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相识的人-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都能变成诗人。”
我觉的有点莫名奇妙,说:“这点我倒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自己别说喜欢一个女孩,就算喜欢一堆女孩、一窝女生我也成不了诗人。”
她又对我莞尔一笑,女生最有魅力的笑容莫过于此。她带着玩笑味儿的对我说:“我看你只要见到女生就可以变成诗人了。”随即她又说:“你觉的这封信怎么回的好?”
我有点受宠若惊,说:“这信又不是我写的,况且情书这东西针对性很强,是一男一女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解决。”
她的解决方式就是随手把它扔到了垃圾堆里,像扔瓜皮纸屑一样不屑。我说这好歹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她摆摆手,表示这心意一文不值。随后又说到:“男生给女生的心意就像潮水,潮起潮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看你这人挺老实刻板的,希望你以后的表现能对的起我对你的第一印象。认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听她的口气,年龄不大,感情经验却丰富。我一方面惊讶于她对男生普遍心理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自恨自己不会伪装,像个透明人一般被她一眼望穿。但只好说:“很高兴认识你,我叫阿泰。”
“我叫徐乐乐。”她说。
当天晚上,夜被月亮和星星的光芒稀释了很多,很多没有辨别能力的小动物误以为是白天,仍在那里“吱吱呀呀”的、和着年久失修的电扇声音叫个不停。我躺在床上,因为生物钟被白天的劳累所打乱,此时没有一点想睡的欲望。其他人也都没睡,都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开始聊自己的初中趣事,接着聊暑假的见闻。被他们的话题所撩拨,我也想着自己过去的辉煌生活。越想越不相信自己怎么就来到了这里。可是看着从窗户里射进来的光束,那样真实;又听着那些没思想的小动物的噪杂,那样真切。忽然之间,感到有点悲哀,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去适应?三年的时光又应该如何去度过?我有一个缺点,就是未雨绸缪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
就这样想了很多,刚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室友的话题已经转移到了“女孩”身上。男生与男生之间讨论的话题最终难免会落到这个方面。他们讨论着隔壁的几个班级都像是“花园”,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而自己的班级则是“公园”,而且是“侏罗纪公园”,像是恐龙满地跑。又讨论着“花园”里哪几朵花最漂亮,是否有主人,或者是否已经有人染指?应该怎么越过“栅栏”去摘?等等之类的话题。
我对这些话题并不感兴趣,所以仍旧一言不发的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过不久,好像现实中有人在喊我,思想一集中,才听到:“阿泰,想什么呢?睡不着的话一起聊聊天吧?!”
一听声音我就知道是陆标,我说:“也没什么,我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只是对他们的话题不感兴趣,也聊不上。对了,你是怎么来这学校的?”
陆标先诡异的笑了两声,像是无奈又很自然,说:“我从小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语文。初中时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动物的文章。我写了狗。写完交上去之后,第二天老师就把它念出来了,起初我自恋的以为自己是因为写的好,没想到读出来之后,整个班笑的都想打滚。我当时只有一种感觉就是想消失。可没办法,我丢尽了脸面之后,从此也把学习给丢了。”
我想了想,说:“确实,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那位老师应该抓起来打屁股。一点也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开完了前言之后,饶有兴趣的问:“你的文章是怎么写的,那也是一个境界呀!”
他说:“你也想取笑我吗?不过反正我也已经丢完了脸面,你想得到鞭尸的快乐也没关系,我也不会有感觉了。其实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好笑的,我说的都是真理。后面的我也记不得了,只记得开头“狗,有四只脚,会跑的!”
我想这个开头若出自作家笔下,倒也可能有人会歌颂这位作家言简意赅,思想明确,而且把他的这种方式确立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可惜它只是出自一个中学生的笔下,别人在思考的时候只会站在中学生的角度去想。我说:“一切真理都是废话。其实你这开头还是很不错的,开门见山,直切主题,点题点的很好,关键是你那时还是初中生。”
他笑笑,作势想打我。可躺在床上毕竟不方便,说:“你的话比他们的笑更有‘杀伤力’,你可以去当评论家了。”
其实,我现在想想,当不了作家的人都可以试着去当一下评论家。评论家虽然写不出像作家一样的作品,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评判“美丑妍媸”的标准,可以强加于作家作品当中,做出自己的分析,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说出自己的理解。而对于读者来说,“爱屋及乌”的也会有这个兴趣去多方面的了解,去看这些评论。所以我认为他的提议很不错,并说:“这倒也是,评论家不一定要写出作家的作品,却可以沾到作家作品的“光”,社会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以后我要真穷到一定境界了,我就去做评论。你以后想做什么?“
他把两只手交叉放到脑后,想了片刻,说:“我没想过很多,只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到大城市里去。”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家的几户亲戚在大城市里工作,挣了城市里的钱,也学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就看不起我们普通老百姓家了。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去城市,在苦在累也不怕。”
其实我到了现在才明白,我们都不怕吃苦,都不怕受累,怕的只是自己的苦累没有一点回报。
当时我没想过这一点,只说:“人都是无毛两足的动物,我们也都不却胳膊少腿的。他们没资格看不起我们,不过希望有一天你能成就梦想。”
他笑笑,说:“梦想、梦想,也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想了一下了。”沉默了一会儿,他说:“我去‘梦想了’。”
我也感觉有点累了,房间里已经没了月光,可能隐遁到了某片云朵的后面,此时的夜才有点像“夜”。外面的小动物似乎也终于反映了过来,声音陆陆续续的低缓下去。只有室友的声音仍旧异常高亢的说着,话题从男女之间“灵魂”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了“身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白了。我闭上眼睛,这时才知道睡意早已经在等我,只是刚才交谈的时候不便打扰。它渐渐的把我引入一个越来越黑的地方,然后一个闷棍把我打懵了过去。那晚,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正式上课之后,日子渐趋平淡。仿佛一条澎湃的河流渐趋平缓,最后安静的细水长流。我也认清了自己的现实,学着去适应这样的环境。
教室里每天都很吵闹,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老师对这样的环境似乎也见怪不怪了。上课的时候念经一般的只顾自己讲下去,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填满时间的空白。一听到铃声,走的比我们还快。过不久,我就对老师也失去了信心,看着她在上面照本宣科的念,仿佛被诅了咒一般不得安宁。于是我不在听课,每次上课都借一些文学类的小说,正大光明的放在桌上看。老师的眼睛一直盯着书本,深怕一不集中就会乱了一样,所以无暇顾及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于是我们就这样随心所欲着。
这些文学书都是向我后面的那个人借过来的。他名叫朱云,一看就像古时秀才的一副穷书生样,家里肯定养了几头老母猪。他说他从小的成绩就不好,因为学教科书的时间他都用来看课外小说了。但他的语文并不好,课本上需要背的内容他看多少遍也记不住。而对作文,他说他们老师每次都说他跑题,而且说他的文章写的很俗,比喻句都有排泄物的味道。朱云不服气,列举了中国先锋派作家当中的几位,说也有这个味道。谁知他们老师说,人家是作家,俗也能俗出个水平来!朱云听了之后愈加不满,愤懑的把人生也比作了排泄物,说:“人生就像一坨屎”。后来,灵感不期而至,做五言律诗一首,道:
屎
幼时是天使
少是一张纸
老了就要死
人生是坨屎
写了之后,他大笑了几声。他告诉过我说这是他少年时期的巅峰之作。其实我看过朱云写的一些文章,他写的并不赖,有些句子写的倒也有生活哲学的高度。但确实写的比较俗, 在他的文章里很少能看到那些高雅的词汇。我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他说:“并不是我不想去描写那些风云变幻,风花雪夜,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但这并没有多大的意思。我也特别不喜欢那些教育人的精神要像草一样或者树一样的学说,因为人既然为人,做好本分就可以了。你去歌颂草,但草与草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我敢保重你只要做了草就有草的品格,可是人不一样!”
此时他的表现就好像一个文学愤青。我无法辩驳他的理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暗自替他感到忧虑。他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文学青年因为沉浸在文学这个虚构的世界里,思想也变的虚妄。时间久了,以为文学所描绘的、所倡导的那个社会才是合理的、现实的。于是在现实生活中,看不惯很多人,见不惯很多事。想改造这些人,改变这些事。可毕竟势单力薄,只会动动嘴皮子、笔杆子,苦口婆心的说了很多,最终还落得被别人耻笑的地步。最后终于认清现实,可是虚妄的世界已经把他同化,已经无法融入这样的社会,只好落魄的活着。
因为替他担心,我随口问了句:“你以后不会就想当作家吧?”
他撇撇嘴角,表示不屑,说:“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想当作家,只想当个写作者。”
我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慼着眉苦着脸央求他为我做解释。
他说:“作家并不等于写作者。一个人要是被称为什么“家”的时候,他就有了做这个“家”的责任。写作者不一样,他可以是业余的,写不好他也有理由去反驳。一个人在未成名之前是个写作者,成了之后就是作家。可不知道为什么,未成名之前写出来的倒有可观性,一成了什么家倒写不出什么来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学,业余的比专业的玩的好的大有人在。况且,据我所知,作家都是那些不会做人的人。!“
我仔细的想了想,觉的他的话倒也确实有几分道理。作协是个大杂烩,作家也是鱼龙混杂。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如意,往往都想着去当作家。在那里尽情的把自己的悲伤、苦恼*裸的像乞丐的伤残一样呈现出来给别人看,博人怜悯、得人钱财。其实这年代最像*行业的还是作家,只要别人给钱,他就给别人“稿”。
想到这,我有点忍俊不禁。朱云问我笑什么,我说我刚才想到一个比喻:作家就像*。朱云听了之后,笑的愈加放肆,我问其笑什么?他说他之前在《笑林广记》上看过一则笑话,题目是《腹内全无》,是这样说的:“一秀才将试,日夜忧心不已。妻乃谓之曰:‘看你作文,如此之难,好似奴生产一般’。夫曰‘还是你每生子容易’。妻日‘怎见得’。夫曰‘你是有在肚里的,我是没在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