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对任何试图压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关上它的大门。
很难相信,一个没有中国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能够真正有资格被称为是世界性的组织。
美国人可以拒绝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中国也完全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规则
行事。耗资10多亿美元的飞机合同是全体中国人的血汗钱,根本没有必要交给一个处处为
中国人的发展设置障碍的外国政府。
法国人现在已经后悔了,因为四年以前他们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而违背了“一个中国”
政策的诺言,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式战斗机。法国人也许没有料到中国人会那样毫不
客气地要求他们关闭在广州的领事馆。而且在这以后的几年当中,法国人一直很难得到中国
人的信任,也很难再在中国市场拿到数额巨大的订单。在中国这个发展迅速的市场上,法国
人已经尝到了当年短浅的眼光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四年以前发生的不愉快已经教训了法国
人,他们开始明白这样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要在这
样一个市场更好地进行贸易往来,就必须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和中国人打交道。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当中,美国人之所以要竭力压制中国使其作出让步,其
实就是为了占据中国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美国人却没有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这佯做
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中国人绝不会拿自己不发达的民族工业去做交易,美国人对中国进
行压制只能促使中国失去对他们的尊重,他们的产品只能是更难进入中国市场。
台湾每年都要花费数以百万计的美元去聘请美国国会游说团体,为的是能够影响到美国
国会议员的决策。但是中国根本用不着花这笔钱。中国一项大额订货合同给予或者不给予美
国公司,这本身就足以让那些心急火燎的美国企业界人士去充当免费的说客,对于那些妄自
尊大、思想还停留在几十年以前的美国议员们来说,也只有来自本国大企业老板们的呼救声
才会给他们上最好的一课。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就一直在这样做。中国的航空市场在今后的
10年当中将要购买大约800架民用飞机,到底这些飞机的订单交给谁,这个问题应当让美
国人自己去考虑。同样的,中国批准哪家公司在这个国家设立合资汽车公司,这个问题也可
以交给美国人自己去考虑。
3.极端民族主义不可取,但民族主义还是要的
如果说中国10多亿人口在历经了种种磨难之后能够过上现在的生活是一种奇迹的话,
那么中国人也同样有能力实现下一个奇迹,那就是使中国人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法国一位
很有远见的法兰西学院院土曾经在他亲自撰写的《当中国觉醒之时》一书中这样说过:“当
中国的12亿人口动起来的时候(现在他们已经动起来了),这个世界就变了。”不管美国
人愿意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管他们在意识到这种情况时如何本能地采取行动来压制中
国,中国人现在都已经真正地觉醒过来了。在21世纪朦胧的晨曦之中,一个经济蓬勃发
展、军事上强大而且政治上更有信心的大国轮廓,现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而且可以大胆
地预言,即使美国能够阻挠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于一时,中国也终将会有一天强大到世
界贸易组织不得不主动地承认它。
1995年快要过去的时候,北京的大街小巷忽然流传起市政当局将对新购置的公私车辆
增收牌照税的传闻。一时间,北京的各个汽车交易市场都挤满了急急匆匆地拎着满满当当的
钱包前来选车的市民们。一些单位的看门人开始注意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单位的空地上
出现了门窗上挂着大大小小、花花绿绿饰物的小汽车。不用说,这些汽车是私人的。
今年春节,作者给附近的朋友们打电话贺岁,一位多日不见的朋友在长长的电话线那头
显得颇为兴奋,大声地告诉作者他们夫妇两人将随着旅行团,去新马泰旅游的消息。上海市
一家旅行社的老总一见面就叹起苦经,他根本没有料到报名参加旅行团去东南亚旅游的人会
出现爆满的景象,以致于没有想到早应该为自己的朋友多保留一些名额。
早年间,只记得中国人常常用好奇而又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相同或不同肤色的人们从开
着冷气的旅行车里走出来,鱼贯进入各地大大小小的友谊商店的场面。那时节,这些身着不
同服装、胸前挂着相机的人们在中国人眼里差不多与天外来客一样神秘,而现在有些中国人
也开始跨出国门了。
不久前,作者曾经与当年在大学里执教过的一位美国教授通过电话,无意间聊到北京出
现的“购车热”。这位美国人感慨万分地说,这在他执教于中国的年代里是没有料想到的事
情。
其实,我们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人说,十九世纪是中国人屈辱的世纪。二十世纪是中国人饱尝人世间一切艰难困苦的
世纪。二十一世纪呢?
有人说,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呢?
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重新走向辉煌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属于中国
人的世纪。人们已经意识到:只要这种社会的变化持续下去,下一代中国人就完全有可能生
活在一个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国度里。
问题的实质是在于,中国人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新世纪的太阳升起之前所必然要经历
的一段艰难时光?
应当说,历史的发展给予每个民族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中国具备很多优越的条件,而现在最缺乏的则是经济实力和国民坚强的意志力。
可是,漫步在中国的街头,总是时时感觉到中国人不自信的地方。北京的一座立交桥旁
气宇轩昂地树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词是:“毗邻亚运村,中
国之长岛。”上海很有魄力地开发浦东,提出要使上海变成亚洲的又一个金融中心,打算建
设一个金融发展区。本来是很激动人心的计划,也非要把它称为“东方曼哈顿”。让金融机
构重新迁入上海外滩,力图使外滩发展成上海的金融中心,也非要称之为“上海的华尔
街”。
明明是花费了巨额广告费用的中国白酒,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后面播出时,也硬
要来上一句:“XX酒,中国人的XO”。任何事情,仿佛只要沾上外国,就变得高贵了许
多,这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眼下的怪圈。甚至连卖香烟的老太太,也在摊位上打出一辆印有外
国香烟标识的阳伞,似乎这样做就很自然地得到了顾客盈门的保证一样。
对于这些缺乏国民意识的行为,中国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样做,并不是狭隘的民族
主义。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虽然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加拿大人也很注意维护自己的民
族文化。加拿大政府规定,加拿大电台如果播放美国歌曲,播出者必须向演奏者和制作公司
支付版税。即使是在酒吧和餐厅里播放美国音乐,也要支付版税。政府用这笔钱建立基金
会,支持加拿大的演奏者和音乐制作公司。
作者有一位朋友在法国留学,这位朋友的体会是,如果轻易对一位不相识的法国人讲英
语,法国人很有可能根本不理睬你;法国政府对电视台的规定是60%的节目必须是地道的
欧洲节目,刻意抵制美国文化的入侵。法国人在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奎回合谈判里,对有关影
视产品的争端中表现出的固执,也让美国人领教了法国人的厉害。在谈判中,法国自始至终
反对将影视产品尤其是电影产品列为普通谈判项目,而是将影视称为“文化工业”,用意就
是不让美国好莱坞占领国内市场。法国人的做法也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响应,欧洲联盟更
是发表声明,要求乌拉奎回会谈判在“目前和未来”对欧洲影视工业给予“特别待遇”。
从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美国人在这一领域里的沙文主义嘴脸:1992年,美国出口到欧
洲的影视产品总值为30亿美元,而欧洲输往美国的数字则仅为2.8亿美元。但是美国的代
表仍然不依不挠地叫嚷“没有赚到足够的利润”,要求欧洲各国作出让步。自始至终,欧洲
人都没有答应美国人的要求。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曾经告诉过自己的国民,必须学会讲汉语,即使每个新加坡人都
讲英语,西方人也不会把新加坡人看成是英国人或者美国人。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民族语
言,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美国,有一群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被人们称为“ABC”,他们有着中国人的外表,但是
只能讲英语,思维方式也完全是美国式的。然而在美国白种人眼里他们仍旧是“中国人”,
而华人社会则把他们看成是“美国人”。这些人首先面临的就是民族认同感上的危机,在社
会上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群体,而在心理上则又找寻不到皈依感。白人有白人的社会,华人有
华人的社会,他们该属于哪个社会呢?
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只有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充分意识到必须具备强烈的民族抱负,并
自觉地投身到本民族崛起的洪流中去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有可能受到历史的青睐。
在非洲的土地上,生存着一种蚂蚁,这种蚂蚁在遇到河流阻断去路的时候,总是会齐心
协力地抱成一团,横渡大小河流。湍急的河流常常会冲走并淹死一些不那么幸运的蚂蚁,然
而这群蚂蚁最终还是到达了河流的对岸,奔向新的生存环境。一个有着强烈历史感和抱负的
民族在遭遇到历史宿命考验的时候,需要的也同样是*
如果美国要遏制中国,这将超出它的能力
〔美〕基辛格
在今年四月份的一次谈话中,美国副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就中美关系、亚太问题等发表了
讲话,现将其谈话要点整理如下:
关于中美关系
我喜欢中国人民,70年代以前,我对中国一无所知,但此后我就一直研究中国文化,
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确实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这并不只是因为个人的好恶,因
为我相信中美关系的发展附合两国的利益。现在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正常的轨
道。我们认为应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作为一个老人。我愿意回忆一些往事。早在70年代时,当时毛泽东是主席,邓小平是
副总理。我和邓谈到我们中美两国都不有求于对方。毛泽东看了我的谈话记录,第二天接见
我时,他称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说:我们若不想互相得到些什么,就没有必要见面了。实际
上,我们是有共同利益的,都是因为时时方有所求才走到一起来的。《上海公报》的基本目
的就是防止在东亚出现霸权主义。在维护亚洲的稳定方面,我们有共同利益,在许多问题上
我们互相有所求。
比如在台湾问题上,第一次与中国打交道时,中方就反复强调“一个中国”的立场。
美国六任政府,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