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屠杀?有三十万人吗?这是不是为了仇日而采取的宣传伎俩?”更有甚者,他们居然还想
在《纽约时报》上发布广告,要为自己洗清冤屈。
虽然日本政府追于亚洲各国的压力而如是再三地使一些“胡说八道”的高官引咎辞职。
但是,让我们往深处想一想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前赴后继者?
这显然是一幕戏,一幕早已排演好了的戏。也许现在主宰日本那些政治家心灵的信念就
是:过去的历史是人创造的,那么人也就能改变——更确切地说——改写过去的历史。
比如,把“侵略”改成“进入”。总之,日本军队到过中国。进入的方式可以“暖味”
一点。
比如,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上就到底杀了多少人来回纠缠,反正死者不会开口说话,也没
有资料确切、细致的记载。而且,时间越推移对日本越有利。
比如,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日本人对于亡灵的正常的追思方式。如果中国就此说三道
四就冒犯了日本人民的感情。
这就是日本对于中国人民的人权的态度。
联系到在第六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日本追随美国支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采取行
动”,就更显得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一点,作为同是战败国的德国,对待战争的反省就显得比日本要深刻和真诚得多。
一份资料说,战后多年后,德国共付出几十亿马克来主动赔偿那些被他们国家侵略和带
来痛苦的国家;他们对以色列的赔偿更为巨大。这不失为减轻德国人心灵债务的方法之一。
在德国,如果为法西斯招魂,法律将予以严惩。
当勃兰特总理访问波兰时,他当着全世界的面向二战中牺牲的波兰人的在天之灵下跪。
这一举动并没有使他的信誉遭损,反而使其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没有一个日本首相到中国的土地上下跪过,没有一个日本政治家到中国来,用一种令我
们感动的方式来为我们死去的同胞祈祷过。
但他们可以在靖国神杜,对着战犯的牌位下跪——因为,那是些“为国捐躯”的人。
所以,由此得出结论,就是日本的人权观其实也是“暧昧”的。他们并不真正尊重人
权。他们尊重的只是西方的价值观,只是西方的对华战略。正像他们当初要与中国邦交正常
化那样,因为美国人已经走在了前面,不然,日本决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即使在实现正常化时,日本人的考虑也是很实际很有“眼光”的:中国将是个多
么巨大的市场啊,如果按六亿人口算,每人买一双日本产的鞋子,那就是六亿双哪!
即使从市场的角度考虑,日本对于西方和对于中国的态度也是两样的。一位赴美留学人
员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比出口到中国的在质量上要好多了。这位叫张广群(《第三只
眼睛看美国》)的留学生在书中说:日本是一流的产品输出欧美,二流的产品自己使用,三
流产品销往中国。丰田公司的“Camery”及日产公司的“Maxima”这两种型号的车是专在欧
美出售的。而北京满大街跑的“皇冠”、“蓝鸟”、“公爵”之类的车则是专门为中国生产
的。
由此可见,从汽车的销售策略上,我们可以一窥日本这个民族的奇怪的文化心理,亦能
映照出日本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所遵循的不成文的原则:面向欧美,背朝亚洲。而且,日本
对自身的“处身性”也极其暧昧和苦恼——无论亚洲还是欧美,都没有正直地对它予以认
同。
3.日本应该韬光养晦
不可否认,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与伦比的奇迹。对于
整个亚洲来说,日本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亚洲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经
济,日本也起到一种催化剂作用。
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当人们提起日本时,除了对它的国土有所确认外,我们更多的是把
它当成一个经济体而不是一个国家,如果作为一个国家,日本似乎还有许多致命的结构性缺
陷。
二战以后,日本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它首先被作为一处对抗共产主义火种的
工具而被美国加以利用了。在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及二战后的“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一
个巨大的空洞——就是说,这种过渡是突兀的、被外来势力强行附加的。在美国的精心挟持
和喂养调教之下,日本长成了一个奇怪的形态:它有着肥硕的身体,但脑袋很小;日本的面
容上是那种力图把桀傲不驯和狂燥深深隐藏起来的谦恭。可以说,虽然战后五十年日本创造
了惊人的物质财富,拥有了足以傲世的高新技术和外汇储备。但是,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依然
是痛苦的和不被明确的理念所支撑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日本人几乎个个都是
工作狂,有很多人甚至恳求老板能让其留下来加班,但下班后,日本男人却很少有直按回家
的,他们总是想到酒馆去大喝一气,对着卡拉OK吼几嗓子,然后才神智迷糊地往家走。
在按受西化时,日本并没有把西方人文精神的精髓与自身的血液融汇在一起——他们只
按受了表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这样一个民族如果被-个邪恶的诱因所激发,必然还会干
出使世界骇然的事情来。
说得率直一点,日本想在亚洲坐正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拓展生存空间之梦想从来就没有
彻底湮灭过。现在,端倪的显露足以让我们警惕起来。
比如,现在日本国内有些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已经在为二战中自己的行为而小声辩护:
“我们当初只是为了让亚洲从西方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而实现共存共荣才这么做的,
只是出于一种无法推脱的义务上的考虑。”
我们只能把这种语话理解为“造势”,它和“进入中国”等语汇一样,都是日本殚精竭
虑仔细选择的。所以,为什么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朝鲜、韩国)对日本的言论这么敏
感,因为,他们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味。
联系到台湾问题上日本的态度,还有中国的核试验问题,日美新安保体系的确立,以及
日本国内蠢蠢欲动的改宪论调——美其名曰“在国际事务中起更重要的作用”,亚洲国家内
心的想法是:谁起作用都行,日本一起作用我们就忐忑不安。
日本的民间政策机构世界和平研究所最近发表了一份《日本综合战略大纲》的报告。
报告开宗明义他说,宪法并非不灭的大典,认国家利益考虑为正确的修订根据。这个研
究所的所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前首相、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中曾根康弘。他竭力赞
同在冷战后把中国作为“第一大假想敌”进行牵制和制订日本今后的亚洲战略:拉拢东盟国
家,与越南进行防卫对话,同朝鲜改善关系。投入25万亿日元的巨大预算,推进中期防卫
计划——而且这一切都要在不刺激中国的情况下开展,也就是说,悄悄地、温和而坚决地推
行。
日美安保体制的重新定义,其最关键的内容是针对中国的。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长远战
略目标,为了使这个战略目标中针对中国的想法能得以顺利贯彻,克林顿在东京假惺惺对桥
本说:现在是美国和日本共同领导世界的时候了。并再交重申支持日本得到联合国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的座位。
这无疑对日本打了一针强心针。
并且使日本又进入新幻想时代。
其实,美国谁也不能领导,它只能领导它自己。
日本谁也不能领导,有时候连它自己都领导不了。
所以说,韬光养晦对于日本才是最重要的。韬光养晦,第一是要自省,对自己以往的所
作所为正确、深刻地予以认识;自省还包含着,对自己这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策予以检
讨。如果仍将自己视为美国监护下的孩子,日本的立国基础就总有崩溃的那一天,第二,韬
光养晦有利于日本培养自己的德行。人要有德行才能立于世,国家也要具备德行才能赢得其
他国家的尊重。日本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具体到前面所说的“三流产品”,具体到日本
的一些很有名气的公司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欺诈及以次充好的行为(北京的消
费者对“松下“及“索尼”的控告就是一例),具体到日本对中国的以怨报德——这些表现
难道不需要好好修炼吗?第三,作为无条件投降的日本而且其认罪态度远比不上德国这一事
实,考虑到亚洲国家的敏感心理,日本在修宪、防卫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及跟美国结
盟的限度上应慎之又慎,千万别一看气候适宜,马上就想跳将出来充当角色——甚至要充当
领导角色,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富者心态。李光耀就曾经说过,他最担心的就是日本在亚洲行
使武力。
在某种意义上,日本的无所作为就是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4.中国不应同意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当日本在世界各地鞠躬打揖,希望其他国家支持他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同
时,中国应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目前的情况下,日本的想法不太成熟,我们不支持日
本获得这个席位。
联合国是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由盟国倡议成立的。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虽然
在战后五十年期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把“放弃根据国权发动的战争”写进了宪法。但
是,要作为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种要求显然对联合国的初始构想提出了道义上难以解
决的问题。这并非说,将永远把日本排除在将会对世界发挥重大影响的国家之外。针对日本
国内对二战的认识远未得到澄清,而且,诸多事实表明,日本并没有真正确立一个有保障的
和平体制,现在成为常任理事国不合时宜。
日本在世界上不具有代表性。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日本
却没有这样的资格。单单作为一个经济巨人显然不是能做为常任理事国的充足理由。作为日
本本身来说,正如中江要介所言:是一个丧失了国权的国家——换言之,日本的国权在很大
程度上掌握在美国手里。因为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亚洲各国与它之间的鸿沟不但没有填
平,且还有加深的趋势,所以说,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孤立是一桩事实。一个唯唯诺诺,亦步
亦趋跟着美国的国家如果成为常任理事国,还不如干脆给美国两个席位得了。
如果谈代表性。亚洲的印度、印尼,非洲大陆有好几个国家显然都能胜过日本。
甚至德国在道义上和人文理念上都比日本更有资格。
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应被充分考虑进去。如果日本真心诚意地想为了促进亚洲的腾
飞而作出贡献,起码的一点是必须做到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在尖端技术合作及投资、经济援
助上不附加条件地帮助邻国。不能对欧美无原则的崇拜,对亚洲邻国却当作穷亲戚而给脸色
看,前倨而后恭,肯定不会赢得包括东西方各国的尊重。
所以,日本还是暂时放弃对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