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你们侵犯中国人民的人权问题!”
历史所安排的讽刺几乎使人哭笑不得。自二战结束的1945年上溯一百年,中国被那么
多西方国家蚕食、掠夺、凌辱。用我们历史书上通常的说法:丧权辱国。一百余年间,他们
无视、践踏中国人民的人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堪称世界罕见。而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
大的毒贩子,为了使其在中国倾销鸦片的“权利”不受侵犯,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样的人权记录,难道是时间所能消蚀的吗?在上海外滩的黄埔公园门口,那一块“狗与华
人不能入内”的木牌,已然把华人驱进了禽兽的行列,而且其地位尚不如狗——这种人权记
录你们当时又是如何审议的呢?
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是,你们是何时由一个(一群)大规模的人权践踏者成长为如今这
样正气凛然的人权卫道士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真能成佛倒也罢了,但中国人心中总存留着种种疑问。西方
所提出的人权是不是一种臭哄哄的实用主义,只不过是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以美国为例,在海湾战争中,它与西方其他国家出动多国部队,把伊拉克从科威特
的领土上赶了出去,并且使战败的伊拉克置于联合国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它恢复重新发动战
争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它却操纵一些国家迟迟不解除对伊拉克的各种物资的禁运。我们经
常能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伊拉克的普通老百姓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
由此引出一个命题:如果美国人承认人权超越一切,人权具有普遍性,它就应该对伊技克的
老百姓心生慈悲,使他们免于饥谨、疾病和失学的磨难,使他们不至成为路倒。但美国人在
这个时候却显示了它的坚定和冷酷,因为萨达姆政府违背了美国的规则——更确切他说,这
个曾在两伊战争中接受了大量美援的国家却离经叛道,触犯了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于是
就变得不可饶恕了——必须受到最彻底的惩罚——直至另一个亲美国的政府上台。在此期
间,人权问题为轻,美国利益为重。
同样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二届会议,当与会国决定谴责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野
蛮轰炸造成数以百计的平民伤亡时,美国却反对这一决定。投票结果是52票对1票。也就
是说,也只有美国决定容忍以色列对黎巴嫩平民的屠杀——可能还是在内心支持的。这也难
怪,美国的犹太人利益集团不喜欢美国政府去附合其他国家。于是,政治选择代替了对人权
的尊重,而且还是一种肮脏的政治选择。
所以说,中国政府提出的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使用双重标准就绝不是一种辩解了。
如果克林顿愿意,同时如果我也愿意,咱们可以一起到哥伦比亚电视台60分钟节目中
去就此问题对谈一下,我想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对于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轰
炸使平民伤亡惨重,而您居然让您的代表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52届年会上逆所有国家的意
志反对谴责这种公然剥夺无辜百姓人身权利的暴行,对照你们在所谓的‘中国人权状况’上
的态度,是否可以这样说,你们的人权概念有一个双重标准?”
我相信克林顿接下来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嘛……得分开来说……”
“分开来说”,意思很明确,就两个标准。
我们并不讳言,中国的人权状况并不尽善尽美。政府之所以提出“人权的首要权利是生
存权和发展权”,其含义包括这样的确认:因为历史原因及中国的现实情状,中国的人权保
障的迫切任务是争取让所有人都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及我们的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权
利。作为一个有近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竭其所能促进经济发展,使人民逐步富强、康健,这
难道不是改善人权状况的具体体现吗?超越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不怀善意地横加指责,拒
绝“平等对话”,以祖师父的身份对中国予以教导、训斥,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在
国际杜会中孤立中国,把中国打入“另册”。
所谓西藏的人权问题是美国国会的年度人权报告中每次必提的。但是在新近出笼的
1995年度人权报告中国部分关于西藏的叙述中,用了许多”据说”、“据可靠报道”、
“据可靠消息”之类的让人“宁可信其有”的词句,然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自相矛盾之
处比比皆是。既攻击中国政府仍然没有使西藏人民的在活水平得以提高,又反诬在拉萨和其
他一些地区的大规模建设破坏了那里的独特文化——其言其行只能说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国的一位前文化部副部长,一个知名的老艺术家。当他以嫡熟的
英语、张驰有度、出神人化的演艺在美国影片《小活佛》里担任一个角色时,预示着他同时
也对“某种信念”产生了疏离。在这部恶意的反华影片中,多次把西藏称作一个被占领的国
家——难道我们的这位艺人不知道吗?是片酬的不能抗拒的诱惑,还是对角色的钟情痴迷?
是他的一种痛苦的妥协,还是他已化人角色,浑然不知身是客?这也就不惮是他本人的悲哀
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插进来的话题。
有句谚语说:只看到杯子是半空的,却看不到它是半满的,运用到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
的指责上,这句话在某种范畴内是恰当的。他们只对我们的不足盯住不放,却视而不见我们
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步。更为可憎的是,通过夸大事实,歪曲事件真相,乃至造
谣诬蔑来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中国开展“人权”的冷战,就不仅仅是认识上的偏差了。
其实,不久以前的那次关于中国孤儿院的报道就因为策划上的漏洞而使恰好对此多少有
些了解的西方普通公民愤慨异常。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就有很多人动员起来为中国孤儿院对
孤儿的照顾进行辩护,大量的支持中国的传真信件把中国民政部和司法部的电话线路占用了
好几天。一位叫博尔丁的美国妇女说:我认为,你们找不到一个(到中国儿童福利院收养孤
儿的)父母会说到那份报告中的情况。”更为恶毒的是,西方媒介还使他们捏造与剪贴的情
节与中国政府联系起来,描绘出一个中国政府蓄意谋害孤儿的令人发指的画面。这种拙劣、
道德败坏、前所未闻的诬陷即便是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也要为之瞠目结舌!
如果这位诬陷者到中国来,我想可能会被不计其数的愤怒的群众用石块和棍子砸死——
先彻底地剥夺他的人权。
美许多收养我孤儿的家庭驳斥一份攻击我孤儿院工作的报告
美国收养了中国孤儿的父母们已动员起来为北京对待它所收养的孤儿的做法进行辩护,
这种做法是对目前有人对中国提出的指控作出的出入意料的反应。目前有人指控中国孤儿院
中虐待孤儿致死和玩忽职守。
自1995年以来,大约有5000个美国家庭收养了中国孤儿。这些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家庭
已开始利用电台的节目、传真线路、报纸的评论版和互联网络来反驳亚洲人权观察组织1月
份发表的一份极有争议的报告。
这份331页的报告主要是根据中国的一名医生的证言和文件资料写成的。这名医生曾经
在上海的一所孤儿院工作过。
这份报告引起了国际上对中国政府的谴责,并要求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
硬的方针。中国政府已经否认了这些指控。
据在纽约的一位女发言人说,一个由收养孤儿的父母组成的全国收养组织担心,针对这
些指控,中国将会停止让外国人收养它的孤儿、因此敦促它在美国的35个分支机构同决策
者进行接触,“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些指控是片面的。”他们认为这些指控是故意歪曲而采
取的耸人听闻的手法。
纽约的一名心理学家和中国两名孤儿的养母艾琳·克罗格在通过电话接受采访时说:
“这个组织中的许多人的感觉是,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况。”
克罗格和这个组织——收养中国孤儿家庭组织——的其他人说,他们所参观的中国孤儿
院中的照管人是按良心办事的,对他们所照顾的孤儿的福利是极为关心的。他们说,这样一
项故意的和极其严重的玩忽职守的政策是难以置信的。
华盛顿的一位物理学家查克·博尔丁说,许许多多家庭响应收养中国孤儿家庭组织的号
召,向中国政府监视外国人收养中国孤儿的部门发出了传真信件,表示支持。
博尔丁说,大量的传真信件占用了中国民政部和司法部的电话线路好几天,博尔丁说,
他不得不发出第二封电子邮件叫这些养父母们停止发传真信件。
波士顿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尚蒂·弗赖伊——她1994年收养了一个中国婴儿——说,养
父母们反应如此强烈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担心这份报告将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恰恰会伤
害它打算帮助的那些儿童。
她说,如果中国停止让外国人收养它的孤儿——养父母们可以提供费用和捐助,帮助改
进孤儿院的设施,那么吃苦的将是中国孤儿。
收养中国孤儿家庭组织的新英格兰分支机构主席弗赖伊说:“我们大家都认识到,中国
孤儿院中的状况可以改善,我们正在对此作出努力。但是我个人看到的根本不是报告中所说
的那种情况。”
他们说,北京看来正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成千上万儿童——大多数是
女孩。
博尔丁说:“我认为,你们找不到一个父母会说到那份报告中所说的情况。”
暖昧的日本
这个题目源自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在斯德哥尔摩皇家
文学院接受颁奖时演讲的题目为《暖昧的日本的我》。大江说:“把国家和国人撒裂开来的
这种强大而又锐利的暖昧(ambiquity),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间以多种形式表面化。日本的
现代化,被定性为一味地向西欧模仿。然而,日本却位于亚洲,日本人也在坚定、持续地守
护着传统文化。暖昧的进程,使得日本在亚洲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而面向西欧全方位开放
的现代日本文化,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西欧的理解,或者至少可以说,理解被滞后了,遗留
下了阴暗的一面。在亚洲,不仅在政治方面,就是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日本也越发处于孤立
的境地。”
我至今还在冥思苦想大江以上叙述中的一句话:“暖昧的进程,使得日本在亚洲扮演了
侵略者的角色。”这个论断本身就极其暖昧。试想一下,一个把画家和国人能撕裂开来的
“暖昧”,何以会成为一个暴力延伸的因子呢?或许是日本这个奇特、神秘的民族为了挣脱
内心的束缚和孤立而采取的一种极端的手段吧。按照大江健三郎的说法,一个向西欧全方位
开放的日本,因为“理解的滞后”而仍然置于一种悬空状态。在这里,“理解”被日本当作
了“自我救赎成功”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