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北大批判 >

第2部分

北大批判-第2部分

小说: 北大批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渴裁词谴笱畹暮诵模吭谖铱蠢矗钪匾木褪莇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从大学诞生以来的八百多年中,“论辩”作为大学核心的精神从来没有丧失过。  
  大学是在1200年前后的欧洲诞生的。这是当时欧洲的神学和法学传统汇流的结果。在中世纪早期,贵族多是文盲,文化是由教会保存下来的。而在教会中,知识是神学的附庸。牧师站在高高的讲坛上进行“满堂灌”式的布道,听众则虔诚地记住和相信这个权威说的话。这几乎就是当时唯一的教育了。但到了12世纪,经济的发达使社会变得更复杂。特别是从*世界“进口”的希腊古典文化,大大丰富了知识领域。这种灌输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使在神学界,许多人也认为了解真理的最好方式就是dialectics,即所谓的“辩证法”,其实就是一种通过问答的方式获得知识的途径。比如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是把握这种方法的大师。他倾听你的陈述,然后对你的陈述进行提问,并通过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提问,一步步地让你意识到你对自己所说的东西其实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我一无所知。我唯一比你们知道得多的东西,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  
  与此同时,罗马法也开始在欧洲复兴。法学中那种论辩的特性,也正好和神学中的辩证法自然地汇流。这就在“高等教育”中形成了论辩的教学方式。当时崛起的所谓大学,多是些求知的学子自己组织起来学术共同体,自己聘请老师来讲授,最后规模不断扩大,权威日高,受到教皇和国王等的承认。现代意义的大学,也就由此发足了。  
  从大学的诞生可以看出,大学与生俱来地带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第二,师生的关系,不管是从心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非常密切:大家住得很近,可以随时坐而论道;第三,真理是辩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地“学”出来的:大学要训练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并能够应付不同观点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当然,到了牛顿时代,实验科学诞生,取代了经院哲学式的单纯论辩方式。这是后话。现代的实证科学发展了但并没有取代中世纪的大学精神。我们现在的教育,则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都不如。  
  英美一流的大学,至今仍然保持着严格的寄宿学院制,基本就是这一论辩传统的继续。在寄宿学院中,师生混居,有充分的交流。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讨论班是一个核心形式。训练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则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最近我的一个同事退休,他骄傲地给我们复印了一份学生对他的课如下的批评:“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头的。”对于教授来说,能把学生置于这种心灵论辩的困惑之中,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北大不教的东西(4)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学:教授没精打采地讲着满堂灌的大课,下课后就无影无踪。学校高楼林立,却缺乏辩论切磋的风气,大部分课程都有给定的答案。大学的传统,在我们这里似乎早已经失传了。我们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
  但是,看一看大学的历史就知道:开创大学传统的主力之一,就是那些求知欲旺盛的莘莘学子。所以我劝现在的大学生:与其被动地抱怨,不如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大学精神。毕竟,现在的大学有了“大楼”,至少在空间上让许多年轻的精英聚集在一起。这为我们塑造自己的大学经验提供了很大的本钱。
  我在1979—1983年在北大读书。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六个人住一间拥挤不堪的宿舍,这六人晚上只有一张去图书馆读书的座位号;刚刚经历过“*”的教授们,知识也都很陈旧。但是,虽然我并不用功,逃课成性,现在回想一下,当时还是接受了一些有效的教育。为什么?因为我赶上了“怀疑一切”的时代,我们拒绝接受一切既有的信条,在宿舍里一天到晚地辩论,并通过辩论感到了自己的无知,这种无知感又刺激了求知欲。在这种刺激下,我从大二时就起誓:我不属于任何专业。因为专业象征着权力对个人的统治。这种统治,把一个完整的个人根据权力的需要进行切割,成了什么文学专业、历史专业、计算机专业、物理专业等,而不是一个人。要拒绝这种切割,要恢复作为个人的完整性,就必须先否定专业。所以我逃了许多本系的课,却偷偷跑到外系旁听,追寻自己心灵中的问题。大学的教育,就是在这种心灵论辩中完成的。  
  大学里学的什么东西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我看最好的判断是看你想不想学。当你想学时,就说明所学的东西满足了你心灵的渴望,是“有用的”;如果所学的是个“热门专业”,那最多只能证明它对别人“有用”而已,未必对你自己有用,如果缺乏兴趣就大可不必勉强。更何况,别人的需要千变万化,远远超出你的控制。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也许随着别人的需要的转变而变得“无用”了。你怎么能把自己的青春赌在别人的需要上呢?  
  我的一个学生,最近特别喜欢历史,但搞不清楚毕业后究竟是去搞经营,去读法学院,还是去读历史学博士。他来问我在没有想好未来干什么之前现在这样投入是否值得。我告诉他:如果你现在执迷于历史,那就以最大的激情去探究。大学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得多么出色。这才是检验你才能的一把尺子,也是对你最好的训练。从这种训练中所获得的素质,将来干什么都有用。  
  大学教育的根本,就是这种心灵的自由。如果你老盯着什么是“热门”,盘算着什么“有用”,你的心灵就好像一个总盯着老板的脸色的雇员一样唯唯诺诺。要知道,你的技能可以被雇用,但你的心灵绝不能被雇用。大学要培养的,就是一个能主宰你生命的心灵。
  
   。。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1)

  我因为在美国的大学教书,并且写了几本涉及美国高等教育的书,被一些人视为“专家”。一些老同学、亲戚朋友,甚至亲戚朋友的朋友,乃至素不相识的网友,经常在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大学时向我咨询,并让我和他们的孩子直接对话。这样我算是和现在这一代大学生有了第一手的接触,渐渐对他们关于教育的观念有所了解。我和他们的对话,特别能反映出中美大学教育不同理念的撞击。所以就不妨从这些对话谈起。  
  比如,有位孩子在国内上大一时就被交换到美国的一所州立学校读半年书。他来了后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不想回去,决定申请在这所大学当正式学生。为了这件事情,他托熟人找到我。大家电话聊了一小时。他的第一个问题是:“我选什么专业?”我则问:“你想上哪个大学?”他觉得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则觉得他的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他是典型的中国教育体制里培养出来的人,来美国读了半年书,还不明白美国的教育制度是怎么回事。在国内考大学时,从来是大学和专业一块报。在美国则完全不同。你申请哈佛就是哈佛,耶鲁就是耶鲁,密西根就是密西根,根本不用考虑什么专业。选专业可以在大二决定,或者大三决定,甚至决定了以后还能改。关键问题是你要挑个适合你的学校。而大学挑的,也是你的综合素质,不是你的专业。一个学文学的可以进医学院,学古典文献的可以进法学院,学历史的可以进商学院,等等。这在美国是正常的教育过程。  
  我本是想提醒这位同学:美国有许多大学可以选择,不过不是你想去哪里就一定会被录取。既然来了,眼界就不妨放宽一些,多申请几个,也算有备无患吧。可是,听他执意要讨论专业问题,我最终也就顺着他的话问他到底想学什么。他说是管理或金融。我马上说,既然如此,你还是好好学数学,甚至可以进数学系,以后读研究院再申请管理或金融,比本科就开始读这些科目更有底气些。中国学生在数学上经常有优势。比如我所执教的萨福克大学的财会专业,据说就是因为一帮中国学生数学特别好,在州里财会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比哈佛学生还高……他马上说:“不行不行,我数学最差,既讨厌又害怕。”我马上问:“既然数学太差,为什么要学管理或金融?”他告诉我他自己也没有主意,是他爸爸(也就是我朋友的朋友)让他选的,说这个专业毕业好找工作。我哭笑不得,告诉他:“你现在才上大一,是在申请本科。学校才不在乎你学什么专业呢。专业也不能决定你日后是否好找工作。关键在于你在学校是否表现突出。你在这里仅半年的时间,如果想让任何一所学校录取你,就应该选你最喜欢的课,拿出看家本事去学。人一般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表现得要好很多。表现一好,老师就印象深刻,会给你写推荐信。有了好的推荐信,你就前途光明了。你现在可好,让从来没有留过学的父亲来指挥一切,上的全是你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课。你的表现能好吗?表现不好,教授会给你写推荐信吗?没有这些推荐信,学校会录取你吗?”他听了我的话,人都蒙了,不知如何是好,大概是后悔自己咨询得太晚了。后来听朋友说,他没有被录取,很悲伤地回了国。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2)
这个经历,让我感慨万端。这位同学,是中国教育的典型受害者。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结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其实,这种倾向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在三十多年前刚恢复高考时就有苗头。比如,1979年我高考拿到高分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北大中文系。可是,我知道一位和我分数差不多的学生,竟报了北京外贸学院(也就是后来的经贸大学)。我的反应是他在搞笑:这么好的成绩,跳过北大上什么外贸学院?!现在想想,他肯定也觉得我在搞笑:这么高的分,竟然去学中文?!我们两人不同的选择,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在我看来,大学是培养人的机构,关键在于其综合实力和环境。在这方面,中国哪里找得出第二个北大?岂是个小小的外贸学院可比的?但在他看来,当时的外贸学院是外贸部所属的院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外贸部这种有油水的地方,学的又是贸易,前途当然错不了。看来,还是他领导了时代的潮流。现在的学生大多追随他的思路。不过,总的说来,我们那年月的学生单纯得多。北大至少在1977—1979年恢复高考后的头三年,文科最高录取分数是中文系,理科是物理系,那时候还没有经管等。可惜没过几年,中文系就成了没用的系,录取分数直线下降。好学生都跑到经管、法律等专业去了。最近我网上查了一下,老天爷!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简直看花了眼。原来那个外贸学院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