老房子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了拿破仑曾经住过的房间和敞开的窗口。老街特别地安静,人烟稀少。看到一个意大利小女孩非常地可爱,标准的洋娃娃,就适时地用相机把她拍了下来。
在一个中世纪起望作用的钟楼上挂着“1986”的一面旗子,意思是这一年出生的人要征兵了。
在旁边的山上有烽火台,当年有敌情的时候钟声就会大鸣。钟楼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是在以前更古老的教堂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外观依旧古朴,但是里边都维修得非常现代。
在温泉中心的阳台上,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山上云雾弥漫,只见太阳一出,山腰上的云一下就散了,山的颜色也变了。我用相机拍下了一副照片,被我取名为“云破天惊”,非常地好看。
市政厅在一段老城墙的城堡里,有1600年的历史。墙上都是名画,屋里都是古代的刀具、枪支,像一个博物馆。市长和少女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迎接着我们,市长说欢迎第一次到当地参观的中国来宾,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意大利波密欧,希望今后和中国增加密切的联系。他说他会用当地的文化、历史、美食和温泉来接待大家。
市政厅的楼下就是一个博物馆,陈列的马车是最早从奥地利到意大利的一辆车,可以坐12个人。这辆马车用五、六匹马拉,曾经走过阿尔卑斯山山脉最高的一段山路。当年没有扫雪机,所以要把雪踩实了马车才能上路。当时的路是海拔2730米高的山路,非常地曲折。从奥地利走到这里要走三、四天的时间,都是山道。
这里还陈列了50年前割草的镰刀,耕田的犁,木头做的九齿耙,还有大大小小的铁锹。有当年做鞋的机器,以及木匠的工具。有各种各样的钥匙、秤、木制的捕鼠夹、还有各种灯具和救火的马拉车。各种各样的钟,还能敲出“5、3、1”的音乐。
在小镇的一角我们看到了一栋老房子,静静地坐落在僻静的角落。这是1632年建造的,在15世纪是法国的宝库,路易十四曾经来过这里。
漫步在小镇的街道,有的老房子的门口还有一个小铁环,好像是当年拴马用的。
老建筑、老门、老路、老街、老的方方的石块路,在行进中就像走入历史的隧道,行进在一个露天的博物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窑洞,其实是一个饭店,市长和工作人员以及安德烈、左丹奴一起跟我们吃午饭。他们说,因为马可·波罗,所以意大利在中国引进了丝绸,而中国从意大利引进了通心粉,变成了面条。
走了四个国家,这个地区的意大利人是我见过的最热情、最奔放的人。
午饭以后我们继续游历小镇。在一个山坡上有一个小教堂,教堂的山下依然保持着4500年前的风貌。
看着青山,我由衷地感慨,山似碧玉簪、云如绫罗带。
领队安德烈,一会儿吹着口技,一会儿玩着魔术,非常地幽默。他用两个瓶盖夹在眼睛上,逗着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穿越在山坡上,山坡的一边是苹果树,一边是葡萄树。意大利种植了大量的葡萄树,所以意大利的葡萄酒非常地有名。
我们在天色渐暗的时光来到了酒厂,远处的灯光开始闪烁。路过酒厂之前,我们看见了一个上海餐馆,非常地惊奇。进去和服务员交谈,都是中国人,他们在这里已经有好几年了。
这里是另外一个小镇提拉诺TIRANO,他们的市长也高兴地跟大家见面,说他们镇已经与中国有了合作,准备在中国黄河上建大坝。提拉诺是阿尔卑斯最著名的观光列车贝尔尼纳快车BERNINAEXPRESS在意大利的起点。
告别了市长我们就到了葡萄酒厂,在天色昏暗之中来到了酒厂的天井,满地都是鹅卵石。天井的外观像城堡一样,有很多花草在每个窗台。一面是墙,一面是青藤。
这里原来是瑞士的一部分,整个房子的面积有7千平方米。1637年这个家族有人到这里来做总督,在1908年因为家中没有男子,所以就搬走了,整个房子后来空了80年。300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制造葡萄酒,1989年以后重新装修成为了酒商最大的制造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