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小日本的那些事儿 >

第28部分

小日本的那些事儿-第28部分

小说: 小日本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伊人在白刃战中站上风,很大程度上他们采用的是有组织的集团战法,讲究协同作战。

  根据太宰府在四月十六日所写的关于刀伊入侵事件的工作汇报以及其他的一些史书记载,刀伊人以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二十队组成更高一级的作战单位,配备有盾牌,作战时第一排的战士手持短刀和盾牌,后面的战士则拿长刀(估计是长柄刀),最后面的是弓箭手,弓箭威力远胜日本方的弓箭,注意协同,进退有度,完全是正规军的做派(“贼合战每人持盾,前阵者持鉾(短刀),次阵持大刀(长刀),再次阵弓箭者,箭长一尺余许,射力大猛。各人手持盾,最前列鉾队,最后列弓矢队,一阵约计二十队编成。”)。 

  而对比日本方,只能算是游击队,基本上是无战法可言,而且越是正规军越是没有战斗力,白刃战基本靠的是个人的武勇,不讲究配合协同,各自为战,自然难以抵挡刀伊人有组织有配合的攻击,白刃战中吃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刀伊人的集团战术,虽然在当时对日本的军队战术思想有所冲击,但日本方依旧是死不悔改,以至于在忽必烈攻打日本时,在与元军作战的初期吃了大亏。

  无论怎么说,“刀伊入寇”毕竟是日本本土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来自大陆的大规模的武力威胁,故而对后世还是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  我也要当天皇(一)
在日本,抛开皇室成员不算,真正想当天皇的人恐怕没有多少。天皇朝廷尽管权臣辈出,外戚权势熏天,天皇每每沦为花瓶,但真正想篡夺皇位的却少得可怜,因为按照日本“万世一系”的组织原则,非天照大婶的子孙是不能当天皇的,任你权力再大都不行,而且这个观念经过长期的宣传已经是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篡夺皇位基本是不可能的。比较著名的一个反面例子就是那个脑袋打铁的午夜牛郎光头道镜,伪造神谕想当天皇没当成,最后弄得声名狼藉。

  在平安朝朱雀天皇当领导的时候,又一个脑袋打铁的人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庄严地向世人大声宣告:我也要当天皇,我就是新的天皇,简称新皇。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如中国的西楚霸王项羽一般勇猛的平将门。当然,他的最终结果也同项羽差不多,打了败仗后,被人砍掉了脑袋。

  平将门是下总国的地方豪强,也就是地方武士。他的祖父是桓武天皇的曾孙高望王,高望王被桓武天皇降格为臣下,赐以平氏,改名为平高望,被任命为从五位下上总介,从五位下是行政级别,上总介就是上总国的二把手。上总国位于关东平原。

  因为作为一把手的国守,尤其是像上总国这样的大国,按照传统,国守一般是由皇室亲王担任,但由于亲王们觉得京都娱乐生活丰富得多,基本上都不实际到地方赴任,而采取遥任的方式,就是说名义上担任国守,人却可以不去。因此,一把手不在,二把手就成了实际的老大。

  在平安时代,日本各国的地方官往往被京都公卿们看不起,被认为是土包子,至于地方武士,在公卿眼里更是土得掉渣。担任地方官的多数是在*中被排挤出来的或是皇族被降为臣下撵出来单独开伙的。在京都,他们都没有什么前途了,但在地方凭借京城来的贵族身份和手中掌握的权力,还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很多地方武士也乐于依托这些有背景有实力的地方官,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地方官与地方武士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势力集团,平氏家族势力就这样在关东诸国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最为强大的武装集团。

  平高望死后,他的儿子们继续当地方官,长子平国香任常陆国的领导,次子平良兼在上总国当领导,三儿子平良将统治下总国。平良将曾经当过镇守府将军,本章的主角大名鼎鼎的平将门就是他的儿子。

  平良将去世后,由其兄平国香兼管下总国。为什么不是由平将门接管下总国,在这点上,颇有点耐人寻味的地方。 

  平良将死的时候,平将门已经成年,正在京都当摄政藤原忠平的跟班,据说已经被作为检非违使的提名候选人,前途一片光明,这个时候因为父亲死了,依据惯例必须回家守孝,这个制度明显是传自中国,在中国,这叫丁忧。

  这一丁忧,就把当检非违使的希望彻底丁掉了。回了家,还不能继承老爸肩上的担子继续为造福地方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事业心正强的年轻人,平将门对这种结果不可能完全没有意见,对叔父平国香的仇恨也许就在这时已经埋下了。这一点,从之后的平将门手刃平国香时毫无丝毫叔侄之情上似乎可以得到印证

第二十五章 我也要当天皇(二)
平将门为人勇武、豪爽刚毅、敢作敢为,也很讲义气,但头脑比较简单,是中国的项羽似的人物。这种人物虽然在政治上有些幼稚,但由于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往往都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鼓动性,能够吸引一批人为之效死力。

  回到关东后,把其父的领地下总国猿岛郡作为据点,逐渐积累和扩张势力。

  平将门是具有多种专业技术的武士,除了打架厉害外,他还有一个绝技,就是会养马,这一项技术是从他父亲平良将那里学的。从他父亲开始,下总国就致力于发展牧业,花大力气捕捉野马进行驯化和繁殖,成效显著,下总国一度成为了天皇朝廷的牧马基地。

  平将门充分利用这一专业技术,逐渐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相当强悍的骑马武士团。不过这个时候日本的马匹总体来说质量还是较差,个头矮小,马力有限,根本无法与*马等世界知名马种相比较,但在当时的日本,由于马匹的普遍缺乏,平将门的骑马武士团也足以傲视群雄了。

  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与自己的叔叔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矛盾日积月累,最后不可调和,从而导致了史称“平将门之乱”的武装叛乱。

  武装叛乱的导火索是源于一个女子,一个美丽的女子。

  平将门英雄难过美人关,他喜欢上了一个女人,这很正常,要是他不喜欢女人那才不正常。

  可是,同时还有一个人,也惦记着这个女人。这个人叫源护,也是单独开伙的皇族,刚从长陆国国掾(日本的国设守、介、掾和目四种领导职务)的岗位上退下来,属于地方一霸。

  严格地说,这个源护跟平将门还是亲戚,他与平氏一族渊源很深,是跟平将门的叔父平良兼是儿女亲家,还是平将门的另一个叔父平国香的好友兼平国香之子平贞盛的岳父,同时也是平国香的前任领导。(平国香当时接替源护担任长陆国国掾)

  两个人成了情敌,又都是地方豪强,谈判肯定是行不通的,那就只有开打了。

  值得玩味的是平氏一族的态度,齐刷刷地胳膊肘朝外拐,都站在了源护这一边,共同声讨平氏一门中的问题青年。

  嘿嘿,这些个叔叔大爷估计想除掉这个势力日渐增长的侄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935年的时候,正式开打。

  首先出手的是平将门,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带人到源护的庄园去砸场子。源护也不甘示弱,点齐庄园联防队就是不准平将门砸场子,同时还叫了帮手,帮手正是平将门的叔父平国香。平国香也带了一帮子人赶来给源护扎场子。

  不怪源护和平国香太无能,只怪平将门太勇猛,一顿猛打,源护和平国香的联合庄园联防队被打得哭爹叫娘,完全找不着北。源护算是腿脚快,跑掉了,他的三个儿子却都成了刀下之鬼。对于平国香,平将门完全没有留情,嘿嘿,老家伙,你不来我都要找你,今天又跑来帮源护跟老子抢女人,咱们正好新帐旧账一块算,咔嚓一下,平国香的脑袋和身体彻彻底底地分了家。这还不算完,击溃庄园联防队后,平将门一把火把源护的庄园烧成了一个火灾现场。

  平良兼这个时候的职务是下总国国守,负责地方的治安,自己管辖范围内出现武斗,加之又是自己的儿女亲家被打,肯定要出面教训下不法之徒的,不然说不过去。

  他急忙召集人马,气势汹汹地向平将门杀来。不过,平良兼小看了自己的侄子。平将门听说国守带兵来了,毫不畏惧,采取主动迎击的方式,而且下手一点也不留情,一个冲锋就击溃了平良兼的部队。平良兼虽然地方高级领导干部,但估计平时还是比较注重锻炼身体,腿脚也还凑合,于是成功地逃脱了平将门的追杀。

第二十五章 我也要当天皇(三)
这几个人,都不是平将门的对手,平将门真正的对手是平国香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堂兄弟平贞盛。

  这个时候平贞盛正在京都跟随右大臣藤原定方,具体工作是养马和驯马,正式职务是左马允,行政级别从七品下,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务员。但正是这个也会养马和驯马的平贞盛终结了平将门的辉煌。

  下总国内发生严重的武装械斗,连国司都差点被杀,这事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命令源护和平将门到京都来把事情讲清楚。

  这个时候,天皇朝廷在平将门心中还是有点威望的,他不敢不来。不过一到了平安京,就开始走后门,找关系,请人给自己说好话,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还有很多人欣赏他,认为平将门是个难得的勇将,应该重用。后来,赶上朱雀天皇的成年大典,平将门获准回家。

  攻打地方长官、杀人带烧房子这么严重的错误,居然没有受到处罚,平将门志得意满的同时,不免对天皇朝廷的权威产生轻视之心。

  他这边得意洋洋,那边却有个人气的眼睛发红,那个人正是与平将门有杀父之仇的平贞盛。平贞盛本以为平将门到了京都后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谁料平将门屁事都没有,还获得了个勇武的名声。

  他实在是气愤不过,于是从京都返回家乡联合叔父平良兼准备乘平将门正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这一招收到了实效。平将门疏于防范,吃了点亏。

  937年八月,平贞盛和平良兼发兵突袭平将门。两军先后在子饲渡和堀越渡两处地方发生激战。

  平将门措手不及,连吃了两个败仗,但部队凝聚力强,居然没有溃散,最后退到了下总国猿岛郡休整。

  平将门顶住了最初的猛烈攻击,在猿岛郡缓过气来,这些就该平贞盛和平良兼倒霉了。不久,平将门在弓袋岭之战中大败平贞盛和平良兼,扭转了战局。平贞盛和平良兼带着满身的伤痛撤了兵。

  平贞盛见武装斗争难以战胜平将门,便决定去找政府上访。他启程前往京都要向政府讨个说法,谁料在半路上又被平将门派人截杀,百余个手下被杀的一干二净,好在平贞盛武艺不错,腿脚又快,总算逃了一条命出来。

  到了京都,平贞盛向中央政府声泪俱下地控诉平将门的罪行,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同情,给他出了一个文件—官符,肯定了他自卫反击的正义性,并授予他调动关东诸国地方兵力*平将门的权力。

  平贞盛兴高采烈地带着官符回到了关东,本以为把文件一念,顿时应者云集。谁知道,根本没有人甩他。这个时候,关东诸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