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奇-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将杨衮在那边厢也登高远眺,见周军军容整齐有序,便策马过来向刘崇道:“周兵整肃,井然有序,定有大将统领,我等应严阵以待,不可轻敌。”
刘崇掀髯大笑道:“公对柴荣评价如此之高,以孤视之,乌合之众耳。公且按兵作壁上观,看孤不需一个时辰,当令之土崩瓦解。”
杨衮听了,满腔怒火,但在这两军前又不好发作。回到自己阵地,即命令将士紧守山头,倘若周军不来进攻,我军切莫向前。
刘崇亦闻报郭荣亲自领兵来战,便一面吩咐三军高声劝降,一面又对张元徽说:“今日柴荣亲自临阵,成败在此一战,汝若擒得柴荣,孤当封汝万户侯。”
张元徽听了,提刀上马,引着人马,旋风般的杀了过去。对方正是樊爱能、何徽的阵地。樊、何二人与张元徽昔日同在刘知远麾下,素知元徽凶悍,甫一交手便纷纷退后。阵脚一时大乱。张元徽更是领兵勇猛突前,杀得周兵死伤无数,加上汉兵又高喊招降,有一些当年来自晋阳的周兵,素知元徽凶悍,料难对敌,便弃械投降,高呼万岁,阵中溃不成军。
中军阵上也是两阵对圆,杀得难解难分。
唯有那西边阵前,风平浪静,杨衮的辽兵踞住山头,岿然不动。白重进、李重进二将见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是他不来攻我方,也就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这时,双方中军正杀得难分难解,绞做一团,斗在一块。东线那边由于樊爱能、何徽二将抵挡不力,又有一些士兵投降,已经溃不成军,樊、何二将已失斗志,节节后退,看着势头不妙,索性掉转马头,逃命去了。
张元徽见东线周兵溃退,又见双方中军战斗正酣,料定柴荣必在中军,勒转马头,领着人马又杀了过来,不断的大呼小叫,专索柴荣。大营四周,已被汉兵层层叠叠,围个水泄不通,双方将士正在拼死搏杀,后面的汉军更不断涌向前来,形势十分危急。
赵匡胤见了,急对张永德道:“贼兵猖獗,全赖张元徽而已。东线我军溃退,更增贼兵气焰,移师来攻中军,我等若再困居守势、必危及主上……”
张永德忙问道:“依汝之见,当取何策?”
匡胤道:“请将军尽遣强弩射手,堵住东线过来之寇兵,某自引兵入阵,务必打杀张元徽。若张元徽死,寇兵当溃矣。”
永德道:“张元徽勇力过人,凶悍无比,汝须小心,切勿轻敌。”
匡胤奋然道:“今日两军相遇,胜负在此一战。主上身陷险境,匡胤何敢惜命?拼了今日马革裹尸,不打杀张元徽誓不罢休!”说罢,领着本部人马,十兄弟紧随左右,也高喊着:“活捉张元徽者重重有赏!”旋风般的杀入敌群。
这边张永德急令一千长枪手在前,一千弓弩手在后,冲开敌群,乱箭齐发,堵住东线来兵……
那边张元徽正左冲右突,八面威风,杀得性起之际,忽闻这边厢有人指名道姓要活捉自己,勃然大怒,寻声辨迹向赵匡胤这边杀了过来。
赵匡胤见张元徽向这边冲了过来,正中下怀,心中大喜,一声断喝:“弟兄们,给我拿下这廝!”刹时间,两下里冲出石守信、王审琦、张琼、彭寿、郭德平、郭德安等一群小将、刀枪并举,截着张元徽和他身旁的几员偏将,厮杀起来。
一场混战,喊杀连天,黄尘滚滚,那张元徽确是膂力过人,身手不凡,尽管是石守信、王审琦兄弟俩拼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仍是应付自如,不露半点破绽。匡胤见了,不免焦躁。高叫一声:“两位兄弟让开,待俺来收拾这厮!”说着,便舞动铁棒杀了过来。
张元徽斗得正酣,忽见换了一个红面汉子进来,料想这定是这支人马的头领,喊着要捉拿自己的,想必就是此人。也是气不打一处上,更不打话,轮起大刀迎头便砍将过去。
匡胤见了,也不闪不让,大喝一声:“来得好!”抡起铁棒往上一迎,“乓当”一声,火星抨溅,几乎震开张元徽的虎口。
张元徽料不到这红面汉子竟有这般膂力,猛然一惊,不敢怠慢,打点起精神,施展出浑身解数对付。一时间刀来棒往,果然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杀了个天昏地暗,日色无光,他们俩打斗的地盘越扩越大,把其他人都压到边上去,其它汉军也无法再向周军的中军进逼了……
只见两人刀棒交加,足足斗了四五十个回合,只斗得汗透重袍,兀自不分胜负。那张元徽杀得性起,觑空对匡胤喊道:“姓赵的,有种的不要走,待俺脱了铠甲,与你再战一百合!”说罢,跑回汉军阵内脱盔甲去了。
坠儿见了,也忙喊道:“大公子,你也快回来脱了盔甲,灵便得多的!”
匡胤听了,也策马回到阵中,坠儿忙替他卸下盔甲,匡胤就在陶三春手中喝了几大口水,回过头来,依旧冲出阵前,又接住厮杀。
正是:“八个马蹄分左右,刀来棒往定输赢。”足足又斗了数十个回合,两边的将士都看得呆了。坠儿见张元徽果然凶猛,只恐伤着公子,心生一计,连忙反身掩蔽到旗影之下,稳稳的托起梅花弓,轻轻的搭上凤尾箭,飕!飕!飕!的连发三箭,向张元徽射去。
那张元徽斗得正酣,忽听弓弦骤响,抬眼看时,只见一支羽箭正向自己迎面飞来,连忙把头向左一侧,可可的躲过了。紧接着,又是一支羽箭飞来,趁势把头往右一歪,巧巧的也躲过了……
俗话说的好,叫做:“事不过三。”
又道是:“躲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这第三支箭他就来不及躲闪了,正中面门,疼痛难忍,身子往后一仰。赵匡胤一见,机不可失,给他当头就是一棒,登时脑浆迸溅,倒落马下。周围的周兵见了,齐声高呼:“打杀张元徽了!打杀张元徽了!”
张元徽是刘崇手下的一员骁将,刚才打得东线樊爱能、何徽落荒而逃的,是他。如今打得中军乱七八遭的,也是他。如今他一死,跟在他后面的汉军就慌神了,这叫做“蛇无头而不行。”手忙脚乱的往后撤去。
周兵这边见打死了张元徽,士气大振,人人争先,个个向前。周帝见状,急令摇旗呐喊,金鼓齐鸣,亲帅中军将士全线出击。赵匡胤领着十兄弟和众军士,更是马不停蹄的抢在前头,一涌向前。
那刘崇原来正兴冲冲地指挥将士,命令他们踏平周营吃午饭的,不料如今却被潮水般的残兵败将倒涌回来,把自己的营盘踩平了。这叫做“兵败如山倒。”后面的周兵又接踵杀至,自己的军士又禁制不住,只好选了个三十六计的“走为上计”。跨上那匹契丹人送的黄骝宝马,在一群禁军簇拥下,仓皇向北而逃。跑了半天、过了小丹河,一路之上逃散的汉兵看见汉皇旗号,也都渐渐聚拢,约有一万余众。刘崇体质素弱,经不得奔波,就令河边暂憩、埋锅做饭,也好收拢逃散将士。
先说哪辽将杨衮,一开始就被刘崇*了:你既叫我作壁上观,那我就看热闹吧。先是汉军得势,杨衮是当然是不动的了,后来周军得势,汉军大败,刘崇领头在前面先跑,郭荣在后面紧跟直追。杨衮看见周兵气势汹汹,不敢前去冒犯。想起刚才刘崇哪副臭嘴脸,更是犯不着去救他。想来想去,还是一走了之为妙。于是,为怕周师追袭,命令军士,把后队作前队,缓缓退去。
白重进与李重进见杨衮退兵,不知真伪,不敢贸然进击,只派探子跟进侦察。及后探子回报:“……辽兵已去十里,且是越走越快……”。二将听了,知道辽人果是退兵,这才转头领兵东去,追赶汉兵大队。
正是:仁贵三箭定天山,坠儿三箭灭凶顽。将军虽有擎天棒,也赖英雌挽狂澜。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
第七十回:诛二将整肃军纪 赏功臣兵围晋阳
上回说到那张元徽中了坠儿冷箭,死于赵匡胤棍下,汉军全军溃退,大败而逃,周军全线进军追击汉军。
回头再说那樊爱能、何徽二人,往日在晋阳之时,素知张元徽孔武多力,凶狠异常,因见手下将士抵挡不住,自己不敢向前,也就弃阵而跑了。且又自恃有功于国家,瞧不起郭荣,今日之战打量着定必是一败塗地,郭荣能不能脱身逃回汴京也要打个问号。眼看得这大周皇朝必定就此结束,谁也管不上自己了。因此,掉头就跑,一路上更是肆无忌惮,指挥那几百亲兵,见鸡抓鸡,见狗抓狗,还跑进老百姓家中抢掠财物,在路上见了其它部队的辎重物资也照抢不误,不让抢的就动刀杀人……简直是无法无天,形同匪寇。
走至半途,迎面来了刘词领着的后续部队。二人对刘词说:“别往前去了,咱们的军队打败仗了,皇上生死未卜,你还赶着前去干甚么?”
刘词大惊道:“既是主上生死未卜,你们如何敢私自回来?”
樊爱能说:“咱们不回来,难道留在哪里等死吗?”
刘词听了,心急如焚,不再跟他们说话,只顾催促士兵跑步前进。
两人见了,哈哈大笑,继续他们回京之路。
走了一程,后面有两匹快马赶到,传皇上口谕,说是:前方打了胜仗,皇上已率师追击汉军,命二两位将军从速赶回。
二人听了,将信将疑,就且令士兵暂停路旁歇息,打听的实。
过了一会,又来了两个信使,他们送来的是皇上的手谕。命他们立即带队伍重返战场。这可是没得怀疑的,没得犹豫的了。他们只好拖着沉重的脚步,领着士兵,朝着往巴公原的路走回去。
刘词领着队伍,流星赶月般的赶路,很快找到了皇上和他带领着的大部队。他们已经不在巴公原,已经来到了巴公原以北三十里名叫河西的地方。他们是追击汉兵来到这里的,汉兵仍在向北溃退,皇上觉得累了,他知道战士们更是又饥又渴又累了,因此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在这里埋锅做饭,稍歇一下,吃饱这顿午饭再追。
看见刘词的部队跟了上来,皇上很高兴,因为白重进、李重进的部队也跟上来了,增添了这两支生力军,追歼刘崇就更有把握了。
这时,为大部队运送辎重的后续部队也来了。他们向皇上投诉樊爱能,何徽抢夺他们的粮食、财帛、还杀了他们的士兵……
刘词也把樊爱能、何徽所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向皇上报告……
还有人把樊爱能,何徽退兵路上沿途烧杀抢掠老百姓的事也向皇上报告了……
皇上听了,满腔怒火。但现在是大敌当前,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而且他们还没有回来,因此、这个问题只能“暂且按下不表”,待打完仗再作处理。现在当务之急是追击汉军。周帝即令刘词、白重进、李重进带领他们的部队火速前进,跟踪追击,不让汉军有喘息的机会。
却说哪刘崇收集了一些残兵败将,正在小丹河岸休息喘气,忽然后面探子飞骑来报:“禀报皇上,大事不好,后面周兵大队人马杀过来了!”
刘崇听了,慌忙登高眺望,果见后面黄尘遮天,杀